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葛劍雄:中國文化能不能走向世界

(2021-03-07 03:29:11) 下一個

http://hx.cnd.org/2021/03/06/%e8%91%9b%e5%89%91%e9%9b%84%ef%bc%9a%e4%b8%ad%e5%9b%bd%e6%96%87%e5%8c%96%e8%83%bd%e4%b8%8d%e8%83%bd%e8%b5%b0%e5%90%91%e4%b8%96%e7%95%8c/

 

現在講到文化建設,大家很熱切地希望中國文化能夠起更大作用,就是走向世界。那麽,中國文化到底能不能走向世界呢?

中國文化從哪裏來

思考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不能忘記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教導。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有過很著名的演講,他說:馬克思有兩大貢獻,一是剩餘價值;二是發現了人類曆史的發展規律。曆來紛繁複雜的意識形態掩蓋著一個簡單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即衣食住行,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活動。文化究竟從什麽地方來?什麽是文化?實際上,文化在人們生活生產中間形成。有人開玩笑地說,“文化是吃飽了撐的”。這話雖然刻薄,但其實就是這麽回事。例如,口渴了會喝水,喝水不成問題了就要喝茶,還要分什麽功夫茶、普洱茶,講究茶具、茶道。因此,怎樣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就產生怎樣的文化。不要指望在農業社會裏產生先進工業文化,而城市與農村,隻有消除了城鄉差別才能有城鄉文化。同樣,東方和西方文化肯定也不同,如果不交流,那麽要互相通用就不可能。這是一個基本問題,可惜現在講文化總是引用這引用那,偏偏把老祖宗的話給忘了。

什麽是中國文化?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有誤解。其實,曆史時期中國境內和部分藩屬國的文化都是中國文化。比如,曆史上朝鮮半島,公元六世紀前是中國朝代的一部分,六世紀後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如在明朝、清朝都自稱“大明朝鮮國”、“大清朝鮮國”。他們長期通用漢字,官方正式文字、史料全部用漢字,它也是中國文化。越南古都順化的世界遺產皇城,就是袖珍版的北京故宮,雖然它規模小得多,可寫的全是漢字。還有琉球,日本的一些文化也是曆史上中國傳過去的。今天中國有56個民族,把中國文化解釋成狹義的漢字文化、漢族文化是不對的,維吾爾人的伊斯蘭文化、藏族文化等都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今天中國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國文化。比如,中國的朝鮮族、俄羅斯族等民族,他們的文化應該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漢族和漢族文化的多元性

漢族文化是多元的,因為漢族人是多元的,漢族人中真正的“炎黃子孫”並不多,而大量是外來的,或者是從南方少數民族中吸收進來的。它的來源不僅僅是農業文化,也包括曆史上的遊牧民族。中國曆史上有匈奴、鮮卑、氐、羌、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滿、百越等,有些民族現在已經沒有了,都融合到漢族裏了。例如鮮卑人,原來皇帝姓拓跋,後來漢化改姓元,唐朝、金朝都有元姓。有些民族現在還在,比如突厥族(突厥斯坦),但是在中國沒有作為一個民族而存在。像滿族,辛亥革命以後怕漢人報複,好多人都改成漢姓。慈禧太後那個葉赫那拉氏改姓葉,瓜爾佳氏改姓關。愛新覺羅家族中有的改姓金,如溥儀的妹妹;有的幹脆不用這姓了,如溥雪齋、啟功。如果不是現在落實民族政策,很多滿人就成了漢人了。

漢族的來源是多元的,這裏舉三個例子。一是漢朝的金日(mì)磾(dī)。金日磾的父親是匈奴首領,因不願投降漢朝被殺,金日磾與他母親成為俘虜,為漢武帝養馬,後來得到漢武帝重用。漢武帝臨死時,要讓金日磾作顧命大臣,將幼子托付給他。金日磾說:“我是外國人,怎麽行呢?這樣會被匈奴人看不起的。”於是,漢武帝又找了霍光等三個人與他一起輔佐幼主。金氏不僅子孫顯貴,還成為著名的世族。可見當時並沒有民族界限,匈奴人也受重用,並且被接受為本族人。第二個例子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白居易並不是漢人,他是昭武九姓(中亞費爾幹納盆地一帶的九個小國)白國的後裔。還有來自九國中的安國、何國、史國、米國等的移民,分別以安、何、史、米等為姓。當時如果拒絕來自白國移民的話,唐朝就沒有白居易這樣偉大的詩人了。第三個例子是鄭和。鄭和是回族人,祖上來自中亞,父親一輩到過天方(也就是今天的麥加)朝聖,鄭和的航海成就得益於阿拉伯人開拓的航線和積累的航海知識。

農業民族與牧業民族各有所長

中國文化是不是就是農業文化呢?也不是。其實,現在世界大多數學者認為,無論是農業民族還是牧業民族,都是各有所長。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農業民族的生活方式與牧業民族的生活方式不能說誰先進誰落後,他們都有不同的條件。這裏舉幾個例子:

比如音樂舞蹈。今天,漢族的音樂舞蹈與蒙古、維吾爾、藏等少數民族的相比,顯得缺乏特色,漢族人一般也不像他們那樣能歌善舞。上海花了很大精力推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歌,感覺還是沒有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那麽有吸引力。什麽原因?難道我們這方麵的基因就這麽差嗎?其實不是。大家知道,一個民族總是要適應生活和生產,也要表達自己的七情六欲。漢族的祖先華夏諸族較早就有了文字,至少三千多年前就有了甲骨文。隨著文字的發達,語言也越來越複雜,足以表達喜怒哀樂,宣泄各種情感如表達愛情,可以口頭表示愛慕,也可以寫情書,產生“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那樣的名句。李白想做官,要巴結韓荊州,希望得到韓荊州的引薦,於是就有了“生不用封萬戶侯,但願一識韓荊州”的名篇。而那些沒有文字的民族,語言很簡單的民族,他們也要表達喜怒哀樂。怎麽表達呢?古人講,言辭不足就用歌詠,再不足就用舞蹈。所以,他們運用聲音、人的形體來表達喜怒哀樂,時間長了,他們的音樂舞蹈就見長了。可見,凡是語言能力比較差的,沒有文字或者文字簡單的民族或群體,一般歌舞都特別好。我曾經到非洲去,看到街上的人在跳舞,一夥人用跳舞表示慶祝,另一夥人用跳舞表示抗議。

