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AIP潛艇給我們帶來了什麽?

(2010-06-05 12:52:57) 下一個


AIP給我們帶來了什麽



039AB型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的批量裝備,對於提高人民海軍潛艇部隊在東北亞,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爭潛力都有著重大的意義.


    我國首型AIP混合動力潛艇039AB型元級,已經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使用。該型艇自首艇於2004年露麵以來,在短短的5年時間內(截止到09年),已累計有5艘出現在我們麵前。如此迅捷的生產與技術定型,如此快速的批量生產裝備速度,在我國自主研發的潛艇項目中都是不多見的。這證明隨著我國國防費用穩定持續的增長,國內潛艇工業體係在自主研發和建造能力上已經有了顯著的進步。這樣的進步當然是值得軍事愛好者為之欣喜和鼓舞的,但更重要的是隨著元級艇的批量裝備,中國常規潛艇部隊將進入AIP時代(按元級艇的批量生產速度測算,到2015年我國將建立起一支數量上相當可觀的AIP艇隊。),這對人民海軍潛艇部隊戰鬥力提升,提高在周邊海域乃至整個亞太地區的戰爭潛力,都將起到重大而積極的正麵影響。那麽元級艇的批量裝備,對於人民海軍打贏我周邊海域區域性衝突,打破第一島鏈的封鎖,擴大作戰範圍提高作戰效能,都有哪些重要的影響?筆者將在本文中通過闡述元級AIP潛艇相比柴電動力潛艇在作戰效能上的巨大優勢,結合我國周邊海域潛在衝突區域(台海、第一島鏈、南海)的作戰態勢,來解析中國海軍常規潛艇部隊跨入AIP時代的重大意義。



人民海軍常規潛艇部隊中,依然存在較多的老舊型號潛艇,如圖上的033型、035型、035改型等技術水平較老的潛艇。


    在039AB型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出現以前,我國的潛艇部隊由少量的核動力潛艇和數量較多的柴電動力潛艇組成。由於我國核潛艇工業發展的滯後,我國核潛艇的質量與數量都較為不如人意,所以海軍潛艇部隊仍然以柴電動力潛艇作為主戰裝備。在這些柴電動力潛艇中既有一些較早的型號如033、035及其改進型號035G、035B等,也有較新的第二代常規潛艇039型與進口的877-636基洛級潛艇。但無論是較早的第一代常規潛艇,還是有了明顯進步的第二代常規潛艇和基洛級潛艇,其動力形式都是有了近百年曆史的柴電動力。這些柴電動力潛艇,受到動力形式的製約都有著水下續航裏程短(一般在200-400海裏左右),作戰中需要反複上浮充電,作戰過程中暴露率過高,生存率過低的固有弊端,已不能適應現代反潛技術條件下的作戰環境。而這一點在人民海軍潛艇部隊身上表現的尤其突出。



東海艦隊所屬潛艇部隊的舟山基地,至衝繩海槽的最短直線距離大約在470千米左右,至北部衝繩海槽的直線距離在600千米以上。


    以東海艦隊所屬的潛艇部隊為例,從舟山基地東出後由於該基地周邊海域深度較淺(舟山以東海域深度依次在20-30-60米內)。東艦的常規潛艇需要在海麵航渡相當時間,才能到達具備潛艇安全深度的下潛海域。所以,麵對日、台、美潛在衝突方,我國潛艇部隊的出港暴露率是非常高的。而日、台、美憑借美國發達完善的天基情報支援體係,可以迅速獲得我潛艇部隊的運動態勢和機動方向。在此基礎上日、台、美可以用世界上最大最先進的P3C固定翼反潛機隊(日本97-77架、美200餘架、台將獲得12架,台還有大量的改進S2T),在我常規潛艇潛航突破區域,設置東西覆蓋衝繩海槽和第一島鏈區域,縱深達到600-800公裏,南北沿著第一島鏈弧形區域部署的,高密度航空反潛巡邏區。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遏製我東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向東突破島鏈、向東南進入台海區域、向東北進入日本沿海區域的作戰能力。



由於我國的東、黃海位於麵積廣闊的大陸架上,所以我國的東部大部分海域水深都較淺,並不能滿足潛艇部隊的作戰條件,隻有向東突入水深2000米以上的衝繩海槽後,我潛艇部隊才能獲得較為廣闊和充裕的機動作戰空間。


