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元霸權與被顛覆的世界

(2009-06-24 22:16:08) 下一個



美元霸權與被顛覆的世界




zt 林小芳


來源:《紅旗文稿》


   一、美元霸權的含義

  國內外大多數關於美元霸權的研究隻是籠統地考察20世紀4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係確立以來美元的國際地位及其影響,卻往往忽視了在此期間美元霸權運作機製和實質的根本性變化。廖子光先生在《美元霸權必須終結》一文中,將美元霸權嚴格地界定為自1971年以來,美元作為一種沒有黃金支撐、沒有美國貨幣和財政紀律約束、隻靠美國軍力和地緣政治實力支撐的不兌現紙幣,卻繼續擔當全球金融與貿易的首要儲備貨幣的角色。廖子光對美元霸權的定義現已經得到廣泛接受。

  從表麵上看,美元隻是美國政府發行的貨幣,它的特殊性也僅在於它是全球金融體係和貿易體係的計價單位、支付和儲備手段,國內學界對美元霸權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關注最多的是美元霸權如何為美國取得了一筆鑄幣稅收入和美元霸權如何向世界輸出通貨膨脹,而沒有充分認識到美元霸權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地緣政治現象,已是內化於全球經濟增長,並牽動世界和平與發展每根神經的主導性機製。美元霸權既體現在物質層麵,也體現在意識層麵。在物質層麵,美國強大的軍力和世界關鍵商品以美元計價維持著美元在全球的顯赫地位和結構性優勢;在意識層麵,倡導市場原教旨主義的新自由主義雖曆經批判,但仍支配著全球大部分國家的思維。

  據筆者統計,2006年初卸任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至少三次自豪地使用“霸權”一詞來描述美國金融地位的顯赫和結構優勢。可以說,格林斯潘比誰都了解美元霸權對美國經濟增長、對美國維係其惟一全球超級大國地位、對新自由主義在全球拓展的重要意義。所謂美元霸權,實質上是美國政府通過沒有任何實物支撐、沒有任何紀律約束的美元在全球金融體係和貿易體係中的首要儲備貨幣地位,引導和塑造的一係列有利於其領導和支配全球的製度安排。

  二、美元霸權的緣起與形成

  二戰結束後,隨著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主導國家,美元取代英鎊的地位,成為主要國際貨幣。上世紀40年代中期創建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確立了美元與黃金相掛鉤、其他貨幣比兌美元的國際間貨幣交易準則,由此奠定了美元作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通貨淩駕於世界其他貨幣之上的優勢地位。1948年生效的關貿總協定確立了交易自由、市場開放的國際貿易準則,這推動了美元向全世界的流動。

  開始,美國也想擔當歐洲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定之後近300年期間所扮演的主導世界的角色。然而,經過朝鮮戰爭、越南戰爭的受挫,美國政府發現,按照歐洲統治全球的路走下去,前景隻能是步歐洲的後塵。原因很簡單,隨著帝國戰線的拉長,總有一天,其經濟會不堪重負而崩潰。而早在越戰期間,美國就意識到,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發的橫財,經過朝鮮戰爭和越戰,大都流向了其盟友西歐和日本,戰爭再這樣打下去,其實是為重新崛起的西歐、日本做嫁衣裳。而這兩者正日益對美國的主導地位發起挑戰,要求更多的平等對話。

  為維持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主導地位和擺脫長期的黃金外流及財政困境,1971年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鬆果斷地決定將美元與黃金脫鉤。開始,美國政府並沒有意識到,由於美元是世界通貨,美國國際收支赤字的無限增大會為其帶來國內外財政支出的“金融搭便車”。也就是說,雖然美元與黃金相脫鉤,但資本主義世界仍將不得不接受美元,因為還不存在其他可以運作為國際貨幣的通貨;也由於美元與黃金相脫鉤,美國的貿易赤字可以不受任何束縛地無限擴大,從而,美國聯邦預算也可以不受任何束縛地無限擴大。換言之,美國的對外投資和國內消費可以高度膨脹,而不用顧忌債務負擔。

  1972年這普通的一年,現在看來,是當前新型國際金融體係形成的關鍵一年。一位年輕的美國經濟學者邁克爾·赫德森從美國赫德森研究所接受了一筆資助,研究黃金非貨幣化的影響。他的研究報告在1972年出爐,分析指出,作為一個通貨為世界貨幣的全球強國,從短期來看,美國的賬戶失衡問題會實際上加強其全球經濟主導地位,而從長遠來看,不斷擴大國際收支赤字無異於飲鴆止渴。該報告遞交給當時的尼克鬆政府後,尼克鬆政府官員說:“哎呀,棒極了!”然後,他們反其道而行之,將赫德森對帝國主義的分析轉變為“如何做”的訂單,而不管赫德森已將該報告寫成一份“如何不做”的訂單。就是自該年起,美國政府開始有意識地將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作為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金融體係中“金融搭便車”的工具。
  就這樣,美元霸權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下產生了。1973年,麵對美國在加緊落實保護主義的貿易和投資政策的同時,繼續向世界經濟輸出過量的美元,使之通貨膨脹,其他工業化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忍無可忍地提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要求。對此,美國采取三重外交聯盟戰略,挫敗了其他工業化國家和第三世界國家的要求,成功地維持了美元在國際金融和貿易領域中的地位。一是在國際金融領域,美國與第三世界債務國聯合起來對抗工業化國家;二是與工業化國家合作,形成消費者卡特爾,壓低主要商品的價格,對抗第三世界;三是與蘇聯緩和,使世界事務現狀有利於兩個超級大國,維持各自體係內的衛星國安於現狀,對抗第三世界和工業化國家。

