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啊,上海!

(2008-07-18 09:11:50) 下一個




啊,上海!


作者:謝盛友


我打開最新的上海地圖,原先上班的極度偏僻的安亭,現在幾乎處於市中心的位置。現在的上海市區真實地包括南匯,海水就在腳底下,左右的真實的: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上海的版圖為什麽這麽大?人口為什麽這麽多?總人口逼近1900萬!

上海地區,吳淞江以南於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析嘉興東境、海鹽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華亭縣。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升華亭縣為華亭府,第二年改為鬆江府。1927年設立上海特別市,1930年5月改稱上海市。
上海,簡稱“滬”,別稱“申”。大約在六千年前,現在的上海西部即已成陸,東部地區成陸也有兩千年之久。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鬆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鬆江下遊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故上海又稱申城。

16世紀(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棉紡織手工業中心。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清政府在上海設立海關。19世紀中葉,上海已成為商賈雲集的繁華港口。鴉片戰爭以後,上海被殖民主義者辟為“通商”口岸。

1978年以來,上海不斷擴大開放,上海市常住人口1990年為1334萬人,2007年為1858萬人,1990-2007年期間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約30萬人。引發人口總量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不斷湧入的流動人口和戶籍人口機械遷入。上海市外來常住人口2007年為499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27%,來滬人員已經成為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不論是宋慶齡的上海,還是巴金的上海;不論是國共的上海,還是1949年以後的上海,上海,在曆史的每個轉折點上,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上海就是真實的激流三部曲。

李達、李漢俊、毛澤東、董必武、陳潭秋、陳獨秀、李大釗、蔣介石、宋美齡、巴金、茅盾、馮敬堯(黃金榮)、黃豆豆、寧靜,這些響當當的名字都與上海聯在一起。

馮敬堯(黃金榮)早年在上海當學徒。1900年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當巡捕。後勾結帝國主義、官僚政客發展封建幫會勢力,成為上海青幫最大的頭目,門徒達1000餘人,操縱販賣鴉片、賭博等。流氓大亨馮敬堯,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舊上海灘裏的特有產物。他家道貧寒,但利用幫會勢力,成為上海一霸。舊上海的大亨裏,排行第一的頭號大亨,當推黃金榮。

回顧曆史,上海的命運坎坷曲折。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舉行。出席代表12人,代表黨員50多人。會議在最後一天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舉行。
7月23日晚,在上海法租界望誌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正式開幕。會址設在李書城、李漢俊兄弟住宅,大家圍坐在客廳長餐桌四周,室內沒有特別布置,陳設簡單,氣氛莊重。出席者有上海的李漢俊、李達;北京的張國燾、劉仁靜;長沙的毛澤東、何叔衡;武漢的董必武、陳潭秋;濟南的王盡美、鄧恩銘;廣州的陳公博;留日學生周佛海以及陳獨秀委派的包惠僧。陳獨秀和李大釗因公務在身未出席會議,而在代表們心目中他們仍是黨的主要創始人和領袖。

如果沒有上海,如果沒有中共一大,如今的上海人生活如何?“如果”是一個方程式,“如果”不是上海地圖,“如果”不存在,但是,上海的版圖存在,上海的人口存在。
 
當年的宋慶齡與孫中山結婚,她陪同孫中山來往於上海、廣州之間,負責處理大量機密信和其他日常工作。1925年 “五卅” 慘案發生後,她極為憤慨,對上海《民國日報》記者發表談話說:“此次慘劇,簡單言之,實為英日強權對於中國革命精神之壓迫,中國人民能一致起而反抗英捕房之暴行,在上海此實為第一。 …… 凡中國國民皆當負此救國重任。 ”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23年和三哥毅然衝破封建家庭的樊籠,來到上海,愛情也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也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也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巴金寫於1983年6月29日:
我家鄉的泥土,我祖國的土地,
我永遠同你們在一起接受陽光雨露,
與花樹、禾苗一同生長。
我唯一的心願是:
化作泥土,留在人們溫暖的腳印裏。

當今的舞壇驕子黃豆豆,連續地、高密度地在國際、國內舞蹈比賽中勇奪桂冠,使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在國際舞壇上聲譽大振。黃豆豆的表演,如《醉鼓》、《秦俑魂》、《蘇武牧羊》等,擁有難以計數的“追星族”,這些舞蹈知音緊緊追隨黃豆豆的演出蹤跡,從上海到深圳,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有的甚至在劇場打出橫幅,為心中的偶像熱烈鼓噪,情景幾近於世界杯球賽。

寧靜從《炮打雙燈》到《新上海灘》;從《紅河穀》到《上海之戀》。都“很醜,但很溫柔。”

啊,上海,你真的很醜,但很溫柔!


寫於2008年7月18日,德國班貝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