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環保精英瑞典的包袱

(2008-01-27 01:49:32) 下一個
在瑞典無論政府還是民眾都以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和重視而自豪,似乎在世界上講到環境保護,再生資源的利用沒有比北歐及瑞典做得更好的了。 在環境保護方麵,透徹的北歐天空,清新的空氣,無邊的森林和清澈如鏡的湖泊是世人對瑞典城市和鄉村最直接的聯想。Greenpeace 和 Naturskyddsförening (自然保護協會) 在公眾中享有很好的地位和強有力的說服力。 瑞典70%的電力能源來自水利發電,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開始主動減少和關閉核能的國家。近年來的油價上漲,氣候變暖甚至使鄰居小學老師也在買車時考慮是不是選擇燃氣(Biogas) 車,盡管價格要比普通車高出20%。她說這也是對環境做點微薄的貢獻。在大城市似乎騎單車已比開跑車更時尚,更具現代意識的潮流。 自然而然很多瑞典人也認為瑞典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環保領軍, 所以在眾多場合名正言順地譴責發展中國家對熱帶雨林的砍伐,燃煤燃氣對大氣層的汙染。很多瑞典小學生都組織捐獻去購買幾苗熱帶雨林以顯示對地球環境的珍愛。 然而瑞典最著名的工商雜誌<<生意場>> (Affärsvärlden) 在最近一期的主題卻給大家提出了一個很尖銳的議題 - “世界上最大的環境破壞因素怎麽卻成了瑞典最成功的行業”。 編者指出卡車運輸所造成的二氧化炭排放是世界上增長最快最大的大氣汙染因素,而瑞典的卡車製造業以Volvo, Scania 為龍頭正成為這一行業最出色的巨頭,瑞典惡劣的氣候條件和廣闊的地理條件使這兩家企業能以高超的質量和生產效率領先於同行。卡車製造業在瑞典工業中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它在瑞典股市市值的占有率在過去五年中翻了一倍,與此同時生物製藥和電訊的比重卻跌了一半。從全球環境層次來講,瑞典的這一行業越發達,它所帶來的間接損害也就越大。這對一個環保意識極強的工業強國來說是不是死胡同呢? 同樣的議題也對鄰國挪威有效,寧靜的峽灣後麵隱藏著被啄得千瘡百孔的北海大陸架。海洋石油和天然氣的大量開發也意味著二氧化碳排放的升級。然而離開了石油,挪威經濟卻又會倒退到發展中國家水平。唉!又有多少國家能象瑞士一樣以清潔的鍾表業和金融業為支柱。 文章並沒能為這一發展趨勢給出良藥解方,在全球化的經濟大潮中,北歐小國能夠自我操縱調節的空間在日益縮小。以盈利極大值為最終目標的跨國企業是不會把無法衡量的環境因素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長遠利益去綜合考慮的。瑞典公眾和政府曾把未來工業發展的重點寄希望於生物工程科學,Pharmacia 和Astra 曾是瑞典的驕傲,然而Pharmacia 在被Pfizer 兼並之後,絕大部分的科研和生產已從瑞典消失。Astra 在與英國 Zeneca 合並後現在也麵臨困境,在其總部 Södertälj 很多被裁的Astra 員工正轉行去 Scania 廠造卡車。唉!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是多麽遠啊! 文章帶給我們一個啟迪是在眾多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摩擦中,發達國家應更多地自省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方向,以謙遜的態度去分析現實,而不是動輒揮棍掄棒地去批判別國。 謹以此文為大家在與同行,同學討論環境問題時提供一點小小的論據。2007-3-2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