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啊! 的博客

中國悠久的曆史裏,戰爭不論在時間上或在社會上都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在這個戰鬥不斷的國家裏,克敵製勝的戰術研究相當興盛。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名巴基斯坦人為中國烈士守墓27年ZT

(2008-12-26 10:06:03) 下一個


2名巴基斯坦人為中國烈士守墓27年






http://fuxing.bbs.cctv.com/viewthread.php?tid=11961394

兩名普通的巴基斯坦守墓人,如今成了巴基斯坦的名人。27年來,他們一直默默地陪伴著巴北部地區吉爾吉特中國烈士陵園的88位英靈。
27年從未離開過墓地

今年65歲的阿裏·馬達德和48歲的阿裏·艾哈邁德看上去很樸實。為接受采訪,他們都穿上了正式的民族服裝。馬達德的一隻耳朵已經聽不見了。因為他隻會吉爾吉特語,采訪中,他一直靜靜地坐在一旁。艾哈邁德能講烏爾都語,還懂一點英語,所有問題都由他回答。

吉爾吉特的中國烈士陵園是當年為修建喀喇昆侖公路犧牲的中國工程人員的墓地。喀喇昆侖公路又稱中巴友誼公路,是根據中巴兩國政府的協議由中巴兩國築路員工共同修建的。這條公路經過號稱“世界屋脊”的帕米爾高原,長1200公裏,從1966年開始修建,12年後才完工。由於公路沿線地質條件複雜,雪崩、塌方、泥石流經常發生,有100多名中國工程人員獻出了生命,除一小部分人的遺體運回國內安葬外,大部分人都長眠在了巴基斯坦的土地上。

1977年,在公路竣工前夕,參加埋葬中國人遺體工作的馬達德和艾哈邁德向政府遞交了自願看護墓地的申請書。很快,他們的申請得到了批準。1978年6月,巴基斯坦在這片墓地上正式建立了中國烈士陵園,並在陵園的中央立了白色的紀念碑,上麵刻著“中國援助巴基斯坦建設公路光榮犧牲同誌之墓”。艾哈邁德告訴記者,兩人的家離陵園很近,他們的申請得到批準後,他們幾乎天天都到墓地去,27年來從沒離開過墓地。

每塊墓碑都有鮮花環繞

談到陵園,艾哈邁德非常激動。他說,陵園裏除了88位烈士的墓碑,還有800多棵樹。

每塊墓碑都有鮮花環繞。這一切是他和馬達德老人精心營造的。馬達德主要負責看門和清掃,艾哈邁德則專門照料陵園裏的樹木花草。艾哈邁德自豪地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覺得這麽多工作5個人都幹不完,而他們兩個人卻做到了。

記者問他們,看護陵園近30年,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艾哈邁德想了想說,最大的困難是“用水”。原來,當地用的水是從山上引下來的,供水要分時段。有時,他們不得不晚上到墓地給花木澆水。而陵園的用電又不能保證,他們隻能摸黑工作。在陵園的小屋裏過夜是常有的事。

他們更看重崇高的榮譽

每年有很多人來中國烈士陵園祭奠,有來自中國的代表團,有從喀喇昆侖公路上路過的中國人,也有當地的巴基斯坦人。去年是喀喇昆侖公路建成通車25周年,中國外交部副部長王毅專程來到這裏,並慰問了兩位看墓人。

艾哈邁德說,巴基斯坦人都知道,是中國人用生命幫助他們修了這條路。他和馬達德都為能給這些中國勇士守陵而感到驕傲。記者問他們有沒有什麽願望,他說,他們希望陵園裏的墓碑能翻修一下,因為有些墓碑上的名字已經看不清了。他們的願望就是把墓地打掃得更幹淨、裝扮得更漂亮,讓烈士們的親人放心。

艾哈邁德說,吉爾吉特政府每月發給他們每人360盧比(約合50元人民幣),作為守陵的報酬。這錢不是工資,隻是一點補貼,他們的生活還要靠家裏種地。記者問艾哈邁德還打算幹多久,他說:“我要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到那一天,我希望我的兒子能接替這份工作。”說著,艾哈邁德從懷裏掏出陵園的工作證讓記者看。看得出來,他們幹這份工作看重的不是錢,而是崇高的榮譽。

1997年香港回歸時,馬達德和艾哈邁德作為特殊客人被邀請到新疆喀什參觀。不過,來北京是第一次。談到對北京的印象,艾哈邁德誇張地形容說:“見到北京就像見到天上炫目的繁星,這個城市實在是太好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