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國際在線: 韓國計劃發射火箭威懾朝鮮 準備成立航天司令部

(2009-09-05 06:32:43) 下一個
韓國計劃發射火箭威懾朝鮮 準備成立航天司令部

2009年07月31日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資料圖:將要發射的運載火箭KSLV-1。

  在半島形勢不穩的情況下,韓國需構建對朝全天候、全方位偵察力量

  7月30日,韓國計劃發射第一枚火箭。如果發射成功,韓國將成為世界上第10個能自主發射火箭,並把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評論指出,隨著空間日益成為國家安全的“高邊疆”和軍事戰略的“製高點”,韓國也加快了航天發展的步伐。同時,韓國發射火箭也將對朝鮮形成某種程度的威懾。

  躋身國際太空“十強”

  據韓聯社報道,上月初韓國專家對韓國航天研究所提交的火箭發射計劃進行全麵評估後,韓國國家太空委員會已正式批準發射第一枚火箭。



屆時,一顆由韓國人自行建造的小型衛星,將成為這枚火箭的試驗載荷。
  韓國自2002年起研製代號為KSLV-1的輕型運載火箭。火箭共分兩級,其中第一級由俄羅斯聯邦航天署幫助建造,第二級由韓國航天研究所開發建造,總耗資達3.3億多美元。韓聯社援引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一位官員的話說,7月30日火箭如果發射成功,韓國將成為第10個“利用本土技術從自己國土上發射火箭將衛星送入太空”的國家。這位官員還說,韓國同時也是目前世界上第13個“有專門的航天中心和火箭發射設施”的國家。

  據悉,韓國在距離首都首爾大約470公裏的高興郡,修建了一個航天中心用於發射火箭,目前航天中心的建造已經完工。該中心占地5.11平方公裏,除發射裝置外,衛星發射中心內還有衛星控製、測試和組裝等設施,附近的山頂上還有氣象分析中心,專門為太空發射提供氣象服務。此外,韓國還在濟州島上建起了衛星信息跟蹤中心,負責搜集升空的飛行器所發回的信號。

  航天力量建設“三步走”

  2000年,韓國政府製定了《國家航天開發計劃》和《中長期宇宙開發計劃》。根據這兩個計劃,韓將於2015年前投資約41億美元,研製和發射20顆各類衛星,同時使韓國的航天工業躋身世界前10位。而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確定一個“三管齊下”的方針,即除了上述航天發射中心的建設外,還包括同時掌握和具備衛星技術、運載火箭技術,力爭在短時間內奠定航天工業基礎,確立航天大國地位。

  首先,韓國大力發展衛星技術。目前韓國擁有5顆衛星在太空中運行,其中包括3顆通信衛星和兩顆對地觀測衛星。像2006年7月發射的“無窮花5號”通信衛星,使韓軍迎來了衛星通信時代,實現陸地、海上、空中遠程通信,韓軍的衛星通信半徑將從現在的不足800公裏擴大至6000公裏,遠程戰鬥力將得到質的提升。此外,韓國還與歐洲合作建造氣象與海洋多功能衛星,並參與了歐洲“伽利略”計劃,提高衛星定位導航能力。

  其次,積極拓展火箭技術。韓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聘請法國及俄羅斯等國的航天工程專家,幫助韓國研發火箭技術,並於1997年12月開始執行KSR-III火箭計劃。

  2000年,韓國向外界展示了其研製的液體和固體燃料混合型高性能火箭發動機。2002年11月,韓國首次成功發射其自行研製的首枚KSR-III液體燃料火箭。它的成功試射表明韓國在火箭研製方麵已取得重大進展。

  準備成立航天司令部

  為了有效地管理和控製目前正在推進的軍事航天力量建設,韓軍正在積極推進成立直屬空軍的“航天司令部”。

  其實,韓國空軍在上世紀末,便製定了《戰略空軍建設發展規劃》,其核心是將韓國空軍建設成為一支航空航天一體化部隊。根據這一規劃,韓國的軍事航天力量建設將以2015年為界,分兩步實施,第一步2015年前建立“空間作戰基礎體係”,第二步構築“空間作戰能力”。

  評論指出,韓國大力加強在航空領域的投入,謀求成為航天大國,一方麵是本身存在戰略需求。在朝鮮半島形勢並不穩定的情況下,韓國需要構建對朝的全天候、全方位偵察力量。另一方麵,國際航天競爭的大勢已經形成,以美國為代表的大國開始逐步奪取製天權,尤其是中國和日本兩個鄰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刺激韓國追求建設獨立自主的航天力量。而在當前朝鮮進行地下核試和遠程導彈試射的背景下,韓國也需要通過火箭發射來展示自己的太空能力,對朝鮮形成威懾。世界新聞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