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kin_asalan

與網友們共同探討國際時事、軍事動向。
正文

六二年對印自衛反擊中我方應吸取的教訓

(2007-12-11 11:29:31) 下一個

六二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後,由於後勤不濟,我軍退回麥克馬
洪線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把繳獲的武器、物資交還喪魂落魄的敵人,使其立刻意識
到我方的軟弱、一味退讓,反以更為瘋狂的姿態向我挑釁;
這不能不說是巨大的失策。

事實上從此後,印度一直認真備戰,屢屢挑釁,而中國始終
因後勤問題而無法大舉反攻。

六二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是吃了些苦頭,精神上受了
刺激,但實際受傷損並不嚴重,中國又手下留情,使大批印
度敗兵得以逃脫,所以在得到美蘇的撐腰輸血後,又以更為
瘋狂的姿態出現在中國山南的領土上。

對於中國來說,其實是教訓深刻,中國人普遍軟弱,對外打
一次勝仗,不是考慮如何使敵人更加懼怕我們,而是空想如
何使豺狼、毒蛇被我們的“大義”、“寬仁”所感動,結果
在打了勝仗之後反而舉起了宋襄公的“仁義”大旗,把將士
們血戰繳獲的敵武器、輜重交還給蛇蠍之輩,自以為“仁德”
“信義”將感動四海,春秋式的“霸主”地位唾手可得。
但是四海之內以勢力為上,外國極少提起中國的“義舉”,
倒是印度四處宣傳我方“侵略印度”的噪音屢見報端。

印度更是不為中國的退讓所動,宣稱中國是偷襲印度,是懦
夫式的背後下刀,是喜馬拉雅山上的“珍珠港事件”,所以
印度認為它隨時都可以采取報複的舉動。

至於中國軍隊退回麥克馬洪線,印度聲稱這是因為害怕印
度,因為印度已經準備大舉反攻。而後印度輕易地再次侵占
中國的山南領土,使他們更加堅信上次失利隻是“珍珠港事
件"式的大意,要和中國真的打一場喜馬拉雅山上的“中途
島戰役”,他們是可以取勝的。

至今印度國內隻提中國侵略印度,且咬牙切齒,“中國是印
度的敵人”已經不隻是印度統治者的信條,而是他們在任何
外界波動下就會發作的“條件反射”。

中國在取勝的情況下,沒有充分地利用有利形勢,一味退讓,
反而使敵人氣焰更為囂張,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中國人對外的軟弱、要空麵子、一廂情願、不顧實際利益的
問題是普遍的,宋襄公的“仁義”大旗已經占據了中國人大
部分的對外智慧的空間。

宋襄公的不切實際,不顧實力,空舉“仁義”大旗,妄圖成
為“霸主”的舉動為後世所笑。在秦漢唐,他的邏輯是不為
中國人接受的。

但宋襄公的基因在宋朝到現在的一千年中卻在中國人中災難
性地泛濫,造成中國文化中嚴重缺乏對勇武的崇尚,懦弱得
到普及,“仁義”大旗比比皆是。

張騫、班超這些獨自犯險、以少克眾、開拓征服的猛士失去
往日的影響;錯誤的文化發展方向使中國人的腦海中喪失了
征服的欲望,從而成為靜止的、被動的、等待他人征服的目
標。

懦弱之輩在中國文化中從此地位顯著提高;至今,無能之輩
仍得到無休止的吹捧。比如:
在明初,某宦官率領龐大艦隊,七下西洋,麵對唾手可得之
地,原始落後之對手,一城未得,一地未收,寸威未建,寸
功未立,懦弱無為,勞師糜餉,給國家的財政帶來巨大負擔。
這種遠航,沒有為國家帶來任何利益,和明朝敵對的貼木爾
帝國的殘餘也絲毫未受打擊,但中國的普通百姓納稅交糧,
犧牲生命去支持這種可怕的浪費和庸懦之輩的意淫。

率領遠航的庸閹,當時沒有得到懲罰,至今仍為國人吹捧,
在南京有以其命名的公園,中國電視節目對於這種遠程公費
旅遊至今仍讚譽有加。
如此勇懦不分,黑白顛倒,可見中國文化對智勇的漠視。

再回到對印度的話題上來,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印度現在已
具備一定實力,被印度竊據的中國領土可能很長時間也無法
收複,但我方應耐心地等待戰機,一旦南亞有變,那中國收
複失地的機會就會來到。

但是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中國全民普遍懦弱和中國人智
勇程度不足,這個問題的治理應刻不容緩。
隻有全民智勇程度大幅度提高才能形成有力的國家機智,才
能把握主動,掌握時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