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日子平常過  開心時刻開心說

平常,平靜,平淡,就是人在他鄉的家庭日子了.開心就好!
正文

《“家”走四方》- 2005

(2008-02-07 00:52:16) 下一個
 家”走四方―――新西蘭南島房車旅行

新西蘭連續兩年登上《孤獨的行星》全球最受歡迎的旅行地點榜首。它的北島也被列入全球五十個必去的地方之一。其實,新西蘭最美的風景是在南島。雪山、冰川、高山湖泊、絕美的米佛海灣、新西蘭的最高峰庫克山、最美麗的小城皇後鎮、西海岸沿海蜿蜒而行的公路、各式各樣的戶外運動(蹦極跳的發源地)……,無不令人神往。所以當國內的朋友們今年春節遠道而來時,我推薦了駕駛房車繞南島而遊的行程。

開一輛自帶廚房、衛浴 、沙發、茶幾和床鋪的房車在新西蘭南島的東西海岸、陽光沙灘、雪峰冰川、雄山深湖旁邊行走,就象把自己的家帶到最美麗的地方一樣,也可以說象一隻蝸牛以駿馬的速度在原野上奔跑。

駕車路線:基督城(Christchurch)——凱考拉(Kaikoura)——理查蒙德(Richmond)——霍奇提卡(Hokitika)——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瓦納卡(Wanaka)——皇後鎮(Queenstown)——庫克劍∕t.Cook)——菲爾利(Fairlie)——基督城(Christchurch)總公裏數:1868 公莩凳奔?1.

 

基督城(Christchurch)——(183km)——凱考拉(Kaikoura)高山與大海連接的地方

 

基督城(Christchurch)是本次行程的起始點和終點,我們計劃等行程終結前再遊玩。因此,在中午一點四十分飛機抵達基督城(Christchurch)後我們立刻租了房車(租車公司多在機場旁邊)就直接往凱考拉(Kaikoura)而去了。凱考拉(Kaikoura)是毛利語,意為“吃龍蝦”。有這個名字,當然這裏的龍蝦是比較出名的了。其他出名的則有:出海觀抹香鯨(Sperm Whale)、海豚(Dolphin)或信天翁(Albatross);近距離觀海狗(FurSeal);健步登山等等。景色方麵,在冬天最好。因為與大海連接的高山(凱考拉山脈的最高峰海拔2596米,離海岸線才十公裏左右)上麵會下雪,那就變成了雪山。雪山與大海連接,壯觀非常。可惜現在是夏季,見不到雪山,但我們也驚歎於沿海邊沙灘(其實應該說石灘了,因為海邊都是小園石而非沙子)看過去的,從遠處海裏升起來的凱考拉山脈那高高在雲層上麵的雄姿了。出海有坐小木帆船、遊輪或者乘直升機幾種選擇,費用不菲,又要有合適的天氣配合,而且觀抹香鯨的最佳季節是四月到十月間,再加上有些人(比如我)有過恐怖的暈船經曆,所以沒打算去。健步登山則因時間關係不在此次計劃內。

我們一安頓下來,就趕緊下館子先一嚐著名的龍蝦為快了。凱考拉這種小鎮子也就一條主商業道,100米左右長。各種餐廳、快餐店、經營各種旅遊項目的公司、紀念品商店等都在這段路上。我們找了一下沒找到中餐館,就找一家看上去順眼的西餐店。進去一看菜牌倒不便宜,半隻龍蝦要約NZ$40(RMB240)。所以並不敢照原來臆想的那樣拚命大嚼,試過就算了。幸而住的地方令人滿意。因為開的是房車,住酒店、汽車旅館、背包族客店等就不合適了。隻能住宿營地(Camping ground)了。

以我們在新西蘭的經驗,一種叫假日公園(Holiday Park)的住宿地最合適了。假日公園(HolidayPark)並不是真的公園,而是一種綜合性的住宿營地,一般麵積較大,營地分電力營地(Power site)和帳篷營地(Campingsite)兩種,房間則分簡易床鋪木屋(Cabin)和汽車旅館單元(Motelunit),另有共用廚房餐廳、廁所浴室和給小孩玩樂的遊樂場地(Playground)。其中,名字前麵有“十大”(Top10)的假日公園聯盟各方麵條件都比較好。我們住的就是“凱考拉十大假日公園”(Kaikoura Top 10 HolidayPark)。離海邊才幾十米,設施比較新,幹淨整潔,大家感覺都不錯。

第二天起來後,卻看不到昨天的高出雲端的大山了。天陰多雲,幸好沒下雨。於是開上大房車沿鎮子的海邊公路往海狗(FurSeal)群居住地而去。海狗群實際上就在鎮子邊上。即使走路也不過三、四十分鍾。這裏的海狗並不怕人,有些還朝人爬過來。隻要你不嚐試去觸摸它,即使近到一米多的距離拍照,它也不大介意。還有的在草叢裏呼呼大睡,那管你人來人往相機亂閃。確是很有意思。我們五六個人七八部相機錄像機狠拍一輪後才離開,繼續上路。

 

路況:一號公路,路況好,沿東海岸往北而行,基本沒有山路,容易開車。而且海邊景色不錯。住宿:凱考拉算是旅遊城市,各種住宿選擇眾多。建議住凱考拉“十大”假日公園,並購買“十大”優惠卡,才NZ$20,以後住哪裏的“十大”所有人都有九折優惠,比較劃算。餐飲:試一試龍蝦吧。沒什麽具體餐廳的推薦。特別提示:海狗是必看的項目。有時間走走附近的山路。

 

凱考拉(Kaikoura)——(267km)——理查蒙德(Richmond)陽光與海灘擁抱的勝地

 

離開凱考拉往北沿東海岸而行,左邊是山右邊是海,開起車來心曠神怡。新西蘭東麵的海是浩瀚的南太平洋。深藍的海水在陽光或雲影下變換著顏色,美不勝收。就這樣沿一號公路一直走到了以渡輪和北島的惠靈頓(Wellington)相連接的南島港口小城皮克頓(Picton)。皮克頓是一個海灣裏的小城,故無大風大浪。站在港口遠眺,夏洛克皇後海灣(Queen CharlotteSound)中山峰挺立,藍天白雲,陽光熾熱,水波輕動,且即是港口不遠處的海水也清澈引人,海邊草地沙灘毫無喧囂之聲。小孩們早忍不住下水玩去了。稍作休整,我們便繼續上路了。