比如胡琴。十六國時,前秦派出的軍隊將西域大批樂師、樂器帶到河西走廊,以後又傳入中原,所以唐朝的音樂才那麽發達。唐太宗李世民喜歡《秦王破陣樂》正是這樣的產物。我們今天講的民樂,或者稱為國樂,其中就離不開二胡。為什麽叫胡琴?因為本來是胡人拉的琴。如果把外來樂器都拿掉,我們的民樂隊就集不起來了。二胡、板胡、高胡、京胡,都離不開胡。還有很多打擊樂器、彈撥樂器,統統是外來的。

比如胡服騎射。我們知道,孔子時代的馬並不是用來騎的,而是用來拉車的。皇帝的駕乘有六匹馬,都是馬拉車。打仗用兵車,步兵在旁保護。在車上打仗,機動性就差了。另外,馬車行走要修路,太陡的山也過不去,打起仗來反而成為累贅。到了戰國後期兵車慢慢消失,騎兵成為軍隊的主力,這個進步是由趙武靈王向胡人學來的。騎馬以後騎士的衣服也得變,原來華夏漢人的衣服是長的,上麵叫衣,下麵叫裳,衣裳就是這麽來的。衣裳的下麵像連衣裙一樣,男人都穿這個衣服,但沒法騎馬。於是騎射的同時就學胡人的樣子,穿上緊身窄袖的服裝,打起仗來才能騎著馬射擊,這一點也是外來的。

比如席地而坐與胡床。孔子時代都是盤腿坐在席子上,現在這個習慣在韓國、朝鮮、日本還保留著。那麽誰先坐凳子呢?還是胡人。因為遊牧民族平時騎馬的多,所以習慣休息時不是盤腿坐,而是蹲在那裏,時間長了很累,就拿段木頭坐。開始比較簡單,後來就形成了坐具。漢人把這種坐具叫胡床,認為是胡人的床。“床前明月光”的床,不一定就是睡覺的床,供坐著用的也可以叫床。漢人看到這種胡床不錯,於是就學,慢慢就有了凳子、椅子了,所以這也得感謝胡人。

比如茶馬互市。原來遊牧民族沒有茶葉,也不喝茶,茶是老祖宗漢人的發明。茶葉的原產地在南方,也有的說在四川。後來漢人的飲茶風傳到了遊牧民族,漸漸地他們比漢人更加離不開茶。他們的食物以肉類乳類為主,從保健、生活的角度,喝茶對健康有益。從中原往北的蒙古族,一直到北麵的俄羅斯人都喝茶。往西麵,無論是藏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也統統喝茶,全是曆史上從中國傳出去的。上世紀80年代我曾經到塔吉克人聚居的新疆塔什庫爾幹縣去,問他們最需要什麽,他們說兩樣東西:白酒與茶。我問:什麽時候開始喝的?他們說:公路通了以後。牧業民族離不開茶,而漢人需要什麽?需要馬。開始,漢人自己養馬,但養馬對草、氣候都是有要求的,還是胡人養的馬最好,所以曆史上漢人與胡人的交往就叫茶馬互市,以茶換馬。文化就是這樣,在物質方麵相互依賴,但又各有所長。

中國文化的特點

中國文化有什麽特點呢,一個是它的獨立性與延續性。如果我們狹義地理解中國文化,把中國文化看成以漢族為主,沒有發現太多的外來影響,像剛才所講,跟中原有區別有交流。現在有些人異想天開,比如說,四川的三星堆有人說是不是外星人來了留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猶太人傳過來的。作為科學大膽設想當然沒有關係,但至少至今還沒有證實。中國文化基本是獨立發展起來的,為什麽獨立發展起來,為什麽它能夠延續呢?比如埃及現在已經不是法老的後代了,埃及古代是信太陽神、阿蒙神,現在信真主,都改變了。今天到伊拉克去,它也已經不是以前巴格達的後人了。我們中國的確從三千多年前甲骨文時代一直到現在都是延續的。那麽獨立發展也好,延續發展也好,並不是說中國的文化本領特別大,這要感謝自然環境。因為中國東麵是海,最多從朝鮮、日本、琉球過來,再遠的美洲是過不來,就是過來也回不去。還有的說可以從白令海峽冰凍時過去,可那時的人能稱為中國人嗎?往北麵是西伯利亞,以前根本難以生存。往南到了越南,中國曆史上統治過越南,其實也沒有到最南麵,因為再往南是叢林熱帶。往西是青藏高原,個別人可以翻得過去,但是大規模來往不可能。印度的佛教傳到西藏是藏傳佛教,但是傳到大陸來卻是走另外一條路線,叫漢傳佛教。要傳到內蒙古,中間隔了河西走廊,歐亞大草原,人家那裏的文化傳過來不可能,傳出去也不容易。所以,中國文化長期造成獨立發展。

近代西方對中國影響大的主要是沙俄,古代很多次西方戰爭都影響不到中國。中國基本上是在這樣一個得天獨厚、獨立發展的環境中,而且是很大的一個環境,而東亞隻是幾億人,完全可以維持。中國文化的基本特點是什麽?我們如果從農業社會出發,曆史上很多我們今天認為是糟粕的東西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比如中國曆史上,孩子結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什麽青年不反抗?為什麽到了清末民初、五四運動前後才開始追求解放,提出婚姻自主?這是因為農業社會長期以來女孩子不出門,男孩子活動環境也很小,有的農民一輩子沒有離開過村莊,幾乎沒有男女共同參加的公共活動。當時一般情況下又是早婚,你說一個十多歲的女孩子找對象一定比父母找得更好?還不如父母或媒人有生活經驗。況且,當時結婚主要為了傳宗接代,在這種思路下,你也沒有辦法取代它。突破包辦婚姻首先是從城裏人開始,然後是有點文化的讀書人,他的期望值高了,也有模仿對象,活動半徑大了。農業社會的整個文化也是這樣。

