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蒲公英的種子

我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有一朵毛絨絨的小花。微風輕輕一吹,我就離開了親愛的媽媽。飛啊飛,飛到哪兒,哪就是我的家。
正文

看歌劇“悲慘世界”

(2010-05-14 07:59:17) 下一個


春節的那個周末,我們全家又到倫敦去晃悠。小東西在科技博物館玩了一下午,把那些他喜歡的科普試驗又玩了一遍。大小姐和我則去參觀了醫學發展史的展覽。挺有意思的。從博物館出來,我們到中國城去轉了一圈,到處紅燈高掛,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附近的一帶是娛樂中心,倫敦大部分影劇院聚居此地。凡新電影首映典禮,就在此地某一影劇院舉行。如果在這裏多呆一會,沒準會碰上某星或某名人。

 

在這裏,滿街都是劇院,電影院,各種各樣的餐館,小店。我們正溜溜達達走著,突然見前麵臨街一店,數個廣告牌都寫著‘折價票’,原來這是專門為各劇院賣票的小店。一看那名單,目前在倫敦上演的所有劇目都有;一問,除了當天的票已售完,其他時間各種劇目都還有票。我們早就有願望全家出動,去欣賞一場音樂劇,大小姐當天就存有這一念頭。當她一看見那售票處,就急不可待要我去訂票。就圓了大家這一願吧,訂票!我回過頭問:“我們看哪出戲呢?”女兒毫不遲疑立馬回答“悲慘世界”。得,我們就訂好了一周後在“皇後劇院”上演的歌劇“悲慘世界”的票。

 

 “悲慘世界”是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作品,描寫法國大革命時期,主人公冉阿讓的故事。後被改編為音樂劇,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上演過。英國版本從1985年開始上演直到如今。“皇後劇院”就隻演此一劇,每周演六場。到了看戲那天,我們早早的來到了倫敦。在劇院附近的中國餐館吃了一頓自助餐,然後進入劇場。人們陸陸續續進場,到開演時,劇場裏都坐滿了。

 

音樂,歌聲,場景。沒有華麗的服裝,沒有繁雜的道具,那音樂的魅力不由分說的把人帶進了劇情中。幾位主要演員都是世界頂級的藝術家,那優美的音色,清晰的吐字,讓此前不知任何故事情節的本人,居然能聽懂好多唱詞。原來好多以前聽過的歌曲,都出自此劇中。尤其那首著名的,讓蘇珊大媽一舉成名的“我夢見一個夢”,雖然早已耳熟能詳,但在劇場裏還是聽得來讓人淚流滿麵。老公也深有同感。這固然是音樂的感染力,同時更是雨果原著的魅力所在,它展現的人生的苦難與人性的光輝是穿越時間和空間的。

 

看完坐火車回家已是半夜時分。意猶未盡的,一路上我們都搶著看那一份劇情介紹。過了幾天,老公還租來了DVD牒,這是1995年,為慶祝此劇在英國上演10周年而舉行的音樂會。演員陣容堪稱是該劇的“夢之隊”,他們演唱了劇中幾乎所有的歌曲。演出結束時,還邀請了17位不同國家版本的冉阿讓扮演者共同登台,各自用自己的語言逐一演唱了那首“你可曾聽到人民的聲音”。我們全家在周末下午又一起欣賞了一遍。女兒把此劇裏的好多歌放到了她的ipod上,一有時間就聽,甚至自己唱。我們才發現,原來三年前,她在學校合唱團音樂會上,就唱過那首“我夢見一個夢”,老公還給錄了像。現在看那錄像,那清純亮麗的少女們,身穿一襲黑衣,聲音雖有些青澀,但一樣的動人。這些天小東西也跟著唱,他雖不能完全明白劇情,但有些歌也唱得有模有樣的。

 

先不說音樂能陶冶情操。我們全家一起看,互相交流觀點看法,再發掘與之相關的信息。我相信這能我們全家的感情更親近甜蜜。我會非常留戀這樣的日子,這種感覺。不久的將來,女兒就要出門了,我想女兒也會有這種感覺。

轉自本人新浪博客 (2010-03-15 04:07:0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