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tillH2ORunDee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春節的由來及節日習俗(圖)

(2010-02-06 14:55:34) 下一個

從記事的時候起,年年過春節,但是對春節的由來及有關的習俗,除了吃餃子,放鞭炮,所知甚少。這是在網上查到的有關介紹。

中國農曆年的歲首稱為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千多年的曆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春節過去也叫元旦。春節所在的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國曆代元旦的日期並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為正月,商朝用臘月(十二月)為正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以十月為正月,漢朝初期沿用秦曆。漢武帝劉徹感到曆紀太亂,就命令大臣公孫卿和司馬遷造“太陽曆”,規定以農曆正月為一歲之首,以正月初一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後中國一直沿用夏曆(陰曆,又稱農曆)紀年,直到清朝末年,長達2080年。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曆,也叫陽曆、新曆。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曆和陰曆兩個“年”,又因一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曆年的前後,故把陽曆一月一日稱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正式改稱“春節”。

春節習俗

掃塵―民諺說:“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北方叫掃房,南方叫撣塵。室內屋外,房間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幹幹淨淨地迎新春。

春聯―是從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的“桃梗”演變而來的。《淮南子》上說,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麵刻著滅降福的咒語,一年一換。五代後蜀皇帝孟昶在過春節時心血來潮,令人將桃樹削片,他提筆在上麵題寫了聯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至於春聯這一名稱的正式誕生,則在明朝。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丁⒓金陵後,曾在除夕時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須寫春聯一副,以綴新年”。以後,春聯得以推廣,沿襲至今過年時,各家各戶都要貼春聯。

爆竹春節燃放爆竹之俗始於漢代。據南梁人宗懍撰寫的《荊夢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從辟山妖惡鬼。古時放爆竹,是用竹子放進火內燃燒,由於竹內空氣受熱膨脹,便發出劈劈啪啪的響聲,以此避邪驅鬼,祈盼來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後,發明了用火藥製成的鞭炮。

拜年重家族、重宗親、重血緣,是中國社會的最重要的觀念。宋代有關於庶民百姓春節拜年的記載。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記述了開封府拜年的情況: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關撲乃北宋政府規定放的年假。)明朝京都的拜年習俗,朝官往來,不管認識與否都要互拜,百姓則各拜親友。 拜年的方式大致有兩種:宗族、親戚等,要親自趨訪致拜,而對一般友朋同事,則派人致送賀年片或名片,古代叫投刺。一直延續到明代,這種投送賀謁(賀卡)拜年的習俗,在民間非常流行。明代詩人文征明的《賀年》詩裏寫道:不求見麵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情簡不嫌虛。可見春節拜年情形之一斑。

據清人顧鐵卿《清嘉錄》裏記載,大年初一早晨,拜年的活動從家裏開始,先向長輩跪拜磕頭,祝福健康長壽,吉祥如意,流年順利,這時,長輩便將事先備好的壓歲錢分發給晚輩。然後,家人(過去主要是男子)出門到五服以內的同宗同族和近鄰摯友家裏拱手相拜,恭喜發財。從清代起,時興在春節時送拜盒,即將賀年帖放在精致美觀的飾盒裏送給親友,以示莊重。民間社會也非常盛行飛帖    即被派來投刺的仆人,把主人的投刺放進對方粘貼在門上的紅紙袋裏,不必非要見到連主人也許並不認識的朋友。

清末民初是大變革的時代,社會上興起了團拜的方式。對於在機關團體、工商企業裏做事的群體性人群,在歲首以團拜的方式拜年,以增廣聯誼,加深情感。

現在,電話,手機短信,電子信件都成為拜年的方式了。

春節食俗

年夜飯―有說自南北朝時就有吃年夜飯的習慣。我國知名民俗專家曹保明介紹說,年夜飯在除夕的夜晚又稱“團年”或“合家歡”,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歲了,所以又稱“分歲”。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糕―春節吃年糕,“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稔。”寓意萬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種類有:北方有白糕、黃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台灣有紅龜糕。漢代揚雄的《方言》一書中就已有“糕”的稱謂,魏晉南北朝時已流行。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了製作方法。明、清時,年糕已發展成市麵上一種常年供應的小食,並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種,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湯煮諸法。

餃子―遠在公元五世紀,餃子已是北方漢族的普通食品。當時的餃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當時餃子是連湯吃的,故當時稱之為“餛飩”。至唐朝時,吃法已與今天一致。宋代稱餃子為“角子”,此詞也外見於時清小說中。元代忽思慧《飲膳正要》中又有“扁食”一詞。明、清時又有了“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新稱謂。

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元宵用麵除江米麵外,還有粘高粱麵、黃米麵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

春餅―立春吃春餅是中國一種古老風俗。晉代已有“五芋盤”即“春盤”,是將春餅與菜同置一盤之內。唐宋時立春吃春餅之風漸盛,皇帝並以之賜近臣百官,當時的春盤極為講究:“翠縷紅絲,金雞玉燕,備極精巧,每盤直萬錢”。民間也用以互相饋贈。

春節傳說

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曆,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凶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凶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嚐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之二:貼春聯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蜮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裏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蜮。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幹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各民族春節風俗

中國地獄廣闊,又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區,各民族過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漢族―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滿族―年節將近時,家家打掃庭院,貼窗花、對聯和福字。臘月三十,家家豎起六米多高的燈籠杆,從初一到十六,天天紅燈高掛。年三十包餃子,講究褶子多為好,子時煮餃子,有的裏邊包上銅錢,吃到者有好運。春節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為辭舊歲;年初一再拜一次,為迎新春。春節前還要舉行跳馬跳駱駝等比賽。正月十五還有鬧燈會。

朝鮮族―家家戶戶貼春聯,做各式豐盛飯菜,吃“八寶飯”,除夕全家守歲通宵達旦,彈伽琴,吹洞簫。初一天亮人們穿上節日的盛裝給長輩拜年。節日期間,男女老少縱情歌舞,壓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舉行傳統的慶祝集會,由被推選出來的幾位老人,登上木製的“望月架”,伴著長鼓,筒簫、嗩呐載歌載舞。

苗族―把春節稱作“客家年”,家家戶戶殺豬宰羊,烤酒打粑慶豐收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還要唱《開春歌》、歌詞大意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除夕歲守夜。子夜過後,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結伴遊覽名勝古跡,或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
壯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終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間習慣包粽子過春節。節日期間還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民族文體活動慶祝,唱“采茶”、舞獅龍、跳打扁擔舞、鬧鑼、打陀螺、賽球、演地方戲等。

摘自:
http://www.ug8888.com/html/41/n-172541.html
http://hi.baidu.com/changheli/blog/item/f065cafcc0f03c85b801a057.html
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440b1fa91b6c670&clk=wttpcts


歡歡喜喜過大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