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ZT:印度要發瘋:中印邊境製高點全在中國人手中

(2009-09-05 06:30:24) 下一個
據報道,中國目前在西藏地區興建了至少四座空軍基地,在西南其它地區也興建了三座基地,對印度構成國防威脅。不過,印度空軍官員指出,由於中國在這些地區的基地都位於海拔平均三千米高度,中國戰機能夠攜帶的武器重量受到限製。


  印度與俄羅斯在2000年簽署一項價值約三十億美元的軍購合約。根據這份合同,印度在向俄羅斯直接購買四十多架蘇-30MKI型戰機之外,也獲得授權在今後十年內由俄羅斯協助,組裝一百四十多架同型戰機,總數一百九十架。這是印、俄兩國間曆來簽署的最大一筆軍售合約。


  另據稱,近年來,中國空軍蘇式戰鬥機甚至經常飛越西藏地區實施高原作戰訓練。蘭州軍區的殲-11今後可能也是肩負在西藏地區對成都軍區空軍提供支援的角色。同時美軍在阿富汗的動向也是蘭州軍區120架殲-11關注的主要目標。就此意義而言,美軍圍堵中國與中國的反圍堵正在西部展開。鑒於殲-11所擁有的 1500公裏作戰半徑,戰時一旦這120架殲-11前置西藏地區,印度首都新德裏將會處於殲-11的作戰半徑內。而印度次大陸北緯18度至30度之內的大部分印度領土也處於殲-11的打擊範圍之內。


  印度部署新戰機抗衡中國藏區威脅,是不是一種有效的嚇阻力量?隻要看看下麵就知道了。


  印度與中國對抗中的地緣劣勢:


  這是由中印邊界的現狀決定的。



  當年印度在中印邊界戰爭中慘敗後,雖然中國撤回了傳統習慣線,讓印度在領土方麵占了個大便宜,但具有戰略意義的製高點全部在中國軍隊占領之下,這些海拔均高達五千米以上的製高點,令印軍高山仰止,無可奈何。山地地形複雜,地貌多變,後勤補給困難,山地作戰一般比普通的戰鬥所需時間多至少一倍,向來是兵家難題,隻有最果敢的將領,最具進攻精神的部隊,而且要有經過高強度的訓練的精兵才能在山地戰中占上風,而高原作戰更是難上加難,各種困難成倍於普通的山地作戰。


  從戰術的角度看,中印邊界線上尤其是東線,簡直是魔鬼才能創造出來的戰場。1999年幾十個巴基斯坦遊擊隊員占領了印巴之間有爭議的錫亞琴冰川上的一座近六千米高的山頭,印軍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什麽幻影 2000,蘇27 戰機,FH77榴彈炮諸般先進武器都用上了,在後勤保障占優勢的情況下付出極其慘重的傷亡才拿下山頭。可以想見在戰場環境更加惡劣的中印邊界線上,麵對寸土必爭且又以頑強著稱的中國軍隊,實力對比並不太占優地印軍又能有多大作為。


  這隻是戰術上的劣勢,如果有果敢的指揮員,有優秀的部隊,有充分的後勤保障,高山並不是不能夠克服的障礙。但有一個劣勢印度永遠也無法彌補,那就是中國西藏與印度核心地區之間的距離,打開隨便一張地圖,用一支普通的尺子量取中印邊界線到新德裏的距離,是約四百公裏,而到北京的距離,是四千公裏,約在十倍左右。這意味著什麽?意味著印度在與中國的衝突中,它的導彈武器打到中國的腹心地區,是中國的同類武器打到印度腹心地區的距離的十倍,中國隻要在西藏部署一枚射程僅四百公裏的戰術導彈,印度要想抗衡,就必須部署一枚射程達四千公裏以上的導彈,這已經是價格高昂的戰略級武器了。


  中國的戰術武器對印度來說就是戰略武器,僅此一項不平衡的對比,就可以輕易抵消印度在導彈武器項目上的十年艱辛。所以印度對中國在西藏部署的幾百枚戰術導彈一直如刺在喉,憤憤不已。而號稱強大的印度空軍要想空襲中國的戰略目標,除非空中加油或者是使用戰略轟炸機,更何況中國還有著世界級的防空網,印度空軍的戰機很難突破。而中國空軍要想打擊印度目標,戰機在西藏起飛後一個俯衝就能到達新德裏上空!


  中國設在西藏的空顏喀拉巨型雷達站,可以俯瞰縱深並不深遠的印度全境,與其說是地麵雷達,不如說是不上天的超級預警飛機,印度一切舉動皆在中方掌握之中,未戰即已完全失去了主動權。也就是說,西藏於印度,尤如如來佛祖將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的六字真言,中國在西藏的遠程威懾力量尤如一根鐵鏈,牢牢地鎖住了南亞猛虎的咽喉,使其不敢有任何異動。


  對印度來說,中國占據了西藏,就占據了兵家必爭的製高點,等於是緊緊扼住了南亞猛虎的咽喉。雖然印度在中印邊界部署了將近三分之一的軍事力量,將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和十個山地步兵師中的九個部署在這一地區,與中國對陣,號稱占據了"絕對軍事優勢",而且在目前的軍力對比下,它的確有能力在邊境線上占上風,甚至將中國邊防軍隊趕走。但這種軍事優勢是紙糊的優勢,印軍即使憑借部隊的數質量優勢在戰事初起時占些便宜,但中國的邊防軍隻要能堅持一個半月,世界第一的中國陸軍就可以源源不斷的開上高原,印度的所謂軍事優勢將化為泡影,而誰都不會懷疑中國軍隊有能力在國境線上堅守一個半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