  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國際經濟新秩序運動的逐漸勢弱,美元霸權作為一種結構性因素嵌入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係,對美國不斷上升的貿易和收支赤字的震撼感日漸消失了。結果是幾乎沒有人真正認識到發生了什麽。美國轉變為債務國,使得戰後經濟體現為一種剝削性的雙重標準。對債務國,美國的外交官經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加華盛頓共識,要求債務國提高利率,強製執行經濟緊縮計劃,將工資保持在低水平,廉價出售其公共部門以籌募資金償還外債。對債權國,美國稱自己為世界上負債最高的發達國家,拒絕遵循華盛頓共識對其他債務國的指令,拒絕提高其利率,也不允許廉價出售關鍵的美國產業,而是通過維持聯邦預算赤字,使其資本市場膨脹,降低利率和匯率,以使其生產者更具有競爭力,來支持就業和增長。正如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所指出的:“在全世界,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傳統政策的怒火日益上升。發展中國家對工業化國家說:‘當你們麵對減速時,你遵循的是我們在經濟課程中都學過的規則,采用貨幣和財政擴張政策。但是,當我們麵對減速時,你堅持經濟緊縮政策。對於你們,赤字不錯;對於我們,赤字是萬萬不可的,即便我們可以通過比如說進一步甩賣一些自然資源而籌集資金’。”美國國庫券本位使美國不用交換就汲取世界其他國家的資源,通過其債務國而不是債權國地位管理國際金融。

  不過,直到冷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市場猛然向美國公司和金融機構開放,跨國界的資金流動由於金融市場的解除管製而成為慣例,美元霸權才得以完全形成。1993年1月,曾擔任高盛公司董事長的羅伯特·魯賓就任克林頓政府的財長,推動美元霸權成為美國的正式政策,其打著“強勢美元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旗號,而不顧美國貿易赤字的直線式持續上升。魯賓的觀點是,美國貿易赤字是良性的,因為它可以得到美國資本賬戶盈餘的衝銷。此後,美元霸權使美國能夠不受限地發行美元紙幣,以其資本賬戶盈餘彌補貿易赤字,這不僅消除了美國的國際收支平衡問題,而且剝奪了貿易盈餘經濟體所需要的國內資本。

  三方麵的發展使美元霸權在20世紀90年代得以完全形成。首先,1971年,由於美國海外開支造成的財政赤字引起美國黃金儲備的大規模銳減,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拋棄了布雷頓森林體製,並中止美元與黃金相掛鉤。其次,石油在1973年中東石油危機之後以美元標價,隨後是其他的關鍵商品。第三,1991年冷戰結束後,解除管製的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形成,推動跨國界的資金流動成為常態。

  三、美元霸權顛覆傳統世界

  隨著外匯及金融市場的解除管製和市場經濟逐步被全世界所接受,美元逐漸統治了世界經濟,美國金融霸權由此也通過美元霸權擴張到全球的各個角落。運作至今,美元霸權的影響已從它直接作用的全球金融、貿易領域擴展到經濟、政治、軍事、安全等各領域。

  在美元霸權的作用下,當今的新型全球金融和貿易體係是史無前例的,也是觸目驚心的。在這兩個關係各國國計民生的領域,美元霸權是結構性的,美國生產不被任何實物支撐、隻由美國軍事力量支持的美元紙幣,而世界其他國家生產美元紙幣可以購買的產品。全世界的中央銀行被迫以其手中結餘的美元為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融資,購買美國財政部的債券;在該過程中,這些央行也為美國政府的國內預算赤字融了資。美國的國際收支赤字越大,歐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中央銀行手中結餘的美元就越多。這些美元不得不再循環回到美國,以購買其財政部債券。美國不但剝削貧窮國家,而且剝削富裕國家。例如,歐洲和日本現就因為其眾多財產掌握於美國手中,在許多全球政策上都投鼠忌器。

  沒有任何紀律約束的世界儲備貨幣,實際上是發行國通過該貨幣向所有參與世界貿易的國家征稅。美元霸權使所有其它法定貨幣從屬於作為關鍵儲備貨幣的美元,剝奪了其他國家為國內發展而發放主權信貸的權力,使這些國家失去了用自己的貨幣發展國內經濟的能力,迫使它們尋找美元貸款和投資,而隻有美國才能不受限製地任意印刷美元。

