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KidsMom

更多博文請見:美國教育-智陳博士的博客(新浪博客)。美國課外學習學校“陽光學院”副院長。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評論“北京高考狀元被美國名校拒絕”的可能原因

(2010-07-08 06:23:36) 下一個
今年,北京高考考區的狀元是北京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三學生李泰伯,憑著他的成績他可以上任何一個中國的大學。但他在上半年申請美國的十一所名牌大學時,全部被拒絕。這一消息引起很多的評論。

有些人說是該生的申請文件準備得有問題,甚至有人說美國大學搞“政審”,該生又是班長,又是學生會主席,都是官方行為,因此被所有的名校拒絕了。

到底這是怎麽回事呢?

首先看看李泰伯同學在申請美國大學時(那時還沒有高考),可以羅列的個人情況:

學術成績:

1.SATI:2240(CR:710,Essay部分11分)

2.SAT II: 不知具體分數,假設三門2300 以上。 

3.平時成績全優(根據他老師的介紹推測)

4.沒有AP成績

課外活動:

1.學校學生會主席

2.參加過AMC-AIME,成績較好

3.學校“模擬聯合國”俱樂部的主席

4.三次全國數學北京賽區的一等獎(不過據查一等獎有四十名)

5.參加過到2007年“北極科學考察隊”

從我們看來,李泰伯同學的學術成績是過了美國頂尖大學錄取的底線的(他自己還認為有點不夠,實際上比他低的人進哈佛,耶魯等也有許多。中國學生沒AP成績也正常)。

課外活動也很好。但是,按美國的標準,第1-4還是算學校及州一級的獎,並沒有特別突出的地方。第5點若有較好的“考察成果”,或者考察費用是自己打工賺來的,而自己又對“北極”的科學問題有較長時間的興趣與研究,那麽就可以成為一個“亮點”。

按照上述的翻譯成美國的成績,李泰伯同學的成績就隻能成為千萬個優秀的學生中的一個,而不會有特別的“亮點”。當然,按照這些條件,我們認為在他申請的十一所學校裏,也應該有三,五所學校會錄取他的。

那麽可能最大的原因是:1. 他的申請文章與資料有缺陷。2. 老師的推薦信有問題。(不符合美國的習慣)

他自己說他申請文章的主題是“I love everything I do, and do everything I love”(我喜歡我做的每一件事,我做我喜歡的每一件事) 其實,一個人不能做喜歡的每一件事。我們必須要學會放棄。

在美國, 18,9歲的優秀年輕學生大多是很理想化,單純的,甚至是偏激的(這是為什麽持理想化信仰的奧巴瑪總統得到美國所有頂尖大學師生的堅定支持)。若招生老師看到一個很周到的文章,可能並不會很喜歡。(當然這裏並不是說李泰伯同學的申請文章。)

不過,在美國,每年都有許多非常優秀的學生被名牌大學“毫無理由”地拒絕了。但是,他們去了其它學校,照樣能做得很好。我們將要轉一篇很好的文章 - “誰需要哈佛?”,該文就以徉實的數據來說明好學生到哪都能行,是金子就會發光!況且,李泰伯同學去的是清華大學。我想他會得到很好的訓練的,將來可能會成為國家領導人呢。

該文來自:智宇、陳昂博士的教育博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