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民黨軍到台灣後曾有的三大外國軍事顧問團

(2010-05-08 19:06:13) 下一個



國民黨軍到台灣後曾有的三大外國軍事顧問團


老郭


 
國軍自從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八年)撤退台灣後,在蔣介石總統整軍經武及準備「反攻大陸」期間,曾獲得美、日、德三國軍事顧問團的協助,而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當然就是一九五一年成立的美軍顧問團,對日、德兩國的軍事顧問團知之甚少。


對我個人而言,雖然曾於一九六五年至一九六七年之間,在軍中擔任過兩年的聯係官,但是對於美軍顧問團的了解,卻僅局限於當時在左營的顧問團海軍組所屬的海軍小組而已。


數年前,我在外語學校的口譯老師──後來擔任聯勤總司令的溫哈熊將軍──曾口述了一篇有關曆代美軍顧問團團長的文章,但那隻限於高層的團長階級而已,惜未述及全貌。


而在海軍比我高一個年班的彭繼強學長,是有史以來,第一位出任美軍顧問團團長侍從官的國軍軍官,他當前定居在南加州過退休生活,如果他能夠寫一篇早年在顧問團眾多美軍顧問之間的任務回憶,我想必定可以提供許多大家不知道的秘辛與趣聞。


根據官方的數據,美軍顧問團於一九五一年五月一日成立,首任團長是陸軍少將蔡斯(Maj.Gen. William C. Chase),在全盛時期的一九五五年,總共有軍士官顧問達二三四七人,當時在每一個營級以上的國軍單位,都派有美軍顧問。


但是後來在美國軍援減少,以及美國與中共開端建交談判後,不但顧問人數銳減,而且在一九七○年代中期後,團長的軍階也從少將降為準將,最後則更降為上校。


一九七八年二月美國與台灣斷交後,美軍顧問團就於一九七九年三月一日全部撤離台灣,退出了近二八年的美軍顧問團在台任務。


其實在國軍撤退來台後,早在美軍顧問團成立之前的一九五○年,就有一個日本軍事顧問團,是由對日抗戰時期在中國作戰的前日本陸軍少將富田直亮所領導。


當我在一九七○年代中期於國防部作戰參謀次長室服務時,首次聽到的日本軍事顧問,就是斯時被稱為「白將軍」的富田直亮──其實那是富田的中文化名(白鴻亮)的保密稱呼。


到一九七○年代時,後來也被人稱為「白團」的日本顧問團,已經開端「沒落」,不但沒有再從日本新招募來二戰時期的前日本陸軍將校,甚至連團內國軍的重要幕僚也逐漸調離。


在一九七○年代中期的國防部作戰次長室,最重要的第一處(主管三軍作戰)處長牛鹿邰將軍(在處長任內晉升少將),早年就是石牌「實踐學社」(日本軍事顧問團的官方名稱)的重要幕僚,他就住在石牌實踐學社旁的眷舍。


其實日本軍事顧問團被稱為實踐學社之前,早在一九五○年成立之初,就曾主持過國軍內部一個分重要的訓練機構,當時稱為「圓山軍官訓練團」,在台灣早期的陸軍重要軍職人員,幾乎都是該團的畢業學員。


有人說,國軍最初的台澎金馬防衛計畫,都有日本顧問的參與,而且說金門能夠在八二三炮戰中屹立不搖,日本顧問的建議功不可沒。


我在國防部時,日本顧問早已起不了什麽作用,我們私下都稱實踐學社為「地下大學」。當時資深參謀們都表示,白將軍是日本侵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所推薦。


原因是國共戰事逆轉時,蔣介石總統與何應欽將軍曾對戰犯的岡村大將作輕判,允許他返日,以換取前日軍部分高檔軍官擔任國軍剿共的軍事顧問。


國軍撤退到台灣後,富田將軍就在返日後的岡村大將支持下,招募了二餘位前日軍少佐(即少校)至少將的軍官,成立在台灣的第一個外國軍事顧問團。


我在早年都聽信大家的說法,那就是富田將軍是岡村寧次司令官的參謀長,其實後來我查證發現,他隻是當年日本陸軍第二三軍的參謀長。


不過,當時的白將軍,這位顧問團的「總教官」,與他的副手帥本源(山本親雄)將軍,的確曾經獲得蔣介石的高度信任。(上)


續昨日→後來到一九六九年七月,蔣介石與夫人宋美齡在陽明山發生車禍,身體逐漸惡化後,實踐學社即被迫解散,但白將軍本人還繼續留在台灣,直到後來病重才返回日本,不久即去世。


至於德國軍事顧問團則成立較晚,主要是由德國軍校畢業的蔣緯國將軍,與西德(斯時東西德尚未合並)方麵聯係後成為事實的。也許有些人知道,在抗戰初期,國軍中就有德國軍事顧問,以及由他們負責訓練的所謂「德式師」。因此,蔣介石自然也是對德國顧問信任有加。


國軍在台的德國軍事顧問團,是由前德國陸軍少將孟澤爾(Oskar Munzel)所率領,在一九六三年抵台成立。德國顧問團當時也與日本顧問團一樣,是不能公開的,官方的名稱是「明德小組」,而且規模比日本的「實踐學社」小很多,幾乎可以說是「寄生」於蔣緯國將軍擔任校長的陸軍指揮參謀大學內。孟澤爾將軍的顧問團成員也不是常年駐在台灣,而是經常在台、德兩地奔走。


根據我個人在國防部作戰次長室服務時所見,德國顧問主要是為國軍中高檔軍官作軍事專題演講及舉辦研討會,並未觸及實際的訓練與作戰計畫。


不過,參加過第一次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孟澤爾將軍,曾任德國裝甲兵學校校長,因此與蔣緯國將軍的交情可稱莫逆,在一九六○年代後期的作戰次長胡將軍,也是裝甲兵出身,因此,對於孟澤爾將軍也分推崇。


德國顧問團對於國軍較大的貢獻,我個人認為是安排陸軍的二餘位中低級軍官留德,即所謂的「培德方案」。這些留德軍官中,後來曾出了三位上將──陳廷寵、李楨林與殷宗文,其中陳與李兩位上將都出任過陸軍總司令。


在一九六○年代末期,曾擔任過德國顧問團聯係官與裝甲兵出身的施震宙中校,也是留德軍官,後來官拜中將及陸軍副總司令。但是蔣介石於一九七五年去世後,德國顧問團自然也走上撤消的命運。(下)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