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十年

(2008-05-31 05:04:31) 下一個
 

某網站慶祝建站十年,我便也隨意一想,發現如果從發第一封電子郵件開始算的話,我也“觸網”十年了,便小記一下。

 

編年體:

98年從省圖書館公共郵箱發第一封電子郵件;

99年春節建立了自己第一個個人email address—263郵箱;

99年春買了自己的第一台台式機----清華同方電腦,正式開始網民生涯。

 

 

 

聊天室----心靈釋放

 

99年初夏登陸當年與四通利方(後來的新浪)齊名的中網聊天室,那時候一切對我來說都非常新奇,網絡上的我,仿若稚童,如在孩童時代般,和別人比背誦古詩詞,臭顯自己做背包客浪跡天涯的曆程;同時還愛捉弄人,看誰在密聊,就去搗亂騷擾,整個就是一小孩子雪地裏撒歡的開心。 那時,網絡於我,不過是一個重返童年的時空隧道,而那時候我最常用的網名便是haha, 而這也是我當時心境最好的寫照。

 

而網絡顯示其強大的功效,則是在後來助我平穩度過生命中的一坎。2000年夏天,結束了青梅竹馬之戀,心情很灰,人都有些自閉,也就是在那段時間裏在中網結識了一幫很好的朋友,還記得“UML”發來劉若英的歌,在歌聲中我憋了很久的眼淚如決堤般涕淚滂沱;還記得“icefire”用他的初戀之痛來安慰我,告訴我最美的總是走的最急的;還記得“3q”發一些有趣的文章,逗我開心;還記得年長我一輪的“心血點滴用他與少時同窗的聚散離合來告訴我,真正的緣分是一種命中注定

 

很多很多都定格在那年夏天,正因有了這些善良而智慧的網友的陪伴,我的心靈有了一種良性的釋放,抖落了一身塵埃,輕鬆上路。至此,中網也就成了我記憶中的家園。雖然如今的它已經風光不再,而我們這幫曾經中網人還是會不定期的回去看看,就仿佛回望曾經的年少輕狂

 

 

 

 

校園網----潛能拓展

 

後來校園網開始走盛,那時的我重返校園,正好趕上了這一波風潮。2000年底我曾獨自壯遊敦煌,於是很多同學都來向我取經,打算來年夏天去遊玩。那個時候該網站站主(也是同學)還將我那100多張照片一一掃描發到網上,於是更多的同學發貼詢問。那時的我忽然就覺得應該寫點什麽,既記錄下自己的心靈感觸,同時也能給同學們提供一些旅遊資訊。於是,2001年寒假臨開學前,我便開始了平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寫作。還記得那時候的我最喜歡夜闌人靜時開工碼文字,彼時方始知為何若幹作家都喜歡熬夜,原來萬籟此俱寂時,才能離心靈更近,聆聽到它的聲音。

 

記得自己寫得很辛苦,可謂嘔心瀝血,而每寫完一段便讀給母親聽,若老人家說還不錯,我就貼到網上,若母親說打回重寫,我便乖乖得另起爐灶,再繼續逼問內心,榨出文字。

 

《夢圓敦煌》便是這樣以現場直播的方式一點點寫,一點點貼。而那時候的校園網簡直是熱鬧極了,令我驚奇的是,好幾次我都是半夜兩三點上貼,很快便有同學回帖,還鼓勵我“we ar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 看得我感動不已。遺憾的是,後來由於開學,文章的最後一部分《風俗人情》便止於開頭,《夢圓敦煌》便成了“殘缺美”,不過,即便如此,我竟然也寫了2萬多字,創了我人生紀錄,也開創了碼文字的生涯。

 

 

 

 

 

BLOG----我筆寫我心

 

2004年底,我的人生遭受了重創,憐我愛我懂我知我的母親離我而去了。朋友讀了我泣血而作的悼文後,給我發來了他的blog鏈接,於是我知道了世界上還有一個可以自說自話的地方,至此開始了我以我筆寫我心的時代。

其實blog的書寫,更像兩個“我”在交談,一個是理性的我,一個是感性的我;感性讓我能感受到生活中的種種美好,理性讓我能正確對待負麵情緒,使之積極化。同時,我堅信,母親在冥冥中注視關心保護著她人間的愛女,她也可以看到我生命的軌跡,心靈的路程,所以我越來越喜歡上blog這個網絡時代中的心靈驛站,在煙波浩淼的網海中努力辟出一塊自己的心靈淨土。



 

 

不知不覺中,網絡已陪伴我走過了十年路程,它見證了我從家鄉到北京再到大洋的另一邊的空間轉換;見證了我從一個青澀的需要人安慰的小女生,逐漸成長為獨立自信堅強的成熟女性。

不知道下一個十年我會在哪裏,不過
即便是換了時空,變了容顏,我想網絡依舊是我不離不棄的夥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