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

屬羊,但非羊。白馬非馬,個別非一般。似是而非,道在屎溺。
個人資料
正文

兵馬俑代表了什麽?

(2008-08-06 19:06:27) 下一個

陶俑,文明乎野蠻乎

近來“陶俑”或“兵馬俑”在中國文化上盛行起來,大有代表中國傳統之意。其實,孟子在兩千多年前就借用孔子的話大罵陶俑,謂之:“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俑者,陪葬品也,“無後,”斷子絕孫也。孔子是否這樣說了,有人持懷疑態度,但是孟子大罵“始作俑者”的意思千真萬確,請看原文出處: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http://www.cchere.net/article/1021086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饑而死也!”《孟子·梁惠王上》

因為《論語》中沒有孔夫子那段話的記載,有些文人就 考證孔子是否說過此話,並從語句中的“乎”來說孔子的意思是“開始作俑來殉葬的人,難道就絕後了嗎?”於是有人認為孔子的本意是讚揚始作俑者,而不是責罵始作俑者。結論是用“陶俑”代替活人陪葬是一種進步。

其實,孔子說過此話與否不重要,也無法考證。重要的是孟子借用孔子的話的用意所在。在我看來,孟子原來的意思是,為官的不顧人民的死活等於是讓活人殉葬。他借孔子的話說,既然發明象人的陶俑來陪葬的人都是“無後”的,何況你們這些“率獸食人”的暴君,更是斷子絕孫。這是孟子“仁政”中的人道主義的光輝。從這點上來講,朱熹對此所作的注較為接近孟子的意思:

“俑,從葬木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麵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孟子言此作俑者,但用象人以葬,孔子猶惡之,況實使民饑而死乎?”

人們在將“始作俑者”當作成語用時,往往省略了“其無後乎,”意思變成了比喻第一個做某種壞事的人或首開惡者。但此和孟子的原話相去甚遠。倒是毛澤東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用過“其無後乎”罵過自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有兩條罪狀:一個,一千零七萬噸鋼,是我下的決心,建議是我提的,結果九千萬人上陣,補貼四十億,得不償失。第二 個,人民公社,我無發明之權,有推廣之權。北載河決議也是我建議寫的。……你們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無後乎?中國的習慣,男孩叫有後,女孩不算。我一個兒子打死了,一個兒子瘋了,我看是沒有後的。一個大煉鋼鐵,一個人民公社。大躍進的發明權是我,還是柯老(柯曾)?我同柯慶施談過一次話,我說 還是我。你那個屬於意識形態,你有沒有責任?……始作俑者是我,應該絕子絕孫。”毛澤東罵自己的比喻最接近孟子的原意。

從中國用活人來殉葬的曆史來看,陶俑還真的代表了或至少連接了中國的傳統,不過是野蠻的傳統,暴政的傳統。中國自殷商上以來至清康熙止就有人殉陪葬的記載,考古挖掘也證明這點。春秋、戰國時期,人殉盛行,“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墨子。節葬(下)》)。秦武公死時,“初以人殉死,從者66人。”秦穆公死後“從死者77人”(《史記秦本紀》),其中有三位良臣跟著殉葬。三國時,吳將陳武戰死,孫權下令以陳之愛妾殉葬。到明朝時,這野蠻的活人殉葬更加怵目驚心。明太祖駕崩,及40餘名嬪妃殉葬。後來的幾個皇帝崩,共有上百個嬪妃生殉。多年前筆者在參觀北京的十三陵進入墓坑時,耳邊就響起了“娘,吾去!娘,吾去…”的慘叫聲。今寫此文,此慘絕人寰的聲音仍不絕於耳。 

以上為中國野蠻文化的記錄。這種野蠻隻有在絕對的皇權之下方可使然,故亦為專政和暴政的記錄。陶俑,雖“為其象人而用之也,”隻有帝王將相和殷實的達官貴人方可用之,其意乃至一也,在地下也要做帝王將相或達官貴人。所以兵馬俑這類的東西代表的是帝王文化,根本不是什麽進步。秦始皇的陵墓還未開掘,有無陪葬或陪葬的有多少尚不得知。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的兵馬俑絕對不是出於人道主義的關懷,以其取代活人陪葬。據史載,秦始皇動用了70萬人修他的陵墓,包括兵馬俑坑。不知在他的陵墓周圍有多少鬼魂怨塚。他活著的時候要坑儒,死前還在乎什麽“妃子、”“侍從”或奴隸的生命?他無非是要用這些“兵馬俑”來捍衛和顯示他在“地下”的權威。哪有“文明”之說!

可悲在於,當今之人還不解其意,總還有為那個暴君唱讚歌的。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也許是曆史的進步,但其文化乃是野蠻和暴政,與孔孟的“施仁政”背道而馳,故為後人所不齒。曆史上除了毛澤東讚揚他並說他隻坑了460個儒外(太少了,毛主席在“鎮反”中都殺了幾十萬),沒有不罵贏政暴戾的。兵馬俑,從工藝上來看,的確讓人讚歎。物是國寶,僅在工藝,其文化內涵無非是陪葬品,暴政的代表作,絕非“仁”也。故“陶俑”者暴政也,於今天推行的“和諧”亦大相徑庭,無可榮耀,更不能以洋人的“讚歎”而趨之若鶩。一位叫著“了然”的博客對他人關於不應當用兵馬俑的靈感來設計中國奧運服裝的批評評論道:

“首先,這些服裝看不出一定與秦兵馬蛹有什麽關聯,隻不過是設計師的強牽強附會而已,但能將一些中國元素推廣出去也是一件好事。其二,秦兵馬蛹堪稱世界一大奇 跡,連克林頓,布什等各國元首都得仰而視之。作為中國人不應該如此作賤國寶,作賤祖先。秦雖短暫,但統一的中國由秦開始,連綿不絕。”

其實,我們不知道外國人是在仰視中國的文明,還是鄙視那種野蠻的文化,或他們正在以鄙視為樂呢。國人要記住啊,一百年前(也許現在?)外國人還以中國人的酷刑和小腳女人來譏笑我們的。楊*非羊,07/31/08,多**博客,08/02/08修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月上柳梢頭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說酷刑的話,看看羅馬教會的刑法就知道什麽是殘忍了。就是新教之後的曆史,建議樓豬看看新教的創始人加爾文的文集,看看他是怎麽用輪刑的,你就知道什麽叫做“令人發指”了。
至於兵馬俑,正是用俑取代人祭的一種進步。而且,中國夏商時期的用活人殉葬,比起歐洲教會千年的作為,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況且戰國以後用活人祭已經很少了。除了明代,的確是曆史的退步。

還有,你說“百年前外國人還以中國人的酷刑和小腳女人來譏笑我們的”更是可笑。難道比百年前歐洲人販煙片給中國更可恥?難道比歐洲的貴族們臭烘烘不洗澡,隻好發明了香水更可笑?難道比歐洲的仕女們用鯨魚骨頭塑腰更可笑?

自卑變態不是你的錯,非要歸罪於你的母國就隻能說明你是畜牲了。
寥廓星辰 回複 悄悄話 狹隘的曆史觀。中華文明的締造、中華民族的3000年凝聚自秦始皇始。你的觀點有六國遺老們的味道,對曆史也知之甚少,人雲亦雲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