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抗日的脊梁 - 絕境苦戰十四年

(2009-07-23 01:02:17) 下一個

來源: 68162 於 06-12-21 07:37:21   
 
 
 
 
      
 東北抗聯:絕境苦戰十四年

74年前,當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侵占我東北大好河山後,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遼闊東北大地的崇山峻嶺、荒原水畔,一支新型的人民抗日武裝、一支頑強的雄師勁旅——東北抗日聯軍(簡稱東北抗聯)誕生了。在此後的14年間,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東北抗聯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已任,英勇戰鬥,前仆後繼,有力地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大量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為光複東北、取得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挺身而出 矢誌救國

“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三省淪陷。在這山河破碎、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中國共產黨號召全中國人民迅速動員武裝起來,以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1931年9月23日,中共滿洲省委作出《關於士兵工作緊急決議》,提出“進行遊擊戰爭”。10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提出“在農民中組織遊擊隊”。東北抗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橫空出世,像是一道血肉鑄起的長城,屹立於白山黑水之間。 東北抗聯作為中國共產黨親手創建並領導的抗日隊伍,在14年的絕境苦戰中,經曆了由初始的“抗日遊擊隊”和後來的“人民革命軍”到東北抗日聯軍的逐步發展過程,並經曆了對“義勇軍”等民間抗日武裝的改造。中國共產黨和中華民族的大批優秀兒女,胸懷救國之誌,成為東北抗聯的創始人和抗聯發展壯大的中流砥柱。

周保中(白族),雲南大理人,第一位將義勇軍建成新型人民抗日武裝的領導者。他15歲入滇軍當兵,在北伐戰爭中屢建奇功,升任少將副師長。1927年他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被黨派往蘇聯學習。“九一八”事變後,他心急如焚,一再請求回國參戰,歸國途中寫下:“玉洱銀蒼遠萬裏,白山黑水任奔流。何時盡除倭寇去,佩劍鏗鏘渡九洲”的誓言,回國後被任命為滿洲省委第一任軍委書記,先後到珠河、寧安等地的義勇軍中進行爭取團結工作。由於工作出色,他很快被任命為聯合軍總參謀長。此間,他曾指揮部隊“三打寧安”,在救國軍中建立起很高的威望。1933年春,當救國軍大部敗散之際,他收攏殘部組成留守處,1934年初正式建立了黨直接領導的綏寧反日同盟軍,1936年改編為抗聯第5軍,他任軍長。1938年又組成抗聯第2路軍,他任總指揮。後來這支萬人部隊成為東北抗聯的三大主力之一。

童長榮是東滿遊擊隊的創建者。1931年11月,他任東滿特委書記後,不顧肺病纏身,經一年多的努力,相繼建立了延吉、和龍、琿春、汪清中韓工農遊擊隊和遊擊根據地。1933年11月,這支部隊整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2軍東滿遊擊隊,成為威震東滿的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成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2軍的基礎。

人數最多的一支遊擊隊是張甲洲創建的遊擊隊。1932年5月,原北平清華大學學生、共產黨員張甲洲回到家鄉黑龍江省巴彥縣,通過同學、親屬、朋友等關係,建立了一支遊擊隊,命名為“東北工農義勇軍江北騎兵獨立師”,共200餘人,張甲洲任總指揮,滿洲省委派軍委書記趙尚誌擔任參謀長。趙尚誌在隊內建立黨的組織,進行整頓,嚴明紀律,並收編一些山林隊。8月下旬,聯合抗日軍才洪猷部攻克巴彥縣城,聲威大震,隊伍擴大到700餘人,後來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36軍江北獨立師”。 東北抗聯各軍就是由這些共產黨人奔走呼號,組織民眾建立起來的。他們像一支支號角,像一把把鋼刀,像一柄柄利劍,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擊。

血戰疆場 威震敵寇

東北抗聯是一支在戰鬥中成長起來的英雄部隊,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經曆了大小無數次戰鬥,每次戰鬥都嚴重動搖了日本在東北地區的殖民統治。 牽住敵人的鼻子“打”,是抗聯襲擊和騷擾敵人的主要方略。“九一八”事變後,日軍為撲滅東北抗日烽火,關東軍數量急驟增加,到1932年9月已達4個師團,10萬餘人,後來一直保持在5個師團,加上各旅團、特種兵、守備隊、憲兵隊和特務警察隊,共16萬餘人。此外還有偽軍10萬餘人、偽警察19萬餘人,日偽軍警總數36萬餘人。1938年關東軍則增至70餘萬,對外號稱百萬。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東北抗聯采用靈活機動的遊擊戰術,巧妙與敵人周旋,向敵人的據點和重要軍事、經濟設施不斷進行攻擊,打得敵人暈頭轉向。