    從東艦潛艇部隊的作戰需求看,因為我國廣闊的大陸架海域水深過淺,所以大部分海區並不滿足潛艇潛航條件。再考慮到戰爭爆發後敵商業航線必將東移至第一島鏈東側,所以我國的潛艇必須要航渡東西縱深達400-600公裏,均深60-100米的東海大陸架海域,突入水深2000米的衝繩海槽,向東跨越島鏈將島鏈東部的日商業航線區域劃進作戰範圍方能達到作戰目的。但我國的柴電動力潛艇如035、039和基洛等,滿電狀態下水下續航裏程不過250-400海裏,而部隊一些備潛海區至衝繩海槽的最短直線距離在350-400公裏以上。加上潛艇潛航又需要依照海底地形以及季節水文情況,充分利用有利海底地貌(如海溝、大陸架遠古舊河道)和溫躍層等進行隱蔽潛航,所以實際運動距離往往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後的最大水下續航力。更為不利的是一般柴電動力潛艇為了提高充電速度(蓄電池餘電量越大充電速度越快),和確保艇上生活、作戰係統用電所需,一般在整艇餘電60%即需要進行充電補充。這勢必造成我柴電動力潛艇在突入衝繩海槽前,或者突入衝繩海槽後不久,就將麵臨蓄電池餘電不足需要上浮補充充電的情況。



上圖碩大的筒狀物為轉讓給加拿大的英國支持者級常規動力潛艇的通氣管,由於通氣管的工作性質要求使得通氣管的外型很難進行雷達反射截麵積的優化工作,因為多邊形或者減小通氣管體積的工作都將嚴重影響通氣管的進氣效果,嚴重影響艇上柴油機的正常工作,碩大的通氣管也就成了通氣管航行中柴電動力潛艇暴露的直接原因。


    但是,目前P3C裝備的ANAPS-137B(v5)雷達,對雷達反射截麵積極小的潛望鏡,最大探測距離已達20-30公裏,而難以進行RCS優化的通氣管,P3C可以在最大50公裏左右的距離上探測到。我國的柴電動力潛艇,不管是上浮露頭充電還是以通氣管狀態充電,在長達6-10幾小時的充電過程中,其暴露率和暴露時間都將急劇增大。這意味著第一島鏈區域高密度部署的P3C,在重疊的反潛巡邏區內將能有效的探測到通氣管狀態下的我柴電動力潛艇。而隨著我柴電動力潛艇的暴露,敵反潛巡邏機臨頭後即可展開反潛火力攻擊,即使我柴電動力潛艇順利下潛規避,也將麵臨P3C長時間的壓製態勢。在此期間我柴電動力潛艇不但要應付P3C的臨頭攻擊,還要麵對隨P3C應招而來的大量敵水麵艦艇編隊、敵艦載反潛機乃至敵水下潛艇相結合的聯合反潛力量的圍剿。而此時我柴電動力潛艇很有可能還存在電量不足,或者充電未完成的不利情況,難以進行水下較長時間較高速度的隱蔽突破機動動作。可想而知在這樣的作戰態勢下,我暴露的柴電動力潛艇的規避成功率和生存率將是非常低下的。


由此可以判斷,隨著步出我國土航空兵有限的控製範圍,我國的柴電動力潛艇就將麵臨嚴酷的作戰環境。即使我國常規潛艇得以隱蔽突入衝繩海槽,也難以在日、美由P3C主導下建立的南北區域廣闊,東西縱深超出柴電潛艇一次充電後水下最大續航力的反潛巡邏區內作戰。更不消說再向東去突破第一島鏈,去島鏈東部的商業航線區域作戰了。而日美憑借P3C的7700餘公裏的航程,以及第一島鏈上從北至南遍布的島嶼航空基地(從日本本土到衝繩本島再到南部的宮古、石垣、西表都有提供噴氣支線客機起降的機場)建立起的沿第一島鏈弧線分布的高密度航空反潛巡邏區,也將徹底遏製我常規潛艇在島鏈區域的作戰能力。在這種現實情況下,我東海艦隊的常規潛艇無論是向東南進入台海東部作戰,還是向東去衝繩列島東部的日本商業航線作戰,都是非常困難的。排除低下的突破成功率不說,在後續的巡邏作戰中,因為柴電潛艇極高的露頭率和通氣管暴露率,都將導致我國常規潛艇在第一島鏈區域內,出現難以承受的戰損率。


