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北京拯救了洛杉磯奧運會”

(2008-07-15 16:02:32) 下一個
美國奧委會主席回憶說,在蘇聯決定抵製的嚴重時刻

“北京拯救了洛杉磯奧運會”

  對於美國奧委會主席皮特·尤伯羅斯而言,1984年5月12日晚上接到的一個電話令他終身難忘。這個從遙遠的北京打來的長途電話帶來了一個令他興奮異常的消息:中國將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根據美國《紐約時報》14日報道,當時的美國正在想方設法打破蘇聯對於洛杉磯奧運會的抵製。用尤伯羅斯的話說,中國的這一舉動不僅決定了洛杉磯奧運會的命運,同時也決定了此後諸屆奧運會的命運。

  蘇聯等國抵製洛杉磯奧運會

  1984年5月8日,就在第二十三屆奧運會即將召開的前兩個月,蘇聯宣布,出於安全原因考慮將不派代表隊參加洛杉磯奧運會。1980年,美國曾召集了幾十個國家抵製莫斯科奧運會。為了報複美國,蘇聯也開始聯合其他國家抵製洛杉磯奧運會。同時,蘇聯聲稱已經同另外100個國家達成了協議,不派代表團出席。當時位列這個名單頭一位的就是中國。

  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多方遊說,但終究未能改變蘇聯等國的決定。尤伯羅斯也馬上組織了一隊特使趕赴那些尚未做出最終決定的國家,希望能夠勸說這些國家派遣代表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當時被派往中國的美國特使是洛杉磯地方政府檢察官查爾斯·李。他並不是中國人,但卻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尤伯羅斯本人則親赴古巴。

  精通中文的特使被派往中國

  現年62歲的李已經從洛杉磯高等法院法官的職位上退休。20世紀60年代末期,當時還在美國海軍服役的李開始學習中文,他後來還到台灣進修了兩年。甚至他迎娶的妻子也是一位在香港長大的中國人。洛杉磯奧運會進入籌備階段時,李所在的法律公司參與了奧組委規章製度的起草。因此,當尤伯羅斯需要一位精通中文的特使時,他想起了李。

  20世紀七八十年代,李曾經訪問過中國幾次,他被這個長久以來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國家所深深吸引。李說:“大多數地方晚上都沒有電。從機場到市中心的道路隻是一條小馬路。當時在中國沒有多少西方人,更別提會講中文的西方人了。那時,中方帶我參觀了燈泡廠等工廠。晚上,他們還帶我看了魔術表演。”

  李說,1984年5月之行受到了中方的熱情招待。在經過幾輪會晤之後,中國政府的體育部長告訴他,中國將派團參加洛杉磯奧運會。李還要求中方給他寫一封信,以帶回給尤伯羅斯。李說:“剛開始,他們說要參加,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再寫文書。不過我一再要求。最後,他們很親切地給了我那封信。整個過程太完美了。”

  然而,沒有人比尤伯羅斯更高興。他說:“這是我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雖然尤伯羅斯的古巴之行未能取得成功。但李的中國之行卻收到了意外成效。尤伯羅斯認為,中國的決定讓洛杉磯奧運會重歸平衡。

  中國改變了奧運會的麵貌

  最終,隻有14個國家抵製了洛杉磯奧運會。那屆奧運會也取得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成功。尤伯羅斯至今仍然記得中國代表團在開幕式上受到了熱情歡迎。當開幕式那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隊進入會場時,9萬多觀眾起立歡呼。這標誌著奧林匹克的新的開始。當有的中國運動員想要同美國兒童見麵時,李帶他們與他的兩個女兒一起玩。他至今還珍藏著這張照片。

  兩年前,當美國奧委會同中國奧委會簽署合作協議時,尤伯羅斯還向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贈送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的火炬。據在場的人士回憶,那個場景令兩人都很動情。

  今年8月,已經年滿70歲的尤伯羅斯將懷著感激之情率領美國體育代表團來中國參加北京奧運會。他認為,是北京拯救了奧運會,是北京改變了奧運會的麵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