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6年12月11日風雲四號成功發射 提供閃電災害預警

(2016-12-11 00:00:26) 下一個

新華社12月11日消息,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1日零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風雲四號衛星。風雲四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中國氣象局稱,風雲四號代表著當今氣象衛星的最先進水平,其成功發射標誌著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實現了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大幅度提高我國天氣預報、氣候預測能力。

風雲四號星成功發射

第二代首星成功發射

據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介紹,風雲四號衛星實現了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升級換代和技術跨越,將對我國及周邊地區的大氣、雲層和空間環境進行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的觀測,大幅提高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能力。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吳豔華表示,風雲四號衛星是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從第一代(風雲二號)向第二代跨越的首發星,也是我國首顆地球同步軌道三軸穩定定量遙感衛星,使用全新研製的SAST5000平台,設計壽命7年。衛星成功突破了代表國際前沿的高精度圖像定位與配準、微振動測量與抑製等20餘項核心關鍵技術,裝載四種先進有效載荷,整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風雲四號的主用戶為中國氣象局。衛星投入使用後,可更加精確地開展天氣監測與預報預警、數值預報、氣候監測。衛星裝載的閃電成像儀能1秒鍾拍500張閃電圖,探測區域範圍內的閃電頻次和強度,在國內首次提供閃電預警。風雲四號能每3分鍾對台風區域進行觀測,可彌補目前在軌衛星雲圖分辨率不夠高的缺點,還將對災害及環境監測、人工影響天氣、空間天氣研究等提供有力支撐。

此前,我國已成功發射14顆氣象衛星(7顆衛星在軌運行),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國家,形成了“多星在軌、統籌運行、互為備份、適時加密”的業務格局。

目前,風雲係列衛星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超過2500家用戶提供服務,為多個行業和領域應用提供重要支撐。

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組織實施。衛星、運載火箭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一院研製,測控通信係統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地麵應用係統建設由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242次發射。

風雲四號:“七字”玄機

風雲四號的玄機,可用“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個字解釋。

“七”年設計壽命,近七年自主研製。

2010年3月,我國風雲四號科研試驗衛星工程正式立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風雲四號衛星係統總師董瑤海說,早前也試圖與歐洲合作,但一個小小的元器件,歐洲人卻開出比整星還貴的天價:“5億元人民幣你要不要?”

航天高技術是買不來的。近七年的鑽研,打造出這顆設計壽命七年的風雲四號,最令董瑤海自豪的是,“所有的核心技術都是自主研發的”。

風雲四號衛星發射場合練

“六”麵柱體構型。

風雲四號采用六麵柱體構型,具有對地麵大、質心低等優點,有利於安裝體積更大、數量更多的有效載荷,能讓衛星在太空中更穩定地運行。

“五”項任務,“體重”超五噸。

風雲四號是發射重量達5.4噸的大衛星,它有五大任務:獲取地球表麵和雲的多光譜、高精度定量觀測數據和圖像,獲得高頻次的區域圖像;實現大氣溫度和濕度參數的垂直結構觀測;實現閃電成像觀測;完成衛星圖像、遙感數據及產品分發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信息發布;監測太陽活動和空間環境等。

“四”大有效載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風雲四號衛星工程總師李卿介紹,風雲四號觀天象、測風雲靠的是裝載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閃電成像儀和空間環境監測儀器包等4個探測載荷。

“三”軸穩定控製。

與衛星風雲二號采用的自旋穩定控製不同,三軸穩定控製能讓風雲四號在X、Y、Z三個方向上均相對地球保持姿態不動,讓衛星的有效載荷始終對準需要觀測的目標,從而將觀測效率與風雲二號相比提高近20倍。

“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我國氣象衛星有極軌和靜止軌道兩個序列。目前,極軌氣象衛星方麵,新一代的風雲三號衛星已全麵取代風雲一號衛星;靜止軌道氣象衛星中,風雲二號首星發射距今已有19年,作為第二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首發星,風雲四號為我國靜止軌道氣象衛星的升級換代吹響號角。