那時中國的文化,特別中國的統治者產生一種心理,認為我們是天下之中,所以直到清朝皇帝還根本瞧不起什麽英國人、法國人,稱他們是“英夷”、“法夷”,認為他們是蠻夷。乾隆皇帝對英國人講,你們要派人到我這裏來幹什麽?我們天朝沒有這個製度。你們想學我們的文化、禮儀製度,第一你們學不會,第二學會了你們也沒用。正因為在這個相對比較封閉的環境裏,中國文化當然是最先進的,所以朝鮮、越南、日本、琉球,甚至還有西藏,都到中原來學習文化。中原的統治者和老百姓也都認為我們是天下之中,同時也產生了錯覺,認為中國是天下第一大國、強國,什麽都有。英國使臣者在兩百年前到北京,提出想跟清朝做買賣,乾隆覺得很可笑,認為天朝無所不有,如果真的我需要什麽,天下貢獻給我的不知有多少,還要與你們做買賣嗎?我們以前講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但是在這條道路上走的基本上都不是中國人,中國覺得自己什麽都有。一直到我們小時候念書都是說中國地大物博,中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還有誰比我們更先進呢?直到上世紀50年代,還有很多笑話譏諷外國人,說之所以外國寫的字母彎彎曲曲,是因為孔子拉著毛驢走到外國,毛驢拉的屎都是彎彎曲曲的,他們認為聖人的毛驢留下的東西總有道理,所以仿製的字母也是彎彎曲曲的。還講外國人到中國來,非常佩服中國人怎麽把餡塞到湯圓和餃子裏去?他們弄不明白。據說尼克鬆訪華,看到中國的爆米花,認為不得了,可以解決第三世界的糧食問題。

中國文化還有什麽特點呢?中原漢族曆史上不止一次地被外來民族征服,比如匈奴、鮮卑、女真、蒙古、滿族,但到最後軍事上的征服者無不成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比如,滿族進關來一開始殺漢人,要你剃發並穿他們的衣服,但到了清朝後期還有多少滿族文化?漢族文化消失了多少?比如乾隆皇帝就留下了幾萬首詩,比漢族詩人還多。到了慈禧太後就一天到晚喜歡聽京戲、點評京戲,還要改編,滿族文化又在哪裏?蒙古人也是這樣,進來以後凡是留在中原的都沒有能保持自己的文化。滿族書法家愛新覺羅·啟功、畫家愛新覺羅·溥雪齋,對漢族傳統書畫都接受了,繼承得比漢人還好。女真人來到內地後,皇帝發現他子孫的名字都改掉了,他下命令隻能用女真人名字,但毫無效果。其實都改了,比如,金朝第一個皇帝原來叫完顏阿骨打,後來改叫完顏旻,民間流傳的金兀術寫在曆史上就是完顏宗弼。

中國的文化是開放的,但是從來不主動到外邊去傳播,或者是傳而不播。你看對日本、韓國、朝鮮,你派留學生來我們熱情接待,但是從未派文化使者到外麵去,也沒有到外麵去辦學。為什麽?乾隆的話很有代表性,“第一你們學不會,第二是學了也沒有用,你們跟我們不同”。這是客氣話,另一種說法是你們還不配,什麽時候你們開化了,不野蠻了再來學還來得及。所以,中國曆來都認為自己的文化適應自己的民族,找不出一個到外麵去專門傳播文化的例子。鑒真和尚到日本去,是應日本僧人之邀去弘法。明朝有一位遺民朱舜水,因為回不來才留在日本,幫日本修曆史、教漢語,現在日本東京大學內還有他的紀念碑。所以,曆史上中國文化是傳而不播,甚至還限製,比如宋朝禁止自己的書運到遼國、西夏去,遼國契丹人和西夏的黨項人沒有辦法,隻好自己造文字。

中國文化在曆史上的地位

中國的文化在曆史上究竟處在什麽地位?我們有個錯覺,好像中國文化在世界上曆來是最先進的。大家知道,物質文明是可比的,但是它有適應性,因為有些物質文明它隻適合一定的地理環境。比如我們到過西方,人家的建築曆史比我們長得多,像希臘神廟、羅馬的萬神殿,還有埃及金字塔以及那些神廟,兩三千年、四千年以前的神廟仍像今天的建築一樣輝煌。最了不得的是羅馬的萬神殿,曆經兩千年還是很輝煌,什麽道理?因為他們是使用石料來建築的,而我們是磚木架構,最早土木結構,秦朝的阿房宮主要是土和木材,所以一把火就燒光了。當年梁思成千方百計要找到中國最古老的建築,後來在五台山找到了南禪寺,它建於唐朝末期大概有一千年曆史,是一個比較小的木建築,這可以比嗎?沒有適應性。因為中國沒有那麽好、那麽多的石料,後來找到了一些,但已經形成習慣了,所以包括故宮太和殿等三大殿,除了基礎外也不用石料。物質文明是可比的,但是有適應性,有時雖然知道人家比你強,但學不了。至於精神文明,並沒有統一標準。文化需要相互了解交流,否則不發生作用。現在有人經常將我們漢朝的文明與羅馬帝國的文化相比,根本沒有接觸怎麽比?!不要以為同時代存在的文化一定是互相交流的。古代的交流不大可能,即使物質文明,它往往是與精神文明並存的。我們衣食住行是不是純粹的物質?喝茶就是喝茶葉加水?還是喝茶杯啊!茶道也有精神文明。在日本,人家給你來茶道,雖然不懂也要跪在那裏慢慢喝,這就是精神。我們穿衣服如果僅僅是保暖,那麽要那麽多麵料與款式幹什麽?名牌衣服穿在身上就暖和一點、舒服一點了嗎?可不一定,但這是精神,表示穿的人的身價、社會地位。在古代專製社會,衣服穿什麽顏色、什麽式樣就表示你的等級。所以沒有純的物質文明,純的物質文明不大可能,也沒有什麽意義。又比如,我們飲食,難道僅僅是保證你增加多少熱量與蛋白質嗎?不!還有味道,還有一起吃飯的愉快,還有吃飯時進行的活動,都包括在裏麵。所以,很難比較東西方的宴會。德國人廚房裏一般有磅秤,加多少克鹽、多少克麵粉,他要稱;還有鬧鍾,看食物放在烤箱裏的時間,幾分幾秒。你說他做出來的東西好吃嗎?不見得!所以不要以為隻要物質文明就可以。還可舉個例子。剛開放時,上海灘上的小青年手裏拿個單喇叭機,放著港台音樂,戴著蛤蟆鏡,穿著牛仔褲,當時就是一種時髦,而今天這麽走出去就不正常了。同樣的東西為什麽在當時可以,現在就不可以,這就表示了物質以外的東西。

