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媒:中國用20年創造了導彈史上奇跡

(2010-07-01 07:58:20) 下一個
美媒:中國用20年創造了導彈史上奇跡

參考消息 2010-07-01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6月15日文章,題為《中國的導彈奇跡》,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的言論和軍事部署都表明,中國領導人認為,他們現在有能力在美國幹涉前用武力拿下台灣。但這必須是毫無征兆的襲擊,因為如果出現大陸即將進攻台灣的跡象,美國就會派兵幹涉。

  對於過去20年一直在觀察大陸和台灣軍事與政治進展的人來說,這種情況並不意外。在冷戰結束時,中國的武器、艦船和飛機大多還是20世紀50年代的技術水平。它們沒有目標指向台灣的彈道導彈,隻擁有攜帶核彈頭、目標指向俄羅斯的導彈。中國海軍隻有少量兩犧部隊,對於中國空軍在台灣海峽上空取得優勢從而確保軍隊渡過海峽缺乏信心。

  20年後,台灣海軍力量削弱,而大陸軍隊則擴充並實現現代化。大陸現在差不多擁有和台灣一樣多的先進戰機,大陸飛行員更加訓練有素。兩棲戰艦數量大大增加,接受兩犧登陸訓練的空降部隊和其他部隊的數量也大幅擴充。

  也許自1991年以來最大的變化是中國精確製導導彈和火箭的力量。中國製造了許多更精確、更便宜的短程彈道導彈。中國研製了一係列用於非核戰爭的彈道和巡航導彈,其射程更短。大陸部署了超過1200枚射程可達台灣的短程彈道導彈。所有這些導彈都能在短時間內發射,擊潰台灣的小型反導防禦係統,摧毀機場、港口和軍事基地。

  中國用全球定位係統製導導彈取代了老式的短程彈道導彈。

  中國在發展遠程巡航導彈,用於配備到戰機上。最新發展的是DH-10巡航導彈。這種武器類似美國早期的巡航導彈,射程為1500至3000公裏,采用全球定位係統和地形測量儀。

  中國還在發展類似美國“魚叉”和法國“飛魚”的反艦導彈。

  但上述這些武器隻有裝備在現代化的戰機上才有效。這些戰機要能夠操控並裝備電子對抗手段,使得它可以逼近嚴加防衛的目標(例如美國海軍的特混艦隊)。但中國配給海軍航空兵的戰機新舊不齊。

  在過去20年間,中國發展了一支可以圓滿完成一項工作的軍隊:快速奪取台灣。但在同樣的20年間,台灣的防務卻在萎縮,它完全指望著美國無論如何都能提供保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