至“七七事變”前,東北抗聯戰鬥萬餘次,攻占和襲擊城鎮百餘座,遊擊活動遍及50多個縣境。據敵偽統計,僅1934年3月至10月,東北鐵路各線就被襲擊534次,鐵道被破壞101處。為了維護其殖民統治,日本關東軍不得不把“治安”當做“首要問題”,動用大批兵力和經費進行“討伐”作戰。至1936年,日軍消耗了14億元軍費,偽軍用於“討伐”的經費也占其軍政部總開支的34%以上。日本以陸軍近1/4的兵力和偽軍10萬人進行“討伐”,仍是四處碰壁,到外挨打,氣急敗壞的關東軍像無頭蒼蠅,團團亂轉。 拖住敵人的後腿“剮”,是抗聯疲憊和遲滯敵人的撒手鐧。日本軍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就是要先占領東北,爾後侵占全中國。但事變之後,由於東北抗聯聲勢浩大的抗日鬥爭,使日軍在東北戰場連受重創,至“七七”事變時,日軍的死亡總數已達到17.8萬人。日軍入侵華北,急需關東軍支持,但因抗聯的牽製,關東軍無力支持華北,從而打亂了日軍的侵略計劃,延緩了其侵華戰爭的進程。據日本厚生省戰後調查,“七七”事變後,日軍在東北死亡約4.6萬人,如果加上傷俘將有13.2萬人。日偽統治者不得不承認:1937年的東北是“多事之秋”,1938年內,抗日活動“更加激烈”。為此,日軍在大舉進攻關內的同時,不得不在東北增兵。東北抗聯的英勇作戰,大量削弱和鉗製了敵人,在戰略上積極地配合了全國抗戰。

絆住敵人的手腳“殺”,是抗聯打擊和消耗敵人的拿手好戲。對蘇作戰一直是日本的基本國策,但是日本進攻蘇聯的計劃卻始終未能實現,其原因之一就是東北抗聯的抗日武裝鬥爭絆住了日本關東軍的手腳,打亂了它的戰略布局。侵華期間,日軍為鞏固其殖民統治,以東北抗聯為主要作戰對象,在東北分三期進行所謂治安肅正工作,企圖一舉消滅東北抗日聯軍。但是,東北抗聯的反“討伐”鬥爭,像一條難以掙脫的繩索,把敵人的四肢緊緊捆綁起來。正如日本外交史所承認的:“由於滿洲人民的反滿抗日鬥爭,最尖銳地暴露出來了……關東軍迫於討伐,致使本來的目的——整備對蘇戰略體製,始終也不得進展。”對此,共產國際也曾指出:“滿洲的遊擊戰起了重大的作用,致使日本法西斯軍閥至今不敢發動反蘇的反革命戰爭”。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後,日本關東軍準備“北進”侵蘇,但亦因其在中國戰場泥足深陷而力不從心,未敢輕舉妄動。蘇聯也認為:“在東北,日軍被迫留住大量關東軍”。因而,日蘇戰爭終未發生。   

孤懸敵後 絕境苦戰

彭真同誌在談到東北抗聯的艱苦鬥爭時曾這樣說:“我們共產黨20多年領導的革命鬥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第一件:紅軍二萬五千裏長征;第二件:紅軍長征後,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第三件:東北抗日聯軍的十四年苦鬥。”   

東北地處亞溫帶,夏季時間短,冬季時間長,山林險峻,冬季奇寒,冰雪連天,自然環境極為惡劣。抗聯部隊經常冒著零下30~40℃的低溫行軍作戰,身無棉衣,腳著單鞋,露宿山林荒野,爬冰臥雪,鋪地蓋天,常常被凍得指斷膚裂。“七七”事變後,東北抗戰進入了更加艱難的時期,敵人為了配合對抗聯的“大討伐”,采取“集家並屯”的政策,使抗聯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

為了解決日常的軍需供給以及重新建立被敵人破壞的基地,抗聯將營地選在不易被敵人發現的深山老林、懸崖絕壁等無人出入的地方,建立後方營地——抗聯密營。

所謂密營,多半是地窨子,在地下挖個半人高或一人高能藏人的坑,再用樹枝、草蓋上。密營的生活是異常艱苦的,白天日偽軍和“密探”輪番搜山,有時日本飛機還低空偵察,因此,白天不能出密營活動。特別是冬天,一旦在雪地留下腳印,就有被圍殲的危險,隻有夜間才能出來活動。冬天,大雪封山,為了安全起見,無論多少人上山,必須踩一個腳窩,以免引起日軍注意。密營的麵積很小,容納不了太多的人,多數人是抱著搶坐著睡覺。缺衣少糧,是東北抗聯在密營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帶的糧食吃光了,大家就一起吃幹蘑菇、皮帶和發黴的爛馬皮。抗聯戰士就是依托這種賴以生存的後方基地,冒著零下40多度的奇寒,在高山密林間與日本關東軍浴血苦戰。

