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象棋特級大師座次表

(2008-04-17 17:34:14) 下一個
象棋特級大師座次表

 截止目前,中國象棋界共有25位特級大師,但是由於這些特大的誕生年代和標準不盡相同,難免良莠不齊。
  按照最初也是最為嚴格的規定,必須在水平最高的全國象棋個人賽中獲得3次冠軍才能晉升特大。因此,1982年前國家體委授予的首批獲特大稱號的棋手隻有兩人,一個是上海胡榮華,另一個是廣東楊官璘。這兩個當時拿冠軍最多的棋壇名將,獲得特大無疑是響當當的,是令人佩服和敬仰的。

  到了1984年,特大標準被放寬,凡一次全國個人賽冠軍或3次全國亞軍、季軍可晉升特大。由此李義庭、柳大華、李來群、呂欽、許銀川、王嘉良、趙國榮、徐天紅、陶漢明、洪智等先後踏進這個“門檻”。

  到了1998年,改革晉升特大標準舉措頻頻出台,注定了這一年是象棋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先是出台4次全國個人賽前6名就可以成為特大的規定,這樣一來,蔡福如、孟立國、卜鳳波、徐天利、林宏敏、劉殿中、於幼華等人躍進特大“龍門”。這次放寬的幅度是最大的,一下子使當年僅有8人的特大隊伍“擴容”到15人,其中有的人早已淡出棋壇,因而引來了“特大還是否貨真價實”的爭議。

  同樣在這一年,又增加了3年內兩次獲得全國個人賽亞軍和季軍者也可晉升特大的規定。在2001年和2003年先後獲全國個人賽亞軍、季軍的王斌成了這條規定的最大受益者,由此晉升為特大。

  也同樣在這一年,晉升特大又多了一條途徑,不再非得在水平最高的全國個人賽上創造佳績才行,凡在新增的全國象棋大師冠軍賽中一次奪冠且勝率超過76%,或兩次奪冠者均可成為特大。在這個好比不上大學一樣成才的比賽上,莊玉庭、萬春林、鄭一泓、苗永鵬4位棋手先後成為特大。

  在絕大部分棋迷和棋手的意識和觀念裏,大都認為隻有奪得全國個人賽冠軍才是貨真價實的“特級大師”。筆者好事,在此根據各位特大各個時期的不同戰績及其曆史定位、現實影響力綜合排一座次:

第1名:胡榮華
 
  曠代棋王,人稱“司令”1945年生於上海。被譽為棋壇“常青樹”,有棋壇“不死鳥”之美稱。胡榮華是中國象棋界的一代宗師,當代象棋學派的主要奠基人,對象棋現代理論的形成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世紀最傑出的象棋棋手。胡榮華因為象棋而名滿天下,象棋因為胡榮華而更顯精彩。他至今活躍在棋壇,保持著最小、最大年齡冠軍紀錄,且圍棋水平可達業餘五段,國際象棋水平亦是上乘,可謂“大才如海”。

   弈林有神童,登科十五齡。
十屆連霸主,無人撼其城。
曠代稱棋聖,亙古傳美名。
皓髯仍善戰,韜略勝黃忠。
獎掖提後進,新秀誇勇征。
麾下千員將,貔貅百萬兵。

東方雄獅,一吼驚世!

年僅十五大魁天下,稱雄弈林四十春秋。研棋藝推陳出新,練功力出神入化。棋壇十連霸,獨占十四冠。問棋界,問體壇,古今中外,幾人能夠?!

第2名 呂 欽

   嶺南自古多棋才,縱橫弈林顯風采,魔叔未老又見少帥。一把飛刀急又快,八方豪傑英名壞。勇難擋,屢屢闖關頻奏凱。五羊杯,常攬懷,總抖威,快棋賽,卻在個人賽,連連挫敗。英雄豈信命安排,九九複把金冠戴。南海畔,聽濤聲澎湃,激情在。

第3名 許銀川
  
  中國象棋第一人,可能有人認為排在第3有些低,但是隻能綜合曆史戰績來看待,如果胡榮華是象棋界的“吳清源”,那麽,許銀川就是後來的“李昌鎬”,殊難比較。
  1975年8月出生,廣東省惠來市人。