Picton Harbour

由皮克頓往納爾遜的夏洛克皇後公路(QueenCharlotteDrive)是一條著名的風景公路。雖然山路狹窄彎多不易行,但為風景故,也照走了。這段路最厲害是開始路段,好象總是拐也拐不完的90度以上的大彎,且漸行漸高,很多時候連路中線也沒有。做司機的我拐的是興致勃勃,可憐後麵轉得暈頭轉向頭腳不分的乘客是吃夠了苦頭,即使在一個高點停下來觀賞如高山峽穀大湖般壯觀的夏洛克皇後海灣景色,也提不起興致來了。

夏洛克皇後公路的風景

 

走完了夏洛克皇後公路,就是六號公路了。順著六號路再走一段山路就來到了南島第四大的城市――納爾遜(Nelson)了。納爾遜是一個藝術家們非常喜歡的地方,也是新西蘭人度假的好地方,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來此置業。納爾遜地區最出名的是阿勃.塔斯曼國家公園(Abel Tasman NationalPark)。公園範圍很大,多是靜靜的海灣和金色的沙灘,還有眾多的步行道。不過由於時間關係,我們隻參觀了市區內的基督教大教堂和附近一條短短的全部是一百多年的老房子的街道,還在市中心廣場觀賞了街頭藝人的滑稽戲表演。當天氣溫頗熱,有30多度,幾乎有重回廣州的感覺。要知道,在比納爾遜緯度低的奧克蘭(Auckland)最熱時也不過28、29度,極少有上30度的時候。納爾遜是新西蘭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海水也溫暖。難怪納爾遜能成為度假勝地了。

Nelson中心廣場

 

廣場上表演滑稽戲的日本人. 默劇, 很搞笑. 表演完準備收錢時倆人戴上$型的墨鏡. 一個招手叫我兒子上去玩, 然後突然拿出一支玩具手槍抓住我兒子威脅遊客給錢. 眾人大笑,紛紛掏錢.

 

 

路況:沿一號公路一直到皮克頓,都很好走。由皮克頓往納爾遜的夏洛克皇後公路部分則全是山路,彎多路窄,需多加小心。住宿:納爾遜和理查蒙德都由很多各類住宿。但是假日公園數量偏少。我們住的理查蒙德汽車旅館及“十大”假日公園(Richmond Motel and Top 10 HolidayPark)狀況雖然不錯,麵積卻偏小,給人擁擠的感覺。餐飲:納爾遜有中餐館。我們沒有嚐試。特別提示:夏洛克皇後公路風景美麗,自駕車必遊(小心彎路)。納爾遜的中心廣場值得一遊。

 

理查蒙德(Richmond)——(330km)——霍奇提卡(Hokitika)海風與山路相隨的車程

 

遊完納爾遜,在海濱的草坪上吃過午餐,就繼續上路了。沿著六號公路向著名的西海岸公路而去了。一直是在山路走,不過路挺好走的。隻是路上仍然是熱的厲害。超強紫外線的陽光更是曬得人頭昏腦脹。差不多兩小時後來到了路途上的一個景點――新西蘭最長的鐵索橋――布勒峽穀鐵索橋(Buller GorgeSwingbridge)。橋長110米,下麵是布勒峽穀(Buller Gorge)和布勒河(BullerRiver)的急流。橋的旁邊設了一個比橋高一點的160米長的滑索道(英文叫Flyingfox,原意指一種狐蝠),給人遊樂用。就是吊在一跟粗實的鐵索下麵從高的一端飛快地滑到另一端去,可以坐著滑或者趴著滑。這裏以前還是個可以淘金的地方,現在還有嚐試用河水來淘金的項目,附近也有相當多的步行山路。不過我們時間有限,等勇敢的女同胞們做完女超人飛渡布勒河後,就繼續趕路了。

Buller Gorge Swingbridge

南島的西海岸是出名的陰雨天多晴天少的氣候。原因是從西邊的塔斯曼海(Tasman Sea)吹來的水汽都被與海岸平行的南阿爾卑斯山脈(SouthernAlps)擋住,雲雨都留在了西海岸。我02年“十.一”來的那次也是陰雨天。現在差不多到西海岸時,果然天氣就轉陰了。好處是不那麽熱了,不好處是景色沒有在陽光下那麽漂亮了。到了西海岸後,很快就到了路上的下一個景點――普納卡伊奇(Punakaiki)的薄餅石頭群(PancakeRocks)。這是個著名的景點。有停車場、咖啡館。景點內有保養好的路徑、欄杆、景點說明等。沒有的是賣門票的地方。薄餅石頭群(PancakeRocks)是海邊的一些如千層糕似的岩石。一層層水平的刻痕被歲月恒久地留在了這些如從海裏升出來地巨大柱子似的石頭上。潮濕的海風輕拂,勇猛的蚊蟲狠咬。因為濕而熱地原因,這裏生長了無數地小黑蟲子,我們叫“小咬”的。這種東西細小靈活,飛而無聲,咬得人極疼,疼癢得感覺持續又久。它們聞人氣則來,吸完血還舍不得走。我們隻好手舞足蹈,掌聲不斷(拍身上的小咬)地迅速觀賞了石頭群當中的一個天然海水池。裏麵的海帶隨海流而飄動如海底妖魔的頭發。

Pancake Rocks

海底妖魔的頭發

看完石頭群,天已開始昏黑,馬上趕路去下一個地點――格雷茅斯(Greymouth)。這也是個旅遊城市,幾乎是走西海岸必經地地方。02年“十.一”那次我也是租的六床鋪房車遊南島時,便是從基督城橫穿南島走73號公路直接開到格雷茅斯來的,那也是條著名的風景公路。這次到達格雷茅斯已是晚上的9點了。我們個個肚鳴如雷,到處找超市想買點吃的。無奈所有商店都關了們,隻有加油站開著。在加油站買東西時卻意外地發現旁邊地一家昏暗燈光的中餐廳居然還開著。大喜過望,連忙進去開餐。吃完樣樣菜都一個味道的晚餐,和占了當地不到十個華人裏麵的一半多的老板一家人聊了聊。就又得趕往下今天得目的地――霍奇提卡(Hokitika)了。

