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KidsMom

更多博文請見:美國教育-智陳博士的博客(新浪博客)。美國課外學習學校“陽光學院”副院長。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秀秀”孩子上大學一年級中文課習作

(2008-12-27 08:59:24) 下一個
大孩子沒有上過中文學校,就在家裏,老爸老媽時不時教一點(年幼時,姥姥姥爺,奶奶爺爺教)。不想到了大學,主動修了中文課,還很用功。寫的作文,雖然有許多不足之處(或錯誤),但讓老爸老媽看了還是高興,拿出來“秀一秀”,在假日與大家分享。

9 月 30 日

作文: 浮躁是現代社會的必然惡果嗎?

我相信浮躁是我們的當代文化一個必然惡果。 而這種情況在世界上的大都會,比如紐約,北京,上海,甚至波士頓,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最近幾十年,由於教育、技術、製度安排的進步,經濟和日常生活的效率快速的提高。因此,生活和工作個個方麵都改善並且加速了。由於這競爭經濟,甚至整個世界的本質,人們盡可能利用自己的優勢試圖超越人家。

這現代高節奏, 高變化, 和快速生活方式對居住在這樣文化中的大眾提高了要求及壓力。為了在這種環境中成功,許多人們必須采取這全新的,快捷的和浮躁的生活方式才能夠完成一切 - 工作、家庭、飲食、睡眠 。在現代社會之中,常常使用成長(產出)度量一個人的成功與價值。 這種度量使眾人努力盡量做到越多越好的事情,而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

有文章闡述:“這種病起源於感覺生活太短暫,和一個必須有清楚和充分明顯的目的,以及唯物論”。 結果,個人奮鬥增加自我生命價值和意義, 努力過得又匆忙又明確。 可是,人們經常錯誤判斷生活質量。這個趨向將導致浮淺, 快速的表麵生活方式。

最後,這種生活方式即使在現代高速發展的社會中也不是最理想的,也不是人們應刻意追求的。 我們應該減速生活的節奏,品嚐每個生活的場麵和細節,選擇真正符合並響應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不隨波逐流的多彩世界。


10 月 28 日
作文:不同文化之間可以借鑒嗎?

我深信不同文化之間應該互相借鑒對方的優點,取其適合本民族有利的特點 。即使兩個文化有諸多差別,但每個文化均有許多優點其他民族可以模仿。但是注意排除壞的影響,從而培養良好的習俗, 取長補短,那麽每個國家肯定能獲得益處。

試看兩個巨大差異的文化: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這兩國不但在地球的對麵而且也各有很不同的文化。不過,兩國還能夠互相仿效。比如(說)在中國的發展期間,中國從美國學來西方式的商場和網上購買物品。這種方式代替了以前的實物交易和討價還價的傳統,使人民更方便自由地購買各色各樣的東西。中國也借鑒了西方的醫學,即西醫和外科。出國留學的知識分子,比如胡適先生,提出簡化古文而變成白話文,後來變成新文化運動。

另一個方麵中國從美國獲得借鑒的是中國的教育係統。十年前,我在中國讀了一個月的小學,又苦又難。近幾年從我的表弟妹們聽說學校不像以前那麽沉重,老師不那樣嚴格,連學分都是在 A 到 F 標準算的。雖然很多學校照著美國的榜樣使學校的環境顯得更輕鬆,可是因為近年升學的競爭,學生和家長們反而自己施加壓力。

反過來說,美國也應該向中國文化學習。比如,中國古代傳下來的孝敬父母的觀念是很好的,值得仿效。雖然西方文化已經重視敬愛父母,家庭和睦,不過,使每個孩子成長後更帶有些孝心也沒有壞處。

這不同的兩個國都有諸多的方麵可以互相借鑒。可是,在借鑒另一個文化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翼翼;有的模式不能直接用來在另一個文化,需要一些調整。

各個國家文化之間要是能正確地相互借鑒就能極大有助於各自文化的發展。而先進的文化觀念是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基礎。每國的諸多優點要是都能相互學習,那就可以有助於各方麵的成長,使世界變得更完美。


12/10
編“新聞”

