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的海軍

(2012-05-12 21:39:59) 下一個

 

         我國的海防吃緊,我們的海軍正在摩拳擦掌。漫長的海防線,是我們國人的驕傲。千百年來,我們的祖輩曾經是多麽辛勤地開疆拓土。那些群島,散落在遼闊的海洋上,成為 我們祖國的前沿,是那麽的美麗和珍貴。它們各自獨立,又遙相呼應,形成極為複雜、蜿蜒、漫長的海上界線,柔軟又不乏堅韌,努力地把我國和眾多的其它島國劃分開來。然而,最近幾年,這些周邊島國並不安份,覬覦之心愈益強烈,他們恨不能將這些群島逐個地搶占過去,據為己有。對峙局麵已經出現,我們的海軍有能力化解緊張的局勢麽?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海軍曾經有過慘敗的紀錄。當時的晚清積貧積弱,大廈將傾。那個一直被我們痛罵的李鴻章,是一位身經百戰有著顯赫戰功的軍事家,成為了晚清走向消亡之前最後的支柱。他深知海防的重要,熱衷於洋務,親手建立起了北洋海軍,並且一直努力強化這支軍隊,可見海上的形勢是多麽地嚴峻和險惡。不幸的是,整個國家風雨飄搖,他回天乏術,失敗注定了不可避免。甲午一戰,北洋海軍全軍覆滅,成為我們心中一記抹不去的恥辱和永遠的傷痛。我們似乎能夠想象那些兵勇們倒下去的瞬間,無奈而悲壯。 

         全國慶祝解放的日子裏,金門之戰讓我們震驚、警醒。當時,解放大軍如秋風掃落葉,把國民黨殘兵逼退到沿海島嶼上。金門島,距離廈門不到十公裏。打金門的時候,很多征調來的漁船充當了戰船,我們三個團也上岸了。但是,國民黨用飛機和艦炮炸毀了我們所有的船隻。三個團的人民解放軍失去後援,成為孤軍在島上拚死血戰,其慘烈的結局讓我們痛徹心肺。

         金門戰役的失利,讓我們明白了自己的海上力量是多麽地薄弱。解放台灣也變成了一句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缺乏有效的行動。痛定思痛,毛主席曾說,“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幾十年過去了,我們海軍是不是已經足夠強大?是不是強大到有能力保家衛國,守土安疆?

         我們有潛艇、驅逐艦、航空母艦,我們有南海艦隊、東海艦隊、北海艦隊,武器裝備和軍人素質都是一流的。雖然生活在輕鬆舒適的和平環境,似乎不想看刀光劍影,硝煙彌漫,但我們這支軍隊是從二萬五千裏的長征中走過來,發動過百團大戰,打敗了國民黨軍隊,也曾與世界頭號強敵交手,勇於亮劍,敢打敢拚。更為重要的是,我們正處在強盛的持續發展時期,民富國強。 有理由相信,這樣的國家,這樣的軍隊一定會是戰無不勝的。

         普京說,俄羅斯疆土確實很大,但沒有一寸是多餘的。鄧小平總設計師也曾說,“主權問題是不能夠談判的。”這些話語擲地有聲,氣壯山河。真正的軍人,就要撲向風雨,我們的海軍,就應揚我國威, 讓那些彈丸小國戰戰栗栗,汗不敢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