1939年冬天,廣袤的東北大地一片冰天雪地,到處彌漫著恐怖的氣氛。日偽軍在針對抗聯部隊的“三省大討伐”中,集中2.5萬兵力,圍剿楊靖宇將軍僅3000人的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由於有人告密,楊靖宇將軍被敵人包圍在小樹林中。1940年2月23日,他被日偽軍包圍在樹下。日偽軍先是勸他投降,他毫不理會,連續射擊,射中了5個敵人。最後,他的胸膛被一顆子彈擊中,壯烈殉國。殺害楊靖宇的凶手、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穀隆一郎充滿困惑:楊靖宇究竟是靠什麽在斷糧半個多月且零下二三十攝氏度的嚴寒下堅持戰鬥這麽長時間?他懷著敬畏的心情,用軍刀劃開了楊靖宇的胃,裏麵隻見到樹皮和棉絮。這個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劊子手“默默無語,一天之內,蒼老了許多”。岸穀隆一郎的殘生一直受著良知的折磨,他最後毒死了自己的妻子和兒女,剖腹自殺。在遺囑中,岸穀隆一郎寫道:“天皇陛下發動這次侵華戰爭或許是不合適的。中國擁有像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

從容赴死 前仆後繼

14年的東北抗戰是艱苦的,更是殘酷的。敵強我弱的形勢,使東北抗聯蒙受了巨大的犧牲。在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麵前,抗聯將士一往無前,慷慨悲歌,視死如歸,表現出了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的英雄氣概。

敵我力量和武器裝備對比的眾寡懸殊、優劣懸殊,使先後參加東北抗聯的5萬多將士大部血染疆場。在敵人的無數次討伐中,120多位師以上幹部戰死,楊靖宇、趙尚誌、王德泰、許亨植、童長榮、夏雲傑、陳榮久、汪亞臣、祁致中、宋鐵岩、金正國、魏長奎等40餘位軍以上幹部為國捐軀。抗聯將士的鮮血染紅了長白山麓、鬆花江畔。

1938年,東北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最艱苦的階段。為打破日軍的包圍,抗聯第5軍分為三部分開展遊擊活動。5軍3師8團1連的11名戰士在連長李海山帶領下,為掩護主力部隊轉移,在小孤山進行了一次頑強的阻擊戰。這次戰鬥,抗聯僅12名戰士抗擊日偽軍300餘人的進攻,堅持近7個小時,斃傷日偽軍近百人,保衛了總部機關和後方根據地的安全。連長李海峰和11名戰士全部壯烈犧牲,他們頑強的戰鬥意誌極大地鼓舞了抗日軍民,震撼了日偽軍。二路軍總指揮周保中將小孤山改名為“十二烈士山”,並賦詩高度讚揚了孤山英魂。

著名抗日將領趙尚誌的頭顱不久前在長春被發現。這一震撼人心的消息曾一時成為海內外的重大新聞,也極大地慰藉了廣大人民群眾和海內外愛國人士的心。那是1942年,趙尚誌率領部隊襲擊鶴崗梧桐河偽警察所時,不幸負重傷被俘。子彈從他後腰打進斜著從前腹穿出,血流不止。敵人對他突擊審訊,趙尚誌毫無懼色,一麵以驚人的毅力抑製著難以忍受的傷痛;一麵對偽警察痛罵:“你們和我不同樣是中國人嗎?你們卻為賣國賊,該殺!我死不足惜,今將逝去,還有何可問?”8小時後,他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在東北抗聯中像趙尚誌這樣身陷囹圄、屢受酷刑、刺刀下不變節、斷頭台上挺胸的愛國傑士,不勝枚舉。人們所熟知的還有著名的抗日巾幗英雄趙一曼,抗日名將李兆麟等等。

“為有犧牲多壯誌,敢教日月換新天”。東北抗聯就是這樣一支摧不垮、打不爛的鋼鐵隊伍。他們從幾十個人的反日遊擊隊發展到數萬人的抗日聯軍,爾後又在鬥爭中減員至不足2000人,始終前仆後繼,英勇戰鬥。1941年後,東北抗聯與蘇聯遠東軍建立了協同作戰關係。他們與蘇軍並肩作戰,最後徹底搗毀了關東軍老巢,迎來了東北大地的第一縷陽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