我們並不是為了趕路而趕路的。目的是去觀賞新西蘭一種奇異的螢火蟲(Glowworm)。這種螢火蟲並不是我們以前見過的會飛的那種(英文叫Firefly)。而是一種昆蟲的幼蟲,做了一個繭子,躲在裏麵發出熒光以吸引獵物。在新西蘭,最著名的觀賞螢火蟲的地方是北島的懷托摩洞(WaitomoCaves),是在地下溶洞裏看,門票約新幣七十元。在霍奇提卡(Hokitika)鎮子邊緣,就在主路旁邊,有一個叫螢火蟲幽穀(Glow wormDell)的小樹林裏,就可以免費觀賞到。我們到達螢火蟲幽穀時,已是夜晚的11點多了。除了我們,隻有另外一家洋人在觀賞。幸而這個螢火蟲幽穀並沒有令我們失望,而且比懷托摩洞的還要精采。沿著一條漆黑的小路從公路邊走進去,稍微有點向上。當時無星無月。為了看熒火蟲,電筒最好不要打。等你摸索著不知走到哪裏時,突然眼前一亮,人便如置身於夢幻當中,美麗的星空好象就在你的麵前。螢火點點,附在已看不清輪廓的樹木上,幽幽的藍色光點,遠近高低,這兒一團,那兒一片。你想靠近仔細看,卻怎麽也是朦朦朧朧的看不清晰,就象夏夜的星空一樣。令人驚歎不已。

 

路況:沿六號公路行駛。路況佳。住宿:霍奇提卡是一個很小的鎮子,但也有三個假日公園,無甚差別。餐飲:格雷茅斯和霍奇提卡都有中餐館。菜式簡單。但有時間的話還是自己煮比較好。特別提示:霍奇提卡鎮邊緣的螢火蟲幽穀乃一大奇觀,必去。

 

霍奇提卡(Hokitika)——(160km)——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堅冰與炎日共存的荒野

 

霍奇提卡是個適合休閑購物的小鎮子,還有一個博物館可以看到活的奇異鳥(Kiwi)。這種國鳥隻喜歡在黑暗潮濕的地方活動,野外的是非常非常難看到的。離開霍奇提卡往南10來公裏路邊拐進去是一個湖,叫瑪喜娜普阿湖(LakeMahinapua)。湖水清澈,遠景是南阿爾卑斯山脈。湖邊有個比較大的停車場,還有野餐的桌椅和公用廁所洗手盆等。我們連聲說,早知道昨晚就在這裏露營了,省一晚住宿費。不過麵對高山大湖,就在車上煮麵吃,也是一大樂事。西海岸的城市少,都是小小鎮子,不一定都有加油站。所以及時加油是很有必要的。我離開霍奇提卡時就忘了檢察油箱。開了幾十公裏後才發現汽油已剩餘不多。不由得暗暗擔心。眼看油箱指針已落到最底,好容易才到一個遠看有加油站招牌的小鎮子。開過去一看卻是以前關閉不再使用的。看看地圖應該在30多公裏後有另一個小鎮。繼續上路,希望那裏有吧。這時油箱燈已經亮起。在這頗為緊張的情況之下終於敖過這30多公裏的山路到了下一個小鎮。果然有尚在營業的加油站。雖然油價較貴,也一次加滿了事。

霍奇提卡鎮

店子裏的雕像

Lake Mahinapua

下午,終於來到了弗朗茲.約瑟夫冰川(Franz.JosefGlacier)。弗朗茲.約瑟夫這個鎮子規模雖小卻是十分熱鬧,遊客眾多。餐館、旅館、教堂、旅遊信息中心等等一應俱全,還有一個直升機場。弗朗茲.約瑟夫冰川海拔僅300米,離海岸線僅19公裏。在這種濕熱的氣候裏,也算是絕無僅有的了。遊覽冰川的辦法有幾種:步行到冰川底部近距離觀賞;走步行山道遠距離觀賞;登山導遊帶領登上冰川;乘直升機降落冰川頂部;乘小型飛機由空中鳥瞰。當然,我們是選擇了步行到冰川底部,既不花錢又能遠近景都看。天氣還是陰,幸好沒下雨,比02年我來那次好多了。當時是下著小雨且更冷,冰川頂部根本看不到。現在是穿短衣踩涼鞋而去。停好房車在冰川公路盡頭寬敞的停車場後,沿小路走不遠就見到了冰川。雖然冰川後麵的雪峰看不到,但是整個冰川由底到頂倒是都看得很清楚。冰川和我們之間隔著的是一大片荒野平地,全是碎石。這些都是冰川退後所留下來的。冰川年年變短,隻剩餘混濁冰冷的河流繼續由冰川奔騰而下。要近看冰川,就得走過這片荒涼的石頭灘了。約走1小時20分左右,便到了冰川的前麵。遠看冰川,頂部是淺藍色的,陽光下晶瑩悅目;底部卻是灰黑肮髒。近看才見到除了表麵的冰髒一點之外,大多的冰塊還是挺幹淨的。可惜偶爾露一下臉的太陽總照不到這裏來。在離冰川五、六米外有繩子拉的圍欄,說明再走前麵就有危險了。有登山導遊的隊伍就可以跨過去登上冰川。弗朗茲.約瑟夫冰川無論遠近景,都比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要好看。難怪這裏要比福克斯冰川熱鬧多了。

弗朗茲.約瑟夫冰川

 

