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國忍的博客

授權所有媒體轉載,無須征得本人同意
正文

馬亞西亞政治海嘯給全球華人的啟示

(2008-04-18 11:17:30) 下一個
馬亞西亞政治海嘯給全球華人的啟示

鍾國忍

馬亞西亞大選昨天(3月8日,星期六)揭曉,首相阿都拉領導的國民陣線聯盟遭重創,失去控製議會三分之二以上席位的絕對多數地位,而且同時失去了對五個州的控製,在重鎮吉隆坡聯邦直轄區也隻保住一個國會議席。這是壟斷了馬來西亞政壇將近50年的國陣迄今遭受的最大挫折,馬來西亞的各大報紙都將這次選舉稱為政治海嘯(Political tsunami)。

執政黨慘遭重創的原因是日益加劇的種族矛盾,以及通貨膨脹,貪汙腐敗和刑事犯罪問題。執政黨半個世紀來對華人,印度族的歧視政策,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聯邦直轄區、雪蘭莪、霹靂州內華人占多數的選區一一落入反對黨手中,馬來西亞華人居多的檳城發生“變天”,反對黨擊倒國陣,奪下檳州政權。民行黨秘書長林冠英今天淩晨12時50分宣布,他將出任下任檳州首席部長。這是自1969年以來檳州政權首次易手。

坦率地說,過去幾個月,我對馬來西來華人的政治表現頗有些失望。這個選舉結果,卻讓人對馬亞西亞的政壇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覺。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公開資料,目前人口比例為馬來Malay 50.4%,華人Chinese 23.7%, 非馬來族土著Indigenous 11%, 印族Indian7.1%,其他民族7.8%。半個世紀以來,馬來西亞一直實行保護馬來族,歧視華人與印族的固打製。在固打製下,馬來族在經商,教育,住房等方麵享有全麵的優惠,比如注冊股份製公司,馬來族都要占有30%的股份,政府大學招生要保留70%的學額給馬來族等等。在政治民主,民族平等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識的二十一世紀,馬來上層統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政治經濟特權,頑固的推行歧視華族印族等少數民族的政策,是可恥無理的,理應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譴責與唾棄。

去年11月25日,一個印族人的無名小黨興都權利行動力量(HINDRAF)號召了三萬印族人到吉隆坡雙峰塔一帶示威,他們掛起印度國父甘地(Gandhi)的圖像、控訴馬來西亞執政黨剝奪印族權利、邊緣化這個少數族群。馬來西亞政府對印族反對黨進行了蠻橫強硬的鎮壓,逮捕了數名印族領導人。

印族是馬來西亞中人口最少的族群,敢於挺身而出,帶頭要求廢除種族歧視政策,華人族群卻沒有公開地參與支持,大多隻是袖手旁觀,略表同情而已。而與執政黨結盟的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甚至還公開支持政府鎮壓印族示威民眾,實在讓人齒冷。這次大選中,作為執政黨國陣聯盟中第二大黨的馬華公會幾乎全軍覆沒。

有句話說一個中國人一條龍,三個中國人三條蟲。華人社會內部常常不夠團結,講究個人奮鬥。華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東南亞各國,除了新加坡是個華人政權外,在所有其他國家,華人都是少數民族,麵對不利的政治經濟局麵。但是華人卻往往能夠在經濟上取得良好的發展,這是因為華人總是能與統治者保持良好的個人關係。但是這種關係往往是脆弱的,有許多也是非法的金錢與利益輸送關係。當印尼發生反華暴亂時,全球華人都為之氣憤,但我們是否應該反省一下,為什麽在印尼僅占人口3%的華族,會讓一大批當地暴民如此恨之入骨?

馬來西亞這次政治海嘯,讓人欣慰的一點是,華人社會終於學會用自已的選票,為自已的利益說話。在民主的遊戲規則下,不論玩得多激烈,不論結果是勝是敗,在道義上都會得到其他族群的尊重。而在民主規則之外玩弄金錢政治,操縱人脈,用非法的個人手段去爭取自已合法的政治經濟利益,看似精明,實際上不聰明,不論是在民主社會還是專製社會,遲早要玩火上身,絕不應該成為華人政治的主流。美國黑人隻占總人口的10%,也能在政壇上占據不容小覷的一席,而馬來西亞的華人占到總人口的23.7%,理當有更大的政治作為。

目前全球華人的眼光全落在台灣政壇。我個人擔心的是如果謝長廷一方如果選前幾天又有什麽驚人奧步,改變了選舉結果,緊接下來可能就是社會動亂,外部軍事力量得以介入,全球唯一成型的華人民主政治社會,就此夭折。我不希望這篇文章對台灣選舉有什麽影響,其實台灣的選舉結果不必等到3月24日,現在就已經是一目了然了。隻是希望必輸的謝長廷,能夠輸得光明磊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在如此懸殊的民意下,如果私底下胡來亂搞,即使一時搞翻選情,也不過騙得三五天的政治爽快,接下來隻怕要遺恨千古了。謝先生是聰明人,應該看得清這個大局吧。我真心希望台灣的民主政治,在這一次大選中,能夠蕩濁揚清,為全球華人社會,樹立一個民主,清廉的榜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