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宋曉軍: 《中國不高興》中的戰爭因素

(2009-04-01 07:22:28) 下一個



《中國不高興》中的戰爭因素


《中國不高興》中的戰爭因素發表於 2009-03-31 16:32:01

昨天,在好友的托付下給《北京晚報》寫了關於《中國不高興》的問答。說實話,現在媒體有些問題也是一些表麵化的問題,或者暗含著某些舊時代滋生出來的泛政治化標簽。其實在這期間,與一些朋友也在爭論有關《中國不高興》所延伸的問題。比如說文揚先生,以下簡單闡述我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

從大航海時代開始,最近5個多世紀的世界史貫穿著一條清晰的主線,就是盎格魯—撒克遜族群的全球擴張和征服。一個人口規模不足全球人口百分之一的小族群,經過5個世紀的擴張和征服,土地麵積擴大了200多倍,控製的人口擴大了100多倍,成為了一個具有全球統治地位的超級族群。這是一個巨大的、史無前例的、以領土和人口為標誌的“外爆”過程(對外武力征服)。在5個世紀中,任何族群都沒有能做到如此規模的“外爆”。對這個“外爆”起核心作用的是宗教因素、政治因素、科學因素,反過來,“外爆”事業的成功,又為這些核心因素賦予了一種因“外爆”而獨有的特殊意義——即在近代史上盎格魯—撒克遜中實行的各種社會製度曾經被幾乎所有族群視為學習和模仿的榜樣,但真正移植模仿成功者,卻少之又少。用英國曆史學家馬裏歐特在《現代英國》一書中的描述:“世界上一切進步國家嫉羨英國的經濟繁榮,紛紛抄襲它的議會憲法。結果抄襲使他們壞事:政治製度是經不起運輸的。一國的食物會成為另一國的毒藥。在各種形式的政體中,議會民主製是通過最細致的安排,方才得到平衡的。它必須要和政治條件有最貼切的配合。十九世紀的英國具備這些政治條件,那些促使議會政府成功的種種力量,在維多利壓女王當政時期,是完全平衡的。其他任何地方這類主要條件都不存在:其他各民族沒有經曆過與此相同的不可缺少實習階段。因此,其他任何一個地方的翻版都沒有產生出像原版那樣的成功。”

毫無疑問,中國也屬於“這類條件都不存在的”的地區,因此位於遠東的中國在受到盎格魯—撒克遜族群“外爆”的強烈衝擊下,在上層缺乏主動性、自我高尚的內部條件下,隻能通過底層動員的激進“內爆”方式確立了民族國家的主權地位。接下來,為了防止盎格魯—撒克遜族群繼續以“外爆”方式對中國利益的衝擊和傷害,用了30年試圖建立起預防“外爆”的體係。後30年,發現一味追求建立預防“外爆”的體係並不能完全消除因“內爆”產生的後續問題。特別是盎格魯—撒克遜族群經過錘煉後,開始更多的使用“軟外爆”(產業轉移、資本輸出等)並兼用硬“外爆”(斬首式的遠程打擊、彈道導彈防禦係統和核威懾等)的方式維持其霸權。於是中國轉型開始利用預防“外爆”建立起來的體係轉型打造自身的“軟外爆”(商戰)能力。

不同點:
文揚先生認為,更應該強化打造“軟外爆”(商戰)的能力的同時,應該打造“軟外爆”能力相適應的製度層麵多探索建設性的東西(完全平衡、細致的安排),以防止發生習慣性的“內爆”。

我認為,當務之急是恢複我們在打造“軟外爆”(商戰)的能力時過度毀壞的因要預防“外爆”建立起來的體係。因為當盎格魯—撒克遜族群“軟外爆”發生問題時(未見底的金融危機),你不能保證他不使用慣用的硬“外爆”的方式維持其霸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