中國的文化在精神方麵比西方優越嗎?不要說過去,今天也不要說。人家不承認你先進,我們也不必要他承認,但反過來我也不承認你比我先進。這裏我們要消除一個誤解,盡管不可比,但慢慢地發展到今天,人類還是有共同的價值觀,那就是所謂普世價值。我們在普世價值問題上,是反對有些人利用普世價值來幹擾破壞我們的政治製度,影響執政黨的執政能力,挑戰我們的傳統文化,而不是反對普世價值的本身。毛澤東有句極其著名的話,說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這就是普世價值。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是不是普世價值?當然是!人類共同的美德是不是普世價值?那也是!比如說要誠實不說謊,這與因為出於政治和國家利益的需要善意的假話或需要保密是兩回事,但對普通人來講從小養成不說謊的習慣這當然是美德,真善美是普世價值。如果我們在普世價值問題上,用一種不正當的極左的心態,那我們就失去了與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正常交往的基礎,也失去了與台灣統一的價值基礎。普世價值不同,那還有什麽統一的價值?否認普世價值,恰恰是對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念,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缺少自信的表現。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中國文化要不要走向世界,當然要走向世界。但是,為什麽要走向世界,怎麽樣走向世界,現在還有不少模糊看法。那麽,我們講走向世界,最根本目的是什麽?

第一,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今天的世界已經不是當初利瑪竇時代、馬可波羅時代,今天的世界已經構建多種途徑來相互了解。盡管這樣,世界各國甚至是美國與歐洲對中國的了解還非常有限。為什麽?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必要了解你。比如美國人,知道上海已經不錯了,再問他浦東,人家不做生意、不問政治,管你什麽浦東。比如,有人還問我們,中國女人現在還纏腳嗎?還有非洲的埃塞俄比亞、蘇丹等國的年輕人,認為中國人都像李小龍一樣會武功。這是因為李小龍的功夫片在那裏放映,所以都知道中國有個Bruse Lee。所以,中國文化走出去,很重要的就是通過文化傳播讓人家了解中國,不是簡單的唱歌、跳舞。現在大多數外國人對西藏的印象就是唱歌、跳舞,對真正的曆史、文化其實不了解。比如我們的“春節”到歐洲,所展示的就是京劇、歌舞、雜技、包餃子,這個走向世界太簡單了。要人家了解我們的文化,單靠教授去作報告、官員去做宣講是不夠的,其實最有用的途徑是要接觸外國人,讓人家真正了解:中國不僅有豪華宮殿,也有普通民居;不僅有明星,也有普通人;不僅有光輝一麵,也有缺點,甚至也有陰暗麵,這沒有什麽關係。

第二,是為了更好地向世界學習。這一點我們經常忽略。“三個代表”中有一個是要代表世界最先進的文化,那你有什麽資格代表呢?上海世博會期間,我們老是在提要展示中國,我卻每次都強調,還要學習世界。展示中國那你出去展示好了,而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中國來,這正是向世界學習多麽好的機會。走出去就是學習世界,如果我們總是一種心態,出去就是介紹,不向世界學習是不對的。很多文化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實際情況,那麽你就會多一份理解。比如,我以前認識的伊斯蘭教徒可以娶4位妻子,這個很落後、很野蠻,但是2003年到非洲去,雇用的司機是61歲的阿拉伯人,已經娶了三位太太。他專門配了一個當時很昂貴的衛星手機,用來給他太太打電話,而且每次給每位太太打電話的時間都必須同樣長。我這才知道,照真主的話辦,他在娶第二位太太時必須征求第一位太太同意,她不同意就不行,然後還要鄭重起誓,保證平等對待這兩位太太,娶第三、第四位也這樣。在婦女地位非常低、不能出門又不能去幹活,特別在城市裏婦女普遍失業的情況下,一個男子能夠養活四位太太,並且家庭和睦確實不易,當然他會受到尊敬。這不僅說明他有賺錢的本領,而且還有治家能力,盡了他的社會責任,與中國專製社會的三妻四妾比,未必更落後野蠻。中國曆史上,皇帝後宮嬪妃幾千上萬,等級森嚴,康熙皇帝二十幾個兒子,還有很多女兒,有的貴族大臣有上百個兒子。而且文化也在改變。比如說突尼斯,2003年我們去時已實行一夫一妻製。我問他們,真主不是規定你們可以娶四位妻子嗎?他們說,你錯了,真主說最多可以娶四位,並不要求每個人都娶四位,我們突尼斯人在現在條件下一夫一妻很合適。所以很多東西是會改變的。又比如,原來沙特沒有電視,國王想引進時遭到大臣反對,理由是《可蘭經》裏沒有電視。國王找他們開會,會後宮殿門口的汽車統統開走了。大臣問,我們的汽車呢?國王通知說,《可蘭經》裏沒有汽車,你們走回去吧!從此他們再不敢反對電視。所以,學習世界的過程中就包括了解哪些是先進的,才可以學習。