第4名 楊官璘

  1925年生於魚米之鄉的廣東省東莞縣農村,四十年代居廣州,享譽廣東,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廣州,有“魔叔”稱號。

  楊官璘以其內向的性格,執著的進取,嘔心瀝血,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奮耕耘,不斷攀登,他足踏南洋,汗灑海外,棋友如雲為把中國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貢獻。

紋秤風雨驟,弈海翻波瀾。

著述頗豐厚,弈林有新編。

老仍披袍戰,著法犀利堅。

棋壇稱霸久,五洲口碑傳。

第5名 李來群  

  李來群棋風穩健細膩,棉裏藏針,抽絲剝繭,常常積小勝為大勝.該人擅長士角炮與後手屏風馬過河炮等開局,尤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臨危不亂,耐於久戰,常能積小勝為大勝。惜乎棄棋從商,另辟蹊徑。

第6名 趙國榮

師承“東北虎”王嘉良,棋風剛猛,勢大力沉,典型北方力派代表。早年棋力已臻上乘,屢與冠軍失之交臂,90年代方得大成。期間曾到日本普及象棋,並學習日本將棋,成效實微。妻牛力力是圍棋專業五段,吳清源的秘書,趙去日可能與其妻有關。近年仍然活躍在棋壇,等級分一直穩定在前五左右,卻未能突破巔峰狀態,苦力支撐已顯疲態,沒有李來群在棋壇時的從容,且冠軍少一次,排第6名。

興安鬆柏韻,長白獸中王。

一吼震寰宇,國粹播東洋。

弈壇聲顯赫,德藝雙彰揚。

但願常磨爪,他是再輝煌。

第7名 王嘉良      

  可惜他終生未能奪得一次全國冠軍,時也?命也?或許,人類生存的目的就是接受被指定的命運。

第8名 柳大華

  前期奪了兩屆冠軍和幾屆五羊杯冠軍,但後期戰績乏善可陳,下盲棋獲“東方電腦”美譽,但可歸入特異功能一類,主要是因為他崛起於象棋發展逐漸成熟的時代,所以排名在王嘉良之後。

第9名  李義庭

  湖北漢口人,年方十八即攻克當時的第一高手楊官璘擂台,時人驚稱“小神童”。1958年21歲時獲得全國冠軍,與楊一時瑜亮,被眾譽為“五十年代雙棋王”。後因與棋界有關人士矛盾難解憤而退出棋壇,退而不休,培養了柳大華等優秀後來棋手。且當年冠軍按照對手耗時多少來決定,否則何順安將以對手分高的優勢奪冠。曆史錯進錯出,何順安齎誌而逝,一個冠軍讓李義庭在中國象棋史上排在了靠前的位置。但終歸沉寂早而久,影響力不及王嘉良,排在第9名亦高估也。

第10名 徐天紅

  為人厚道的‘笑麵佛“,棋風棋品皆好,棋界人緣深厚。89年獲全國冠軍後於92年奪世界冠軍,90年代中期後戰績乏善可陳,2007年全國個人賽小組賽僅得2分慘遭淘汰,與巔峰狀態相去甚遠。

吳儂歌軟語,江浙笑麵佛。

著著布陷阱,步步設計謀。

利刃藏魚腹,圖窮問荊軻。

造極登頂日,群山唱讚歌。

第11名 陶漢明

  冠軍中的“異類”,“綠林好漢”,唯一一位成位特大的業餘棋手,他無師自通,發跡於茶館,揚名於國賽,與專業人士分庭抗禮,終成大才。棋風屬於冷箭型

,常襲人以短,一招得勢便不饒人;逢膠著時,善布阱設套,其間鬼手迭發;倘敵焦躁,遂釋放冷箭,攻敵首腦。而後草草數子搶先奪勢,勝局成必然。94年蟾宮折桂,讓棋界沸騰。業餘棋手的楷模,專業棋士的鏡子。惜心理素質稍差,與幾次重要冠軍失之交臂。

第12名 於幼華

第13名 劉殿中

第14名 蔡福如

第15名 洪 智

第16名 趙鑫鑫

第17名 王 斌

第18名 萬春林

第19名 卜鳳波

第20名 苗永鵬

第21名 徐天利

第22名 孟立國

第23名 林宏敏

第24名 鄭一泓

第25名 莊玉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