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KidsMom

更多博文請見:美國教育-智陳博士的博客(新浪博客)。美國課外學習學校“陽光學院”副院長。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哈佛學生找工作 (1)

(2011-12-03 16:24:43) 下一個

【智陳博士:我們家的大孩子今年哈佛本科畢業,本來應該是夏天畢業的,但由於孩子在大二的時候,停了一個學期課去工作了(這也是美國許多常春藤大學學生喜歡的一個“傳統”),因此要到2011年底畢業。孩子的打算是先找工作,工作2年以後,再回去讀書。今年9月份就開始了“很忙很緊張”的工作申請。對大部分學生而言,“能否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工作”被認為是“自己能力與學識”的試金石。

   這裏先轉載一篇哈佛商學院學生找工作的文章,供大家先了解一下哈佛學生找工作的情況。[哈佛商學院是職業學院,是要本科畢業以後再讀兩年的,如小布什總統當年就是在耶魯本科畢業以後,再到哈佛商學院讀了兩年書的。哈佛商學院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學院,其學生也是“最優秀”的。世界上“最好”的公司與機構也是首先到這裏招聘人員的。]

哈佛商學院學生找工作三部曲

作者:  zbadmin  

  有人說讀MBA 的年是1年讀書,1 年找工作。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

  ①找工作比讀書更重要。此言果然不假。第2年一開始,學校裏找工作的氣氛立即濃厚起來。實例和上課已經不是重點話題,公司的名字成了大家的口頭禪,每個人都開始為“地獄之周”的來臨做緊張的準備。

  ②“地獄之周”是每年的校園麵試。每年11 月份的第2個星期,所有2年級的學生停課1 周,集中進行工作麵試。屆時,數百家世界有名的谘詢公司、大銀行、大公司都會浩浩蕩蕩來到校園麵試學生,由此揭開正式找工作的序幕。

  雖然從哈佛出來找份體麵的工作不是個大問題,畢業時哈商的學生平均每人有4 個工作機會,可是要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也要過五關斬六將。第一輪的校園麵試至關重要,稍一失手,就會與自己想要的工作失之交臂,如此“一試定終”,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由於是集中麵試,經常是從早談到晚,各公司風格各異,麵試時提的問題也千奇百怪,一天下來心俱疲,整整一周如在地獄之中煎熬,“地獄之周”因此得名。

  開學才1周,我的好朋友漢尼拿著一疊求職信請我提意見。

  “這麽早?”我有點驚異地問,“再說,這些官樣文章有那麽重要嗎?

  “這還算早?離最後期限隻有3個星期了,我的信早就寫好了,而且已經請就業辦公室的人看過。我們找工作是和哈佛人在競爭,所以每一個細節都很重要,簡曆和求職信要請很多人看,確保萬無一失。有人就因為求職信中的幾個錯別字而沒得到麵試的機會 ”漢尼一番話對我如醍醐灌頂。下了課趕緊開始“地獄之周”的準備工作。

  哈佛商學院學生找工作三部曲

  原來,哈佛商學院學生找工作有三部曲。首先是確定自己的求職戰略,根據電腦網絡上的工作信息選定想要麵試的公司;第二步是對這些公司的情況進行研究,最好還要和公司的有關人員進行接觸,然後精心準備求職信,信中要反映你對這家公司和職位的了解,並概括你的主要優勢;最後才是麵試。

    麵試分為兩種,一種是封閉麵試,隻有接到公司的邀請才能參加;另外很多公司也提供開放式麵試,按先來後到的順序,任何人都可以登記參加。爭取進入封閉麵試,出線機會自然就大很多,所以前麵的工作很重要。盡管我的戰略是重點進攻,可是看著這麽多誘人的職位,左挑右選還是有二十多家公司要爭取。多虧了哈佛商學院完備的就業服務,所有資料都可以從電腦網絡上獲得,還有專業人員幫助修改簡曆和求職信。我從早到晚忙得不亦樂乎,倒也頗有進展。為求完美無缺,一直到截止日前一天晚上才最後將文稿都改好。當我最後一遍檢查完拚寫後,才發現打印也很花工夫。精心設計的文件要打印在有哈佛水印的精美信紙上。信封也是專門印刷,印著哈佛的徽標。一直忙到半夜,我在睡眼蒙朧中將信裝入信封中,才算大功告成。過了天,突然接到一個電話,是紐約一家公司打來的。“我們收到了你的簡曆和求職信,對你的經曆印象深刻。可是求職信是寫給另一家公司的。要不要我們幫你轉寄過去?”電話裏的人婉轉地說。

  我一聽,嗡的一聲,頭都大了。趕緊請他不必費心,我會自己處理。心裏直後悔沒有最後檢查一遍信的內容和信封,犯了這個不可饒恕的錯誤。這下至少家公司泡湯了。還算幸運,後來發現別的信都安然無恙。我陸續收到了一些邀請,再加上開放式麵試,我“地獄之周”的日程也排得滿滿的了。

  我麵試第一天就碰到了最著名的管理谘詢公司—麥肯錫公司。麥肯錫已經連續多年是哈商畢業生最大的雇主,每年有將近 1/10 的學生投入麥肯錫的旗下。麥肯錫的麵試也是氣勢宏大。包下了學校附近一家五星級酒店的好幾層安營紮寨,龐大的麵試隊伍一住就是10 天。

  對這場攻堅戰我也不敢怠慢。從頭到腳打扮停當,又把公文夾裏的簡曆、名片和稿紙仔細檢查一遍才出門。來到樓上,發現好像哈佛商學院所有人都在和麥肯錫麵試。大休息室裏,樓道裏到處都是同學熟悉的麵孔。不同的是大家都西裝筆挺,表情矜持,三三地輕聲聊天,好像在參加正式的晚會。接待人員遞過來印著我名字的文件夾,要我稍等一會兒。一邊看著裏麵三個麵試官的簡曆,一邊想著學校裏流傳著多有關實例麵試的恐怖故事,感覺像是小時候在候診室裏等著看醫生,既緊張又好 .