要不要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這個現在最有爭議。我認為,這不能作為我們走向世界的目的,我們還是要繼承古代的傳統,對中國文化傳而不播。你願意學我可以教,我不主動推銷,不主動傳播。為什麽,各個國家情況不同,你認為先進,他不一定需要你。曆史上凡是把一種自己的文化大規模傳播到國外的,全部是通過強製或暴力,中國也不例外。秦始皇的領土原來不包括現在廣東、廣西,是打過去的。現在儒家文化普及得那麽廣,其實以前西南、西北,甚至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的大部分,都不是儒家文化,是少數民族和當地自己的文化。後來改土歸流,開學堂、考科舉,少數民族要有地位就得學孔孟之道,就得考科舉,都是自願的嗎?又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現在這麽普及,手段之一就是靠“聖戰”,像十字軍東征,像阿拉伯人興起後的擴張,從兩河流域一直打到大西洋邊。希臘文化怎麽傳到印度、巴基斯坦?亞曆山大建立帝國,然後文化傳播,哪一個是通過和平手段的?中國文化傳到日本從未經過戰爭,是日本人自己來學習的。日本的遣隋使、遣唐使不畏風浪,前赴後繼。日本當時的典籍幾乎都是唐朝傳過去的,日本的文字是在唐朝時用中國楷書、行書的偏旁組成的片假名、平假名,日本人建首都幹脆到長安、洛陽依樣畫圖紙,京都就是洛陽,今天京都的西麵叫洛西,南麵叫洛南,這是他們自己來學,不是中國強製推行。英文今天成為世界性語言靠什麽?難道英文是世界上最優美、最嚴謹的語言文字?西方以前簽約都用拉丁文、法文。要不是武力和殖民造就了遍及世界的大英帝國,二戰後又有了強大的美國,英文能那麽遍及嗎?要不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語怎麽會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香港本來講廣東話,學其他語言並不容易,但在殖民統治下,讀書、寫狀紙、簽合同、辦公務都要用英文,時間一長英文就普及了。今天這樣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已經不可能用武力來推行文化,在這種情況下,憑什麽人家一定要來學習中國文化呢?為什麽一定要去傳播呢?我們要尊重人家,他願意學我們就提供方便,不想學就悉聽尊便。我們也想想,如果今天美國或哪個國家跑到中國來傳播美國文化,我們接受不接受?前年,我與漢語辦主任到美國去參加美國漢語教學大會,會後駐美大使請吃飯,也請了美國客人。在酒席上,美國亞洲協會執行主席、前州長就問,你們在美國設立了70多所孔子學院,歡迎你們繼續設立,但為什麽我們要求在中國建立美國角(American Corner),放一點美國書,你們到現在都不同意?後來他用中文講:“總得給我一點麵子吧!”我們如果是這樣一種政策與心態,怎麽有資格跑到人家那裏說要傳播中國文化?德國的歌德學院就是德語培訓,我們隻勉強同意他們在北京設個分院。所以我曾在全國政協提案,建議孔子學院一定要準確定位,隻是推廣漢語,絕不是傳播中國文化。我在給孔子學院外方院長培訓時也強調這一點,對他們說,你們的任務就是教語言,當然在教語言中會涉及中國文化,這是為了讓學員更容易學,更了解漢語,但不是推廣中國文化。不過據說對這樣的解釋有的領導不滿,“我們花這麽多錢,不傳播中國文化去幹什麽?”當然要花錢,但這些錢不算多。我問了北京歌德學院院長,歌德學院規模比孔子學院小得多,但每年預算也差不多2億歐元。所以我一開始講,文化是吃飽了撐的事,不是那麽容易的。很多人原來不同意我的觀點,認為不傳播文化幹什麽,那麽中國是否準備讓世界各國特別是讓美國到中國來傳播文化?否則,怎麽叫文化交流呢?所以,不要輕易去提這個口號,你有本事不用這個口號,傳播成了算你了不得。

我們往往被某種個別現象迷惑,認為世界上那麽多人要學漢語。其實學漢語各有各想法,有的是好玩,比如美國家庭婦女對剪紙、毛筆字感興趣;有的為了省錢,免得自己出錢學漢語;還有的是為了跟中國做買賣、打交道。我去意大利華文學校,見老外都在學,是為了找工作方便;還有人希望了解中國,而我們就認為人家是對中國友好,是漢語有很大魅力。有一年澳大利亞選了陸克文當總理,報上馬上報道陸克文會講中文,好像肯定對中國有利。我曾寫文章指出,“對外國政治家來說,也許懂漢語的人更難對付。”賴斯研究俄羅斯,她做了國務卿以後美國與俄羅斯就友好了嗎?現在一講到文化,往往把語言放到不恰當的地方,其實語言不過是個工具。還有把血統放到很高的位置,對駱家輝就是例子。駱家輝講他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而且特別像他這樣更要強調,他與中國隻有“姓”有關係,政治家是代表國家政治利益的。奧巴馬有一半肯尼亞血統,就代表非洲?當然不是。對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放在世界範圍裏,不要以為我是好意,我來給你傳播中國文化。有的學者提出我們的春節、中秋要走向世界。我們自己過好節就可以了,走向世界幹什麽,過節是我們自己的事。如果今天西方人跑到中國來,說聖誕節要走向中國,就會被當成文化侵略。還有更加極端的人士認為,世界不行了,要靠中國救世界,這是說夢話。去年在大連召開的夏季達沃斯年會上,也有記者問這個問題。我說,世界根本不需要我們來救,你自作多情幹什麽?人家也不願意要你去救,中國人把自己救好就是了。

我們還有很多問題自己解決不了,或者還在探索。我們講建立核心價值觀,但什麽是核心價值觀呢?我們首先要解決自己的問題。根據馬克思主義觀點,中國也救不了世界。別國別人的文化不是靠你的文化去救的,我們學馬克思主義還要和中國的實踐相結合,別人也是這樣。

還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我們把我們的文化製成文化產品,或者我們為外國生產他們需要的文化產品,提供文化服務,就相當有意義,可以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今天在世界的影視、音樂、出版、創意,甚至一般的文化產品中,中國占的比例很低。中國的文化被人家包裝、製成商品,再返銷中國。比如,好萊塢用花木蘭的題材拍的卡通片風靡世界,那麽,我們為什麽不能拍一個呢?我記得,上海搞《寶蓮燈》,廣告做得很響,我在中國台灣、法國巴黎也看到,結果最後怎麽樣?《寶蓮燈》創造了多少產值,能夠與《花木蘭》相比嗎?你的產品準備賣到法國,你了解法國文化嗎?美國拍的《功夫熊貓》,如果不用功夫再加點實景,我們要不要?《哈利·波特》有什麽國界?《阿凡達》有什麽國界?你也可以生產。我們現在有沒有文化製造?產品製造當然有,而且已經相當普遍,據說美國很多州的國旗都是中國生產,價格便宜;美國軍裝、軍人戴的胸章、肩章,好多都是中國生產。現在夏威夷、埃及等很多地方街上賣的工藝品其實都是從義烏小商品市場批發去的,都是中國按來樣生產的。中國本來就有這個本事,清朝時,歐洲很多貴族、皇室知道到中國訂購瓷器價廉物美,當時廣東專門生產外銷瓷。產品好到什麽程度?有個貴族到中國來訂一種盤子,上麵有他們族徽,但裝箱前有人不小心在樣品上麵按了個指紋,結果全套產品都描了個指紋;還有一次一個小蟲子粘在樣品上麵,中國的工匠也在每個盤子上描了一個小蟲子。最近英國皇室大婚,發的紀念盤也是中國生產。我們如果不僅是來樣加工,還有創意,生產中國文化產品,讓外國人自願買,不是更好?全世界廉價的小提琴80%是中國產,西方現在一般的商品大多數是中國製造,可惜我們還缺少有創意的東西,這應該是我們需要改變的重點。

