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夏時報:中國外交部極度強硬:堅決法辦力拓間諜案

(2009-09-05 06:17:04) 下一個
力拓獲益近4000億 間諜門商譽損失超千億

華夏時報 2009-07-17

力拓利用“騙婚”中鋁和向中國銷售鐵礦石獲益近4000億元,但毀約門和間諜門讓力拓承擔了商譽損失超1000億元的代價,來自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正在用腳投票,進入7月以來,力拓市值縮水30%。

  

這家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去年從中國市場鐵礦石銷售中獲得超過600億元的收益,並巧妙地利用中鋁注資收購化解了一場債務危機,實現了超過 3021億元的市值收益,力拓增資再次從中鋁獲得102億元的現金,力拓通過中國市場獲益已經近4000億元。然而,力拓依然不滿足於從中國獲取的收益,先過河拆橋,單方麵撕毀與中鋁的合約,後大搞間諜活動,破壞中國鋼鐵企業的鐵礦石談判。

    投資者用腳投票

    力拓商譽損失超千億

  早在力拓公司單方麵撕毀合同選擇將自己的“盟友”——中鋁集團踢出局時,這家老牌的澳大利亞鐵礦石公司就已經顯現出了在商業交易中特有的敏感和狡詐,尤其是在與中國的交易中,而此次的間諜門事件則更是將此推向了極致。

  顯然,對於剛剛認購了力拓股份的中鋁而言,力拓屢屢爆出的“意外”事件讓原本就背負著巨大輿論壓力的中鋁也驚詫不已。

  當力拓“間諜門”爆出後,澳大利亞參議員喬伊斯第一時間在《華爾街日報》上表示,力拓駐上海代表處四名員工被警方拘留一事與力拓和中鋁聯盟交易失敗有關,試圖將此次“間諜門”事件歸咎於中鋁收購失敗後尋求報複的可能。

  “就算中鋁對力拓的收購失敗,但中鋁依然是力拓公司的單一最大股東,將上海辦事處人員被拘留的問題說成與中鋁有關,顯然並未考慮到中鋁的利益,因為這種說法很可能引發公司股價暴跌,給中鋁的投資帶來更多的浮虧。”一家不願透露姓名的鋼鐵國有企業投資人士如是向本報記者表示。

  隨著毀約門和“間諜門”的爆出,力拓麵臨巨大的商譽損失和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已經不為投資者看好,兩地股價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暴跌,截至7月17 日,力拓澳大利亞和英國公司股價分別從高點的77澳元/股和31.18英鎊/股下跌到如今的52澳元/股和20.8英鎊/股,跌幅均超過30%,其中,英國公司市值如果按照配股前的總股本計算,那麽比起峰值的414億英鎊,縮水了30%,商譽直接損失超過1000億元。

    力拓狂卷近4000億

    最大股東浮虧數百億

  記者注意到,當今年2月力拓公司最為艱難之際,中鋁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以195億美元的天價注資收購,力拓不僅已經基本解決了生死一線的財務危機,而且從二級市場上獲得豐厚的利潤。

  根據《華夏時報》記者的統計,從宣布將引入中鋁巨額資金後,力拓公司澳大利亞的股價一度從32澳元/股暴漲至77澳元/股,而力拓英國公司的市值早在今年年初還曾一度低至144.5億英鎊,而在宣布中鋁195億美元注資的消息後,股價出現一路飆升,上漲至31.16英鎊/股,市值高達414.4 億英鎊,力拓公司因此浮盈達到了27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3021億元。

  除此之外,記者注意到,力拓公司2008年的年報顯示,公司收益高達103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了38%,而在該年中國進口的1.83億噸鐵礦石中,力拓公司就占了8338萬噸,按照去年長協礦的離岸價格約700元/噸計算,那麽僅去年一年,力拓公司便從中國市場卷走了超過600億元。

  力拓在中鋁公司做好了充足的資金準備後單方麵撕毀了合同,上演了一幕“出爾反爾”的大戲,7月宣布配股,按照力拓的配股方案,每40股將配發 21股,那麽總計152億美元的新股中,中鋁要保住原來的持股比例需要認購15億美元;僅此一項,就輕鬆從中鋁再獲得102億人民幣現金。

  民族證券分析師羅榮晉向記者表示:“事實上,對於中鋁而言,由於一開始就買在了高點,所以此次認購隻能算是一次加倉,也就是攤薄原來的價格,中鋁並不能因此獲得其他的利益。”在他看來,即便算上此次的配股,中鋁的持股成本也僅僅從59英鎊/股降低到44英鎊/股,比起目前(截至7月17 日)20.8英鎊/股的價格,依然浮虧接近43.8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90億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