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風景

何鍾林:大連工業大學退休教授。在新華網、網易、新浪建立了個人博客。以前的專業方向是化學和精細化工,退休後關注孫中山思想研究和人文社會科學。
正文

再見吧!泡崖子

(2014-06-04 09:09:48) 下一個

再見吧!泡崖子

                                                   何鍾林(大連工業大學退休教授)

 

                     1996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朱熔基在視察大連泡崖新區時高興地說,全國都住上這樣的房子,我國就實現小康了。

  

             2002年6月10日,胡錦濤主席視察大連泡崖新區時對時任大連新型房地產開發公司總經理孫才科說:“這個小區規模很大,你們真了不起,感謝你們為社會、為百姓辦了很多實事。”

  

             聯合國人居中心的官員參觀大連泡崖新區後,讚不絕口,稱泡崖新區是人文環境和諧統一的人居區。

  

  然而,時光荏苒,這個被評為“國家安居工程示範小區”,2003年更榮獲了“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成為展示大連城市建設的亮麗名片的地區,已經不再風光。大連泡崖新區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甚至已經徹底消失,大連泡崖新區已經被當地一家報紙稱為“偏遠的地區”,好事的大連城市居民,戲稱之為“貧民窟”。為什麽大連泡崖新區越來越走向被忽視的地位,這是什麽原因呢?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是開發商該賺的大錢已經賺完了,地方政府該表現的政績的轟動效應也已經表現完了。一個已經吹大的泡沫的破裂,是很自然的事。其次,泡崖新區在選址、規劃、設計、工程等方麵暴露出來的問題,在城市交通,道路,住宅質量,物業管理,綠化,小區配套、停車等方方麵麵各項具體的矛盾的交叉中,逐步深入細化,開始集中的表現出來。

        所以 ,大連泡崖地區的房價,即使在房價飛漲的大連也曆來是最低的。這樣,大連泡崖地區就成為大連城市地區被拆遷戶、貧困的市民、低收入的外來人口,居住的首選地區。我於2008年7月,在市中心區老屋即將被拆遷時,匆忙搬到了泡崖八區,成為大連泡崖地區的新居民。然而,這一年多的生活實踐表明,居住在大連泡崖地區真是太不方便了。我每天到市內辦事要付出巨大的時間成本、交通成本、體力和精力的成本。這樣,2009年4月我開始尋找大連市內老城區的適合的住房。終於又在我熟悉的城市老區,選好了一套房子,在即將搬離泡崖地區時,我心中又湧現出一絲對泡崖地區的留念。啊!人真是一個複雜的生物體。那麽,我為什麽還對大連泡崖地區有所戀念呢?我覺得大連泡崖地區可能是大連的“印地安保留地”之一,是許多大連的被拆遷戶居留的地方。雖然,由於時間還比較暫短,還沒有能夠澱積什麽深厚的文化。但是,我相信有更多的人會關心她,深入地發掘她的曆史和現實。泡崖新區那些在樓房外牆上的壁畫,小區中心和廣場上的雕塑,具有歐式風情的建築小裝飾,包容中國古代神話和外來文化的雜配,在“天書苑”、“北辰公園”等地方都發揮得淋漓盡致。祗是人們與現在居住在大連泡崖地區人們一樣,忙於生計,沒有時間去仔細欣賞、去體味。在泡崖地區,人們每天昏頭脹腦,早晨蜂擁去上班,晚上又匆匆忙忙由市內往回趕,往返要三個多小時。公交車也在跑單幫,單程忙的時候也就三個多小時,可是也得來回跑。這也是屬於大連的“印地安現象”之一。

有不少從事城市規劃研究的專家,反對不顧城市生態和環境的平衡,將城市像“攤大餅”似的無限延伸。就大連泡崖地區向大連市西北方向拓展的實踐來看,二十多萬市民集中居住在離中心城區一個多小時車程的地方。其居民主要又向老城區提供勞務和服務,而造成的諸多不便。可能是城市規劃當局當時沒有考慮到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