文化經曆了一個從古代封閉到近代開放,再到現在全球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物質交流已經不存在障礙,不要擔心你有好的產品人家不要。匈牙利人發明魔方後,創造了多少財富,養活了多少人?美國的呼啦圈也一度風靡世界。但精神文明難分優劣,在全球化的開放時代有可能長期共存。

我們不要指望中國文化或者中國的精神文明能夠取代其他文化或精神文明。全世界大多數人有宗教信仰,他可以讚揚你中國的儒家文化,讚揚你的精神文明,難道他因此會放棄自己的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嗎?不可能!靠暴力、經濟壓力來推廣一種文化、宗教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古人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在當時曆史條件下的標準。那麽今天,“己所欲”就一定要推廣給人家嗎?就是給人家,也要考慮怎麽給,這是我們今天麵臨的問題。我認為不同的文化應該學會互相理解,相互欣賞,這才是重要的。你不理解,不欣賞別的文化,一味認為自己了不得,怎麽可能與別人建立正常的交流關係?西方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一直以西方為中心。今天,我們一方麵不應該重蹈覆轍,另一方麵,我們也沒有資格、沒有能力向他們強製推行,中國並不具有這樣的能力。在全球化的同時,我們要保持不同文化的相對獨立性,避免因快速的高度的融合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這些年,中國已經出現這種情況,就是過快地去接受外來文化,過快地把一些本土還可以存在的獨立的文化消滅了。在這過程中,應該尊重主人的選擇,並給予可能的幫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各地確定世界文化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很重要,因為你不保護它就完了。我們現在更要保護行將就木的文化,對內對外都一樣。

軟實力與硬實力

現在講得比較多的是軟實力,但我的看法是,軟實力也好,硬實力也好,關鍵是實力。沒有實力,再軟都沒有用。這個概念不是我們提出來的,恰恰是美國人提出來的,因為他有足夠的實力,所以他才強調軟實力。在外交上什至覺得軟實力還不夠,所以,希拉裏·克林頓提出要用巧實力。我們說南海是我們的核心利益,希拉裏馬上回應,南海也是美國的核心利益。我們隻是講,她還有行動,美國的航空母艦開到了南海,這就是他們的巧實力。離開了硬實力行嗎?所以軟實力隻有通過硬實力才能起作用。有些東西它本身是軟的,比如說語言,我自己說當然不成問題,但要向人家推廣,就得有實力。如果每年沒有一二十個億,孔子學院辦得起嗎?軟實力也得靠硬實力的支撐。當初美國人占領菲律賓時,借口菲律賓有80多種民族語言,使用不便,就推廣英語,派300名英語教師到菲律賓,然後強勢推廣,這叫軟實力嗎?軟實力有沒有用?當然有用,但是軟實力一定要轉化為硬實力才有用。花木蘭的故事你可以看成軟實力,但通過好萊塢把它變成卡通片,就變成了實力,有了實力才能推廣。所以軟實力的重點不在軟硬,在於實力。一種文化如果要體現實力,一定要有相應的文化產業,相應的文化傳播能力,相應的有文化素質的人才。最近,我參觀洛杉磯的電影製片廠,很多設備還是比我們先進,更不用說它的生產能力。香港幾乎能生產世界上所有影視片裏的特殊材料,如一個人從玻璃中穿過,玻璃粉碎,聲音嘩啦啦,但人毫發無損,因為這種“玻璃”是糖做的,據說大陸還做不出來。你說電影是軟實力還是硬實力?我曾經問許海峰,你是射擊的奧運冠軍,用的槍是哪國產的?他笑了,說除了一種訓練用槍是仿造俄國的,其它統統是進口的。他現在負責自行車項目,自行車也全是進口的。滑雪運動用的滑雪板,比賽用的都是進口的,幾十萬元一塊,平時訓練舍不得,就用相對便宜一點的日本、韓國產品。

文化商品的推廣在於其實用性和商品價值,千萬不要過多考慮政治因素。文化商品的推廣,必須人家能夠接受,才能賣得出價錢,不能光講實用性,因為今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文化產品的使用者,早已不是衣食不濟、嗷嗷待哺了,既可買也可不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想通過文化產品向它輸送什麽價值觀念,做什麽宣傳,不僅達不到目的,可能連東西也賣不掉。比如,我們不少出版物在外頭都扔在那裏沒人要看,送給他都不要。他要的是實用產品,我們往往做不到這一點,花了很多錢,結果並沒有多少用處。我們現在的海外商演,主要好處是那些承包商,演員拿不到多少錢,而且一般都是草台班,進不了高級演出場所。另一方麵,連國內中學的業餘樂團也要進維也納的金色大廳演出,我們花費巨資到外麵去為中國喝彩,但觀眾十之八九是華人或者他們的親友,對當地的主流社會沒有什麽影響。還有的到大學裏去演出,回來報道說引起什麽轟動,其實不過是在大學俱樂部裏找點人來看看,大家湊個數,說幾句好話。我們現在的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務在世界上的比重很低,這是值得注意的。

文化觀念和精神文明是無法向外國推廣的,除非通過硬實力強製推行,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一定要這樣做的話,我們會造成很大損失。我們還有一個誤解,好像今天要傳播中國文化非要通過漢語不可。其實,突破語言障礙的捷徑就是翻譯。你去教漢語,教到他能用漢語理解中國文化,第一是時間很長,第二是十人、百人裏大概也就一個人。但你如果做了翻譯就很簡單,我們都知道《天方夜譚》,看過《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你們懂阿拉伯語嗎?不懂,沒有關係。我們知道莎士比亞,有的對戲裏情節都很清楚。我們複旦的陸穀孫教授研究莎士比亞,但是知道朱生豪的人多還是知道陸穀孫的人多呢?當然是朱生豪,因為莎士比亞的作品是他翻譯的。複旦已故的蔣學模教授是經濟學家,寫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但他以前翻譯的《基督山伯爵》流傳很廣。我們要重視翻譯,把中國的傳統經典和優秀作品譯成各種語言,其在世界造成的影響比推廣漢語不知大多少倍,但這樣的捷徑還沒有被好好地利用。懂漢語的外國人往往比中國人翻譯得好,因為他們更能理解對方的文化和接受能力。漢辦要重譯“五經”,找來找去還是找了位外國學者。

