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清狂

曾是知青今未老,拏雲心事且論文
正文

黎烈南:《禹王治水》吟後之五

(2008-10-03 18:22:50) 下一個

      禹頌

【說書】三過家門而不入,生下兒子也顧不上管。禹爺治水十三年,到底率眾人平了水患。這世界上許多的古老文明,都經歷過“大洪水”的災難。人們要麼苦捱,等洪水自退;要麼祈禱,求上天垂憐。自力更生、戰勝洪水的,祇有我們的祖先!

 

    百川東入海,地平天成。

    登會稽,朝諸侯,誅防風。

    明德播海內,鳳凰來儀、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順水性,聖人法自然。

    平水患,眾手可廻天。

    經磨難,文明更燦爛。

    五千年,薪火代代傳。

    天祐中華,河清海晏;

    天祐中華,國泰民安。

 

【簡註】

  “地平天成”:《尚書大禹謨》:“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時乃工。’”

  “登會稽,朝諸侯,誅防風”:事見《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

  “明德”:語出《左傳》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

  “鳳凰來儀”:《尚書益稷》:“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皇來儀” 。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宋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換片首句。

  “聖人法自然”:《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禹頌》部分,在濃鬱的抒情氛圍中歌頌大禹的豐功偉績及其在華夏民族史上的崇高地位。

 

  “三過家門而不入,生下兒子也顧不上管”——禹這種為大家而不顧小家的行為,是當時的環境所使然,為時代之縮影,在華夏民族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大禹的這種奮不顧身的精神,感動了眾人,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最終有了一個“治水三十年,到底率眾人平了水患”的成功。

 

  說起華夏民族之罕見的凝聚力,其形成之因素當然很多;而其中一重要原因,即英雄人物的榜樣、引導作用。中國曆史上起著脊梁作用的英雄,數不勝數,而從時間久遠、感染力度、民族特色諸多方麵綜合來看,大禹,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前驅者之一了。他的出現,使得本民族成為了一個世界上僅見的“自力更生、戰勝洪水”的民族,因而形成了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性格。在此意義說,“禹頌”,即是民族英雄之頌,華夏民族文化之頌。

 

   “說書”畢,詩人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一個極為闊遠、壯觀的畫麵中去。

 

    百川入東海,地平天成。

 

橫流亂注的百川,馴服地按照人的意誌匯向了東海;威風八麵的風神——“飛廉”、“屏翳”,倏然消散;大地一片祥和,天空一片清朗。此九個字,現出一種極其高遠遼闊的境界,它是是華夏民族艱苦卓絕之不凡創造力的雄辯證明;是大禹領導治水的偉大成果,也是大禹之廣闊胸襟與驚人智慧的藝術寫照。

 

  吟詠此九字,仿佛可見華夏民族於奮鬥成功後指點、陶醉於壯美圖景之情狀——而此壯美圖景早在治理之前,就孕育、活躍、掌握在禹王心中了;在治理過程中,又有大禹何等堅忍不拔的意誌與決斷,高超絕倫的指揮才華與勞心焦思的關愛惦念,包含在其中啊。

 

正在華夏民族陶醉、慶祝在這一壯闊美景同時,大禹登上會稽山,思考著一件對於民族前途具有決定意義的另一件大事。對於禹王來說,治水從來都是與治國相輔相成的——而其精神實質,皆在一個“導”字。此刻,在新的形勢麵前,禹王在思考著何種順應時代的疏導、引領之策呢?請看下麵歌詞:

 

    登會稽,朝諸侯,誅防風。

 

  在大江東去之深遠遼闊背景下登頂的大禹,以其深邃的目光,展望著未來的種種可能,種種趨勢——而當務之急,則是要“朝諸侯”。朝諸侯的意義在於,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權威,將一個地域廣闊、組織鬆散的華夏民族有力地凝聚起來,成為能夠應對、戰勝任何災難並穩步生存發展的偉大民族。

 

禹王登會稽山、會諸侯的決策,實在關係到民族的全局。而今天的讀者回顧彼時發生的“誅防風”的曆史事件,便可確知當時形勢的一般。防風氏為古代傳說中部落酋長之名。據史書記載,大禹與部落酋長們會於會稽之山,防風氏遲到,禹怒而殺之。這一事件表明,一個時刻處於艱難困苦之中的民族,任何首領之鬆散、拖拉、怠慢的行為,是多麽的不可原諒與饒恕。禹王對防風氏這一看起來很過分的懲罰,在當時乃不得已而為之——如果沒有這樣嚴厲的懲罰,華夏民族或許早已解體,不複存在了。下麵的頌詞唱道:

 

    明德播海內,鳳凰來儀、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

 

“明德”,語出《左傳》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微禹,吾其魚乎!”其意為,沒有大禹的治水之功,華夏之人,早已為被水吞沒,化為魚鱉了。其實,大禹之“明德”,決非僅限於治水之不世之功,其愛民如子、嘔心瀝血、引領民眾,皆與治水偉業並存史冊矣。

 