  實際的麵試和我預想的很不同。第一個麵試我的女士非常和藹。她首先自我介紹,然後問我過去的一些經曆。在酒店房間柔和的燈光下,我很快放鬆下來,覺得像是在和老朋友聊天。突然她話鋒一轉問道:“如果我向你的朋友征詢你最獨特的一個優點,你認為他們會說什麽呢?

  “他們會說我是個很幽默的人,總是笑話連篇,所以大家都愛和我聊。”我放鬆了警惕,不假思索地說。

  沒想到她緊抓不放:“那太好了,我也喜歡聽笑話,講一個怎麽樣?

  這時我後悔不中文的笑話逗不笑她,而一緊張,嘴邊的幾個英文笑話都是男士間無拘無束的笑談,難登大雅之堂。沒辦法,隻好實話實說:“現在想得起來的笑話都是女士不宜,下次再給你講怎麽樣?”她莞爾一笑,我算是闖過一關。

  接下來我們談得很投機,使我信心大增。另外個麵試是以實例為主。我就把這當成哈佛的課堂,好似在和我的同學討論實例。幾經探討就找到了問題的關鍵,運用我們每天都在練習的分析方法,我侃侃而談。不但不覺得時間難熬,反而覺得意猶未盡。

  走出酒店大門時,查爾斯河岸已經是萬家燈火。冷風一吹,我有點興奮後的疲憊。回想剛才的情景,我驚喜地發現了自己在哈佛一年中的巨大進步。

  一年前的我如果參加今天的麵試,其情形不敢想像。在哈佛學到的思想方法已經在我腦海中生根。一年中學到的四百多個實例,幾乎涉及到了所有的行業和著名的大公司,所以不論談什麽行業,我都略知一二。更重要的是,每天課堂的訓練給了我寶貴的自信。無論麵對什麽樣的問題,我都能從容應對。

  與谘詢公司的豪華麵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多數工業公司的校園麵試。麵試隻有半個小時,而且是在特意空出的學生宿舍進行,可是麵試房間的布局讓人不敢恭維。隻有七八平米的小房間挪走了床和桌子,隻有把椅子,放在角落裏。我第一次麵試就是這樣:麵試的小夥子把我讓到一把椅子上,固定在牆上的台燈正好照著我。一邊回答問題,我一邊想,這更像是審而不是麵試。

  感覺極不舒服。半個小時過去,走到外邊明亮的陽光下,我就把剛才的談話忘得一幹二淨。麵試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有了幾次經,麵試時不再緊張。

  反而是每天晚上回家看到電話留言機上閃爍的紅燈時,心裏惴惴不安。這些公司效率很高,經常是在一天之內就會把麵試的結果告訴我們。所以每天的電話留言就是對麵試的判決。

  “非常感謝你今天參加我們的麵試,我們對你的表現印象深刻。可是由於位置有限,我們不能邀請你進入下一輪麵試。祝你好運。”哈佛的術語:麵試被拒絕叫 “啶”(sting)。第一次聽到被啶的消息,心裏很不是滋味。找工作就像談戀愛。從一進校門就開始參加這些公司的展示會、晚餐,也研究它們的情況,漸漸覺得像是互相傾慕的戀人。麵試被啶就像是求愛被拒絕,而且無法挽回。

  第一次失戀的氣憤和失落不禁湧上心頭。一連幾天,“啶”聲不斷,慢慢地越聽越多,就像情場老手,可以泰然處之了。

  麵試到後來我們都變得有點迷信了。衣著、態度、閑談的內容等等都變得重要,任何細節都可能斷送一個工作機會。

  一天早上,去麵試的路上,我一個好幾天沒見麵的同學見麵就說我的灰西裝顏色太淺,“你沒參加就業辦公室的講座?淺西裝顯得浮躁和輕薄。如果和銀行麵試,憑你這西裝的顏色,就別想通過。”

  一番話讓我半信半疑。到了麵試的地方,細一觀察,果然人人都是最保守的黑或深藍西裝,我感到作為異端的壓力,再加上那些“啶”,突然覺得麵試官看我的樣子也不對勁了。

  回到家,趕緊打電話找漢尼谘詢,他也同意“寧信其有不信其無”,於是他陪我跑了一個晚上,買了一套我平時看都不看的非常保守的西裝。不料新衣還未穿,就有新氣象。剛到家就收到留言,麥肯錫邀請我進入第二輪麵試,反複聽了遍留言,那感覺就像是中國足球隊打入世界杯決賽。緊接著,不開張的局麵為之一改,第二輪麵試的邀請接踵而來。第一輪麵試隻是萬裏長征走完第一步,要想得到工作,還要進行第二輪,甚至第三輪的麵試。不過,有了第一輪的經,我對以後的麵試有了信心。轉眼星期五到了,一周下來雖然精疲力竭,可是我漸漸喜歡上了麵試。回答麵試的問題使我更多地思考自己未來的事業發展。同時,一周下來麵試水平顯著提高。麵試的本事在美國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有真本事再加上會麵試,是走遍天下不發愁的不二法門。

  晚上,跑出去和一群好朋友苦中作樂大吃一頓,慶祝“地獄之周”的結束。

轉載於: 沒找到原始出處。

 更多的文章:智宇、陳昂博士的教育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