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數學家的故事 (十一)

(2020-10-19 05:38:21) 下一個

17 Bernoulli兄弟

這裏的Bernoulli兄弟是專有名詞,指的是Jakob Bernoulli和Johann Bernoulli倆兄弟。祖上為了逃避宗教迫害,於1583年從比利時逃到瑞士,他們的父親最後在Basel安頓了下來。

Bernoulli家族是數學史上最偉大的家族,曾經在連續的三代當中產生了八位數學家,其中三位聲名遠揚,最為著名的就是Bernoulli兄弟。他們的名字有時也寫成James和John,或者Jacques和Jean。

Bernoulli家族名氣之大,有這麽一個故事作為佐證。Daniel Bernoulli是Johann Bernoulli的兒子,也是一位大數學家,在一次旅行途中,和一位陌生人聊天,聊得很開心,末了他很謙虛地介紹自己:“順便介紹一下,我是Daniel Bernoulli“。不料那位聊友以為他吹牛,用開玩笑的的口吻回答:“我,” 他慢條斯理地說,“是Isaac Newton!”。

Jakob,生於1654年,是家中十個孩子裏的老五。父親要他學神學,他也的確學過一段神學,後來實在沒興趣。他的興趣在數學,通過自學,他於1687年成了Basel大學的數學教授。

Johann是家中老幺,生於1667年。同樣屈從於父親的壓力,一開始學的是醫學。無奈他也深愛數學,1687年就偷偷跟著Jakob學習數學了。過了兩年,他就和老哥功夫不差上下。他有數學天賦,也愛到處顯擺,顯示自己功夫了得。Jakob很難接受小自己十幾歲的小弟和自己平起平坐,總喜歡在公開場合戲稱他為自己的小學生,弄得Johann不舒服,於是兄弟倆的明爭暗鬥開始了。

在1684年和1686年,Leibniz發表了兩篇關於微積分的文章。Jakob深深為之吸引,一頭紮進Leibniz的論文之中,不久就成為這方麵的專家。Leibniz這樣說:“微積分隻有很少人知道,我不知有誰比他懂得更多。”

Jakob在解析幾何,變分法和概率論等分支都有重要貢獻。概率論中的大數定理,就是他發現並證明的。大數定理是概率論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另一個重要定理就是中心極限定理了。

Jakob在1705年過世。他的重要著作《Ars conjectandi》在他死後八年發表。

早在1690年,Jakob提出一個存在很久的問題,那是一個關於懸鏈線的問題。假設A和B是在同一水平線上的兩個不同點,有一根比兩點間直線距離長的繩子,兩端分別固定在A和B上,繩子所形成的曲線是什麽樣子?Galileo考慮過這個問題,以為是個拋物線,但是沒法證明。Jakob這時已是少數幾個懂微積分的專家,覺得微積分也許能派上用場。他苦思冥想了一年多時間,還是沒有著落。

1691年Johann找到了答案。同時給出正確答案的還有Leibniz和Huygens。1718年,Johann在給朋友信中寫道:

我哥苦思冥想一年沒有結果;我呢,比較幸運,因為我懂得技巧(我不是吹牛,我為什麽要隱瞞真相呢?)。我整整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我就跑去對他說,不要再折磨你自己啦,那根本就不是拋物線,你再費勁也證明不了的。

這時候他還沒忘記貶損他哥呢,他哥已經過世十三年啦!

數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無窮級數,叫調和級數,它是所有自然數的倒數之和。用數學表示出來,就是1/1 +1/2+1/3+1/4+•••。這個級數是收斂還是發散?答案並不明顯。Johann先證明了它的發散,由Jakob在1689年發表,標題是“Tractatus de seriebus Infinitis”。文中給出了級數發散性的證明,還特別強調:“是我老弟第一個發現了它的證明”,這在Bernoulli兄弟中可是太稀罕啦!