    不利的態勢同樣也影響著我北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因為從北艦旅順和青島基地出發的柴電動力潛艇,要航渡的東西向大陸架海域更廣闊航渡時間更長。北艦的常規潛艇順著海州灣與遼東半島向濟州島南部發展的海溝航渡後,能到達位於濟州島南部傳統的商業航線密集區域,進行作戰巡邏已實屬不易。因為在北部均深18-44米的黃海大陸架上,不僅存在著潛艇水下隱蔽航渡路線單一的問題,還要麵對韓、日本島上數量更多的反潛巡邏機。所以北艦得柴電動力潛艇即使能夠進入濟州島南部,在失去我航空兵力量的掩護下,其作戰的過程也將是較為艱巨的。至於向東突入北部衝繩海槽,甚至在突破島鏈後進入日本沿岸進行理想設定的作戰,在現有的柴電動力潛艇身上是難以實現的。



    在南海形式同樣不能樂觀,南海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從海南三亞榆林基地出發,雖然可以在靠近我國航空兵掩護區域向台灣南部進行較長時間的航渡。但在越過東沙島嶼後,隨著我航空兵控製範圍和控製力量的削弱,在台灣南部200公裏的區域範圍內,隱蔽潛航已經成為必須。如果僅僅限製在在台灣南部作戰,我柴電動力潛艇尚能勝任,如果要求潛艇部隊向東跨越巴林塘、巴布沿、巴士海峽,去台灣東部重要的商業航線作戰,則同樣麵臨著東艦常規潛艇部隊一樣的難題。即隱蔽潛航裏程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續航力,而在潛航過程中進行補充充電,就要麵對台島與琉球群島(衝繩、先島諸島)上航空反潛力量的重大威脅。即使能夠順利東渡巴林塘、巴士海峽,在台東海域和先島諸島區域,已經位於台、日密集部署的P3C巡邏反潛區。這種情況下即使到達作戰指定區域,所麵對的局麵會與東艦常規潛艇部隊一樣窘困。麵對這種現實,作為我主力艦隊的南海艦隊常規潛艇,將很難支持東部沿海潛在衝突作戰,這將大大削弱我海軍潛艇部隊的總體參戰數量和整體作戰能力。



 P3C伴飛中的日本新一代P-X反潛巡邏機,其巡航速度更快,到達任務指定區域更為迅速,巡邏範圍更大機載探測設備更為先進。對於傳統的柴電動力潛艇而言,打擊威力和反潛效率更高。


美國用來代替P3C的P8A反潛巡邏機,隨著P-X和P8A新一代反潛巡邏機的服役,我人民海軍柴電動力潛艇在島鏈和台海區域的作戰環境將處於進一步惡化的不利態勢中。


    綜上論述,我們可以發現日、台、美依靠一支性能先進且數量龐大的固定翼航空反潛力量,建立了一個嚴密的反潛體係。並且利用這支巡邏區域大,反潛效率高的航空反潛力量,彌補了第一島鏈上作戰麵積廣闊的不利條件。再通過日、台、美之間信息交換能力強的傳統優勢,最終整合起一個集快速召喚的水麵艦船、應召艦載直升機、和水下潛艇組成的一個多平台多層次高效率的強大聯合反潛體係。而這個體係精準的抓住了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目前以柴電動力潛艇為主,水下續航力短這一主要弱點。憑借數量龐大且性能優秀的固定翼航空反潛機群,設置超出我柴電動力潛艇一次充電水下最大續航裏程的密集航空反潛巡邏區域,最終達到了有效遏製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在第一島鏈和台海區域進行作戰的這一戰略性目標。不得不說在人民海軍潛艇部隊主戰潛艇的種類不發生結構性變化前,這一以航空反潛力量為先導的戰略反潛體係是建設的相當成功的,而日、台、美一方的戰略反潛目標是完全能夠達到的。對於我人民海軍來說,由於潛在作戰對象這一有效得戰略反潛體係,就意味著目前仍以柴電動力潛艇為主的我潛艇部隊,處於被戰略性遏製的極端不利態勢中。


停泊在碼頭的我海軍基洛級常規潛艇,雖然039型的批量服役和877-636基洛級潛艇的大批引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常規潛艇的總體技術水平,但由於這些常規潛艇仍然使用傳統的柴電動力形式,因而在麵對日、台、美以航空反潛巡邏機為先導的聯合反潛體係時,總體仍處於戰略態勢上的劣勢。


