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環球時報: 解放軍專家:阿三海軍“世界第二”隻為造勢

(2009-09-05 06:50:40) 下一個
解放軍專家:阿三海軍“世界第二”隻為造勢

2009年08月19日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作者:呂正韜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資料圖:馬拉巴爾-07演習中的美印艦隊。

  近日印度在增強軍事實力方麵動作頻頻,如計劃增加戰艦和潛艇、想當世界海軍第二等,引起世界的廣泛關注,筆者倒認為印度官方和媒體的造勢意圖遠遠大於印度海軍擴建的實際意義。

  首先,當前的國際大環境是和平發展主流下依然存在恐怖主義等不安定因素。大肆渲染本國軍力擴張,往往會被國際社會視為打破區域平衡、挑起新一輪軍備競賽的肇事者。為此,縱使某一國際主體真正要發展軍力也往往奉行“悶聲發大財”的低調戰略。



  其次,印度也絕非在玩威懾戰略。國際戰略學的“有效威懾論”認為,有效的戰略威懾必須具備三個要素,即“實力”、“使用實力的決心”和“對實力和決心的傳遞”。顯然,在還不具備實力前就大肆渲染“將要如何”隻能激起對手的警覺和憂患意識。

  最後,從現實實力來看,目前印度的軍備製造業還十分落後,且不具備生產戰艦上高端電磁設備的能力。海軍裝備的“大躍進”式發展勢必帶來“跨越式升級”,因為龐大的戰艦潛艇群需要驚人的維護、保養和升級費用。

  那麽印度官方和媒體在海軍擴張問題上如此高調的真實目的何在?答案恐怕就是“造勢”、“奪世界眼球”、競爭“關注度”。長期以來,印度一直空懷“大國春夢”卻往往得不到世界的重視,中國日益成為世界焦點令印度嫉妒有加。印度學者經過調查分析發現,西方主流媒體每有200篇關於中國的報道才有1篇關於印度的報道,盡管關於中國的報道中大部分是負麵的,甚至是“妖魔化”的,但一些印度官員表示寧可挨罵也遠強於被人忽視和“好像不存在”。

  由此不難看出印度正試圖在具有高敏感度的軍事問題上努力吸引世界的眼球,告訴世界印度沒準兒還會“成為一個全球重要角色” 。印度的“海軍第二”論拋出後,受到《紐約時報》等重要西方媒體的關注,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印度的目的倒是實現了。作者是解放軍某部隊研究人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