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網: 美軍實施J-UCAS計劃 加速研製無人駕駛突擊飛機

(2009-09-05 06:32:09) 下一個
美軍實施J-UCAS計劃 加速研製無人駕駛突擊飛機

2009年07月28日

來源:中國網

Image and video hosting by TinyPic
X-45A(左)和X-47A無人駕駛突擊飛機演示機。

  美國武裝力量正在積極研製無人駕駛突擊飛機。美國在未來無人駕駛作戰飛機領域的一項重要計劃是海、空軍J-UCAS通用無人駕駛突擊飛機計劃,它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發展局負責實施。此前從美海、空軍獲悉,該計劃已經按軍種分開實施,同時保留已研究的無人機方案。

  J-UCAS計劃的方向是研究、展示和評估研製能完成海、空軍主要作戰任務的艦載和陸基無人駕駛突擊飛機及加快研製生產該作戰係統所必需的未來技術。



該計劃的目標是降低海、空軍研製和采購能補充有人駕駛作戰飛機機隊的高效、便宜的無人機的風險。在該計劃中應製訂未來完全整合入聯合部隊的無人駕駛突擊飛機構想。美國迫切需要研製無人駕駛突擊飛機原因如下:
  反應時間及到達受威脅地區的通路受限

  美國領導人和政治家們認為,視武裝力量對威脅作出快速反應的能力,其中包括解決危機或消除對國家利益的威脅是遏製和實現政治決心的重要工具。但這一能力在到達國外港口和機場及戰區的通路受限的遙遠地區變得難以實現。美國對阿富汗的幹預由於地理和政治障礙而複雜化就是例證之一。與沒有出海口或周邊是美國與之沒有正式駐軍協議或機場、港口設施不符合要求的國家發生衝突時,美國不得不依靠艦載機或駐紮在遠方空軍基地的飛機。美國在伊拉克的行動也因土耳其港口、機場使用受限(甚至在有正式駐紮協議的情況下)而遇到了前沿駐紮問題。

  一方麵,在一些潛在敵人(如伊朗、朝鮮)擁有遠程打擊武器的情況下靠近受威脅地區前沿駐紮,完成遏製功能的保障是相當脆弱的。敵人擁有遠程打擊兵器或防空兵器使其可以在沿海建立“禁區”,美國海軍在這裏不可能感到安全。

  對於陸軍來說,反應周期和前往受威脅地區時間長是完成上述遏製功能的限製因素。為實現這些目標必須擁有機動和快速部隊,它能在規模有限的突擊集群編成中和集中使用便宜的殺傷兵器的網狀信息管理結構框架中行動。後者對海、空軍兵力遂行作戰行動的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殺傷兵器的信息與功能一體化。

  在對打擊效能和條件提出要求的同時,海、空軍還要確保快速運輸大量物資以保障大規模使用陸軍重型兵器和戰術飛機的能力。

  海軍“海上盾牌”、“海上打擊”、“海上駐紮”構想和空軍“全球打擊”、“全球穩定攻擊”構想體現了未來反應時間和到達受威脅地區的限製因素對美軍聯合部隊的挑戰的現實性與重要性。這些構想打算在作戰行動初期先使用少量港口和空軍基地,作戰行動主要由艦載機和從敵人外交與軍事可及範圍以外的基地起飛的遠程飛機保障。

  根據美軍聯合作戰構想發展,這些兵力兵器與在衝突過程中解決確保擴大必需的作戰潛力的可能性問題相聯係。

  美軍當前的弱點是機動部隊在時間和通路受限時不能進行遠程密集作戰行動。美國2015年前計劃用於機動部隊的武器係統中隻有B-2、F-22和F-35隱形飛機能在敵人設防空域內自由行動(F-117已經退役)。其中隻有B-2戰略轟炸機能在戰區內沒有空軍基地的情況下采取有效的遠程行動,但美軍的B-2型機數量有限(隻生產了21架)。

  時效要求高的目標或機動目標比重的增加給打擊部隊增加了額外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在空中或太空偵察手段發現目標時,隻有載機處於武器作戰半徑範圍內才能確保對任何目標進行打擊。為評估對敵人機動目標的殺傷效能可作以下假設。從獲得目標指示到摧毀目標估計需時5分鍾,而對於能在1分鍾飛行8英裏(約1分鍾後發射)的美國典型殺傷兵器而言,這符合武器載機處於距目標32英裏範圍內的要求。對於現有殺傷兵器而言在使用長航時無人機時這些參數是可能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