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 美機載激光武器項目意在對付中俄(圖)

(2009-09-05 06:55:37) 下一個
美機載激光武器項目意在對付中俄(圖)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美軍ABL機載激光攻擊彈道導彈示意圖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美國機載激光武器攻擊地麵目標示意圖



  東方網8月27日消息:繼不久前美國波音公司與美國導彈防禦局首次成功進行機載激光器攔截靶彈實驗後,美軍稱下一步將實驗攔截巡航導彈實彈。加拿大知名防務網站《全球研究》19日撰文稱,美方此舉針對中俄意圖明顯,無異於與後者作公開攤牌。

  文章稱,“8月10日,美國導彈防禦局為一架波音747-400F原型機配備了紅外傳感器,用它攔截一枚從加州聖尼古拉島發射的導彈。在導彈升空後,這架波音747-400F飛機探測、跟蹤、並模擬了從飛機上發射導彈攔截來襲導彈的過程。這是美國導彈防禦局首次利用"儀器"導彈確認其機載激光武器研製工作。接下來,導彈防禦局將在今年秋天進行首次實彈測試,利用機載激光武器攔截一枚彈道導彈。” 美國導彈防禦局所在地阿拉巴馬州的媒體報道稱,美國導彈防禦局及波音公司是在8月13日宣布這一消息的,而在數天之前,阿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市(Huntsville)才剛剛舉行了第十二屆太空與導彈防禦年度大會。

  華爾街日報對此次先進導彈攔截試驗頗有興趣,稱“與天基武器係統相同,機載激光武器將成為下一個防禦邊疆。改裝後的波音747飛機據稱能夠發射數百英裏的強烈光束,在導彈加速階段將之攔截,而此時導彈不但還沒有發射誘餌彈,甚至其被摧毀後還應該降落在敵人的領土之上。機載激光武器將成為海基與陸基導彈防禦係統的補充,並在試驗過程中不斷證明自己的效用。”“裏根總統的分層導彈防禦體係——簡而言之便是星球大戰——從來都沒有破滅,至少在技術層麵正在變成現實”。

  文章介紹說,波音747大型噴氣式客機於1970年作為民航機問世,目前世界各國運行著該機的多種版本,尤其是中東地區。因此,747民航機在偽裝成民用客機的同時,能夠配備機載激光武器,跟蹤並摧毀彈道導彈。美國導彈防禦局曾表示,其計劃升級機載激光武器,使之能夠攔截處於加速階段的洲際彈道導彈,賦予機載激光武器戰略特性。

  文章指出,作為美國及其全球各地同盟國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綜合導彈攔截係統不僅需要攔截他國導彈,還需要在導彈點火前,將它摧毀在發射井或發射台之上。據美國導彈防禦局稱,其最新機載激光武器係統試驗行動“是過去兩個月時間內第三次成功試驗,在第一次試驗期間,目前導彈收集了激光武器的性能數據。根據既定計劃,在未來幾個月的時間裏,將陸續利用機載激光武器應對更加棘手的目標,在今年晚些時候,還將需要模擬威脅目標導彈攔截試驗。

  文章稱,預計機載激光武器將在21世紀空間戰中扮演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將與短中程“愛國者”戰區導彈防禦係統一同部署,最近“愛國者”導彈已升級至“愛國者-3”型導彈。除愛國者導彈之外,全球甚至外大氣層、太空導彈防禦係統還包括地基攔截導彈 (GBI)、地基中端防禦(GMD)、末段高空區域防禦(THAAD)、大氣層外動能攔截器(EKV)、宙斯盾戰鬥係統(配備攔截雷達及導彈的驅逐艦)以及前沿配置X波段雷達(FBXB)等。

  多年來,俄羅斯高級官員一直稱攔截導彈及相關空間作戰項目並不是五角大樓及歐洲和亞太地區其軍事同盟所說的那樣,僅僅以所謂的流氓國家為目標,而是還有更為危險的意圖。對於五角大樓地麵其太空導彈攔截計劃的直正意圖,最近有文章稱:“白宮認為,該項目旨在應對諸如等擁有或將會擁有能夠觸及美國領土導彈的國家的‘威脅’。與此同時,克裏姆林宮則認為導彈攔截係統的真正目標是消除俄羅斯核威懾,因此俄羅斯方麵將之視為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威脅。”

  另外一個頗具影響力的俄羅斯消息來源稱:“這些攔截導彈的戰略重要性將日益增加,它們賦予了美國首先向俄羅斯發動核攻擊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攔截導彈隻需要應對第一輪攻擊下幸存的有限導彈,使美國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首次獲得了在核戰中打贏俄羅斯的希望。”

  事實上,並非隻有俄羅斯要關注這一假設,美國國會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官方刊物《外交事務》 2006年3/4月刊中,發表了由美國核武器專家凱爾?A?萊伯與達利奧·G·普萊斯撰寫的《美國核優勢興起》一文。二人在文章中表示:美國可能很快就會擁有摧毀俄羅斯或中國遠程核武庫的一次打擊能力。美國空軍已經為其B-52轟炸機裝備了核巡航導彈,而且它們可能能夠規避俄中防空雷達。而且,為了規避最先進的雷達,美國空軍還升級了B-52轟炸機配備的電子設備,使之能夠以極低的高度飛行。”

  文章稱,美國能夠部署短、中、遠程攔截導彈發射台、先進且移動導彈雷達站、遠程超隱形核轟炸機以及宙斯盾驅逐艦等武器平台,捕捉並摧毀常規及核導彈。其部署在太空的監督衛星及武器並非用來應對來自伊朗或敘利亞甚至是朝鮮的尚不存在的洲際彈道導彈威脅,而是用來威脅俄羅斯與中國,應對首輪核攻擊中幸存下的武器係統。

  此外,今年7月17日美國軍事新聞網還報道稱,雷神導彈係統公司計劃將戰斧對地攻擊導彈綜合到艦船殺手係統中,這樣便可以獲得一種始無前例的能力,即攻擊1000英裏外的巡航艦船,而且,指定目標之一便是中國。該報道稱:“大約10年前,中國便開始製造大量移動彈道導彈發射裝置。不過,那些部署在艦船上戰術導彈距離海岸是如此之近,以至於用射程更長、性能更強的戰斧導彈便可摧毀。而且,美國海軍正在位於亞利桑那州南地部的圖森市,對那些能在陸地上空巡航數百英裏並炸毀建築物的導彈進行重新設計,使其具備追蹤移動目標的能力。”

  最後 ,文章稱,美國政權的更迭、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危機、在阿富汗戰爭中消耗的巨大的人力物力資源,都未能減緩美國在全球以及太空軍事稱霸的腳步,也未能減少美國及其同盟麵臨的史無前例的災難性威脅。美國及其同盟在歐洲和亞洲建立了一個密不透風的導彈防禦係統,使世界上的兩個核大國——俄羅斯和中國處於強壓之下,並成為美國第一次常規及核打擊的目標。編譯:春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