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看看這篇采訪,記者問題無數陷阱,老薩不愧是老手,遊刃有餘

(2008-04-10 14:00:18) 下一個
您是否後悔北京被選中舉辦奧運會——當時您推動過的?
  
  不,不。怎麽也不可能說到後悔。選擇北京是國際奧委會多數票讚成通過的決定。
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它在體育中所做的一切應當得到這樣的殊榮,並且我們不要忘了
,在2000奧運會申辦的時候,北京僅輸悉尼2票。
  
  為什麽您這樣推崇北京?
  
  我不能忘記我主持的第一屆奧運會,當時作為回應吉米·卡特抵製1980年莫斯科奧
運會的做法,諸多共產黨國家聯合抵製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但在洛杉磯我們看到羅馬
尼亞以及主要是中國的參加,打破了這種聯合抵製。我記得非常清楚,中國代表團走入
體育場的時候,我聽到的人們的歡呼大約是這輩子我所見過最盛大的。
  
  選擇北京是更多出於政治方麵還是經濟方麵的考慮?
  
  這是一個擁有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並且在經濟和體育方麵卓越成長的國家所獲得的
榮譽。申辦2000年奧運會時的一切就能說明他們配的上這個榮譽。而現在,他們向我們
證明了這一選擇的正確性,因為他們舉辦的這次奧運會將是曆史性的。各類體育設施,
特別是主會場和遊泳館,都將載入史冊。幾個世紀前人們修築殿堂廟宇。今天人們修築
那樣超凡的體育場。
  
  在選擇北京的時候,是否出於有比其它屆決定主辦國時更大的壓力?
  
  沒有。中國在奧林匹克世界的形象非常光明磊落。
  
  奧林匹克聲明中製止對申辦各方進行政治考評。您不認為在對待中國的時候,本應
該在這方麵有所考慮嗎?
  
  我們有一個原則,就是對我們來說,(各申辦方)沒有種族、宗教、也沒有政治方
麵的差別。
  
  這聽上去很矛盾。因為奧委會就是幹政治的。您不承認嗎?
  
  如果說政治與體育毫不相幹,那是傻話。政治在各個領域都存在著。但是國際奧委
會不是一個政治組織,國家體製不是我們的考慮範疇——而是該各個國家自己去選擇合
適他們自己的。
  
  從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以後,這將是第一次在一個不民主的國家舉辦奧運會——對
此您不感到不高興嗎?
  
  
  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自己選擇的政治體製。我覺得最近25年內在中國發生的一切是
超乎尋常的。國家經濟獲得了顯著發展,首先受益的就是它的人民群眾。它從一個飽經
磨難的國家變成了有著強大經濟實力、不斷向上發展的國家。並且我肯定,經濟上的變
化將帶來其他方麵的變化。
  
  比如更加尊重人權?
  
  哦,提到人權是要仔細的。當然,我們提倡尊重人權,但是很多指控別國不尊重人
權的國家最好先自己照照鏡子。
  
  您是否意識到,本屆奧運會將在一個公民都沒有自由獲取該賽事信息的國家舉辦?
  
  我不認為是這樣。我去過中國,可以說有政治言論限製,但在體育方麵沒有任何限
製。
  
  您當時對於北京申辦成功那樣支持,甚至受到了一封當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的感
謝信。是否您曾有意(借此)改善中國的政治狀況,(使其)走向更高程度的開放?
  
  作為當時的國際委會主席,我不能涉入,我怎麽可能去建議一個國家該有什麽樣的
政治體製——我的繼任者羅格先生也說過同樣的話。但是我們做過一件異同尋常的事情
——就是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台北同時參加奧運會。您需要了解,在聯合國、世界
教科文組織以及紅十字會,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成員,就必須排除台灣方麵。但國
際奧委會做到了這一點,正是得益於中國方麵的大度。
  
  您是否認為在北京將發生諸如東京1964和漢城1988那樣的情況——奧運會為這些國
家的政治正常化起到橋梁作用?
  
  我認為,在奧運會之後,中國將更加開放。我沒有參加東京奧運會,但我知道韓國
那次是非常的好。當時他們和世界上一多半的國家都沒有外交關係,但得到了幾乎所有
國家和地區的參與,特別是中國與蘇聯的參與,這個成就是斬釘截鐵的。對韓國來說,
舉辦奧運會,成就了對社會、經濟和政治轉變的渴望。在他們的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
一位非軍方背景的總統。
  
  2001年7月13號北京獲得主辦權之後4天,比利時人雅克•羅格被選作您的繼
任,並且當時是您提名他的。他在最初的一番話中說道:“體育沒有改變政治局麵的責
任和義務。”
  
  他說的對。現在很多在反對(北京奧運會)的應該去聯合國,而不是來奧委會搞。
  
  但比奧運會更國際化的窗口少之又少。
  
  是啊,是的。但不能出於政治目的而利用奧運會。
  
  您對於那些呼籲或暗示抵製奧運會的聲音怎麽看?那種至少是形式上的抵製,比如
法國總統尼古拉斯•薩科奇,以及比利時政府都不顧羅格是他們同一國人,一樣
持反對態度。
  
  我覺得根本不著調。而且,就算如此,他們抵製行為的重要程度也非常有限。在開
幕式上,重要的不是各國政要,而是運動員們。
  
  您認為法國還沒有忘記您當時在北京和巴黎的投票選擇上選擇了北京來主辦08年奧
運嗎?
  
  我認為他們沒忘。
  
  您對於這些聲音進一步的複製以及將可能給奧運會帶來的風險有擔憂嗎?
  
  會有更多的抗議,肯定的,像在巴黎阿、倫敦之類的地方。但是我非常肯定,中國
人將能做到非常成功。
  
  不談政治了,您不覺得中國應該認真對待其環境汙染問題了嗎?
  
  赫赫我覺得中國已經在很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了。我去過,也因那裏的環境汙染遭過
罪——主要是因為四百萬輛機動車造成的。這些是他們為急速的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
但是在奧運會期間,他們將控製大約一半的機動車不上街,而且還會給工廠放假。他們
能夠進行人工降雨,就像1980年莫斯科所做的那樣。
  
  Gebrselassie對於這些措施並不滿意並且表示退出奧運會比賽。
  
  Gebrselassie是患有哮喘病的,而且他說的是他不太敢參加馬拉鬆,但是10000米
還是要跑的。
  
  您對您繼任者的工作做何評論?
  
  選擇他是非常正確的。他是體育人,3次奧運會,而且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做了在
我看來了不起的事情:就是放棄自己的職業,全心投入到主席工作中。毫無疑問,他是
個出色的主席。
  
  您認為他麵臨的主要挑戰是什麽?
  
  他非常投入的在做反興奮劑工作,對此他很在行,並且拿出了重要的舉措。國際奧
委會健康狀況非常好。有經濟健康,能使得它獨立自主,而不附屬於任何一個其他國際
組織,更不附屬於一個國家政府。您不知道作為國際奧委會主席要出訪一個國家而不用
伸手要錢意味著什麽。這令人振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