   從某種程度上講甚至將導致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成為一支隻能在近海依托國土航空兵掩護下,進行近海岸防禦性作戰的水下作戰力量。這種情況顯然是與我海軍打贏周邊海域潛在地區性衝突,捍衛我領土完整和專屬經濟區利益(台灣、東海)這一戰略目標所相悖的。更嚴峻的是隨著日,美P-X和P8A新一代固定翼反潛巡邏機的投入使用,這種不利態勢將會日漸加劇。因為新一代的P-X和P8A巡航速度更快,到達作戰目標區域時間更短,作戰半徑更大載荷能力更強,雷達、紅外等探測傳感器性能也更為優異,信息化和情報支援能力則更加完善。而且隨著新一代反潛機大幅增加的作戰半徑,我南海大部分區域也已麵臨著日美反潛巡邏機的威脅。顯然,對於以柴電動力潛艇為主的我海軍常規潛艇部隊,未來的不利作戰環境在進一步惡化中。那麽麵對這樣嚴峻的現實,我人民海軍又該通過什麽手段和裝備建設來打破這一不利局麵呢?



039AB型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將幫助人民海軍潛艇部隊打破日、美、台戰略反潛體係,改變在第一島鏈以及台海區域作戰的不利態勢。


     我想,人民海軍的建設步伐已經給出了答案。以超常速度研發並批量生產裝備部隊的039AB型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就是人民海軍通過裝備建設來打破敵戰略反潛體係,轉變我潛艇部隊目前極端不利戰場態勢的最好回答。在前麵的論述中我們知道,日、台、美的戰略反潛體係的重要環節和基礎,是建立在一支搜索效率高、巡邏範圍大的先導性航空反潛力量上的。這一戰略反潛體係的有效性,是依托固定翼航空反潛巡邏機特有的巡邏時間長、巡邏範圍大、機動性好的優勢,搭配先進的機載搜索雷達、紅外傳感器等有效搜索裝備,抓住我柴電動力潛艇水下續航裏程短,需要反複露頭充電並導致通氣管狀態暴露率高、暴露時間長的這一固有弊端所達成的。這一戰略反潛體係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很強,但是也體現出任務適應性不足的特點。


P3C這類固定翼反潛巡邏機因為作戰航程遠、機動性強、載荷大,搭配上先進的搜索雷達等搜潛武器,對於時不時要冒頭進行充電的柴電動力潛艇是天生的克星。



上圖為P3C的前視紅外搜索傳感器,固定翼航空反潛巡邏機較為依賴於機載雷達和前視紅外搜索傳感器等水麵搜索器材,來提高其搜潛效率和搜潛範圍。一旦失去這個有利條件,固定翼航空巡邏反潛機的效能並不會很理想,比如應付不需要使用通氣管充電的核動力和AIP混合動力潛艇,其搜潛和反潛效能將會急劇下降。


    比如一旦針對的任務對象改變主戰潛艇結構,放棄暴露率和暴露時間長的柴電動力潛艇,而改用通氣管暴露率很小的AIP混合動力潛艇(核動力潛艇的通氣管暴露率是0),將直接導致P3C等固定翼航空反潛巡邏機,失去最為有效的雷達搜索功能。那麽這一戰略反潛體係的基礎和先導環節—-固定翼航空反潛力量的有效性將急劇削弱,隨之整個戰略反潛體係的效率和有效性也將急劇降低。而從我人民海軍的角度看,采用AIP潛艇後則可以選擇在較為有利的一些區域上進行有效的突破。比如北方日本本島與土噶喇諸島間的稀疏島鏈區域,又比如中部的奄美諸島與南部的先島諸島之間的廣闊空間。畢竟日本現有的水麵艦船數量,是不可能在第一島鏈這麽廣闊的空間上,遏製我AIP潛艇在稀疏的第一島鏈區域進行突破的。這一點即使加上駐日本本土的第七艦隊的主力作戰艦艇,也同樣是難以為繼的。因為水麵艦船機動能力低,不可能在南北狹長,麵積廣闊的第一島鏈區域,達到幾百架P3C反潛巡邏機的反潛效率。至於日(16艘按戰時出動率計算大約在6-8艘)美(在關島駐紮三艘核動力攻擊潛艇)有限的潛艇在衝突爆發初期,在廣闊的第一島鏈空間商,更是難以起到有效反潛效果。所以,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服役後,將導致日、台、美戰略反潛體係的有效性出現整體效率性危機。而我人民海軍通過建設AIP艇隊,改變主戰潛艇結構,也抓住了日、台、美戰略反潛體係,過分依賴於固定翼航空反潛巡邏機的這一重大弊端。並利用反潛巡邏機依靠機載搜索雷達,才能完成高效率和大範圍巡邏反潛的這一重要技術缺陷,達成有效的戰略反製。這將徹底改變我國潛艇部隊目前極端不利的作戰環境,為我人民海軍突破第一島鏈進入島鏈東側和日本東部以及台海海域作戰的戰略規劃創造有利條件。


