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大選手記五十五】金融海嘯——奧巴馬迎來最佳轉機:

(2008-09-30 18:21:23) 下一個

【美國大選手記五十五】金融海嘯——奧巴馬迎來最佳轉機

文:尼伯龍根·蝸藤


左派對佩林的連串攻擊不但沒能將她打下競選台,反而產生不小的反效果之後,奧巴馬
陣營開始調整策略,把攻擊點重新轉向麥凱恩,並在選戰中進一步加強經濟議題的份量
。上周,奧巴馬在各地的競選活動中,都大力抨擊經濟狀況,指責麥凱恩脫離群眾,不
懂民間疾苦,不可能帶領美國走上經濟振興之路。但是,經過近海石油一役,公眾對民
主黨治理經濟的信心有所下降。就在上周的ABC的一個民調裏,相信奧巴馬能搞好經濟
的人占47%,僅僅比麥凱恩高5個百分點,比起7月份的數字大幅下降。而正當民主黨為
之頭痛的時候,一個絕佳的機會降臨在奧巴馬麵前。


9月注定是美國不幸運的一個月。7年前,911襲擊將美國從好夢中驚醒,而7年後的9月
13到9月14這個周末,美國爆發了自從1931年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短短兩天,美國
第四大投資銀行萊曼兄弟宣告破產,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處境稍好,被迫賣盤,五大投
行隻剩勝高盛和摩根斯丹利。而更大的巨浪緊隨其後,美國保險業老大AIG宣布向聯邦
緊急借款以渡過危機,美國最大的儲蓄銀行(thrift)華盛頓互助也危機重重。星期一
股市狂瀉500多點,7000億美金瞬間蒸發,華爾街一片愁雲慘霧。在聯儲宣布動用850億
注資AIG後,周三股市再次大瀉400多點。格林斯潘認為這是“百年一遇”的危機,風暴
還不足以形容,唯有海嘯才能道出這次衝擊之大。一時之間,30年代以來最大的經濟危
機進入倒計時。


經濟一直是大選中至關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經濟好有利於執政黨,經濟差有利於反
對黨。經濟牌也是民主黨這次主攻的方麵。在7月份油價飆升,本是民主黨大肆發難的
機會,卻被共和黨一招近海石油開采打得落花流水。現在經濟危機迫在燃眉,民主黨當
然不可再錯過機會。


選舉中突發事件隨時會對選舉形勢產生重要影響。到目前為止,黨大會帶給雙方的反彈
效應已經基本消退。麥凱恩憑藉佩林的暖場效應,後來趕上,在離大選日50來天的時候
,選戰雙方仿佛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在這樣的情況下,任何突入其來的大事件都會對
選情產生強烈震蕩。那麽這次華爾街的金融海嘯為什麽如此有利於奧巴馬?


首先,也是最顯而易見的是媒體的焦點瞬間轉移到華爾街,經濟議題成為壓倒一切的重
點。奧巴馬不僅可以暫時擺脫佩林帶來的“噩夢”,還可以將華爾街的崩潰作為美國經
濟衰退的最新最強的證明,再一次將責任的矛頭直指小布什政府和共和黨的經濟理念。
如此糟糕的經濟對共和黨是最大的硬傷,奧巴馬隻要反複強調共和黨執政的失敗,不能
讓它再次上台延續失敗的政策,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此次由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在本質上是資本市場因為缺少必要監管導致的市
場失效,而這背後更根本的問題就是政府和市場在經濟發展上的角色定位。共和黨的典
型經濟政策信奉盡可能依靠市場競爭,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幹預,通過對供方有利的經濟
政策(例如通過減稅收鼓勵私人和企業投資),刺激企業增長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而
民主黨的典型經濟政策則更信奉政府采取更積極的直接推動經濟的政策,通過刺激需方
的經濟措施(例如增大政府直接投資、通過稅收和各種福利項目實現更大範圍的收入再
分配),增加市場需求和消費。


