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啊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邊讀邊扯(51)- 《裏斯本夜車》和《第十三章》

(2018-11-16 07:55:02) 下一個

 


馬丁·瓦爾澤 《第十三章》

2012年這本書出版時,瓦爾澤85歲。到今年,瓦爾澤91歲了,可謂德國文壇常青樹。

小說為書信體敘事形式。一個已婚男在一個晚會遇到一位四十多歲已婚女,對其一見鍾情。兩星期後寫情書給女的,沒想到女的竟回了信。於是逐漸開始了書信往來,你來我往,互述情愫,男的情愫要多些,女的嘮叨瑣事多些。兩人一直保持書信交往,未越雷池一步,屬精神調情類。譯者序中說,"瓦爾澤小說所講述的,就是認識的第十三章——一個充滿背叛的人生篇章",我覺得這麽說有點誇張,這類情況概述精神出軌,尋找soul mate耳。當然,如果認為精神出軌更嚴重,則能符合書名意味,畢竟數字"十三"代表著背叛、泄露和出賣,這樣也說得過去。

整體讀來,《第十三章》還算不錯的小說。書信體形式的小說不少,印象深較喜歡的有貝婁的《赫索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說《九封信的故事》,簡直是神來之筆。

有個好玩的提一下,瓦爾澤借男主人公說,"每一部小說都是一本專業書。",也有"作為小說的專業書。相關證據: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二十世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哈哈,又一個貶弗洛伊德的。納博科夫也是以刺激弗洛伊德為樂。感覺此處瓦爾澤和納博科夫在相視壞笑。

 

 

 



 

 

 

*

 


帕斯卡·梅西耶 《裏斯本夜車》

也是一部"逃離"和"尋找"為主題的小說。中學教師戈列格裏斯逃離了工作三四十年的學校,去尋找一位叫普拉多的作家的生前蹤跡。緣起是這位作家的小說《文字煉金師》令戈列格裏斯癡迷,癡迷不盡,於是拋棄一切去探究作家的生命軌跡。

小說的敘事手法比較特別,主體之內還包含著另一本小說《文字煉金師》,兩者並行敘述,似在同時讀兩篇小說。小說主體用"他"敘述,包含的小說則用不同字體和"我"敘述。我敘述和他敘述並行,可見作者在視角方麵的蓬勃野心。

文字滲透著陰鬱的存在主義虛無的調調,不乏優美的此句,"圓形屋頂以彩繪玻璃裝飾的飯店空無一人,地毯吸納了所有聲響","書店裏彌漫著老皮革與塵埃的美妙味道","設想自己在陌生人的注視下,將這個人眼中的影像複製到自己眼中,讓自己成為陌生人,像是初次與自己相遇"等等這樣的句子不少,文字很有神神叨叨的陌生感。可惜小說後段有些沉鬱的調調過於密集持久,讓人讀得有些鬱悶,直想著丟下書出門歎口氣。可見,這還是小說的節奏問題,更牛叉的小說家知道讀者什麽時候該繃著弦,什麽時候該鬆一鬆歇一歇,小說有張有弛有旋律有節奏。

不過瑕不掩瑜,總體上來看還是不錯的小說。讀完都有點想去裏斯本瞧瞧了,順便也去探尋探尋費爾南多·佩索阿《惶然錄》的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啊撲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Luumia' 的評論 : 謝謝留言。。。
Luumia 回複 悄悄話 “丟下書出門歎口氣”~~這句話好生動!
下次去裏斯本之前我把此書讀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