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青年報: 中國“海上隱形殺手”可在高速奔襲中攻擊敵艦

(2009-09-05 06:46:33) 下一個
中國“海上隱形殺手”可在高速奔襲中攻擊敵艦

來源:中國青年報

演練現場。

  8月初,膠東某軍港。隨著一陣刺耳的鈴聲,一場由警戒機、驅護艦編隊、導彈快艇編隊共同參與,複雜電磁環境下導彈快艇編隊全係統綜合防禦與導彈攻擊演練拉開了序幕。

  這是一支伴隨著軍事變革浪潮應運而生的新生力量。該型導彈艇是新世紀人民海軍現代化程度最高的裝備之一,它集多項高新技術於一身,信息化程度高、隱身效果好、攻擊距離遠、突擊威力大,官兵稱之為“海上狙擊手”。

  此次演練的假想背景是:“敵”驅護艦編隊入侵我領海,我方導彈艇編隊在警戒機引導下進行攔截,成功將部分敵艦擊毀擊傷,迫使其殘部駛離我領海。



  8時整,“編隊離碼頭!”北海艦隊某快艇支隊新型導彈艇編隊指揮員齊仲秋一聲令下。7艘導彈快艇犁開萬頃碧濤,駛向大海深處。

  此時,海麵上波飛浪卷,導彈艇高速奔襲,激起的浪花一陣接一陣拍向前側的舷窗,艦艇尾部則翻騰起長長的白練般的浪花。

  8時35分,某艇報務班長王亮報告:“數據鏈已同步,戰術台已接收目標信息。”

  緊接著,“目標敵驅護艦編隊方位××,距離××!”戰鬥警報聲驟然響起,“各戰位迅速進入戰鬥準備狀態!”

  “導彈攻擊部署!導彈開始射前檢查!”“×導彈裝定平飛×米、×海情!”某導彈艇長薛善明的命令猶如連珠炮似的,現場氣氛緊張之極。

  “以往導彈攻擊都是先到占位點,再開始攻擊,而現在怎麽竟能在高速奔襲過程中就準備攻擊?”正當筆者疑惑之時,指揮員齊仲秋介紹,隨著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發現即摧毀”已經成為交戰雙方普遍認同的法則,不管航渡途中還是接敵過程中,戰鬥隨時可以打響!

  該型導彈快艇裝備的導彈已具備目標選擇、越障飛行、遠程打擊和強抗幹擾能力。然而,為了“穩妥”起見,有的艇員隊仍按照過去“接敵→展開→攻擊→撤出”的固有程序組織海上訓練。盡管機動、攻擊等動作都“無可挑剔”,但演練結果總是先被摧毀。其實理由很簡單:一味苛求近距離接“敵”,使新裝備的優勢喪失殆盡。

  8時39分,“解除助推器保險!”“5、4、3、2、1,×號導彈發射!”

  少頃,捷報從導調組傳來:“導彈準確命中目標,攻擊奏效!”

  8時42分,“敵”情威脅通報再次傳來。多艘導彈艇沒有像以往一樣直奔目標而去,而是朝著側翼全速迂回。此時,某艇導彈指揮儀兵劉仁敏已經做好戰鬥準備。某艇長肖立軍一聲令下,導彈呼嘯而出,猶如一柄柄利劍直刺敵艦。

  該部政委劉宗玉介紹,部隊黨委堅持高標準打基礎、高質量抓建設、高要求促發展,組建僅兩年,就創造了新型導彈快艇成建製成係統全麵形成戰鬥力的最短紀錄,取得了實射5枚導彈全部命中目標的好成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