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9北加州一遊:舊金山

(2010-03-28 21:05:33) 下一個
11月份中旬到北加州旅遊,稍嫌晚了一些。晚秋的天氣涼了一些,下雨的幾率也多了很多。但是舊金山的亮麗絲毫沒有褪去,加上天公作美,讓我們驚豔連連。正如公公所評價的,這才是一個像“城市”的城市。老人家定義的“城市”就是以上海北京為模板的,擁擠的人潮,聳立的高樓,穿梭的車輛,繁華的商廈都是一個大城市的標誌,而舊金山真的有些和上海相似,讓我有回家的感覺。而我們的休斯敦,雖然是美國第四大城市,但是地廣人稀,很難得找到人氣這兩個字。難怪公公在休斯敦住了半年,到了舊金山,才感覺進了城。與舊金山相比,我們的確是住在了郊區。
舊金山是個海灣城市,三麵都是海,加上高高低低的小山坡, 站在任意一個較高的十字路口,你都可以在兩麵或三麵望見蔚藍的海。海是如此親近這個城市,隨處可以感知海的氣息。上海或休斯敦雖然都是海邊的城市,但是都要開出去一個多小時,才能見到海,遠遠沒有在舊金山,海來得直接,強烈。我偏愛有海的地方!
這次的旅行一是為了送公公婆婆回國,帶他們回國前旅遊一次,二自然是為了滿足我們倆對舊金山和悠仙美地的向往。既然陪兩位老人旅遊,日程安排比我們以往的進度寬鬆了很多。我們下午3點到達下榻的旅店,之後就匆匆開往了第一個景點—金門大橋。說到舊金山,就會自然聯想到金門大橋—金門大橋是她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它跨越連接舊金山灣和太平洋的金門海峽,它的一端連接在舊金山的北端,另一端連通加州馬林縣。橋上的車流滾滾,橋下的千帆掠過。太平洋一側的水流湍急,海灣內側的水倒平靜許多。海灣的風很大,但是夕陽下,橘色的大橋顯得溫暖平靜。聽說金門大橋最美的時候是晴空但是橋中有霧。雖然沒有遇到極美的狀態,但是夕陽裏的金門也別有韻味。這座橋1933年開工,37年通車。剛開始人們懷疑這樣的橋會影響海灣的美麗,卻沒有想到它和它的四周景色融為一體,成為世界最著名的跨海大橋。我想這座橋的魅力有一半來自它的顏色,這種“國際橘”為那些結實強韌而冷漠的鋼筋鐵柱增添了柔和和溫度,與碧海,藍天相襯相映。宏偉壯觀之外,又多了一份不凡氣質。不過就因為需要這個橘色,不得不找很多人來日複一日的刷上油漆,因為一下雨,鋼鐵就會生鏽。所以所有的美麗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在金門大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魔鬼島和天使島。天使島上沒有什麽建築,沒有魔鬼島上的監獄來的有名。魔鬼島上的監獄早就不用,不過現在成了旅遊的一大景點。在金門這裏也可以清楚地望見downtown的建築物,泛美金字塔,Coit Tower 和一些尖頂的教堂,似乎這個城市變小了許多。其實舊金山還有兩座東西向跨海灣的大橋,隻是沒有金門來得有名。
那天晚上我和黑牛倆沿著Market街往東走,這條街是舊金山主要的一條斜向的大街,把舊金山分為南北兩側。我們的旅店就位於這條街與Powell街交界之處,往東走,先路過的是商業區,後是辦公區。因為已接近感恩節,街頭的都有了節日的布置。街頭高樓林立,商店的櫥窗裏布滿了誘人的衣飾,打著打折的廣告,吸引著人流。辦公樓裏層層的燈光,打亮著一個夜色中的美麗城市。還有路頭穿梭過的有軌電車,它的兩條“辮子”和空中的電線衝撞出簇簇閃光,在夜色的背景裏,就是一張經典的都市黑白照,一個有曆練的都市照片。走到路的盡頭就是 Ferry Building. 這是一個渡口,曆史悠久,曾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渡口之一。 它幸免於兩次地震,又於前些年擴建翻新。它的頂端是一個鍾樓,夜間還是燈光通明。建築裏一部分是辦公樓,在它的一樓是一個集市,當地的農夫可以將新鮮的農物在這裏交易。由於我們到的時候已是夜晚,一樓的商鋪已經關門,沒有白天的熱絡繁忙,隻有數個人在一家酒吧淺酌聊天,還有飄散四處的咖啡的香味。
