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盛友文集

創業,閱讀,思考,寫作
個人資料
謝盛友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紅毛黑毛學中文

(2008-01-05 12:34:34) 下一個

● 謝盛友 

    現在是2007年12月,漢語在歐洲很時髦,在我們這個小鎮六所文理高級中學,就有三所開設漢語課。妻子在孔子學院任教,也在小鎮中學教授漢語,有一個班竟然有五十名之眾。 ( http://www.tecn.cn )
    紅毛學漢語,一是對中國好奇,覺得漢語很有意思,練得一身“你好!”,休閑時與朋友逗逗樂。二是想到中國工作,快畢業的大學生或現在任職於大公司的工程師,就懷著這個目的。紅毛學漢語,第一種情況居多,學著玩。第二種比較少,學著用。 ( http://www.tecn.cn )
    上個世紀,德國紐倫堡中文學校創辦時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紐倫堡的中國孩子不再墮落”。至今我仍然記憶猶新。當時這篇文章的內容是說,“德國的中國小孩”說中文時總夾帶德語單詞,比如“這個遊戲很 lustig(有趣)”,這種操“混合語言”的孩子,我稱為“墮落”的小孩。有了中文學校,中國小孩可以學習中文了,會有長進,因此不再“墮落”。 ( http://www.tecn.cn )
    我們一直很忙,沒有時間專門開車送兒子去紐倫堡學習中文,不過,在家裏也經常教兒子學中文,並且規定,在家 裏不許講德語。兒子說中國話還可以,但寫中文字,真要命。今天會寫,明天忘記,剛剛會寫,現在忘記。怎麽辦?沒有學習掌握中文的環境,“英雄無用武之地!” ( http://www.tecn.cn )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海外華人父母心!
    “我是中國人”那五個中國字,“我”字他今天會寫,明天忘記,不是漏掉一撇,就是少了一點,可謂“我”中無“我”。“國”字更可怕,今天少了底下一橫,我看了說:“糟糕,國無邊界,於驊,你還是很有地球村概念的嘛!”明天的“國”字中間的“或”字中間沒有“口”,我看了更哭笑不得:“以你這樣下去,定會國將不國,虧你還是一個中國人!” ( http://www.tecn.cn )
    為什麽我們當年學外語就記得住、記得牢,因為我們想出國,迫切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所以有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有動力就有效果。黑毛兒子學中文,除了“英雄無用武之地”之外,就根本的是,沒有壓力和動力。 ( http://www.tecn.cn )
    發怒。於是“下定決心,不怕困難”把兒子送到紐倫堡中文學校去。第一次是妻子開車送兒子 的,畢竟七十多公裏路程,為了不遲到,早上十點一刻就出門,下課回到家裏,也是下午四點鍾了。兒子學中文,煩惱了一天,而妻子開車陪同,也勞累了一天,猶然有一種“劃不來”的感覺。 ( http://www.tecn.cn )
    我反駁,學中文,那是一場救國運動!所花費的時間和汽油費,不能按照快餐店賣炒麵或廣東鴨的價值來計算。我的意思是說,從淺的方麵講,現在學中文,於驊至少可以懂寫中國的“國”字,那不是救國運動是什麽?從深的方麵講,學中文是現在投資,未來收獲,人們不是都在起哄,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嗎?中國人的世紀,中國人不懂中文,哪行?! ( http://www.tecn.cn )
    第二次輪到我執政,送兒子到紐倫堡學中文。全班又是我們父子倆第一個到達,劉青老師到了,我上去問候:“您是劉青老師吧!我是於驊的爸爸。”劉青老師握著我的手說:“久仰!久仰!”“不敢當!不敢當!” ( http://www.tecn.cn )
    兒子在一邊聽了我與劉青老師的對話,覺得很奇怪:“久仰不敢當,那我敢當!”兒子對著我和劉青老師的麵,突然間吐出這麽一句。 ( http://www.tecn.cn )
    毛毛來了,兒子與他一口德語交談。我看在眼裏,急在心裏,我說:“在中文學校,請用中文交談!”兒子一下子反駁道:“Nein(不)!”我不假思索地回他一句:“Doch(必須)!”糟了,混合語言,從我的口裏吐出,“墮落”從我這個當爹的開始。 ( http://www.tecn.cn )
    十一點半,上課開始了,我跟劉青老師說,我想在課室的後麵坐,觀察一下小孩學中文的情況。這樣的一個班級,交給劉青老師,也真難為她。班裏的孩子,什麽樣的都有,能說會寫的有,會說不會寫的有,不會說不會寫的也有。 ( http://www.tecn.cn )
    我們為什麽要讓黑毛後代學中文,就像胡適說的一樣,我們這把骨頭,燃燒成灰畢竟還是中國人。就是這點不忍的心維係著我們的漢語情感,也就是這種漢語情感維係著我們這份不忍的心。百年、千年,直至永遠。 ( http://www.tecn.cn )
    
    寫於1998年11月, 修改於2007年12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穆紫荊 回複 悄悄話 很多身在此地異鄉的華人父母希望把自己遙遠故鄉的情結傳承給孩子,可是孩子們卻認為其父母是在把遙遠異鄉的情結強加於身在此地故鄉的他們。這是兩代人的情結錯位。也是我們所要接受的現實。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