它的證明非常有趣,我們就在這裏介紹一下。

我們知道,Leibniz在法國逗留期間,遇到了Huygens,成了Huygens的學生。當時Huygens給了他一道難題,就是求無窮級數

S=1+1/3+1/6+1/10+1/15+1/21+•••的和,其中級數的第n項是第n個三角數的倒數。第n個三角數可以表示成n(n+1)/2,排成數列,就是1,3,6,10,15,21,•••

聰明的Leibniz想出了下麵的方法:

S/2=1/2+1/6+1/12+1/20+1/30+1/42+•••
S/2=(1-1/2)+(1/2-1/3)+(1/3-1/4)+(1/4-1/5)+•••
S/2=1。所以S=2。

利用Leibniz的結果,Johann給出了下麵的巧妙證明。

用A表示調和級數,用A1,A2,A3,•••,分別表示如下級數

A1= 1/2+1/6+1/12+1/20+1/30+•••=S/2=1
A2=A1-1/2= 1/6+1/12+1/20+1/30+•••=1/2
A3=A2-1/6= 1/12+1/20+1/30+•••=1/2-1/6=1/3
A4=A3-1/12=1/4

以此類推,我們有An=1/n。所以

A1+A2+A3+•••=1+1/2+1/3+•••=A。注意到

A1= 1/2+1/6+1/12+1/20+1/30+•••
A2= 1/6+1/12+1/20+1/30+•••
A3= 1/12+1/20+1/30+•••

所以A1+A2+A3+•••
=1/2+(1/6+1/6)+(1/12+1/12+1/12)+•••
= 1/2+1/3+1/4+•••
= A-1,結果我們發現A=A-1。如果A是有限數,就會導出0=-1這樣一個荒謬的結論。所以A不可能是有限數,必然是無窮大。

順便提一下,調和級數的發散,更早的時候就為人知,但Bernoulli兄弟並不知道。早在1350年,法國數學家Nicole Oresme就證明了它的發散,而意大利數學家Pietto Mengoli(1625—1686)也在1647年給出了證明。

1695年,Johann收到兩封聘書,一個是Halle大學的教授,另一個是荷蘭Groningen大學的數學係主任。他接受了後者,但他真正中意的是他哥在Basel的位置。他也知道,隻要他哥在,自己就沒戲。他哥死後,他果然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職位,成了Basel大學的數學教授。
 
前麵我們提到,1696年6月,Johann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最速下降線問題,下麵幾個人給出了正確答案,分別是:Bernoulli兄弟,Leibniz, Newton和L’Hospital(1661—1704)。L’Hospital的解答曾得到Johann的幫助。
 
L’Hospital是一位法國侯爵,家裏有錢。1691年至1692年Johann在法國逗留並在1692年結識了L’Hospital,成了L’Hospital的數學老師。他們簽了一份合約,L’Hospital付給Johann固定工資,但Johann 必須把這期間的數學發現寄給他,由他隨意使用。
 
結果,L’Hospital在1696年出版了一本關於微分的教科書,書名就是《Analyse des infiniment petits 》。L’Hospital在書中特別致謝了Bernoulli兄弟,尤其是年輕的Groningen教授。起初,Johann對於該書的出版還挺滿意,尤其是書中提及他本人的貢獻。
 
該書出版後反響較大,在18世紀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著名的L’Hospital法則,在當今的教科書中還廣為人知。

L’Hospital 於1704月過世。這時Johann已不滿足簡單的致謝了,他要告知世人,他才是本書真正的作者。他甚至控訴作者剽竊了他的成果。

當然這時L’Hospital已無力反駁了。

Johann妒忌心十足,從他如何對待兒子Daniel 可見一斑。Daniel多次獲得法國科學院頒發的獎章,他居然因為兒子取得巨大成就而不讓他進自家的大門。Daniel十次獲獎,他自己隻得過兩次,太氣人了,做兒子的,怎麽可以超過老子?多麽沒有麵子啊!

Johann還有一位年輕的學生,名叫Leonhard Euler。

Euler是數學史上一顆耀眼的星星,馬上就要閃亮登場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小二哥李白 回複 悄悄話 這比追劇有趣多了,期待下集!
AstorsWood 回複 悄悄話 好!好!好!
Waiting for Gauss, Riemannian geometry (only Gauss understood), Seven Bridges problem, four color for map, 17 equal divide a circle, and most recently, prove Fermat's Last Theorem.
done_that 回複 悄悄話 好!好!好!
HBW 回複 悄悄話 感覺人類的真正文明起源於地中海沿岸國家。然後在新大陸被發揚光大。
江郎山閑話 回複 悄悄話 好!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