第二天的一早,我們開車去“九曲花街”—一個中國典型的名字,自然是中國人起的。舊金山馬路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開車就像在坐過山車。在“stop”標誌處停車,我都擔心會不會因為重力滑到坡下麵去。這裏的車道很窄,加上兩側都有平行趴車,隨時可能出來一輛。還有單向路的限製,行人的穿梭,後麵司機的不耐煩,經常會被嘀,多了幾次也就臉皮厚了,不過我還是不敢在這裏開車。“九曲花街”在Lombard 路上。由於坡度過大,就改成“Z”字形的道路。其實它一共隻有8個曲,隻不過中國人喜歡叫它“九曲”。它是單向的,隻能從上麵往下開, 時速限製5碼。很多人來這裏試試車子的功能,黑牛是來這裏試試他開車的水平。坡度的確很大,黑牛開得也很慢,車上的婆婆緊張得已不敢看車外。其實車外的風景獨好,在路的周圍都種滿了花,似乎繡球花為主。在11月份裏那裏的花開得依舊很美。和一個為這裏維修的人聊天,才得知這裏的花是一個花匠負責的,花費的心血一定不少。這裏兩側有階梯,行人可以上下。在坡上可以望見西麵,北麵的海,在坡下可以望見東麵的海。花街兩側的洋房清新高雅,住在這裏一定很幸福,隻是多了一些遊客的騷擾。
隨後我們開往了漁人碼頭,這也是舊金山一個地標,在海灣的東北角。它由一排碼頭組成,最有名的是39號碼頭。這裏有很多餐廳,自然以海鮮為主,不過我們由於時間的問題沒有在這裏吃飯。碼頭處停泊了很多帆船,在舊金山擁有一條帆船應該是合理的想法。還有一處聚集了眾多的海獅,至少2,3千頭,慵懶的擠在一起曬著太陽。從介紹裏我才知道這裏是海獅的療養所,有病的海獅都來這裏休息治療,怪不得它們這麽懶。雖然這塊地方有一股不太好聞的味道,不過還是有很多人坐下來觀望著海獅。碼頭有很多遊輪,可以在海灣裏瀏覽,也可以開到對麵的島嶼上去。我們沒有上船,而是去了下一站,中國城。
舊金山的中國城是在美國第一個建立的中國城,是第一代來美國的華僑建立的。由於第一代移民的後裔和隨後陸續的移民,現在在舊金山大約有30%是華裔,這個數字夠驚人的,不過舊金山一向以“融合各個民族”為其特色,也就把中國人很好地融合了。這裏的中國城也是北美最大的唐人街。一塊“天下為公”的匾額是它的正門,隨後即是擁擠的街道和商店。除了主街道之外,這裏的街道很窄,路兩邊的店鋪賣著一些中國特色的物品,例如珠寶,絲綢和家鄉食品。這裏保留了一些當初建成時的建築,一些同鄉會或是廟宇。我原以為在這裏沒有語言問題,後來發現我們還是語言不通,因為這裏的主要語言是粵語。在這裏吃了一頓午飯,事先沒有充分了解這裏的餐館,就進了一家粵菜館。由於餓了,剛開始吃覺得味道不錯,但是吃飽之後就覺得油水重了一些。到了這時,兩位老人家就要走不動了,把他們送回旅館休息,我和黑牛繼續下一站。
我們去了亞洲藝術博物館。它位於市政廳的一側,它的對側是圖書館。市政廳還是美國比較常見的格局,是華盛頓議會的翻版。圖書館倒是寬大明亮,在路邊也清楚地看見裏麵讀書人的身影。亞洲藝術博物館的收藏一般,令人驚歎的物品少了一些。 去的時候已是4點,就在它關門前逛了一個小時。(這裏的門票不菲,15刀。)從博物館出來,天色已晚,又開始下雨。我們還是去了那天的最後一站—“六姐妹”。那是六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並排在一起,在Alamo廣場的對麵。它們很相似,隻是顏色不同,也很可愛,隻可惜在下雨,就隻能匆匆給“六姐妹”拍了幾張照,代表到此一遊了。
後一天把公公婆婆送上了回國的飛機,我們去了Yosimite。 這個後麵再具體介紹。隻是我們把加州旅程的最後一天還是放在了舊金山,彌補一下我們想去而沒有去的地方。一大早我們就開車到了Grace大教堂。這個大教堂位於Nob Hill區,舊金山的富人區。 它是仿造巴黎聖母院而建的,在1906年地震中破壞後從原址挪到這裏。它是歌德式建築,莊重純粹。它的大門上鑲嵌的畫,它的迷宮,它的講壇,它的高頂和所有的空間都令人肅然起敬。最炫目的是它的彩窗。教堂的四壁有很多扇巨大的彩窗,美麗而神秘,都在闡述著宗教的故事。最有名的是它門口的那扇窗,叫做玫瑰之窗。陽光從窗戶裏照進來,在地上和柱子上打上了光亮和色彩,很美麗也很寧靜。即便是晚上,裏麵的燈光又會打亮窗戶,溫暖著心靈。我們不是基督教徒,但是走進這個教堂,卻自然而然帶上了一份虔誠的心。