福克斯冰川

我們第二天也去了福克斯冰川,走了一小段路後發現確實不如弗朗茲.約瑟夫冰川。前麵的荒野也不如弗朗茲.約瑟夫冰川的開闊。所以並沒有走近去觀賞。但是福克斯冰川不遠處的一個小湖瑪弗遜湖(LakeMatheson)卻以靜靜的湖麵倒影著南阿爾卑斯山脈的雪峰而成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清晨是最佳的觀賞倒影的時候。當然前提是有一個晴朗的天空。所以我們當晚幹脆就住在了瑪弗遜湖邊的停車場。去到一看,還有不少別的車子也停在那兒,看樣子也是打算過夜的了。確切地說,停車場並不在瑪弗遜湖的湖邊。從停車場到湖邊還需要走半個多小時呢。停車場旁邊還有個西餐廳和公用廁所。周圍都是顏色已變黃的草場。遠看南阿爾卑斯山脈,厚厚的雲層下麵還是能看得到一些雪山。景色頗有點新疆的味道,雖然海拔差別很大。可惜第二天還是陰雲密布,沒雪山可看。由於西海岸總的來說是雨天多晴天少,所以要看雪山倒影,必須得有點運氣才行。

停車場處的風景

路況:六號公路沿西海岸走。部分山路。容易行駛。注意及時加油。住宿:弗朗茲.約瑟夫冰川的住宿比福克斯冰川的條件更好,選擇更多。餐飲:也是弗朗茲.約瑟夫冰川的餐館多,都是西餐廳。特別提示:有時間走走冰川附近的山路,換個角度看冰川和雪山大海。行走路線可在弗朗茲.約瑟夫冰川的旅遊信息中心找到。

 

福克斯冰川(Fox Glacier)——(264km)——瓦納卡(Wanaka)蚊蟲與美景同在的路途

 

從福克斯冰川出發,繼續往南沿西海岸的六號公路前進。西海岸麵對的是新西蘭和澳洲之間的塔斯曼海(TasmanSea),風浪比東海岸要大。這一段的六號公路多是山路,蜿蜒在海邊山腰,路上基本沒有車子可以去得到的沙灘。路上景色不錯,漸漸又來到了密林當中,在普納卡伊奇(Punakaiki)遭遇的小咬們又出現了。特別是在一個叫騎士點(Knightspoint。Point一般指海邊突出的一個高點)的時候,我們停下車來正在欣賞無邊無際的塔斯曼海時,小咬們發起了總攻。這些小東西極其凶猛,嘴巴又不象蚊子那麽細小,見到裸露的皮膚就衝過來把針尖般粗的吸管猛地一紮,立刻吸血。我們當中有人被紮得大叫起來,就象在醫院打針碰到了極其粗魯的護士。隻好匆匆逃亡了。偏偏車廂裏也混進了一堆敵人。一時車廂變戰場,遊客成戰士。

Knights point

離開西海岸公路南部最後一個城鎮哈阿斯特(Haast)後,公路就開始上山了。車子走了不多遠,到了一個風景點藍池(BluePool)。這是個藏在密林中的景點,所以當然也少不了我們熟悉的小咬了。穿上厚襪子再穿涼鞋,長衣長褲,準備好了才往樹林中的小徑走去。大約走10分鍾,就到了一座鐵索橋,橋下是藍色的河水,自然就是藍河(BlueRiver)了。過了鐵索橋,不遠就是藍池。水極藍,顏色可比九寨溝的水。走下水邊的石灘,我嚐試赤腳下水。水是冰冷的,人根本呆不了兩分鍾。我走到池邊平台拍照時,旁邊樹叢裏衝出來的一小片黑雲赫然就是熟悉的小咬們。不敢久留,又再逃亡。再往前走就進入了南部湖區(Southern LakesDistrict)。南部湖區指的是由阿斯拜爾靈山(Mt. Aspiring,主峰3030米)的雪山流水而成的哈威亞湖(LakeHawea)、瓦納卡湖(Lake Wanaka)和法卡提普湖(Lake Whakatipu)這三個美麗的冰川湖泊,和提阿瑙湖(Lake TeAnau)。它包括了瓦納卡(Wanaka)、提阿瑙(TeAnau)和皇後鎮(Queenstown)這幾個極美麗的小城,還有著名的米佛海灣,可以說是新西蘭最漂亮的地區了。這段山路不算難走。路上有蜿蜒的河流、雲霧繚繞的高山、跌級而下的瀑布、視野開闊的峽穀平地,風景象藏東林芝或新疆天山某處。

Blue River

途中的峽穀平地Haast Pass

到了02年“十.一”那次來時停留過的一處公路邊的小休地點,我們就知道進入了南部湖區了。這是個有停車場、廁所、洗手盆、休息亭子等免費設施而又能觀看整個峽穀的河流草地的高處。於是停車觀景,煮麵填肚子。記得02年那次景色更美,兩邊的山頂上皆有白雪。房車離開這處峽穀平地再往上走一會兒,景色慢慢的就不同了。山變的石頭多樹木少了,路邊的草地變得越矮越黃了,可惡的小咬們蹤影全無,潮濕的感覺也不見了,藍天白雲又回來了。我們心情舒暢,頗有點象到了高原的感覺,而實際海拔不過五、六百米。首先見到的是瓦納卡湖(Lake Wanaka)。湖邊也有一處停車小休的地方。繼續走,路上的另一個冰川湖哈威亞湖(LakeHawea)就突然出現了。在路上的一個拐彎處,深藍的湖水、金黃的戎草和陽光下深淺不同的雲影在荒無草木的遠山和藍天白雲的背景下猛地一下出現在眼前,令人忍不住一聲驚呼。我趕緊看看前後車況,找到一處路邊稍寬敞的地方停下來,好好欣賞這如仙境般的大湖。後來再上路不遠才發現原來已經有一處專門給遊客停車觀景的地點。於是再登高眺遠。湖水在陽光下是深深地藍得令人陶醉的。湖邊山坡的草地是金黃金黃的象最完美的地毯一樣在山風下一波一波的起伏不停,令人直想在上麵打個滾,一直滾進這藍得無底般的深達340多米的大湖裏去。

哈威亞湖(Lake Hawea)

看完美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瓦納卡(Wanaka)也不遠了。進城找到這裏的“十大”係列假日公園,驚訝地發現這裏居然地勢高,有湖景,還有遊泳池。於是一部分大人小孩就下水玩樂,充分享受住假日公園的好處。我們另一部分則開車去超市購物回來準備我們的晚餐。然後吃飽睡足,養足精神準備明後天的遊玩。

