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韓國中國也開始重視端午節了 zt
(2008-06-09 20:17:04)
下一個
感謝韓國中國也開始重視端午節了
中國人即將迎來的這個周末不同於已往任何一個周末:根據2007年12月14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這個周末中國人在正常雙休的基礎上,將多修一天,下周一也不用上班了!
這一切都是因為端午節,不,準確地說是因為韓國。
感謝韓國,使中國人也開始重視端午節了!
龍舟、粽子、雄黃酒,中國人都知道,這說的是端午節了。投壺、摔跤、蕩秋千,可能你就不知道了,這說的是韓國的端午。
2005年11月24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此前,所謂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已經進行了很長時間。
端午節雖然起源於我國,並已經有了2500多年曆史,但是它早在很多年前就傳入周邊國家,已經完成了“本土化”過程,融入了當地曆史和文化血脈,成為其本土文化的一部分,就像佛教在中國發展為禪宗一樣。在韓國,端午節傳入已經有了上千年曆史,其“端午文化”,特別是江陵端午祭,已經加入了那裏的山川氣息和人文追求。當太平洋西岸的人們一代代在農曆五月初五,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文化情感,也許是中國人和其他國家人們共同的文化幸福。
當然,韓國以端午的名義申遺成功,給予我們的文化提醒是:在經濟發展下的社會轉型期,必須重視傳統文化的保護,否則,在全球化時代,我們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將會喪失。
共享文化遺產也許並不是一件壞事兒,這是我們華夏文明擴展其文化影響力極好的一種方式。同時,作為一種非物質的觀念形式,共享的意義與物質形式的遺產是不同的。正如肖伯納所言:“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兩人交換,各人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觀念,我有一個觀念,兩人交換,就各有了兩個觀念。”我也不認為韓國是在文化上占中國的便宜,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本身關注的就是“人類文化”,是站在人類和世界的角度上的。
真正讓人憂慮的,是我們不再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曾幾何時,華夏文明以強大的的文化影響著整個亞洲文明圈的進程,至今,韓國和日本還保留著端午的習俗就是中華文化穿透力的明證。就是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關頭,我們還依然擁有胡適、王國維這些閃亮的名字,連提倡“少讀中國書,甚至不讀中國書”的魯迅先生,也是有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功底的。然今日之中國,可有真正的國學大師?今日之青年,又有多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認同?今日之文化界,又有多少對傳統文化的關心和關注?
失去了文化的根,國人則難以明了自己是誰,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在一次碩士論文答辨會上,聽到北影的一名教授要求學生解釋中國電影人為何集體失語,我心下黯然:當教授們都不再紮根生於斯長於斯的文化土壤,而時髦於用失語這個外來詞來思考為何失語的時候,也就解釋了我們的電影人為何集體失語的深層原因了。
希臘成了度假勝地,那個啟蒙了人類哲學的古希臘,早隨著羅馬的崛起變為了曆史。古埃及留下獅身人麵象在黃沙中默默的注視著文明的興衰成敗,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的巴比倫隻存在《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了。隻有我們的文明獨自麵對著各種新興文明的挑戰,走到了今天。“文化不滅,則國不滅。”無論是衣冠南渡,還是滿漢一家,中華文化總在背後支持著國家的再次凝聚和文明的再次興起。
今天,我們的文明麵臨著新的挑戰:在將西方物質文明拿過來的同時,不要忘卻了自己的文化,不能讓我們的孩子隻知情人節,不知七夕;隻知聖誕,不知端午。要知道,失去了中華文化的中國,不過隻是一個名字,一個空殼罷了,是經受不了文明變遷的風風雨雨的。
感謝韓國,在馬頭琴被蒙古國申請為文化遺產之後,促使中國人終於認識到自己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感謝韓國,中國人也開始重視端午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