在全麵金融危機的環境下,加強對金融投資市場的監管成為未來金融政策勢在必行的改
革方向。因此,這對於民主黨而言既是抨擊共和黨保守經濟理念的最佳武器,也顯示了
加強政府對市場幹預和監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第三,代表共和黨出戰的麥凱恩,本身在經濟議題上就處在痛苦的矛盾之中。一方麵,
當然不可以象民主黨候選人那樣大肆抨擊和渲染經濟危機;另一方麵,又不可以不承認
經濟的衰退,以及它給民眾的帶來這樣那樣的生計艱難。在這種矛盾中,政治化妝成為
唯一的出路,也成為他選戰中最大的軟肋。


早在1月份,麥凱恩就說我相信我們的經濟基礎還健壯(“I still believe our
fundamental underpinnings of our economy are strong”)。在7月初,麥凱恩的顧
問Phil Gramm就說美國經濟隻是在信心上出了問題(mental recession),還認為美國
現在變成了一個怨天尤人的國家(A nation of whining)。8月20日,麥凱恩再一次說
美國的經濟基礎還強勁(I still believe the fundamentals of the economy are
strong)。甚至在9月15日,他也仍然用這句話來形容美國的經濟現狀。


但是,美國近12月的通脹是近30年來最高的,美國人實際收入不斷下降,連續7個月失
業率都在上升。如果連這些都不算嚴重的經濟問題,那麽金融海嘯就響亮地刮了麥凱恩
一個巴掌。15日,當他再次說美國的經濟基礎還強勁之後3個鍾頭,他就不得不改口說
美國的經濟基礎麵臨危機( economic fundamentals are at risks),並在廣告中稱
美國處在經濟危機當中,需要改革。第二天的訪問中,他再次承認美國經濟處於完全的
危機中(our economy is in total crisis)。奧巴馬陣營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可以痛擊
的機會,立刻製作相關影像,抨擊麥凱恩完全與現實脫節。


麥凱恩深知形勢不妙,在16日為自己的話進行辯解,解釋自己之前所說的economic
fundamentals指的是美國工人的生產力和創造力。民主黨在大半年來攻擊經濟問題時麥
凱恩都用這句話來形容美國經濟,但之前他從來沒有具體解釋自己所指的是生產力。現
在華爾街金融大廈接連倒塌,任何言語都不再能粉飾太平了,他才亮出這個最後底牌。
可惜為時已晚,民主黨一早已經把他的話改頭換麵成:麥凱恩說美國經濟是
Fundamentally strong了(美國經濟基本強勁)。在這一點上,麥凱恩不僅為對手提供
了新一輪的彈藥,也令自己在經濟判斷力上的形象大打折扣。


另外,麥凱恩家庭的富足一直是民主黨的攻擊點。民主黨指責麥凱恩房子多得自己都記
不起,怎麽可能了解那些在次貸危機中無家可歸的人的痛苦。辛迪在共和黨大會上為古
斯塔夫颶風災區募捐時的一身裝扮價值30萬美金也被人詬病。仇富在美國社會上基本沒
有市場,但是在競選中,候選人家庭的富足最容易與不知民情聯係在一起。在民主黨大
會上,奧巴馬對麥凱恩的評價就是“他不是不想把事情辦好,而是他根本沒有意識到情
況有多糟”(He just not get it)。而麥凱恩多次表態美國經濟本質上還不錯,尤其
是在9月15日華爾街腥風血雨那天的再次表態正好為奧巴馬的批評寫下了一個注腳。候
選人在選戰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不能讓選民覺得自己脫離了大眾,一旦被打上這個烙印
,選情堪憂。


第四,麥凱恩堅持自由市場經濟,反對政府幹預是他一貫的立場。在議會多個投票之中
,他都對“政府管製下放(deregulation)”的法案投讚成票。無論對石油工業,還是
對金融業,他都支持減少政府直接管製,給市場更多自由調控的空間。然而,長期缺乏
必要的金融監管的後果就是各種高風險的金融衍生物在這幾年瘋狂增長,名目之多、貪
念之大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這次華爾街金融海嘯正是投資市場膨脹的貪欲和政府監管
不力導致市場失效的典型例子。