瓦納卡(Wanaka)的“十大”係列假日公園

路況:還是沿六號公路從西海岸到南部湖區,海拔漸升,景色優美,路況佳。住宿:瓦納卡有眾多的各式住宿點。我們住的是“十大”舒適小屋假日公園(Top 10 Pleasant LodgeHolidayPark),地高有景,條件很好。餐飲:瓦納卡鎮裏西餐廳,快餐店,咖啡館都很多。當然我們還是自己煮中餐。特別提示:一路風景好,變化多。慢慢欣賞,不宜急急趕路。藍池(Blue Pool)在路途中,必看。

 

瓦納卡(Wanaka)——(80km)——皇後鎮(Queenstown,住宿兩晚)雄山與碧湖當中的天堂

 

瓦納卡是個僅3000多常住人口的小鎮,位置在瓦納卡湖的南端。遊樂項目有獨特的“迷幻世界和迷宮”(Puzzling World andMaze)、湖上觀光、登山、騎馬、釣魚、滑雪、跳傘、乘小飛機觀景等等。其中離城區僅兩公裏的“迷幻世界和迷宮”是很值得去的一個地方。裏麵是精心設計的一些似是而非令人迷惑的東西。例如專門設計的傾斜房間,人在裏麵走時覺得自己是斜著身子走路,水會往上流,球能向上滾。還有一個七麵牆擺滿了幾百個人頭像的房間,人在中間走會覺得所有人頭的眼睛會隨著你移動而始終都盯著你。這些都是錯覺,但是很有意思。推薦一下。

眼睛會隨著你移動而始終都盯著你的人頭

小城瓦納卡

瓦納卡和皇後鎮距離很近,有兩條路相通。一是沿六號公路經克倫威爾(Cromwell),路程較遠。另一條就是我們要走的卡德羅納山穀公路(Cadrona ValleyRoad)了,路程較短。這條路是新西蘭海拔最高的公路。我在路上用能測海拔的卡西歐手表測了一下,最高處的海拔約1200米,平均應該有800多米吧。雖然不能和我們的西部公路相比,但也是一片高原景色了。在公路快結束要轉回六號公路時,也是路上海拔最高的地點了。有一處平台可停車欣賞遠處的法卡提普湖(LakeWhakatipu)。我們到時,天氣忽晴忽陰,雲比路低。遠處那把烏雲與大地連接起來的一片模糊就是正在下的雨了。從這點往下,是之字形的盤山路連續多個180度大彎的急降。天雨路滑,自然得加倍小心了。

 

新西蘭海拔最高的公路

離皇後鎮僅21公裏的箭鎮(Arrowtown)也是一個著名的旅遊點。這是個人口不到2000的小小鎮。出名的是秋天滿山遍野的黃葉和一百多年前中國人來此地淘金的遺址。遺址是一些極其簡陋的石頭小屋,個別甚至在裏麵都站不直身子。可見我們的先輩們是如何艱辛地在此地生活。

終於此行的重頭戲之一――皇後鎮(Queenstown)到了。皇後鎮位於群山環繞的法卡提普湖(LakeWhakatipu)邊上,是新西蘭最出名的旅遊度假勝地。這裏無論春夏秋冬都遊客眾多。不象新西蘭別的地方商店們都早早關門,這裏是有夜街逛的。除了雄山碧湖的無敵風景,皇後鎮也是戶外運動的天堂。作為蹦極跳運動的發源地,第一個商業的蹦極跳由於就在六號公路邊所以仍然是最熱鬧的蹦極跳點。此外還有直升機蹦極跳、跳傘、滑翔傘、三角翼滑翔、騎馬、漂流、極速快艇、登山、滑雪、遊泳、越野自行車等等不同的戶外運動,讓你在這高山大湖裏玩個痛快。不過,除了自己登山健行外,參加所有的運動都會讓你心疼的。比如跳一次傘要新幣三百多(相當於人民幣一千八百),騎兩小時馬要人民幣接近五百塊等。想要不心疼,也可以象我們一樣在湖邊城區裏溜達溜達,沙灘上曬曬太陽,喝喝咖啡,繞湖邊走走路,不怕冷的還可以下到深藍的湖水裏遊泳,輕鬆休閑一下。

 

皇後鎮(Queenstown)

我在02年“十.一”來時雪季還沒結束,讓我來得及在山頂鳥瞰整個皇後鎮地區的滑雪場過癮了一次。現在是夏天,雪是見不到了,但20來度的氣溫讓人極其舒適。陽光燦爛,藍天白雲,高山碧湖,綠草如茵,海鷗亂飛,遊人不喧,街道幹淨,城區整潔,恍恍然似人間天堂。我們在皇後鎮連住了兩晚,都是在城區邊緣的皇後鎮湖景假日公園(QueenstownLakeview HolidayPark)。這裏設施新,場地大,比本地的“十大”係列假日公園要好得多。這樣我們在皇後城遊玩甚至都不用開車。而且離皇後鎮的山頂纜車站才不過幾百米的距離。山頂觀景台是看皇後鎮全景和日落的最佳地點,一直開到晚上11點。

 

皇後鎮湖景假日公園(Queenstown Lakeview Holiday Park)

 

跳傘場地.

Lake Hayes.早在國內,我在靠著床的牆上貼了一張湖泊邊草地上悠閑吃草的羊的照片. 後來查出來就是這個Queenstown 邊上的LakeHayes湖邊風景. 所以這次專門停車找照片上的地方,可惜沒找著. 並不是所有湖邊都可以去得到了.看來,以前在床邊貼了那張圖就注定今天要在新西蘭居住的了吧. :)

路況:卡德羅納山穀公路(CadronaValley)是瓦納卡和皇後鎮之間的捷徑,也是新西蘭全國海拔最高的路。接近皇後鎮路段彎多坡陡,需多加小心。住宿:高中低各檔次地住宿極多。我們這次和02年那次的住地都是皇後鎮湖景假日公園(Queenstown Lakeview HolidayPark)。設施新,地勢高,近城區,又近山頂纜車(Gondola)。房車住宿首選。餐飲:中餐館至少有四家。我們在皇後鎮湖邊的一家叫“文華”的中餐廳吃了年夜飯,味道不錯。特別提示:準備大量銀子來花。戶外活動的天堂,但費用不菲。市區內有很多代訂各種戶外活動的公司。

 

