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do 博客

謝謝來到Rondo的博客。
個人資料
rond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麵對地震,我們是否有心理準備?

(2010-03-01 08:32:16) 下一個

麵對地震,我們是否有心理準備?

從四川大地震以來,地震在全世界範圍內經常在發生。自然災害中,沒有什麽比地震更突然,迅速,大範圍地摧毀人類的文明,奪取人類的生命。每當地震發生在離開我們遙遠的世界某個角落時,我們依然座在溫暖如春的房間裏,從電視畫麵上觀看慘不忍睹的災難現場,傾聽電視上受難者的苦訴。我們也通過一些渠道,捐錢捐物,表達我們的同情心和支持。但是,往往,在我們的心中都會覺得,地震似乎離我們很遠很遠。地震,不太可能會發生在我們這快土地上,我們的房屋中,發生在我們的腳下。

印象中,隻有一次,全家準備好了要抗震;那就是唐山大地震之後。唐山大地震之後全中國都動員起來,大家都在心中做好準備,麵對地震的威脅,努力和地震搏鬥。

智利強震觸發的海嘯2月28日波及日本,沿海地區建築浸水

這裏想說的是,地震雖然有時是無法避免和躲避的。而我們的心態卻是可以調整的。在唐山大地震之後,如果再在哪個城市發生大地震,也許同樣會失去許多條生命,但人們不再會因為地震而慌張。理由是已經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所以說,麵對地震,是否有心理準備是我們抗震中可以做到的第一步。有了這第一步,也許我們就更容易邁出第二步:萬一地震到來,我們懂得該如何逃生。不錯,盡管知道應該如何逃生,效果不一定就能如預期。但至少,我們會多一些機會生存下來。或者說,當生存下來後,更多一些機會保持肢體不受傷,更多一些機會應付地震後的生活。毫無疑問,每一個人麵對恐怖、災難、死亡等危險,都會感到擔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現的應有之義。但是,除了這些“應有之義”之外,人們更應該表現出堅強的一麵,害怕不是辦法,擔心無濟於事,既來之,則安之,坦然麵對,設法解決,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顯。

據統計,在地震或火災發生時,真正由於災難本身原因而死的並不多,而由於逃生本能的促使,倉皇跳樓而死的較多。是什麽讓人在災難麵前失去了理智的判斷能力?
  
有人說,危機發生的最初幾秒鍾,大多數人隻會隨別人行動,而不能冷靜地思考。能夠大難不死的人,首先要有幾秒鍾思考時間,對危險的性質和對待的方法作出正確的判斷。而事實上,這小小的“幾秒鍾”,卻正是我們的大多數人欠缺的。這小小的“幾秒鍾”,卻是危機意識的一個厚積薄發的體現。對一個國家而言,這小小的“幾秒鍾”,這種理性的人民危機意識,卻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整個社會危機管理的基礎。

驚慌失措地亂擠亂擁,是公共場所地震逃生的大忌,隻有當我們有心理準備之後,才能掌握避震的科學辦法: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隻知道一味向外猛衝,結果不是地震本身造成了傷害,而是驚慌失措的踩踏製造了二次傷害,可見比地震更可怕的是地震逃生的無知。

專家認為,地震發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靜自若的態度。若能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給危險者提供了最後一次自救機會,這稱為12秒自救機會。除過跳樓可能摔死或摔傷之外,即使安全著地,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的概率極大。日本有人統計過,發生地震時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可見冷靜就是逃生力和減災力。

日本是一個地震大國,我們不妨看看日本人是如何應對災難的。在日本,小學生的自然災害特別是地震應對訓練,是日本法律強製規定的必修課。法律也為全體國民規定了不少類似必修課。

日本城市建築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那裏的學校和國家電視台的建築特別牢固。

日本兒童剛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會吩咐所有家長為孩子準備一頂棉帽子(在日本叫防災頭巾),其用意當然是一旦發生地震,學校就會讓孩子們立即戴上這些帽子,保護自己。而在平時,這些帽子就套在座椅背上。日本人的防災意識也就是在這種“狼來了”的環境下被培養起來了。每當他們自己開車出遠門,一定要準備好食品、飲料、防寒服、藥品等必需品。

日本的街道委員會經常會向居民發放“回覽板”——上麵第一行印著居民的姓氏,下麵就是通知內容。大家閱讀完以後,在自己的名字下蓋個私章,或者簽個名,然後再送到下一戶人家。通知中,內容最多的就是防災。防災意識就是這樣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

街道發出的防災通知中,總要標出小學、中學、高中所在的位置,告訴住戶一旦發生災害,要去學校躲避。日本的學校建築大都不能和中國城市那些豪華的學校相比。但日本的學校是防災的中心,是市民在遭遇災害時最放心的躲避場所——那裏有寬大的操場,有體育館,一有地震、暴雨等災難發生時,市民就會先到這裏來躲避。一些學校還有小倉庫,裏麵儲存了淡水、鐵鍬、燃料,真的發生災難,這些東西就是救命的工具。

電視台的建築也非常堅固。日本國家的普通電視台基本上沒有造型怪異的建築外觀,大都十分樸實。樓頂上的電視攝影機一天24小時開動,播音室裏也有攝影機在錄製編輯部的工作情況。每到發生地震時,人們首先看到的是在電視台樓頂上拍攝到的錄像,或者編輯部裏工作人員工作的鏡頭。這些錄像大都在地震發生幾分鍾內就向日本老百姓播放,讓人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了解到最快速的信息。

提高全民的防災意識、災難到來時準確快速地發布信息、確保提供最堅固的避難場所,使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好的防災國家之一。小學中套在座椅背上的防災頭巾,看上去很不起眼,但背後卻體現了日本完善的防災意識和防災體製。

下麵提供一些抗震的小技巧,僅供參考:

1,樓房內人員地震時如何應急: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係數較大。保持鎮定並迅速關閉電源、煤氣、自來水開關。如果可能,打開出入的門,隨手抓個墊子等保護頭部,盡速躲在堅固家具、桌子下,或者靠建築物中央的牆站著。切忌靠近窗戶,以防玻璃震破。切記!不要慌張地往室外跑。

2,在街上行走時如何避震: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虹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做好自我防禦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杆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3,特殊危險處理:燃氣泄漏時: 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後設法轉移。

遇到火災時: 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後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

毒氣泄漏時: 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盡量繞到上風方向去,並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應注意避開的危險場所: 生產危險品的工廠; 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4,公共場所: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櫃台;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後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5,戶外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用書包等保護頭部;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 過街橋、立交橋上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杆、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6。如果被壓怎麽辦? 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
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後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7,在災後特殊環境下怎樣生活?注意飲食和個人衛生。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積極投入回複重建工作。按規定服用預防藥物,增強身體抵抗力,防疫滅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