左邊為國內AIP動力艙段的布置圖,右邊為瑞典的V4-275R-MKIII。我國的斯特林發動機與瑞典的V4-275R係列性能接近。斯特林熱氣機的燃料是柴油氧化劑是液態氧,因而斯特林發動機的後勤補給相對較為簡單。隻要氧化劑能得到有效補充,斯特林AIP潛艇的水下續航力也將大大提高,從這個角度出發隻要在途中提供一些簡單的液氧補給,我國的元級AIP潛艇的水下連續潛航能力,還將獲得很大的提高。


    當然元級艇AIP混合動力下的最大續航力裏程,也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因為這直接關係到我潛艇部隊的連續潛航能力,和對敵航空巡邏反潛力量的有效削弱能力。根據目前公開的一些信息並考慮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的實際作戰需求,可以確定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元級艇(039B型)AIP工況下的續航力將是世界一流的。由於元級艇尚有嚴密的保密措施要求,對於這個推斷筆者尚難給出(也不允許給出)論證論據來源。那麽為了比較有說服力的去評估元級艇的AIP作戰效能,筆者決定采用裝備了斯特林發動機的瑞典哥特蘭級AIP潛艇的數據來代替(這當然會導致元級艇的AIP工況續航力推斷過於保守,但是考慮到保密要求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理解)。目前瑞典的哥特蘭級在斯特林發動機額定工況下,能以4節速度連續潛航1650海裏。這個指標也和采用了CCD、FC、MESMA等AIP型式的其他AIP潛艇的續航力標值相近,所以這個數據對於AIP混合動力潛艇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把它作為元級艇的續航力保守估計值是較為恰當的。


我們會發現當擁有1650海裏連續潛航能力的元級艇,投入到我國三大艦隊的常規潛艇部隊後,會帶來顯著的戰場態勢扭轉。以作戰最為艱難的東海艦隊常規潛艇部隊為例,元級艇在到達下潛海區後(可以挑選最近的備潛海區以降低出港後遭到美、日衛星探測幾率,降低出港暴露率),通過AIP動力以4節的低速靜音巡航,選擇在琉球群島與台灣交界區域間的棉花穀、北棉花穀或者基隆海穀等有利海底地貌,利用各季節不同的溫躍層、鹽躍層等有利水文環境,隱蔽的突入台東北海域。這段從備潛海區到目標區域的航渡航程不過400餘公裏,即使加入實際航行補貼裏程100公裏也不過500公裏,隻占元級艇AIP續航能力3050公裏(1650海裏換算)的16%左右。扣去來回隱蔽航渡所需的1000公裏,也將剩下2050公裏的陣地逗留機動能力,這意味著元級艇可以在台東北商業航線密集區域,進行11.5天左右的陣地逗留時間。顯然這一陣地作戰時間是非常富裕,並且是不露頭、不出現通氣管暴露狀態下的連續潛航隱蔽作戰時間。



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巴林塘、巴士海峽的海底地形圖,該海峽因為風急浪高,受季風性氣候影響大,四季水文環境多變,加上海底地貌複雜,反潛作戰較為困難,而潛艇航行作戰則較為有利,所以素有潛艇黃金水道之稱,也是我南海艦隊和南下東海艦隊作戰潛艇的戰略要衝地帶。