中國文化在未來世界的地位

中國文化在未來世界究竟能有什麽地位?我認為,有望產生更大的作用和更大的影響。為什麽?因為國家的文化總體上與經濟發展同步,就局部時間或方麵而言,可以超越或落後於經濟發展。一個十分貧窮的國家,它的文化不可能會產生多大的影響,而很富裕的國家隻要能夠重視文化,它的影響肯定是大的。所以,不要對我們的文化抱有不切實際的希望,不要有過高的目標。純粹的傳統中國文化將不複存在,不僅在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在我們中國也不可能存在,隻能通過曆史學家和各方麵的專家加以保存。我最近對年輕人講,一種文化消滅了可惜不可惜,一點也不可惜。中國從宋朝開始一直到清朝、民國初年,婦女都纏小腳,這是很純的中國文化,世界上獨一無二,一定要保存嗎?我看沒有女孩子願意保存。但是,這種現象如果我們後人都不知道,那怎麽能夠理解曆史上婦女的地位?怎麽能夠理解清朝進關以後就嚴格禁止滿族婦女纏腳?所以慈禧太後是大腳,滿人不纏腳。這不是我們找一批女孩子再纏個小腳作活標本,而是靠曆史學家將其保存,對此我們要采取現實的態度。又比如,上海要保護滬語,我認為很難保護。你們自己講的上海話是標準的嗎?以什麽為標準?現在的標準還是上世紀50年代或者40年代的標準?比如上世紀50年代,我們講上海話,“再會”叫“唉息會”,“倒垃圾”叫“倒勒澀(le se)”,現在怎麽辦?“垃圾”還是“勒澀le se”,台灣還叫“勒澀le se”,那麽我們用哪一個才算標準呢?而且滬語還有不同階層,現在我們講“腔調”,其實“腔調”比較多地用於市井,不是上流社會講的,那你保護什麽?實際上,上海話在發展中不斷變化,已經吸收了很多外來語言。比如上海人自稱“阿拉”,這是學寧波話,上海人原來叫“伲”、“唔伲”;還有叫“阿爸”,也是寧波話,上海人原來叫“爺(ya)”,都在變化。上海話有的是從英語過來的,屋頂上的天窗叫“老虎窗”,是從“roof window”過來的;“spring”鎖,是從“spring lock(彈簧鎖)而來;還有“沙發”是由 “sofa”而來;工頭叫“那摩溫”(№ One);還有“肮三”、“嗲”,都是外來語,那麽你保護什麽?現在找年齡70歲以上,並且家裏沒有外地人的,找他錄音,作為某一階段的標準保存下來這是對的。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任何事物都會變,你要保護是保不住的。有的我們就把它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找一些人記錄保存,讓他們帶徒弟,把這種遺產傳下來,但是這樣也不過是延緩它的消失,因為大多數遺產已經失去了存在的基礎,沒有生命力。

正因為這樣,中國文化不可能在世界取得壓倒性的、壟斷性的、排他性的或最先進的地位,不要做這個夢,做這個夢就會導致文化侵略、文化沙文主義,甚至文化法西斯主義。特別是中國經濟實力提高後,不要再做這個夢。同樣,其他文明、其他國家的人也不要想主宰世界,這是我們對自己文明有信心的一種表現。所以,我非常讚同費孝通先生生前講過的話,“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我們自己要尊重自己,對自己文化有自信,也要欣賞人家,“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大家都拿出自己最好的東西,在這個基礎上互相理解、互相欣賞、互相學習。這個天下大同,不是統一成一個,而是大家“各美其美”。

關於核心價值觀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哪個國家能離開宗教來解決國人的價值觀問題。所不同的隻是少數國家是一種宗教,多數國家是多種宗教並且還有一些人不信宗教。即使是斯大林時期的蘇聯,東正教還是起很大的作用,所以無論是葉利欽還是普京,都對東正教的教主非常尊重,各個國家都這樣。由於中國曆來世俗的力量太強大,所以宗教起不了決定性作用,百姓不需要相信宗教、真主、天主,你隻要相信皇帝就可以了。皇帝是天的兒子,“天人合一”本來不是我們今天解釋的人和世界自然和諧,而是天人感應,皇帝就是天的代表,他的言行體現了天意。這也影響了中國古代的科技,比如,春秋時代就記錄了太陽黑子,世界最早。為什麽?太陽是國君的象征,太陽中出現黑子,證明國君的心裏有問題了,得自己反省,還要聽取臣民的意見。日蝕更是大事,如果哪一個天文官沒有預測預報,是要被殺頭的。這表示皇帝身邊有壞人,或者被某種勢力控製了,往往預示著一場政治鬥爭。如果發生地震,那是上天對人類的警告。古代中國人就是通過對自然以及體現天命天意的皇帝的崇拜來解決人的信仰。而且,外來宗教一旦傳入中國,就必須中國化,否則就傳不進來。比如,佛教本身比較柔順不殺生,不搞武裝鬥爭,不強製你信,所以在中國的傳播比較順利,而在本國卻很快衰落,基本為印度教所取代。印度現在隻有300多萬佛教徒,但是印度教徒世界上差不多有10億。佛教傳入後還逐漸中國化,轉化為本土宗教,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觀世音菩薩原來是男身,中國的信眾不易接受,在唐朝就變成了女身,後來成了送子觀音,更加中國化。又比如,我在印度看到的飛天是裸體的,因為印度受希臘文化影響,早期的雕塑也都是裸體的。新疆克孜爾千佛洞裏還有裸體的飛天,到了敦煌就改為半裸,到了大同、洛陽就都穿上衣服了。而且,佛教跟絕大多數皇帝的關係很好。漢傳佛教如此,藏傳佛教也是這樣。在布達拉宮和紮什倫布寺的正殿裏,有很多漢文的匾掛在上麵,如有“康熙皇帝萬歲”,中間掛一個“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班禪額爾德尼就是清朝封的,原來是沒有的。這樣一來,中國反而沒有比較純的宗教。道教是中國本土的,但它發展得不夠完整,並且也與政權保持著密切關係。正因為如此,外來的宗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的傳入就不那麽容易。利瑪竇到中國來傳教,開始毫無進展,後來隻能變通。他說天主教的教義與儒家的學說暗合。天主教不拜偶像,他修改教規,信徒可以拜孔子,拜父母、祖宗,也可以拜皇帝。他畫世界地圖,引起中國士人的好奇,與徐光啟一起翻譯《幾何原本》,測量全國各地經緯度,講著一口北京話,穿上中國衣服,寫毛筆字,這樣才打開了缺口。到了清朝,羅馬教廷認為如此傳教非法,下令必須嚴格執行教規,被清朝禁止了。鴉片戰爭後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一方麵是依仗帝國主義的勢力,另一方麵往往通過賑災、教識字、治病等辦法先滿足信眾的實際需要。往往在農村、在底層,有實際需求的地方就有傳教士。