皇後鎮(Queenstown)——(263km)——庫克山(Mt. Cook)星空與草地之間的靜寂

 

告別了休閑的皇後鎮,我們就開往新西蘭的最高峰—海拔3754米的庫克山(Mt.Cook)了。這一路都是高原景致。荒涼的山,金黃的草。基本很少見綠色。視野也很開闊。經過一片草原,全是金黃的戎草,一直連到遙遠的山脈去,也頗為壯觀。從八號公路轉入專門進庫克山的八十號公路後,綠色的樹林才又出現了。庫克山海拔不算高,進山的公路也容易行駛,海拔不過才三、四百米。但遠遠地看到蜿蜒的公路那邊終年積雪的尖頂雪峰,襯著眼前綠色的樹木和奶綠色的普卡奇湖(LakePukaki),仍是讓人驚歎。庫克山最適合喜歡登山健步的旅行者了。在庫克山村子裏的旅遊信息中心就有很詳細的各條步行道資料。其他的活動包括坐小型飛機觀景、到山上的塔斯曼冰川(TasmanGlacier)上行走和由有經驗的導遊帶領著在純天然的雪地裏滑下來。我們是在傍晚時分開進八十號公路的。路中見到一線陽光正照射在綠色的普卡奇湖邊一小片金黃的草地上,背景正是皚皚的庫克山,實在是美得令人不覺醉倒。我02年來時正是初春,雪山更多,更給人一個小西藏的感覺。那一次的旅行線路有所不同。我們當時從皇後鎮開房車去了米佛海灣(Milford Sound)看雪山大海的絕景後沿94號公路經過提阿瑙(TeAnau)一直開到了但尼丁(Dunedin),再沿東海岸的一號公路去奧瑪魯(Oamaru)看小企鵝,之後再轉83號公路回到八號公路才進庫克山的。這次由於時間關係,就去不了米佛海灣了。我們住進了離庫克山二十公裏的格林坦納公園中心(Glentanner ParkCentre),才發現它的很多房車位置是最近才開發出來的,保留著樹林草叢的野趣,別有另一番味道。由於這裏遠離城鎮,晚上燈光極少。人隻要走在黑暗中就可以看到滿天的燦爛星光和橫跨整個天空的極清晰的銀河。仰望星空,耳聽蟲鳴,感受著大自然的靜寂。今夕何夕!

 

進入Mt Cook區

格林坦納公園中心(Glentanner Park Centre)-住宿營地

廚房的景窗

路況:八號公路轉進庫克山的八十號公路,路況都好,視野開闊。住宿:庫克山村子裏有汽車旅館和宿營地。在山腳也有無人看管但沒有電力設施的宿營地。還有五星級酒店隱居賓館(HermitageHotel)。但建議住離庫克山二十公裏,可以清晰地眺望雪峰的格林坦納公園中心(Glentanner ParkCentre),適合看雪山的日出日落,價錢公道。餐飲:隱居賓館裏有餐廳、咖啡廳。特別提示:格林坦納公園中心也有汽車旅館,夏季遊人多,如果想住需要提前預訂。住帳蓬或房車則不需要。

 

庫克山(Mt. Cook)——(144km)——菲爾利(Fairlie)白雲與雪峰為伴的時光

 

一大早就被同伴連聲叫醒“紅了,紅了”。紅的是日出前的雲霞。趕緊跳起來。東方已是一片通紅。地平線上是金燦燦的霞光,在還處在黑暗中的大地上顯得格外耀眼。遠看庫克山頂卻還在黑暗之中。但很快隨著太陽的露出地平線,雪峰和罩在庫克峰頂的一大片雲野亮了起來。可惜尖頂始終在雲裏,看不到第一道陽光照射在最高峰的景象。今天是休閑天。直到在公用廚房裏慢悠悠的做完早餐,我們才驅車去到峰底的隱居賓館(HermitageHotel)。賓館背南朝北,陽光充沛,又可以直接看到庫克山峰頂。建築設計依著背靠的山勢而做,色調用毫不起眼的暗灰藍色,與整個周圍環境和建築本身的名字“隱居”非常和諧。賓館歡迎遊人進入。在正門上方二樓有一個外挑的大平台,是賓館咖啡廳的一部分。我們就在這平台上喝一杯咖啡,以太陽傘遮擋強烈的新西蘭陽光,麵對庫克山峰頂,抬頭再看看一些好象突然出現的奇形怪狀的山峰周圍的雲朵,悠閑地度過了一個美好的中午。

 

日出

隱居賓館. 二樓的deck是最佳喝咖啡賞Mt Cook 的地方.

 

雪山

這就是新西蘭最高峰了. 可以穿短衣褲就能清晰看到的最高峰.

 

 

之後我們又開車到了附近一條叫胡可山穀(HookerValley)路的盡端。那裏是一個宿營地,有廁所但沒有水電設施,無人管理。住宿者自覺地把住宿費(隻成人五新幣,小孩三新幣一晚)放到一個小箱子裏就可以了。從這裏出發有長短不同的多條步行道。所以住客也不少。我們走了一條較短的步行道,半小時後去到一個風口。風極大,吹得人幾乎站立不穩。下麵是一條灰色混濁的冰川河。我們由於時間關係,也就回頭離開這白雲雪峰長伴的地方了。由庫克山出來,往基督城方向去,在八號公路上會經過一個叫鐵卡坡湖(LakeTekapo)的地方。這是個著名的旅遊點。鐵卡坡湖海拔710米,湖水純藍,空氣極清。湖邊有一個叫好羊倌(Church of GoodShepherd)的小小教堂,麵積雖小但風景極好。由教堂內祭壇後麵的大片無框玻璃窗看出去,可以見到南阿爾卑斯山脈的景色。如果在冬天,白雪皚皚的連綿雪峰更是迷人之極。而這個教堂本身也和周圍的湖泊山脈一起成為一大景觀了。這時天色已經慢慢變陰。我們開車到一個叫菲爾利(Fairlie)的小鎮時已近昏黑了。我在路邊標誌看到了這裏有一個“十大”係列的假日公園,於是就決定在這裏住宿了。這個假日公園雖然規模不大,但是環境很好,住宿的人也不少。旁邊有一個大公園。到處時幾十米高的大樹,環境極其優雅。