12月7日早晨,喬治_布什總統批準了一個更加嚴謹簡潔的美國人權法案。此行動使兩百多年的十項人權法案減少到六項必不可少的人權。第四項人權條款,保護公民不被無理巡查的條款,就是首先被消減的“過時”法律。另外,人權法案第五項到第七項皆被削減。

根據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拉裏_克雷格,“新的法案其實不減少人權,而是增加對個人安全保護。政府加大控製反而會使眾人享受更多的人權,前題是人民自己行為妥善,不妨礙政府行動。此舉帶來的更多國家安全必然使美國欣欣向榮”。

“十條實在太多了,連我這耶魯大學畢業的總統都記不全”,布什總統總結,“六條公民自由權利已足夠了”。


2 月 14 日
作文:論現代人的友誼

古往今來,有許多動人的友誼故事,為人們所傳頌。友誼是人生的一大要素。理想的友誼建立在朋友之間互相理解的基礎上。 具有相似興趣,誌同道合的人們會互相吸引,而建立起真誠的友誼。人們自然尋求最理想的友誼,尋求終生的朋友,彼此之間可以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並且能提供忠言逆耳的勸告;在困難的時候,朋友之間願意互相兩肋插刀。這種友情非常珍貴及難得。我們都渴望終身不渝的朋友,可以共同欣賞人生中的成功與挫折,歡樂與悲傷;並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不幸的是現代世界的“表麵化,浮泛化,和自身的異化”。這種“漂浮式生存”也引起朋友之間友情的異化與表麵化。現實的浮躁世界遠離理想的烏托邦。人們常常為了物資利益或投桃報李的原因尋朋友,因此許多所謂的朋友大多貌合神離。除了為了個人的利益,人們亦根據娛樂擇友。尤其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是人以群分,趣(臭)味相投,結成許多淺薄的關係。在這浮躁的世界裏,許多人忽略了朋友的品德和友誼的素質,反而過度重視朋友的數量和利益。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友誼,非常複雜,明辨忠誠和粗淺的朋友十分要緊。真誠的友情如陽光般的溫暖,給人生帶來幸福和意義。


3/18
期中考試口試辯論稿
奮鬥比機遇更重要
擔任反方一辯:

各位評委,對方辯友,大家中午好!今天,我代表反方辯論“成功的因素”:在人生中,奮鬥比機遇更重要。 雖然兩個因素互相搭配,補充,但是奮鬥仍然是第一位的。人們若鍥而不舍地努力,遲早會成功。反而言之,世界上的機會是可遇而不可求,不是必然的。奮鬥達到的成功是可以期待的,是比較確定的;但是等待機遇帶來成功是很渺茫的。隻有持之以恒,努力工作才能保證成功。

或許有人說阿基米德在浴內的靈感,牛頓在蘋果落地時頓悟等等是機會之神的光臨。實際,他們是在時時刻刻地思考問題,所以靈感的迸發隻給予有準備的人。努力可以讓一件偶然的事情化為機會,而機會也就成為奮鬥的必然結果。這種良性的循環有助於人們的成功。

眾所周知,機遇完全是有賴於時代與社會條件;一旦不隨天意,將帶來失敗。得到機會不一定等於成功;成功與否還取決於各人如何對待意外的機遇。我方辯論的主旨是強調奮鬥的重要性,尤其注重奮鬥的經曆與個人的努力。我們應發揮奮鬥的精神,而非盼望偶然的機會。

心理學的一個分支 - 《Positive psychology》也強調奮鬥的必要性。醫學研究者Richard Wiseman 細細研究“幸運者”與“倒黴者”的行為、精神狀態、以及生活中的區別。他發現個人可以創造自己的“運氣”或機會。“幸運者”寓變化於生活之中加之以不斷的努力,使他們得到更多的機遇。 從“運氣學校”畢業的“倒黴者” 大部分改善了運氣。這個研習表示運氣大多是奮鬥和個人行為的效果。運氣的原因常常是奮鬥,而得到機會之後還必須不遺餘力地努力。如此來看,個人的辛苦奮鬥確實是不可或缺的。

奮鬥者不僅僅能體驗到成功後的喜悅,而在努力的過程中也感到滿足,使生活更加充實。因此,我方堅持認為人生奮鬥比機遇更要緊。謝謝大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