古代中國人有沒有信仰?有。中國大多數人的信仰非常簡單,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八個字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我辛辛苦苦一輩子為什麽這麽窮,為什麽不幸總是降臨到我頭上?按照因果報應的說法,那是因為以前你的命不好,你祖宗或者你自己前世犯了罪,你要贖罪,這樣一來他就認了命,並且自願修來世。為什麽這個人為富不仁,壞事做盡,卻榮華富貴,子孫滿堂,沒有惡報。你不要急,他到陰間會下十八層地獄,再投胎也是做牛做馬。現在我們講唯物主義,這些都是封建迷信,自然沒有人信了。如果還信因果報應,有敬畏心,做了壞事老天爺都知道,會受懲罰,或許明天給雷劈死,或許禍延子孫,下輩子做牛做馬,相信他就不敢做了。“敬”是一種自覺,“畏”就是一種恐懼,既通過教育形成自覺,又通過逃脫不了的懲罰加以震懾。但是,所有的信仰都是唯心主義的,宗教信仰更不需要求證,沒有人看見上帝,但上帝無所不在。我們以前信仰毛主席,他就是神,他不會錯,照他的話做就無往不勝,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文化大革命一開始我們就看不懂,不理解,但毛主席一發號召,就不懷疑不動搖了。還有愛國主義、愛情都是唯心的,你要都唯物了就不行。普通人的信仰怎麽辦?不能都靠政治來解決,到現在我們一直想不出辦法來。我現在體會到,為什麽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要提到發揮宗教在社會的積極作用。台灣的證嚴法師的慈濟功德會是個宗教團體,成員中有億萬富翁,也有青年學生、普通民眾,並不都是佛教徒。她在台灣島內外從事慈善公益,辦醫院、學校,救災,慰撫人們心靈。按照台灣的說法,哪裏有災難,第一個到達的總是慈濟的誌工。中國大陸還沒有普遍提倡捐骨髓時,每次從台灣轉道香港送骨髓來的都是慈濟的人。現在,慈濟已經有300多萬信眾,成了台灣一支舉足輕重的社會力量。這一經驗是值得我們重視的。

信仰也可以是政治性的,但共產主義信仰主要是對執政黨、對先進分子、對精英而言,對一般的民眾你要講共產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不現實。如果一定要講不論先進、落後和一般人都能接受的核心價值觀,那就隻能取底線,提大家都能接受的口號,比如上世紀60年代曾經提過的“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個提法某種程度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差不多,但真正做到也不容易。

關於文化產業

至於文化產業,我覺得很簡單一句話就是,既然你把它作為產業,那麽請按照市場規律、經濟規律來辦事,不要把它作為最後一次瓜分獲利的機會。現在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就是變相的文化壟斷,什麽地方都要做大做強,搞航空母艦,一個大的集團包羅萬象,然後拿去上市,宣傳文化官員搖身一變,成為上市公司老總,將央企、國企的弊病全部帶到文化產業,很值得憂慮。而且,文化本身需要創新,需要個人聰明才智,需要自由,現在能真正做到嗎?六中全會決定提了“雙百方針”,落實了沒有?要文化大發展,隻講文化產業,不提解放思想,不提對外開放,恐怕不行。又比如,大學的出版社統統要改製,改得了嗎?真的成了與大學沒有關係的企業了嗎?蘭先德的罪怎麽定?如果把他定為交大的人就是貪汙,如果他與交大沒有關係,是企業家,就隻是挪用公款,罪名不同,輕重懸殊。中央某文藝團體領導對我說,這樣改製我們沒有出路了。就是政府給錢,我也不能成為創收單位。有的領導到雲南說,“你看,人家宣科每年創收一千萬,這就是方向。”宣科搞的納西音樂在學術上是有爭議的,搞成產業掙錢是事實,但要是成了發展方向,誰還會搞真正的民族音樂?現在對文化改製、文化產業,我非常憂慮,這樣下去,是把我們的文化資源最後一次瓜分,成為國企、央企或少數人的私利。到時有些人不僅可以控製輿論,還可以控製資產。中央媒體走向世界,當然很好,但是如果從此我們隻能看到它們的新聞節目,再也看不到外國的節目,還要不要開放?如果文化作為產業來辦,應該遵循經濟規律,講究市場經濟,政府不能自己辦產業,隻能購買服務。政府的導向作用隻能通過購買服務來實現。

另外,在發展過程中不要運動化。現在全國三館都免費開放,而世界文化發達的國家也不是這樣的,連參觀聯合國也是要買票的。政府拿出納稅人的錢去補助三館,但有的純粹是浪費,可以有更合理的辦法。比如,上海博物館原來20元一張門票,有多少人是因為買不起票才不進博物館去?而且有很多彌補的辦法,比如學生團體可以免費,殘疾人、老年人可以免費,還可以每周有一天半天免費。另外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措施保證因經濟困難不能進三館的國民有合適的機會。現在連外國遊客都免費了,有必要嗎?政府為民眾提供必要的文化服務是應該的,今後還應不斷增加和完善。但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用搞運動的方式,不要一刀切,不要做表麵文章。我聽有的老同誌說,一看到“大發展”我就害怕,是不是又要來大躍進、大革命,發展就是發展,而且文化也不是你想發展就發展、想繁榮就繁榮得起來的。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