下一站去了藝術宮(The Palace of Fine Arts),在金門大橋的東側。它是一組仿古羅馬的建築, 當初是為了開萬國博覽會而建。一個弧形的長廊有羅馬柱構成,中間是一個圓頂的大廳,上麵的雕塑精雕細琢。外麵有一片碧湖,湖上棲息著各種鳥類。那天的天氣很好,晴朗而溫煦,走在這樣的湖畔,隻覺得這裏太美。據說這裏是舊金山拍婚紗照的第一選擇。它的一側是科技館,我們沒有進入。
下麵我們沿著海岸線向西再向南開,在林肯公園裏,我們到了另一個藝術博物館(the Legion of Honor)。博物館本身就是偏於巴洛克式的建築,它的正麵向內凹,形成一個方方正正的廣場。博物館以羅丹的作品而出名,他的雕塑“思想者”就在博物館的正麵廣場裏。其實對於藝術,我是門外漢,不過去各處的藝術博物館走走也是不錯的學習熏陶過程。博物館外麵的林肯公園有個高爾夫球場,就在海邊上,也可以清晰地看見金門大橋。在這個寸土如金的地方,建一個高爾夫球場是不是很奢侈啊?最後一站去了金門公園,這個公園離金門大橋還是挺遠的,不知道為什麽叫這個名字。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公園之一,在這裏聚集了一些主題公園:植物園,科技館,博物館。我們去了日本Tea Garden, 翻成茶園,似乎不太合理。 這是個日本風格的小園林。日本人的優雅和精致在這裏體現得很透徹。它的門廳樓閣,它的錯落有致,它色澤和光影的運用,還有日本特有的花卉植物,都能讓人體會到日本的文化。日本人很會用紅白兩色,兩座紅白色的亭樓既突出於四周的風景,又和粉色的花相得益彰。與蘇州園林相比,它似乎更加細膩一些。走出日本茶園,到了旁邊的迪揚(De Young)博物館, 這是個現代藝術館,它的外觀也很現代抽象。由於晚上和黑牛的同學有個約會,我們就在迪揚裏麵走馬觀花了,它的現代作品給人的印象深刻。
在舊金山的總體時間大約2天半,基本上到了我們預期的地點,不過沒有時間去博克來大學,斯坦福大學,矽穀,還有周邊的Napa酒鄉,再遠一點的Tahoe湖,紅杉樹公園。 如果都要逛一圈,可能有多加一個禮拜。對於旅遊來說,舊金山很美, 是我現在推薦城市的No1。有人說:“舊金山是美國最前衛,開放、自由、無拘無束的城市”,在我們短短的旅程裏也感知一二。擁有濱海山城的優美景色和豐富多采的風情,它具有了獨一無二的氣質。不過在加州生活,壓力實在不小,失業率,高房價,高消費都讓人會思考一下是否能夠在這個城市安居下來。可見一個光鮮亮麗的城市並不是每個人的安樂窩。
為了我的遊記全麵,我要講講它的交通住宿。舊金山有很多公共交通,電車,公共汽車,最著名的是它的鐺鐺車(Cable Car).這種車曆史悠久,是為了適應舊金山高高低低的道路而發明的。 它下麵有根纜繩,車子是被纜繩拉著走的。要停車的時候,就鬆開夾纜繩的夾子。它到站的時候用鈴鐺作為提示,也就有了這個中國名字。很多人喜歡掛在車外,感受舊金山的特有的風景。現在這種車的車票5刀,挺貴的,一天的聯票11刀,還相對便宜一些。我們還是自己開車的出去的,自然有停車的問題。在市中心停車很貴,我們的旅店要收31元每天。在旅遊景點有路邊收費的停車位,價格不等。隻是在旅遊旺季,可能找不到停車的位置。停車時要好好研究一下停車牌,上麵的規定很多,有的一,三,五,有的二,四,六。一般隻允許停1到2個小時,很多次我都要走回去加錢延時。市區的旅館很小,雖然交通方便,但是局促了一些。這裏飲食消費也比較高,隻可惜這次旅行還沒有好好品嚐這裏的美食。
總結--舊金山是個值得一遊的美麗城市。更多圖片盡在雨詩視野http://poemofrain.com/?page_id=24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