    元級艇也可以利用這11.5天和2050公裏的潛航續航力,向南繼續航渡尋求戰機。這樣元級艇不但可以將整個台東商業航線密集的海域,輕鬆囊括進自己的作戰區域,還具備了進一步向南去台灣和菲律賓之間的巴士、巴林塘這一重要黃金水道作戰的能力。這將打通我南艦潛艇部隊與東艦潛艇部隊的聯係,形成兩大主力艦隊互相配合,重疊打擊的理想作戰態勢。實際上,元級艇甚至還能再向南,到達位於印尼東部和菲律賓南部蘇拉威西海東口的馬魯古海峽和加羅林群島之間的區域,去伏擊戰爭爆發後企圖繞過南海從爪哇海、望加錫海峽通過蘇拉威西海走東部航線的日、台航運船隻。因為在菲律賓海隨著我元級艇衝出第一島鏈日、台設置的密集航空巡邏區域後,可以采用水麵航渡和通氣管航渡相結合的航海策略,大大節約AIP工況下的續航力裏程。隻要戰術合理航海規劃到位,這一非常具有誘惑力的作戰設定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這意味著我東艦的元級潛艇,不但可以將台海區域整個包裹進作戰打擊範圍,還能進一步威脅到南海菲律賓海域這一戰時重要商業航線區域。這極大的擴大了我潛艇部隊的打擊範圍,並將嚴重的威脅台、日特別是日本的商業航線安全。


東艦元級潛艇使用AIP混合動力,行動範圍的推測圖。 以上還隻是人民海軍東艦元級艇南下的作戰範圍推測,如果向北看同樣也存在巨大的作戰機遇。當東艦元級艇向東南突入台東海域後,也可以掉頭向北,依靠剩餘的2000公裏潛航續航力,在琉球群島島鏈東側這一商業航線區域尋機作戰。其最遠範圍可以向北到達奄美諸島,途中還包括了衝繩本島上那霸這一重要的日、美遠東軍事基地,顯然這樣的作戰航線是極具戰略戰役價值的。實際上東艦的元級艇的東北作戰範圍要廣闊的多,因為從舟山基地向北依托我本土航空兵掩護下,元級可以在更北方位的備潛海區開始潛航航渡動作。這類海區突入衝繩海槽的距離在300餘公裏左右,突破琉球群島北部的土噶喇諸島橫向寬度距離在400公裏左右,扣除來回潛航1400公裏左右的航程,元級還有1600餘公裏的潛航續航力。從距離上看向北最遠已能到達橫濱、東京這一日本最主要的政治、經濟圈。從作戰區域看,將把日本自九州、四國以及本島最重要的商業航線區域劃入元級艇的作戰區域內。從陣地逗留能力(潛航巡邏作戰時間)看,則有8-9天的戰區巡邏時間。如果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采取攻擊性布雷(港口、航道等要地),商業航線陣地待機伏擊等多種多樣的戰術,必將帶來非常可觀的戰略戰役成果。而這樣的作戰能力是元級艇服役以前,三大艦隊的柴電動力潛艇根本不能達到的戰略戰役效果,顯然元級艇服役後就東艦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和作戰範圍,就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同樣對於北海艦隊和南海艦隊的潛艇部隊,元級艇的服役也將帶來根本性的變革。北艦以往的常規潛艇在抵達濟州島南部區域後,即進入暴露率較高的密集航空反潛巡邏區域,普通的柴電潛艇維持在這一壓迫性航空反潛區域的作戰已經相當吃力,不消說還要企圖向東突入北部衝繩海槽後,再航渡土噶喇群島去攻擊日本東部重要的航線。這一理想戰略設定在柴電動力潛艇身上屬於天方夜談式的設計,即使達成也將付出難以想象的損失,造成難以接受的極低交換比。然而元級艇服役後情況將大不相同,從青島與旅大基地出發的元級艇,在備潛海域航渡至濟州島南部的裏程在300公裏左右,我們加上途中實際機動所需的補貼裏程100公裏,也就是400公裏不到潛渡裏程。那麽元級艇如果逗留在濟州南部海域,將獲得2100公裏和12天左右的陣地逗留能力。當然我們可以預測北艦的元級艇一定不會滿足這一狹小的作戰區域範圍,一定會向東突入衝繩海槽東渡土噶喇諸島或者更近的大隅海峽(明級艇堂而皇之的“無公害通過”可不是偶然)和東艦的元級艇,一起去日本東部的重要作戰區域作戰。如果扣除來回東渡海槽和海峽的1200公裏航程,元級艇還將保留1000公裏6天左右時間的陣地逗留能力。這意味著我兩大主力艦隊的潛艇都將有能力在隱蔽突破島鏈後,獲得攻擊日本本土東部密集商業航線的機動作戰能力。這樣的戰略態勢對於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的作戰威懾力和作戰效果來講,意義是非常深遠而重大的。


