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 落 長 河 遠 (二) 從上海到哈佛

(2012-07-19 06:53:30) 下一個

 

 



第二章  從上海到哈佛

 

 

王安生於 1920 年 , 中國上海 , 一戶普通人家 , 上有姐姐 , 下有幾個弟弟 . 當時的中國,剛剛擺脫了數千年的封建體製,進入民國初年,軍閥混戰,戰亂不斷。

 

王父在上海三十哩外的昆山一所小學教英文 , 屬有學問人士。在學校有時因戰亂停課時 , 他就當中醫替人治病 , 因此在當地廣受尊重。王父在上海交大上過一年大學 , 在民初 , 這樣的學曆算是相當高。 在嚴父的管教下 , 王安從四歲就開始認英文字母 , 四年級開始學英文 , 所受的教育 , 和現代的教學模式非常相似。 老祖母則每天孜孜不倦地教他中國文學和倫理 , 上完課才給小王安一顆糖吃。成年後 , 王安很感謝老祖母在不知不覺間給他灌輸的儒家哲學思想 , 認為是幫助他日後管理企業成功的主因之一, 比如節製 , 耐心 , 均衡 , 簡單明暸 , 服務社會等 , 都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性。

 

1926 年 , 北閥很快要打到上海。 王家舉家搬遷到昆山 . 王安六歲 , 要上學了 . 可是王父所在的學校沒有設一 , 二年級 , 隻好把兒子直接塞到三年級上學 . 這種不得已的拔苗教育 , 成為王家時常爭論的話題 , 也讓自小聰慧的王安一開始就要麵對超出他年紀許多的挑戰 . 他的整個求學生涯 . 從小學到大學 , 總要比同學小兩歲 . 這個過程也有過苦惱有過掙紮 . 在他的自傳 < 教訓 > 裏 , 王安這樣說 :

 

“處於水深過頭的境地也有好處 , 有點像你不會遊泳卻偏要把你扔到水裏 , 你不是很快地學會了遊泳 , 就是沉了下去… . 你也許會憎恨這種不愉快的經驗 , 但對自己應付困境的能力卻能增加信心… 經過一番奮鬥 , 對功課和社會的壓力都能應付過來 . ”

 

事實上 , 王安做得非常好 , 遠比 “應付” 要綽綽有餘 . 他的成績名列前矛 , 數理和科學尤其出色 . 和同學老師都相處得很好 , 沒有出現所謂 “高分低能” 的現象 . 上完六年級 , 王安父母覺得他的文科成績不夠好 , 打算讓他再讀一年六年級 , 也好縮小他和同班同學的年齡差距 . 可是 , 王安不顧父母反對 , 堅持參加競爭激烈的初中考試 , 結果考了個全體第一名 , 入讀當時最好的上海中學 . 這是他獨立思考 , 付出行動 , 並取得成功的第一次 .

 

當年王安 13 歲 , 寄宿入讀省立上海中學 . 該校校長是美國哥大碩士 , 受美國著名教育家 JOHN DEWEY 的親身教導 . 王安從此遠離父母上學 , 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 , 刻苦求學 , 凡事獨立思考 , 冷靜應對。學校的教科書很多直接來自美國的高中課本 , 英文要求很高。天資加上自覺 , 王安進步飛快。

 

錢維翔和王安同時考進上海交通大學 , 又在美國和王安相熟 , 他寫下的 < 王安雜憶 >, 很是有趣 .

 

“我們那個時代的中學教育辦得相當出色… 老師們相當盡責 , 不要學生死背 , 盡量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 那時 , 中學流行獎金製度 , 每次考試 , 全班前五名依次發給數額不等的獎金 . 王安因為成績優異 , 大概從中學開始就沒有繳過學費 . 當時江蘇省的中學每年都辦會考 , 王安常是全省的狀元 . ”

 

“我和王安同時進了交通大學 , 他選的是電機 , 我修機械 . 交大的製度相當有趣 , 上課座位按照入學名次排 , 第一名就坐第一個位子 . 王安是第一名進交大的 , 自然坐第一排的第一個位子 . 他那時才 16 歲 , 比班上一般同學小兩歲 . 入交大第一年 , 他就被指派為班長 . ”這個班長位子一當就是四年。

 

王安自己卻記得小時候那些不那麽風光的文科考試,好幾次都是低空通過,險象環生。不過他也因此發現了自己的另一個特點:既使是最不喜歡考得最差的科目,隻要他下了決心去啃,也一樣能考得很好。他因此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有信心。

 

因為個子太小 , 王安沒法上校隊踢足球 , 最多隻是守守門當球靶。於是他把注意力轉向對身材要求不那麽高的技術性運動 , 比如乒乓球。按他自己的說法 , 大學那些年 , 他花在研究乒乓球技和練球的時間遠比花在專業功課上的要多。而他對科學的濃厚興趣更是讓他一有空就博覽群書 , 並主持一個校刊 , 負責翻譯最新的英文科技文章。當然 , 這一切都不阻礙他以優異成績畢業 , 並留校當上助教。

 

