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對中國的潛艇優勢急了,美軍聯合亞太盟友針對中國構築“反潛鏈”

(2010-07-15 08:34:45) 下一個
美軍聯合亞太盟友針對中國構築“反潛鏈”

國際在線

  集體亮相亞太軍港展示威力,聯合盟國構築對華“反潛鏈”
  素有“水下航母”之稱的美軍“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向來“神出鬼沒”。作為美軍海基戰略核力量的中堅,“俄亥俄”級核潛艇經常潛伏在大洋深處執行“秘密任務”,除非這艘龐然大物自己浮出水麵,否則它的行蹤很難被其他國家摸清。然而最近,極少拋頭露麵的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罕見地同時出現在亞洲的三個軍港,引起了軍事觀察家們的注意。有分析認為,美軍這一“展示肌肉”的行為,不僅是在向中國及其他亞太國家炫耀武力,更是為了強化針對中國的“反潛鏈”。
  核潛艇集體對中國亮劍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方麵曾在上個月透露,美軍現役的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將會同時離港外出執行任務,果然在6月28日,就有3艘同時出現在了亞太地區。28日當天,“俄亥俄”號現身菲律賓蘇比克灣,“密歇根”號抵達韓國釜山港,“佛羅裏達”號則出現在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
  美國三艘最頂尖的核潛艇同時現身亞太,暴露出了幾大“疑點”:首先,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一起離港出動,這在美軍曆史上尚屬首次;其二,4艘核潛艇中的3艘同時在亞太港口出現也是第一次;其三,美國海軍罕見地在網頁上高調披露“密歇根”號停靠釜山港的照片。據悉,“密歇根”號將會在釜山港停留一個星期,其目的是進行補給。
  美國現役共有4艘“俄亥俄”級巡航導彈核潛艇,除了亮相亞太的這三艘外,還包括“佐治亞”號核潛艇。這4艘核潛艇以前是“三叉戟”戰略核導彈的發射平台,經過改裝後,每艘核潛艇最多可攜帶154枚配有常規彈頭的“戰斧”巡航導彈,可用來打擊1600公裏內的任何陸上和水上目標。隸屬美國太平洋艦隊的第九潛艇大隊指揮官弗蘭克·卡德維爾稱,“相對於一般核潛艇來說,這批巡航導彈核潛艇的能力是革命性的,它們可以攜帶‘戰斧’式導彈,擁有特種部隊,還配備了先進的情報監視係統以及指揮中心。”有美國媒體形容說,這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每艘上麵配備的火力都和一艘航母編隊的火力大致相當,它們好比是一個隱形的水下航母戰鬥群。
  美國國防部對外聲稱,3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到亞太軍港是“例行訪問”,同時現身純屬巧合,並不是針對區內任何國家的行動。但一些軍事專家並不這麽認為。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中國專家葛來儀指出,“戰斧”導彈的到來是為加強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存在而做出的努力”,“它傳遞了一個信息,沒有人能夠打消我們成為該地區平衡者的決心。”
  一位與中美軍方都有密切聯係的資深亞洲軍事專家指出,460餘枚“戰斧”式巡航導彈無論如何都是一種巨大的潛在火力。“這是一個信號,說明美國不僅決心維護自己在亞洲的軍事統治地位,還要讓外界看到它這樣做的決心,這是對北京及其他所有國家傳遞的信息。”
  頻頻在中國周邊練反潛
  今年以來,美軍在亞太地區的潛艇活動明顯增多。除了帶有炫耀武力意味的展示外,美軍還在中國周邊海域頻頻演練反潛能力。
  由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2010”多國海上演習正在夏威夷海域進行。美國此次派出3艘核潛艇參加,演習重點內容之一就是反潛。韓國和日本各派出一艘常規潛艇參加充當“假想敵”。據報道,美國認為此前“天安”艦事件暴露出韓國海軍無力發現敵方微型潛艇,因此在演習中還會特別演練如何對付微型潛艇。
  與此同時,在靠近中國的新加坡海域,美國海軍與東盟國家定期舉辦的“卡拉特2010”聯合海上演習也正在進行。卡拉特演習始於1995年,是美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年度雙邊海軍演習。今年的演習從6月6日開始,共持續91天,參加國包括美國、新加坡、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共9個國家,總兵力約為1.7萬人,參演各型艦船共73艘。據悉,反潛也是這次演習的重要科目之一。隸屬於太平洋艦隊的美軍“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傑克遜維爾”號參加了此次演習。
