正文

塵封往事--溫暖的老人

(2013-10-23 03:57:31) 下一個
走過漫漫人生路,我總喜歡停下來回頭望望,能看見那長長路上,有些砂粒石頭在一閃一閃,蜿蜒散落了一路。那些是快樂的瞬間,溫暖著回憶,照亮我的來路,提醒我不要忘記。


爸爸媽媽都是正直,純樸,善良的人。他們在我最初人生觀形成的時候,給了我許多正能量。我們可以清貧,但不能違背良心。人不可無傲氣,但不能無傲骨。要做好人,與人為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與人好處要不求回報。。。加上那個年代的思想教育,周圍的人們大多單純簡單,整個社會在我幼年和童年的印象中是光明清新的。

爸爸媽媽工作很忙,周末有繁重的家務要做,那時沒有洗衣機,全部夜物連被罩床單也要手洗。記得家裏一到周末就冷嗖嗖濕漉漉的,屋子裏掛滿了洗過的衣服。即便如此,爸爸媽媽還是會每月都抽時間,帶我們去看爺爺奶奶或者姥姥,給他們送去生活費。其實老人們都把生活費攢了起來沒有花,留到後來又給回了我們。中國人做父母的,應該是世界上最癡心的父母了。他們寧可自己節衣縮食,把全部的心血連同積蓄傾注在孩子,和孩子的孩子身上。無謂評判其方式的對於錯,我為這份愛的無私偉大致敬!

奶奶家好玩。有熱呼呼的大炕,院子裏有葡萄架,秋天爺爺踩著凳子給我們剪下一盆盆甜甜的葡萄,脆脆的馬奶子葡萄沒有籽,小小圓圓的玫瑰香葡萄真的很香! 童年的每次暑假寒假都是在奶奶家過的。夏天我喜歡爬到後院倉房的房頂,躺在葡萄架下麵乘涼,直到晚上被蚊子圍攻才下來。冬天奶奶會叫爺爺給我熬小魚湯。小油扣魚煎一下加水慢慢熬成湯,配著米飯吃真香!

奶奶一見麵總是拉著我的胳膊說我瘦:怎麽不長肉呢?她是河北人,有唐山那樣的口音。她是個胖胖的慈祥的老太太,纏足,不識字。爸爸說他們小時因為戰爭和災荒,奶奶出門去討過飯,所以遇到上門來討飯的人從不拒絕,把自己的飯拿給人吃。在我小時候還是有時會遇到上門討飯的人。那時乞丐真的是要飯吃,不像現在隻要錢,還成了一個地下產業。

爺爺中等身材,麵容清雋,爸爸說爺爺年輕時是美男子。年輕時奶奶照顧全家,老了奶奶身體不太好,爺爺就做得多了。爺爺話很少,總是安靜地看別人說話,在我記憶中他從沒批評過誰。

奶奶爺爺有時也會鬧別扭的。隻記得有一次夜裏奶奶頭痛,讓爺爺幫她上香請藥。爺爺沒動。奶奶自己起來弄。那次我感覺到他們之間生氣了。也許在爸媽的爭吵中鍛煉出來了,也許畢竟和爺爺奶奶沒有那麽親密,我沒有受什麽影響,隻覺得夫妻有矛盾應該是正常,七八十歲也一樣。

姥姥家住樓房,小時跌傷了頭損傷了智力的老舅和姥姥一起住。姥姥很瘦小,牙齒七零八落,頭發梳得很整齊,衣服也幹幹淨淨,手指由於總浸在冷水裏洗東西,關節都變了型。姥姥把不能自理的老舅也收拾得幹幹淨淨,清清爽爽的。可是她喜歡收藏所有沒有用的東西,房間裏總有些怪味兒。媽媽每次去都要給她扔很多垃圾。小時我們怕老舅,去得少。其實老舅很好人,我掉了書本在地上,他會蹣跚地走過來,用扭曲著的手幫我拾起來。一起吃飯時,他看到人多會高興地笑,笑容在他扭曲的臉上是怪異的。但我慢慢也不怕他了。因為智商永遠停在了他撞傷頭的童年,雖然有著成年的身體,老舅的模樣總是那麽年輕,有時還露出小孩子的表情,他很瘦,皮膚白皙光滑。

姥爺在我四歲左右去世了。對他的記憶幾乎是沒有的。我隻記得有一天半夜醒來,發現屋子裏到處都是人。我在人們的腿縫裏穿行,找到了爸爸,拉著他的手問出了什麽事。爸爸說是姥爺去世了。我問什麽叫去世。爸說就是死了。我又問什麽叫死? 爸爸粗聲答: 就是這個人走了,沒了,不回來了,再也沒有了。我聽了想了想,說:哦。。。那我怕死。之後怕死怕了很多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lenon 回複 悄悄話 別的世界不知道。這個世界可不能沒有您!:-)
步行 回複 悄悄話 我也是,很長時間都在想,那個沒有我的世界,會是怎麽樣的冷冰冰毫無生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