1937 年 , 王安 17 歲 , 上交大上學才一年 , 抗戰就爆發了。那年暑假他呆在昆山家裏 , 越想越覺得形勢不對 , 於是決定提早回校。也幸虧如此 , 否則他可能就回不了學校了。日本人八月入侵上海 , 之後馬不停蹄入侵南京。在四麵八方猛烈的戰火中 , 交大所在的九平方英裏的法租界是當時唯一比較安全的地方。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全麵爆發和戰爭形勢變化 , 尤其是 1940 年法國陷落於納粹後 , 遠在上海的法租界也就失去了國際保護力量 , 中立地位喪失 , 很快就落入了日本人手中。

 

其時 , 王安大學已畢業 , 戰爭讓他失去了母親 , 和家人流離失所。他和當時的大多數年青人一樣 , 充滿國恨家仇 , 一心一意想為抗戰貢獻力量。他也找到了好機會 , 1941 年夏天 , 他和八個同班同學一起參加了一項最能發揮他們專長的工作 : 設計和製造供國軍使用的發射機和收音機。為了避開日軍 , 他們先乘船去香港 , 輾轉廣州下桂林 , 在那裏每天一邊躲空襲 , 一邊因陋就簡開始工作。時年 21 歲的王安負責一個戰時無線電設備小組 , 工作壓力很大。他們用能搞到手的簡單無線電零件,和零零星星的一些國外新技術文章 , 做出能讓國軍用得上的通訊設備。王父這時在戰亂中去世了 , 王安痛失雙親 , 頓成孤兒,心情苦悶 , 隻一心撲在工作上。 1944 年末 , 日本攻下桂林 , 王安他們撤到了重慶 , 在那裏渡過了戰爭的最後一年。

 

經過中國軍民多年的浴血奮戰,日本侵略者到了強弩之末 , 敗象已現。 1944 年 , 中國民國政府為了戰後重建的需要,用考核的方式選拔一批當時最優秀的年青工程師到美國學習工程技術,所謂“技術觀察員”。選拔了上百人,真正能分批成行的有 70 多個。二十五歲的王安以統考第二名的成績來到美國實習。(第一名是他同班的吳天霖,他後來回國 , 文革期間被迫害至死)。很快,民國政府忙於應付內戰,自顧不暇,徹底忘記了這批海外工程師的存在,不再提供任何經濟援助。這群頂尖人才隻好自覓出路,到處尋找工作機會,一方麵苦等大陸內戰結束的消息。

 

王安頭腦靈活,總能另辟蹺蹊。到了美國不久 , 那時一個月還有一百美元的政府資助 , 生活無憂,他就覺得幹等美國公司的實習邀請很是遙遙無期 , 突然就動起了申請入讀哈佛研究院的念頭,既可解決等待空窗,又不離學習技術的初衷。沒想到他又碰到一個好機會。時值戰爭末期 , 好男兒都還在戰場上 , 就算是哈佛一樣平時擠破頭才能進的名校 , 竟然靠著王安的一份交大成績單 , 連封推薦信都沒有 , 就接受他的申請了。多年後王安連呼幸運 , 因為那時確實是哈佛曆史上僅有的生源不足的時候。

 

哈佛的應用物理係研究生課程對王安來說 , 簡直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跟他在桂林重慶時絞盡腦汁設計製造軍用儀器的難度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第一個學期 , 他就得了兩個 A+ ,兩個 A 。 1946 年,他隻用了兩個學期就拿到了研究生學位。倒不是他特別願意這麽快就結束舒坦的校園生涯,可是他沒錢了 ---- 民國政府一年後就結束了一百美元一個月的資助。他隻好趕快讀完去找工。

 

第一份工作還是跟民國政府有關 , 他到了加拿大首府渥太華 , 負責為政府采購各種海外設備,民用的軍用的長長一份清單。這份辦事員工作既單調又無聊 , 渥太華又冷華人又少 , 而且王安可能從心裏就討厭內戰紛爭 , 向往校園寧靜。種種原因 , 一個月後他就給哈佛物理係主任寫信 , 說想回去讀博士。對這麽一個成績優異的人才 , 校方當然歡迎 , 而且還給他一個助教名額 , 一年一千元。這麽點錢要交學費生活費當然很不夠,所以在返回劍橋時王安就發誓要盡快念完。他果然做到了: 短短 16 個月不到 , 他就拿下了哈佛應用物理係的博士學位。

 

當時還沒有計算機係 , 物理係應屬當時最熱門的專業。時年 28 歲的王安手執一個世界頂級大學的頂尖學位 , 躊躇滿誌。卻全然沒有料到 , 他正處在一個關健的 , 改變現代電腦曆史的偉大前沿。
 

 

(原創作品, 請勿轉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julie55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王安和我老公的外公是交大同學, 後來又因為一樣的原因同期赴美公派學習工程技術。我老公的外公也是有傳奇的一生, 在美國赤手空權創下諾大的一份家業!那個時代真是英雄輩出。
clearskies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ustforfun的評論:
Harvard is in Cambridge :))
justforfun 回複 悄悄話 "所以在返回劍橋時王安就發誓要盡快念完"

Should be 哈佛, righ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