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StillH2ORunDee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國家地理:科學家一年前就發出了地震預警--如果政府事先“察覺”到這篇研究報告

(2008-05-20 10:51:48) 下一個
在網上看到這篇實在是令人驚訝的文章,“國家地理:科學家一年前就發出了地震預
警”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0805/news-gb2312-603797.html
博訊網)。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稱, “5月12日四川省北川縣發生的致命
地震之前的約10個月,一項科學報告就已經警告中國地區將麵臨一次大型地震。”
這項科學報告原發表在2007年7月17 號的《地殼》雜誌。*

當時,“中國,歐洲和美國的科學家們寫道:‘斷層的長度已經足以引發一次強烈
的撼動地麵的地震,它的潛力將成為爆發區域性地震的來源。’” -- “The faults
are sufficiently long to sustain a strong ground-shaking earthquake, making
them potentially serious sources of regional seismic hazard," the Chinese,
European, and U.S. geoscientists wrote in the mid-July 2007 edition of the
journal Tectonics.

“現在看來這個預言精確的甚至讓人不寒而栗,當研究人員將活動的斷層在北川的
彩色地圖上標示了出來時,那裏正好這場地震的震中。”

使人吃驚的不止是研究結論的精確性,而且,在原文的6 位作者中,有兩位是中國
成都的科學家,Yong Li,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Oil and Gas Reservoir
Geology and Exploitatio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與
Rongjun Zhou, Seismological Bureau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這項研究
得到了美國科學基金會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資助,成都技術大學與當地政
府都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原文的第二作者,來自田納西的孟菲斯大學的地震研究
和信息中心的Micheal Ellis,在《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中表示,There is little
reason to believe Chinese officials were aware of the July 2007 report,
or that it would have made much difference if they had been. 注,這段英
文原話的意思恐怕應是:沒有理由相信中國官方知道這篇2007年7月的報告,或即使
他們知道的話又可能造成多大區別。網上的這篇文章譯為,“可以確信中國官方對
2007年7月的報告完全沒有察覺,否則事情絕不會淪為現在的局麵。”公平地說,原
文的確沒有提到或預計地震可能發生的時間,而這一直是地震研究領域中的難題。

但是,作為參加研究的中國科學家來說,象這樣的與人民生命財產直接相關的研究
項目,在申請科研基金時幾乎不可能不提到該研究項目的重要性和現實性。不難看
出這樣的項目和,例如,一般的考古項目的極大差別。當然,現在還不知道該研究
項目在《地殼》雜誌發表後,作為參與的中國科學家,大學及資助的中國國家自然
科學基金會對北川地區可能發生強烈地震的研究結論是否采取了任何行動。現在,
8 級地震發生了,震中就在北川。這恐怕是經現代科學研究並有詳細文字,數據記
載,在世界一流雜誌上發表了的,如果不是僅有的也是為數罕見的,對可能發生的
地震的預測。這和在網上見到的種種“預測”,“預言”,是有天壤之別的。如果
政府事先“察覺”到這篇研究報告的話,也許至少可以,也應該對北川及其周圍地
區的建築物的標準和質量,對可能發生地震後需采取的措施有所考慮,甚至準備。
不知道從76 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 年5 月12 號前,中國的地震研究究竟有什麽樣的
進展,或是從現在起我們又需要什麽樣的研究才能降低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圖片來自《地殼》雜誌的原文,對地質專業的術語知之甚少,望諒。

圖1:長人山(Longmen Shan)與四川盆地西部的地圖。主要的河流係統標以藍色,斷
層標以黑色,方框顯示下麵圖的相對位置。主要城市:C-成都,D-都江堰,插圖顯
示本研究地區與四川盆地相對於西藏高原的位置。

圖7: Scarp on fluvial fill terrace formed by the Beichuan fault at Donglingsi.
(a) Field photo of scarp (marked by arrows) cutting terrace surface. View
to the southeast. (b) Survey of scarp at the same location.

圖8: (a) 北川附近的北川斷層原始航拍照片。(b) 加注的航拍照片。活動斷層的
痕跡以粗黑線標記。 U and D mark the locally upthrown and downthrown blocks,
respectively. Dark grey lines show channels which are laterally offset by
the Beichuan fault. Thin white lines show margins of abandoned channel of
the Jin Jiang; white arrows show inferred flow direction. The Jin Jiang
is now diverted at Beichuan and flows northeast, parallel to the Beichuan fault.

*《地殼》雜誌的原文: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 at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lexander L. Densmore,1 Michael A. Ellis,2
Yong Li,3 Rongjun Zhou,4 Gregory S. Hancock,5 and Nicholas Richardson6
Received 28 April 2006; revised 27 February 2007; accepted 2 April 2007;
published 17 July 2007.
http://www.agu.org/journals/tc/tc0704/2006TC001987/2006TC001987.pdf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原文: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news/2008/05/080516-earthquake-predicted.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