菲爾利(Fairlie)途中的景色

 

路況:路況好,山路也不陡。住宿:菲爾利是個人口不到1000的小小鎮。住宿不多。但是因為靠近一個滑雪場的緣故,這裏的菲爾利門戶“十大”假日公園(Fairlie Gateway Top 10HolidayPark)相當好環境。餐飲:少。超市早早關門,購物也不方便。特別提示:可停可不停,如果想坐熱汽球,可以趕到梅芬(Methven)住。

 

菲爾利(Fairlie)——(177km)——基督城(Christchurch)熱鬧與悠閑融合的花園

 

今天從菲爾利(Fairlie)開到基督城(Christchurch),路途就非常好行駛了。由八號公路轉入一號就行了。我02年那次則是摸黑趕到了一個已乘坐熱汽球出名的鎮子叫梅芬(Methven)的,第二天再開到基督城。進入一號公路號車輛也漸漸多了起來。我們很快就在陰天微雨當中來到了基督城。基督城是南島最大的城市,市中心廣場的大教堂和城市雕塑都是值得一遊的地方。另外,博物館、植物園和美術館都應該看一看。乘坐有軌電車(Tram)和雅方河上的小艇(Punting)也很有意思。我們把車子挺在市中心旁邊的一個公園內(可以免費停車三小時),再步行二十分鍾左右到市中心的大教堂廣場。可惜陰雨天氣,再加上我們由皇後鎮庫克山等極美的地方過來,所以興致不大,隻是隨意閑逛。逛完一圈再開車去基督城的“十大”係列假日公園,卻已經沒有位置了。這也是第一次碰到沒有房車空位的假日公園。可見基督城確實是旅遊的熱點,而現在也是旅遊旺季。後來看看旅遊冊子找了一家叫北南假日公園(North South HolidayPark)的。環境設備一般。最奇怪是男女居然公用一個大的洗漱間(裏麵有若幹小間的浴室和廁所),令到我們和另一些洋人都在進入前繞了這個房子一圈,以為搞錯了。

基督城(Christchurch)

第二天,也是我們要結束行程的一天了,卻是陽光普照,令人精神一爽。又逢周六,我們還是去了昨天的市中心大教堂廣場。但今天和昨天是大為不同了。天氣好,又是周末,廣場上遊客眾多。街頭表演滑稽戲的藝人也出來了。廣場上還有一個女子把自己妝成一個銀色的古代賣花女雕塑,站在教堂門口幾小時不動。也有人在廣場地上下起巨大的國際象棋來。我們流連忘返時卻不得不趕著去退還房車,準備上飛機了。這樣也就圓滿結束了這十一天得南島房車遊了。

 

路況:地平路直,一號公路。住宿:基督城各種住宿選擇很多,遊客也很多。想在夏天旅遊旺季住本地的“十大”假日公園,需要提前預訂。我們住的是北南假日公園(North South HolidayPark),並不推薦。餐飲:選擇眾多。中餐館也多。離市中心不遠的一家叫“中國城”的可以喝廣式午茶。特別提示:最好把在基督城停留的時間安排在周末,這樣在市中心的廣場會熱鬧很多。

 

車輛介紹我們所租的房車(Motorhome)是六個床鋪(Six Berth)的奔馳(MercedesBenz)牌房車,也是能租到的最大的了。這是一輛2200cc的柴油自動檔/手檔車,而我們在2002年“十.一”租的則是2500cc的福特牌手檔車。兩車外表和內部布局皆一模一樣。房車長6.6米寬2.25米高2.95米,車內高度2米。裏麵的結構是:前艙的司機座可直通後艙,前艙隻能坐兩個人;後艙另有一個側門,側門上來直對的一張沙發可打開成一張雙人床,尺寸為1.05x1.80米;沙發旁邊是微波爐和一個兩頭的小型煤氣爐及一些廚櫃包括裏麵的一些碗碟刀叉等餐具,還有一個60升的小冰箱;廚房對麵側門旁邊是廁所及洗澡間,廁所的汙穢物在下麵一個小箱子裏,到了公用廁所才能倒掉;浴廁旁邊是小洗手池;車本身帶著的水箱的容量是95升,隻夠一個人洗一次澡,洗澡水是用煤氣加熱的;汙水箱的容量是85升,位置在車側門旁邊,要到一處住宿點或專門供排汙的地方有排汙管才能排掉;後艙盡頭是一個三麵圍繞的沙發及當中一個茶幾,可改成一張雙人床,尺寸為1.20x2.10米;還有一張雙人床則是在前艙司機位的頂上了,要爬上去的,尺寸為1.25x2.10米;後艙內沿周邊都有頂櫃,可以放行李和租車時配備的枕頭被子等等;車上還有電暖氣機,要到住宿地用240V的電源才可使用。此行車況一輛車子上路,開房車要的是舒適。這次的奔馳自動檔/手檔車比2002的福特牌手檔車更容易操作,而且可以隨時在自動檔和手檔之間切換,兼顧了自動檔和手檔的優點。平地用自動檔,坡路可換手檔,而且不需要使用離合器,實在是挺先進的。在方向盤左邊伸出一個操作杆(不象手檔車那樣在兩個座位中間,阻擋了司機位與後廂的通道),往左打就是自動檔,往右是空檔,往下打是減一檔而且自動換成手檔,往上則是加一檔,往右再往下是退車檔。

 

我們用的租車公司是新西蘭最大的,叫MAUI。聯網服務維修等都非常方便。我們此次行車唯一的故障是前擋風玻璃的裂痕,在遊程的第四、五天左右出現,且裂痕慢慢變長。後來打電話給租車公司,被告知無需擔心,並不會影響正常行駛,也不會漏雨。因為我們買了全保險,也不需擔心以後對責任的確定。故整個行程來說,一切順利,無驚無險。

 