“一”個太陽翼。

為了使衛星上的紅外探測儀不受太陽帆板上產生紅外輻射反射的影響,風雲四號采用了單太陽翼的設計,保證衛星定標精度。

風雲家族:榮耀40年

明天的天氣會怎樣?這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在古代,人們靠肉眼觀察風雲;後來有了探空氣球、氣象雷達等觀測工具。1960年4月1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氣象衛星泰羅斯-1,人類從此進入了氣象衛星時代。

1969年周恩來總理指示:“要搞我們自己的氣象衛星。”1977年,風雲一號衛星開始研製,拉開了我國風雲係列氣象衛星發展的帷幕。

經過近40年發展,我國成功發射了4顆風雲一號、 7顆風雲二號、3顆風雲三號衛星,形成極軌氣象衛星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兩大係列。極軌衛星圍繞南北極跨越赤道飛行,主要用於天氣預報、生態、環境監測以及氣候變化研究。

靜止衛星在地球赤道上空,與地球自轉同步運行,能對局部地區進行高頻次的觀測,對中尺度強對流天氣進行預報。

國家國防科工局係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風雲二號衛星從1998年投入運行以來,截止到2015年底,對登陸或影響我國的168個台風監測實現了全覆蓋。風雲氣象衛星資料的加入,使台風預報準確率連年提升,為我國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等做出了重要貢獻。

如今,我國風雲係列衛星已經達到國外同類衛星的先進水平,被世界氣象組織(WMO)列入國際氣象業務衛星序列,為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國內2500家用戶提供風雲衛星資料。

對標世界一流,“風雲”三分天下

隨著近些年厄爾尼諾現象的加劇,局部極端天氣愈加頻繁,世界各國都在提升氣象衛星的精確度和實時性上發力。

國家國防科工局係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說,我國風雲係列氣象衛星現已形成與美國、歐洲氣象衛星三足鼎立的局麵,目前東半球的氣象預報主要靠我國的氣象衛星提供相關資料。

2016年11月2日,日本發射了向日葵9號氣象衛星,18天後,美國GOES-R氣象衛星也發射升空。而此次發射的風雲四號,與向日葵9號、GOES-R衛星及歐洲正在研製的MTG等均屬於新一代靜止軌道氣象衛星。

據國家國防科工局係統工程司副司長趙堅介紹,風雲四號的掃描輻射計技術指標與美國剛剛發射的GOSE-R相當,能感知地麵溫度0.1℃的變化,全圓盤成像時間15分鍾,1000×1000公裏區域觀測能力為1分鍾。

同時,擁有1600個探測通道的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是國際首次發射,能大大提高氣象觀測的能力。而幹涉式大氣垂直探測儀和多通道掃描成像輻射計兩台大型儀器載荷也是國際首次集於一顆衛星,采用圖像定位與配準係統和微振動抑製係統,解決了世界性難題。

此外,我國自主研製的閃電成像儀能一秒鍾拍攝500張閃電圖,提供閃電災害預警,填補了國內空白。

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風雲四號地麵應用係統總師張誌清說,風雲四號是世界上性能先進甚至是領先的氣象衛星,未來將在天氣監測與預報、氣象防災減災、應對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監測、航空和空間天氣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氣象衛星加入觀測風雨溫濕,預警冰雪雷電的隊伍中,守望人間“冷暖”。

(新華社 記者白國龍、李國利)

 

 

 

發射統計: 2016年12月份,全世界一共進行了5次航天發射:中國1次;日本1次;美國1次;印度1次;俄羅斯1次(失敗1次)。

發射統計: 2016年11月份,全世界一共進行了9次航天發射:中國4次;美國2次;日本1次;歐空局1次;俄羅斯1次。截止11月底,全年共73次:美國19次,地麵爆炸1次;中國19次(酒泉7次,西昌6次, 太原4次失敗1次,文昌2次);俄羅斯16次;歐空局9次;印度6次;日本2次;朝鮮1次;以色列1次。

2016的航天發射,美國今年3次,中國還有3-4次。

發射統計: 2015年全世界一共進行了87次航天發射:俄羅斯26次(失敗3次);美國20次(失敗2次);中國19次(酒泉、太原各5次,西昌9次);歐空局12次;印度5次;日本4次;伊朗1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