  在美元霸權下,出口國為了賺取美元,購買以美元標價的必需品和清償美元債務,不得不為美國消費者的消費融資。它們必須把貿易盈餘的美元投資於美元資產,作為外匯儲備,從而使美國資本賬戶盈餘日益上升,彌補了其不斷增加的經常賬戶赤字。這些國家的貿易順差是以犧牲本國的基本需求和國內發展緊缺的進口品為代價的。出口國以貶低勞動力的價值,耗盡自然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它們在此過程中加強了美元經濟,強化了美元霸權。從而,出口國犧牲了在教育、醫療和其他社會基礎設施等重要領域所緊缺的資金,承擔了為出口融資而造成的沉重外債,然而它們還在爭取更多外資投資於出口部門,為外資提供更多的回報和稅收優惠政策,進一步加重國內經濟的社會負擔。不過,許多小國如同吸毒上癮一樣,沒有別的選擇,隻得繼續服從美元霸權。

  美元霸權對發展中國家的不利影響顯而易見,它搶走了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果實,使發展中國家國內經濟發展嚴重缺乏資本,因為所有剩餘美元必須再投資到美國國債上,以防止相應發展中國家自己的貨幣崩潰。更嚴重的是,美元儲備必須投資於以美元標價的資產,從而為美國經濟製造出資本賬戶盈餘。因此,美元霸權阻止了發展中國家在國內消費其從對美貿易順差中掙得的美元,並迫使它們為美國的資本賬戶盈餘融資,從而把真正的財富輸送到美國,進一步發展美國經濟。

  美元霸權對美國經濟的負麵影響也很明顯。為了充當全世界的最後消費者,美國經濟已被推進了因揮霍消費和賬目欺詐而日益擴大的債務泡沫。自進入21世紀以來,由於支撐美國經濟擴張的新經濟和信息經濟泡沫的萎縮,伴隨著日益加速擴大的貿易和財政雙高赤字,美國一直處於經濟的持續衰退中。

  美國從1972年開始蓄意推行美元霸權的最大惡果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嚴重失衡。世界各國經濟增長或多或少地依賴於對美國的貿易尤其是出口,而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全球霸權國美國又是一個最大的全球債務國,其現在的經濟運轉完全有賴於國外資金的注入。早在1985年至1988年短短的3年間,美國就已由一個債權國急劇淪落為最大的全球債務國,美國的貿易和財政雙高赤字已持續近20年了。2005年,美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逆差已達到8049億美元的水平,超過其國內生產總值的6.3%,需要世界其他國家每天25億美元的流入才能維持下去。美國的淨外債已超過3萬億美元,相當於其近25%的國內生產總值。已經有許多專家、學者指出了這一事實,他們憂心忡忡:一旦外國資金撤走,美國麵臨衰退將不可避免,但何時會發生呢?

  經過近20多年的演變,美元霸權已成為有史以來最複雜的金融體製,成為美國推行新帝國主義的金融中介,成為金融全球化撕破國家邊界並削弱主權民族國家的權威的機製。在人類金融事務中,首次出現了由一國不兌現紙幣通過浮動匯率和自由兌換強加的貨幣霸權,從而首次形成了由一國發行的不兌現紙幣成為超國家貨幣的全球金融與貿易體製。隻要美國的不兌現紙幣持續作為全球金融與貿易體係的首要儲備貨幣,美國的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就永遠不是問題,美國以“債台高築”維持“對內福利”、對外擴張之路也就永遠具有滾滾而來的財源支持。

  自主權民族國家開始形成以來,沒有任何國家能夠以犧牲世界其他國家為代價長期獲利。而自1971年以來,美國憑借日漸形成的美元霸權,能夠在一個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的世界上,使全球經濟臣服於美國經濟,維持全球各國變相向其“進貢”的帝國地位。在傳統的由主權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各國競相出口,以換取黃金或其他硬通貨,來擴大本國的生產,沒有國家願意並能夠長期維持貿易赤字。在當今的由主權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全球惟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幾十年如一日地維持進口大於出口,世界貿易成為美國發行美元紙幣,世界其他國家生產產品換取美元紙幣的遊戲;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國維持經濟高度繁榮和全球霸權,全球眾多的貿易順差國淪為“出口進貢國”。在傳統的由主權民族國家組成的世界,那些債務纏身的國家不僅會失去其世界權力,還會失去其製定國內政策、央行金融政策和保留公共資源的自主權。美元霸權已完全、徹底地顛覆了當今的世界。

  對於全世界其他國家而言,如何促進美國平和地放棄美元霸權已是刻不容緩。美元霸權要求自由、無管製的市場,要求“貿易雙贏”、經濟社會“線形進步”等粉飾太平的言論,實質上是新自由主義發揮作用的支柱性機製。而新自由主義倡導市場萬能,資本主義是永恒的,恰好起到了為美元霸權鳴鑼開道的作用。惟有徹底打破美國推行的新自由主義話語霸權和維持美國惟一超級大國及帝國地位的美元霸權,這世界才可能回到平衡、有序、穩定、公正的發展之途。

  (作者單位:浙江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