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do 博客

謝謝來到Rondo的博客。
個人資料
rondo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正文

解讀“我的團長”龍文章

(2009-03-23 18:49:17) 下一個
解讀“我的團長”龍文章段奕宏:觀眾批評的都是我想要的“團長”雖然讓人看不懂,但段奕宏走紅沒問題。   《我的團長我的團》熱播正酣。編劇蘭小龍闡述其創作理念時曾說,“一個很明確告訴你什麽的戲,沒有必要再寫。我更喜歡莎士比亞,就是一股腦虛構一個世界,收獲什麽需要自己去體會。”這大概能解釋眼下關於“團長”的各種聲音為何會如此嘈雜。對於《我的團長我的團》,完全捧為經典難以服眾,畢竟它的缺點和優點同樣明顯;輕言“爛劇”也太過武斷。最有解釋權的導演康紅雷選擇了沉默,堅決表示要整劇播完才接受采訪。劇中第一男主角段奕宏已經開始走紅,他對“龍文章”的感受和理解,或多或少解釋了這部難以一眼看透的奇特作品。  “龍文章太不自信了”  中戲科班出身的演員段奕宏,因出演《士兵突擊》中他原本並不喜歡的老A中校袁朗“鬼使神差”地成為“大眾明星”。然而此次從“士兵”到“團長”,他塑造的“龍文章”誇張、癲狂、歇斯底裏、時常露出猥瑣相,不再是像“袁朗”一般容易讓人一眼就熱愛上的人物,對此,段奕宏特別平靜地微笑:“誇張是我想要的,猥瑣也是我想要的,瘋狂的勁兒也是我想要的”,總之眼下觀眾對他表演上的批評、不理解恰是其有預謀的自我突破。“龍文章這樣是因為他太不自信了,太脆弱了,他要引起大家注意,音量一定要放大,肢體一定要誇張,才能找到繼續交流下去的機會。”  “劇本表述得太跳躍了”  連很多有“預謀”收看“團長”的觀眾,最終都因為“看不懂”、“節奏慢”、“不知所雲”以及時好時壞的情節而最終放棄追看。到目前為止,“龍文章”仍是個謎,他集天使與妖孽於一身,如果說其他角色都是個性斑斕的人,“龍文章”更像個符號。“直言不諱地說,我一開始看不懂,劇本表述得太跳躍了,我跟導演和編劇都說過,龍文章我抓不到,他為什麽連哄帶騙地把這幫爛人拉回戰場,難道就是一種使命感,有大誌向?”  段奕宏搞明白“龍文章”到底是個什麽樣的人,鬼使神差地與劇組兩次重大事故相關。“開始他冒充團長,是骨子裏太想領兵打仗,有一種未必能拿上台麵的野心;就像我們來拍《團長》,片酬一分錢沒漲,大家還是都來了。可當你看到十米之內,一個認識的人倒在麵前,胸口冒著血,說救我,救我……一刹那間,橋廊突然塌下來,壓了很多人,你背著傷員往醫院跑,身上滴著血,那是個可怕的現實。”段奕宏當時在大會上拍著桌子質問製片人,“我把生命交給這部戲,但你們沒有給我絲毫安全感”。他想到買票走人,卻一直感到心裏還有隱隱召喚,沒有行動。“在這種狀態下,我發現自己跟龍文章特別近了。”   “我們展現的是真實的人”  有一種對“團長”不滿的聲音,是它從頭到尾以一幫潰兵、爛人、散兵遊勇來回溯滇緬戰場那段殘酷的戰爭,認為它所謂底層人性化的視角反而掩蓋了曆史的真實,“中國遠征軍的曆史長期以來被忽略,沒想到少有的正麵表現卻是以這種令人沮喪的相貌留在記憶中”。  對此,段奕宏表示,“團長”本來就不是在表現戰爭的輝煌和戰士的英雄主義。“我不相信,這些底層的炮灰士兵就那麽想打仗,都是在保家衛國的精神驅動下。所以,我必須要找到他們的心理軌跡。有場戲,拍我們打日本軍,老康在現場喊,不要顯得那麽不怕死,不要去演大義凜然,他們就是一群真實的人。”  段奕宏說,他們主創一直在強調人物狀態和氣質,“這幫爛人已經喪失希望了,不願意打仗,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但是,他們打了沒有?衝鋒陷陣了沒有?千萬不要把他們的結果和心理畫上等號。做任何一件事時,都會有很多理由,有些是上不了台麵的。人們往往會認為,你做出這個結果,就必定有一樣的行為和心理,怎麽可能呢,每個人想的都不一樣,這就是我們所要展現出來的。”(楊文傑)  “團長”的困境  《我的團長我的團》在開始播出的時候,人們相當驚詫於這部電視劇天馬行空式的風格和不可思議的想象,期望有過《士兵突擊》的團隊能夠創造一個新的奇跡。但在持續播出之後我們才驚異地發現,這部電視劇快要結束了,奇跡並沒有發生,驚詫還在延續,所有的期待並沒有得到豐美的收獲,這其實正是《我的團長我的團》造成的困擾所在。  《團長》的編導給了我們一個幾乎不可能的宏大任務,就是通過一部題材獨特的電視劇給予關於中國“國民性”的深切反思和追問,同時給予我們中國精神和價值的象征。在這裏,我們看到了遠遠超過《士兵突擊》的企圖心和對於精神象征性的追求。  表演和故事都前所未有地強化了其象征性。同時,為了表現這種高度的象征性,表演也相當誇張和注重表現性。人物都是符號化的,他們的表演都推到了極限。他們被賦予了高度的象征性,已經無力變成故事裏的有血有肉的人。每一個人都是“中國”的一個側麵象征,負載了太多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反而顯得缺乏生活的複雜性和豐富性。因此,觀眾突然發現在這裏找不到在《士兵突擊》中找到的感情和精神認同。問題並不在於演員,而在於提供的情境和情節本身沒有更好的條件。(本文作者張頤武係北京大學教授,限於版麵,內容有刪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