在新西蘭租車我兩次在南島自駕房車遊都是找的一家叫Maui(音“毛伊”)的租車公司。公司規模很大,遍及澳洲和新西蘭各地。新西蘭的租車公司價格都是按旅遊季節和租車的時間長短而變化的。2002年是十月租的,還屬於淡季,當時是每天158元新西蘭幣。2005年是二月租的,屬於旺季,每天307元新西蘭幣。但租11天有優惠,可以免兩天的租車費,平均下來是每天251元新西蘭幣。如果在五月到九月之間的最淡季節,價格則為每天124元新西蘭幣。以上價格都是最大的六鋪房車。除了毛伊(Maui)外,新西蘭還有很多其他或大或小的房車出租公司。較大的有奇亞(Kea,一種高山食肉鸚鵡)、阿波羅(Apollo)、太平洋地平線(PacificHorizon)、逃離都市(Breakaway)、布裏茲(Britz,已和毛伊合並)和人間天堂(Paradise)等。這些公司的網站如下:毛伊(Maui):www.maui.co.nz 奇亞(Kea):www.keacampers.com/newzealand阿波羅(Apollo):www.apollocamper.co.nz 太平洋地平線(PacificHorizon):www.motorhomes.co.nz 逃離都市(Breakaway):www.breakaway.co.nz布裏茲(Britz): www.britz.com/#campervans_motorhomes_rv人間天堂(Paradise):www.paradise.co.nz/還有很多小公司也提供房車出租服務,價格可能低點,房車選擇可能少點,可以作為低價位選擇或者備用。我這次也聯係過不少小公司,有些甚至價格低至每天180新西蘭幣,不過早早就全部租掉了。

 

下麵是一些小公司的網站:www.sunriseholidays.co.nz www.affordablemotorhome.co.nzwww.kiwiautohomes.co.nz www.newzealandfrontiers.com www.campervan.co.nzwww.econocamper.co.nz www.walkaboutrentals.co.nzwww.motorhomehire.co.nz www.escaperentals.co.nz 

 

找好租車公司後,租車的過程和手續都很簡單。對中國遊客來說,租新西蘭的車子的手續和任何其他國家的人和新西蘭人都是一樣的。打電話和上網都可以訂車子,當然這兩種方法都需要有信用卡。在新西蘭,信用卡的使用是非常普及的,也接受國內的信用卡,Master和Visa的都可以。在網站上找到適合的房車和了解了價格後,打電話過去,說明你要的房車型號、租用的起止日期、取車和還車的城市,報上你的姓名和聯係電話、信用卡號,你就訂好你的房車了。定金大概是20%左右,餘額在取車時付清。要注意的是,必須了解清楚什麽時間內取消預訂可以退還定金。一般來說,在取車前的一個星期內如果取消預訂,是要扣一部分定金的。預訂後,租車公司會給你傳真或者電郵一份確定預訂的單子,上麵有所有訂車子的詳細資料和預訂號,憑這張單子你飛到新西蘭後就可以找機場內租車公司的攤位聯係去取車子啦。目前來說,國內的駕駛執照翻譯公證後可以在新西蘭入境後的一年內使用。如果有國際駕照,就更好了。

新西蘭的道路新西蘭的路況都很好。個別路況不佳不適合租用車行駛的路,租車公司都有聲明。市區路限速為時速50公裏,市郊路一般是60到80公裏的限速,其它出了市郊之後的都是限速100公裏的了。新西蘭的郊外道路以數字為編號。最長的是一號公路,縱穿南北兩島,中間分開南北島的庫克海峽則由渡輪來連接。南島呈長條的南北走向形,西邊多是山路,東麵則多平地。新西蘭人大多喜歡開快車,但同時又很有禮貌,很遵守規則。雖然沒有禁止按喇叭,但無論市區還是郊區還是很少聽得到喇叭聲的。超速開的人也不少,且司機們還會互相提醒小心警察和他們埋伏起來的照相機。如果你在新西蘭鄉村公路開車,看到對麵來的車子對你閃幾下車燈,可不要認為是他對你有什麽不滿意或者催你快點啊什麽的,那是提醒你前麵不遠有警察,小心別超速了。你應該做的是揮手致謝意,注意自己的車速。但開著六個床鋪的大房車,因車身過重所以在路上是限速90公裏的。以什麽樣的速度行駛看具體的路況,當然是生命要緊安全第一了。

02年開房車時,與幾乎所有的差不多大小的房車會車時,大家都會揮手互相致意。不知為什麽,這次揮手好象對麵的人沒反應。

十一天行程的另一種選擇—我在2002年10月自駕房車的行程:第1天:奧克蘭(Auckland)飛基督城(Christchurch),取房車從基督城橫穿南島走73號公路直接開到格雷茅斯(Greymouth),258公裏,約4.5小時。宿格雷茅斯。第2天:格雷茅斯(Greymouth)沿西海岸線到福克斯冰川(FoxGlacier),約200公裏,4.5小時。宿福克斯冰川。第3天:福克斯冰川(FoxGlacier)翻山越湖到皇後鎮(Queenstown),約400公裏,7.5小時。宿皇後鎮。第4天:皇後鎮(Queenstown)內遊玩。宿皇後鎮。第5天:皇後鎮(Queenstown)到米佛海灣(Milford Sound),291公裏,約5.5 小時。宿米佛海灣唯一的一個房車營地。第6天:遊完米佛海灣(MilfordSound)後到但尼丁(Dunedin),411公裏,約7小時。宿但尼丁。第7天:但尼丁(Dunedin)到奧瑪魯(Oamaru),115公裏,約1小時45分鍾。宿 奧 瑪魯。傍晚觀小企鵝。第8天:奧瑪魯(Oamaru)先到庫克峰(Mt.Cook)再到梅芬(Methven),共約460公裏,8.5小時。第9天:清早在梅芬(Methven)坐熱汽球,之後開車到基督城(Christchurch), 約90公裏,1.5小時。宿基督城。第10天:基督城(Christchurch)到漢瑪溫泉(HanmerSpring)再回基督城(Christchurch),270公裏,約4小時。宿基督城。第11天:退房車,飛奧克蘭(Auckland)。這次行程與2005年的行程相比,少去了凱考拉(Kaikoura)、皮克頓(Picton)、納爾遜(Nelson)、普納卡伊奇(Punakaiki)和沒有停留瓦納卡(Wanaka)。多去了非常值得一去的米佛海灣(MilfordSound)、南島第二大城但尼丁(Dunedin)、美麗小鎮奧瑪魯(Oamaru)。如果有15天左右,基本上整個南島都可以跑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