“鳳凰來儀”之意,為鳳凰來舞,儀表非凡,係指吉祥之兆。與此同時,詩人巧引宋代詞人陳亮《水調歌頭》中的“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名句,深刻點出華夏民族長以英雄名字作為邦國之代表或標誌的一大特色,令人再三回味。這種“堯都”、“禹封”之稱謂的形成,並非偶然。如前所言,以英雄為最高權威的悠久傳統,是華夏民族充分挖掘自身最大潛力的鮮明體現。在華夏,英雄扮演的的角色,至關重要。民眾對他們寄予厚望,他們亦竭誠奮鬥、自律甚嚴,殫精竭慮服務於邦國;而出類拔萃的英雄、領袖的名字,成為國家民族之驕傲與人格象征,實在是由於他們真正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的名句之所以深入人心,還因為華夏民族常處多災多難之中,如無強力的核心權威,有效的統一指揮,便難以抵擋災害的來襲;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堯、舜、禹之名字響徹華夏大地,對人心確為巨大鼓舞與奇妙慰藉,良有以也。

 

以下在承上啟下的詩句中,詩人總結了大禹治水、治國與民族成熟發展的基本經驗,點醒主題,如黃鍾、大呂般莊嚴、洪亮:

 

    順水性,聖人法自然。

 

這即是大禹治水的最基本經驗,也是華夏民族永恒的精神財富。作者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語,“水性”與“自然”在此句中,互相照應,妥帖自然之極。誠然,它不僅限於治水,在一切領域內,後人皆可從“順水性”中獲得永不衰竭的啟示。

 

    平水患,眾手可回天。

 

這是大禹治水的同樣可傳之久遠的經驗。治理水患為高難度的大事業,必須最大限度地凝聚眾人的力量,禹王在此方麵取得了偉大成功;而眾人一心聽從大禹領導,在治水時爆發強大能量,亦與大禹“率百姓,複家園,放牧種稻;調豐歉,安饑寒,以多補少”之紓解民困的仁愛之心,緊密相關;禹王愛黎民、順民意的疏導方略,與“順水性”之治理水患,其情一也。

 

    經磨難,文明更燦爛。

 

  這是從自然地理環境方麵來觀察思考民族強大生命力的源泉。“多難興邦”,非虛語也。

 

水患給華夏民族帶來了近乎滅頂之災,同時亦將極高的意誌力與極巧妙的智慧之獲得的可能性,給予了華夏民族。在這一意義上說,華夏民族應該感謝洪水,感謝災難,華夏民族文化的燦爛,確實是長期在災難的磨礪中才顯出萬丈光芒的。隨著時間的延續,堅韌、智慧的民族在不斷與災難的相伴中,磨練得更成熟,生發出更多的能量,一代代將偉大文明發揚光大:

 

    五千年,薪火代代傳。

 

大禹所代表的中華民族堅韌而且團結的精神,曆經五千年,薪火相傳,實屬不易。冥冥之中,似有天佑:

 

    天佑中華,河清海晏;

    天佑中華,國泰民安。

 

  作者於此發出由衷的祝願。“回天”的民族,祈禱“天佑”,似乎前後矛盾;但其內在深意為,隻有奮鬥,隻有自強者,才會有所謂“天佑”。“天”或命運總是垂青那些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人們。大禹為代表的華夏民族,因其采取了“導”的態度,順應了“天”或“自然”,所以才取得了天之“佑”。細味此“佑”,並非向天乞憐之語,仍是華夏民族自豪、自信、自警之言也。

 

  細心的讀者已看到了全篇初現了“中華”字樣,或者以為是詩人偶然為之;其實,這裏的有深意藏焉。古代之華夏族、漢族多建都於黃河南、北的中原一帶,因稱其地為“中國”、“中土”、“中原”、“中華”等。歌詞此處特別強調“中華”,乃是將“中”字加以突出,暗含禹王領導的權威地位,強調這種權威對於華夏民族的生存發展的有力保障作用。“中”字的豁然入目,正是《禹頌》的一大亮點。

 

  在結尾,作者又一次將自然景象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顯示出其一貫的清晰思路。“河清海晏”與“國泰民安”,一屬自然,一屬人類社會;而於此兩種環境中得以穩妥生存,其精神實質,皆在疏導之術也。尋求順應自然與人類社會規律,這便是“導”的本質。“河清海晏”與“國泰民安”兩句結尾,比起前幾段歌詞之結尾,顯得平凡無奇,但這種樸拙的語句,已把大禹那疏導洪水與疏導民意的治理綱要平淡而深邃地托出了。

 

值得注意的是,“河清海晏”四字,本來就常用以形容天下太平之意。如元代詩人洪希文《朱千戶自京歸》詩:“海晏河清予日望,與君同作太平人”,即是此意。本歌詞之“河清海晏”,一語雙關,既指大禹治水之豐功偉績,亦關乎其治理邦國的不朽功勳;因而對其疏導、引領民族前進之功,在此“河清海晏”四字中,已囊括無餘。足見作者一以貫之的明確思路與遣辭造句的深厚功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