最後,麥凱恩在15日率先提出具體的應對方案,提議立即成立一個專門的委員會來調查
和評估此次金融危機的事態緣由。成立專門委員會來調查和解決專門問題,是華盛頓幾
十年來的官僚係統的老習慣。奧巴馬陣營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於是這立即被奧巴
馬陣營抨擊為“老一套的華盛頓政治把戲”。麥凱恩此舉不但無助於挽回形象,還更加
讓民主黨一方輕而易舉地打上舊政治和沒有領導力的標簽。


其實,奧巴馬自己本身也是各式各樣的“委員會”的熱衷者。在之前的競選中,他自己
也曾多次提出成立這樣那樣的委員會來解決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兩人對如何對付和預
防金融危機的基本態度根本就大同小異,無非是必須加強監管,嚴懲大鱷,加強金融企
業和政府監管部門的責任感。但這次,奧巴馬很聰明地避開了細節,而麥凱恩則顯然欲
速不達。


目前看來,此次金融海嘯為奧巴馬帶來了絕好的扭轉前兩周被動局麵的機會,選戰雙方
重新進入攻守膠著的狀態。此次金融危機如何發展,股市和投資市場如何反應,動蕩還
將持續多久,仍有待觀望。總而言之,經濟危機的打擊越大,對奧巴馬的選情就越有幫
助。


當然,金融危機給奧巴馬帶來的也不全是好消息。首先,華爾街的滑坡和破產必然在短
期內對美國投資產生極大的負麵衝擊,而奧巴馬提倡的增加家庭年收入25萬美元以上的
稅率,以及提高企業稅和資本收益稅對私人和企業投資更是雪上加霜。共和黨肯定會抓
住他的這一弱點還擊,指責奧巴馬的經濟政策不僅達不到刺激經濟的作用,反而會進一
步壓製經濟增長、減少就業機會和降低生活水平。其次,奧巴馬本人和華爾街金主也有
撇不清的關係,深挖下去對奧巴馬本人也沒有好處。


在當前這種局勢下,奧巴馬的選戰將更加突出一手軟一手硬:一手利用經濟困境進一步
加強選民對現狀的憂慮和不滿,顯示自己將會代表他們的意誌和利益,打動和吸引選民
加入到自己“改變現狀,憧憬未來”的陣營中來;另一手痛擊共和黨治國理念,稱其為
悲慘現狀的根源,並指責麥凱恩脫離現狀,與舊政治千絲萬縷,根本不可能真正進行改
革。


麵對經濟硬傷,麥凱恩既無法全麵進攻,也無法全身而退,唯一可行的辦法還是防守反
攻。防守包括的不僅僅是穩住陣腳,避免失誤,以及和佩林一起穩住和加強右派基本盤
,更重要的還包括更有針對性地充實和包裝自己經濟和政府改革計劃,為接下來的幾場
辯論做最充分的準備。反攻則包括伺機開辟新戰場,國安牌當然是最理想的。最近俄國
人把勢力擴充到美國後院,美國駐也門大使館今天被炸,伊朗核問題升溫等國際熱點問
題都是可以被共和黨充分利用的事件。


文化戰爭牌是另一張有威力的牌,目前為止已經幫助共和黨在多個關鍵州中追上甚至反
超民主黨。隨著佩林效應升溫的還有左中右陣營對女權話語權的爭奪戰,這宛然成為此
次大選中另一個熱點話題。隨著國內幾大婦女團體先後公開表態反對或支持佩林,原本
站在希拉裏身後的女性支持者也開始在這場爭奪戰中分流站隊。這將不僅對此次選戰造
成直接影響,也會對今後美國女權運動產生深遠的影響。共和黨能不能把握時機,擴大
在中間和右派女性選民的影響和支持也將成為能否在搖擺州戰場取勝的關鍵因素。


大選目前最令人期待的莫過於9月26日的第一次總統辯論。這次總統辯論由PBS的主持人
Jim Lehrer主持,論題有關經濟和國內政策。民主黨能不能一舉奪得優勢,共和黨能不
能保住至少不失分太多,我們拭目以待。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