  在借演習提高反潛能力的同時,美國海軍的潛艇力量正在悄悄地“東移”。根據美國海軍的戰略調整計劃,在未來幾年內,60%的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和航母將部署太平洋艦隊。看來,美國一直宣稱的要將防衛中心從大西洋變成太平洋、增加太平洋地區潛艇力量的計劃已經在付諸實施了。正如太平洋艦隊第9潛艇大隊指揮官弗蘭克·卡德維爾所說,“我認為,4艘巡航導彈核潛艇的同時部署是一次驚人的行動,這表明我們旨在加強美軍在該地區能力的想法已經開始付諸行動了。”
  對付中國潛艇花樣翻新
  分析人士認為,美軍潛艇最近在亞太地區的活躍顯示出,為了應對中國潛艇作戰能力的提升,防止中國潛艇挑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主導權,美國正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中國潛艇力量的遏製。
  美國現役的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都部署在美國西海岸的軍事基地。如今,這些具有巨大攻擊威力的海下打擊平台,將逐漸向中國周邊靠攏。
  事實上,美軍幾年前就已經在關島部署了3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目前正計劃在關島、夏威夷,甚至在日本部署更多的核潛艇。這次3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同時現身亞太,也是美軍“前進”計劃的一部分。前進部署以後,美軍潛艇可以以更快的速度應對東亞地區的挑戰,因為如果美國潛艇從美國西海岸的母港出發,需要幾天才能到達東亞地區,而如果從關島出發,隻需要幾十個小時就可以到達。
  除此之外,美軍還積極地與亞太盟友聯合,構築針對中國的“反潛鏈”。美國一直鼓吹和日本及其他亞洲軍事盟國聯合構築針對中國的“反潛鏈”,試圖將中國潛艇限製在中國內海活動,目前美國主導的正在進行中的兩場海上演習就是這種策略的體現。
  戰略上的“包圍”還需要武器的配合。據美國媒體報道,美軍正對現役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進行大修以延長其使用壽命。目前,美國已經對部署在夏威夷的“洛杉磯”級核潛艇進行了升級,增強了武器火力,並增加了先進的情報監視係統。此外,據一名美國海軍方麵的專家透露,為應對中國潛艇戰力的提升,美軍正計劃重新評估使用柴電潛艇、研究部署水下力量倍增器、大力發展反潛能力以及擴建潛艇部隊。
  新聞分析:美軍為何忌憚中國潛艇
  眾所周知,潛艇由於具有航程遠、攻擊能力強、隱秘性高等特點,是航母的天然克星之一。而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潛艇技術,自然讓航母力量傲視全球的美國“心驚膽戰”。
  根據美國情報部門的統計,中國自1995年至2005年,共新增了31艘新型潛艇,而且目前造潛艇的速度依然“驚人”。有美國專家聲稱,由於美國本身的潛艇數量在遞減,而中國潛艇處在飛速發展中,因此15年後,中國潛艇有可能對美國潛艇形成局部優勢。因此,美國必須提早作出反應,防止這種事態的發生。
  美國嚴防中國潛艇也是遏製中國崛起的需要。有美國軍事專家認為,如果中國潛艇無法突破“三條島鏈”進入太平洋,就不能對美國本土地區形成有力威脅。因此,為了防止中國海軍走向“藍水”,美國對中國構築了“三條島鏈”的封鎖。
  “第一島鏈”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日韓等地的基地和駐軍組成,這條島鏈是美國和日韓等國向西部署的最前沿;“第二島鏈”以關島為中心,由駐紮在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基地群組成,它既是一線亞太美軍的後方依托,又是美軍重要的前進基地;“第三島鏈”由美軍在夏威夷群島的基地群組成,它是美國本土的防禦前哨。在這“三條島鏈”上,美軍聯合日本等盟國,積極構築針對中國的“反潛鏈”,這次3艘巡航導彈核潛艇出現的位置就分別位於“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上。世界新聞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