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紐約時報》: 中國受欺負的日子如今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2011-04-30 10:57:43) 下一個



從本周開始,中國一流名校清華大學迎來了百年慶典,這場盛大的校慶不僅受到國人的關注,很多外媒也爭相進行報道。有美國媒體於4月27日就此發表社論稱,清華的百年慶典伴隨著中國近代的興衰與崛起,也標誌著中國將以不同於西方的獨有方式逐漸走向現代化。

美國《紐約時報》4月27日文章指出,清華大學是中國最傑出的高等學府之一,它在1911年建校之初,曾是由美國退還的部分戰爭賠款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在此之後,清華大學在風雨飄搖的中國近代史中目睹了這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不計其數的清華畢業生成為了政客、知識分子或活動家,並以洗刷八國聯軍侵華之恥、振興中華作為自己的終生目標。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是眾多畢業生中的一員,他在講話中再次強調了清華校慶的政治與曆史意義。


文章評論說,中國無助地成為西方列強之獵物的日子,如今已經一去不複返。現在的中國被人們看做是未來全球領袖的競爭者。不過,雖然中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意義上已經崛起,但中國的道德觀與文化傳統,仍然受到了西方現代世界的挑戰。西式文化不僅帶來了中國的技術革新,也為中國的儒學、非攻等思想帶來衝擊。為西方國家帶來現代化變革的自由、獨立和人權等思想,正是西方文化所產生的獨特經曆。

文章稱,當現代化傳播至世界上那些分裂、混亂、弱小但是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時,多數民族都選擇全盤接受西式的現代化進程,然而中國卻大不相同。在清華建校的同時,當年的中國政府就在盡力讓現代化的萌芽生長於中國的傳統土壤。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更是選擇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國共產黨曾在摸索中付出代價,但是自從30多年前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國家再次經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如今,中國人在古老的土地上,同樣能製造出世界上最快的火車與電腦。


  文章在末尾分析說,中國的崛起還未迎來最終結局,但是其成就已經不容置疑。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從根本上與西方存在差異,這已經足夠證明“現代主義”絕非現代化的唯一途徑。盡管沒有人能回答中國在走的路究竟是什麽,但此時此刻,對那些正因清華百年校慶而集中的人和在遠方觀望的人來說,正是理解中國走向現代之奧秘的絕佳時機。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