而原本作戰環境最為寬裕的南海艦隊,在獲得元級AIP潛艇後也將獲得顯著的戰鬥力提升。從海南榆林基地出發的元級艇在台灣南部的高雄、左營等我常規潛艇傳統作戰區域,將可以獲得2000餘公裏12天以上的高隱蔽性機動作戰能力。與039型等柴電動力潛艇相比,因為暴露率的降低,不僅生存力大大提高,在攻擊成功率和一次出航攻擊能力上也都會有顯著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南艦的常規潛艇部隊可以東渡巴士、巴林塘海峽去台東海域乃至向北與東艦的元級艇一起,在第一島鏈東側進行巡邏作戰。當然,也可以向南和東艦的元級艇一樣去蘇拉威西海東側區域加入獵捕商業航運的作戰。這就造成了我南艦潛艇部隊與東艦潛艇部隊打通一片,進行強強聯合作戰的有利態勢,對於加強我兩大主力艦隊潛艇部隊的打擊區域和打擊威力都是十分有利的。



南艦榆林基地至馬六甲海峽東口距離在2200公裏左右,元級艇可以選擇反潛力量薄弱,日、美反潛巡邏機較難抵達,巡邏密度低的南海中線西側,進行水麵和通氣管狀態航渡以節省AIP動力消耗。這樣元級艇也具備了在馬六甲海峽東口區域,使用AIP動力進行隱蔽作戰的能力。


    另外,南海畢竟距離日、台、美的航空反潛巡邏中心區域以外,雖然P-3C特別是將來的P-X以及P8A都具備到南海進行反潛巡邏的能力。但是要建立第一島鏈和台海那樣高密度航空巡邏區域則是不太可能的,從這一點出發我南艦的元級艇可以選擇南海中間線西側,甚至靠近越南一側(越南缺乏航空反潛力量,其它平台反潛體係也較為薄弱)以水麵或者通氣管狀態航渡,在盡量節省AIP動力消耗的航渡規劃方式下,元級艇將具備在馬六甲這一美國和日本重點保護的交通要道,用AIP混合動力隱蔽潛航作戰的能力。這樣的作戰能力將把我南艦潛艇的打擊能力提高到戰略打擊層麵上,其蘊藏的重要意義是無需贅述的。至於在南海爭端上,馬來西亞、印尼、越南都有了常規潛艇,但都是柴電動力,元級艇的加入將顯著提高我南艦潛艇部隊在動力性能和整體作戰效能上的優勢,這對將來南海一旦爆發爭端,南艦潛艇部隊支持我主力水麵艦艇,形成全麵作戰優勢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麵航行狀態中的我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09-III型,我人民海軍遠景規劃必然是通過建設一支數量質量都相當可觀的核潛艇部隊,來達成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乃至我人民海軍戰略戰役目標。而元級艇的批量裝備,也為我國核潛艇工業的發展,和我國核潛艇艇隊的建設爭取到了一段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


    當然以上關於元級艇服役後,對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作戰能力的重大提升,隻是理論依據上的推測。具體作戰情況將受到戰爭過程中,多變的作戰態勢和諸多突發性因素的幹擾。比如元級艇的實際作戰效能,是否能達到這樣的理論推測效果。又比如在東海和台海爆發戰端後,美國這個具備強大攻擊性戰略反潛力量的國家,在插手東海台海事端上的投入力度。這些變量都將對元級艇的作戰效能產生較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確認,隨著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的投入服役,我國常規潛艇邁進AIP動力時代,將顯著改變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以往在戰略態勢上處於絕對劣勢的不利境地,並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戰略戰役作戰能力。同時元級艇的服役,也能滿足現階段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對於優秀裝備的迫切需求。這就為我國的核潛艇工業的發展,為我國核潛艇的小步快跑,爭取到了一個寶貴的戰略緩衝時間。對於將來我國建設一支數量質量都較為優秀的核潛艇部隊,實現戰略性提升我人民海軍潛艇部隊的打擊能力和威懾效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綜上,元級AIP混合動力潛艇的批量裝備,其背後深藏的重大意義確實是非常深遠的,是人民海軍自核動力潛艇研製成功後的又一程碑式事件。


 


轉載時請注明原著者與原文地址網易軍事頻道,謝謝。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