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海外關係

(2008-11-30 11:53:01) 下一個
論海外關係

一提起海外關係,讓我不由得想起文革。在眾多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第二次握手,芙蓉鎮。。。中,海外關係是個貶義詞,一提起它就讓我不由得想起特務,壞蛋,叛逃,幹壞事。

隨著時光流逝,感覺“海外關係“和文革本身一樣,使用頻率越來越低,快進博物館了。

不過,後來我發現,我本人也和“海外關係“逃不脫幹係了。一方麵,國內的親戚們因為我有了海外關係。另一方麵,在海外的我,因為來自中國,也有了”海外關係“。

不過,我發現“海外關係“並不一定是什麽壞事。當然,它取決於你有什麽海外關係,和你打算做什麽。

如果奧巴馬的父親來自朝鮮,伊朗,敘利亞,古巴,中國,或者俄羅斯(而且不是猶太人)。那我相信他想競選總統的難度要大上很多倍。別說競選總統,就是向哪個國防企業求職,都不會那麽容易。

當然也有例外,如果奧巴馬的父親雖然來自上述地區,但是是反對派,那麽根據情況,有可能加分。比如古巴流亡分子,台灣。

其實不論何時何地,對於海外關係的處理,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你有了海外關係,那麽你就在那裏有了一定利益。有了利益,那你就不一定能公正處理事務了。就算你沒有人的海外關係,隻有了一棟房子,那你也可能因為房產升值降職的問題,作出不公正的事情。

幸好沒那麽多人競選總統。如果你就是想求職做事,那麽有中國的海外關係可能就是好事了。不是有這麽一種說法嗎:世界五百強公司的總裁們考慮的不是是否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而是何時進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