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緣份守望久久:現代象棋名手 誰是中國無冕棋王

(2008-02-02 13:48:04) 下一個
卜鳳波

【卜鳳波】遼寧本溪人,1964年出生,滿族。

棋鳳勇猛潑辣,技術全麵。

6歲學棋,9歲進本溪市棋校,1976年參加遼寧省少年賽獲冠軍。同年代表遼寧參加全國少年賽。

1979年獲全國少年冠軍,同年調入省專業隊。

1983年參加全國成年個人賽,獲12名,獲象棋大師稱號。

1984年作為遼寧隊主力隊員參加人全國團體賽,獲團體冠軍,同年代表中國隊參加第三屆亞洲杯團體賽,獲團體冠軍,為主力成員之一;同年獲遼寧省勞動模範稱號。

1985年全國個人賽第5名, 同年任遼寧象棋隊主教練兼隊員。同年參加將相杯獲第6名。

1986年全國第3名。

1987年參加第三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冠軍。還獲得過奔馬杯第2名,金色外環杯第5名,1989年第一屆棋王賽第5名。

1990年遼寧隊解體,1991年調入大連中心醫院。

1993年全國第6名(代表大連)。

1995年全國第五名。

1985年獲象棋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蔡福如】

【蔡福如】(1941-)廣東番禺人。少年時即在當地顯露頭角。

棋風雄放,善於攻殺,對“五七炮進三兵以及”中炮過河車等布局較有研究。人稱“小霸王”。

1960年獲第五屆全國象棋賽第六名。

1962年獲第六屆全國象棋賽第四名。

1964年獲第七屆全國象棋賽亞軍。

1966年獲第七屆全國象棋賽亞軍。

1974年獲第七屆全國象棋賽亞軍。

1979年獲第十四屆(也是第四屆全運會象棋賽)全國象棋賽第五名。

1981年獲承德十一省市邀請賽冠軍。

四次獲全國象棋團體賽冠軍廣東隊的主力隊員之一。

1982年獲象棋大師稱號。

1991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98年獲“特級大師”稱號。



【林宏敏】1959年11月生,浙江鎮海人。

1972年在小學體育教師的推薦下進入市象棋少年訓練班,並得到棋壇名手胡榮華、徐天利、朱永康和已故棋壇老前輩朱劍秋的傳授和薰陶,棋藝迅速提高。

馬布局棋風穩健細膩,擅長先手飛相局、後手反宮,中局善於運子取勢,臨危不亂。

1975年被調入市象棋隊,經過幾年的刻苦訓練,第一次代表上海隊參加第四屆全運會象棋比賽並獲得了團體冠軍。

為上海隊奪得1979、1986、1991、1994四屆全國團體冠軍立下戰功。

1983年獲“恒順杯”名手邀請賽冠軍。同年獲第十八屆全國象棋賽第三名。

1986年獲全國第四名。

1987年第3屆七星杯象棋國際邀請賽中獲得第一名。

1991年獲全國第六名。

1997年獲全國第四名。

1998年隨中國隊參加“春蘭杯”第十屆亞洲象棋錦標賽,為男子團體冠軍隊主力隊員之一。

曾獲“恒順杯”、“將相杯”、“龍江電工杯”比賽冠軍。

1983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目前在上海隊任助理教練。

劉殿中

【劉殿中】 河北省唐山市人。 1948年出生。

棋風剛勁,技術全麵,對棋理有精到的研究。

六歲時學棋,極喜愛,初從街頭巷尾戰起,水平見長,名聲小起。後得唐山棋界元老劉鶴亭先生幫助,開始涉獵棋譜,並與高手對弈。

1963年參加唐山市比賽,獲得冠軍。

1964年初參加河北省賽,獲第二名,當年參加全國賽獲16名。

1965年正式調入黑龍江棋隊。開始從事專業訓練,65年獲12名,66年獲第7名。

文革開始後停弈.70年底調回唐山開灤煤礦,當井下采煤工人。

1975年參加第三屆全運會,獲第四名。

1984、1992年又二次獲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1978年正式調入河北省體委,組建河北象棋隊,任河北隊教練。

1983、1985全國團體賽冠軍河北隊主力成員;

1985年獲亞洲城市名手賽第三名;1993年獲亞洲城市名手賽第二名。

至今先後培養了李來群、胡明二名特級國際大師及黃勇、閆文清等6名象棋大師。

重大比賽上,共獲得三次全國賽第四名,亞洲城市邀請賽亞軍、季軍,並獲得過長安杯、精英賽等邀請賽冠軍。

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

1992年獲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1993年獲國家體委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

1998年獲“特級大師”稱號。

著述頗豐,《盤河馬探秘》為其力作。

現任河北棋院院長; 國家級教練員;河北棋隊總教練。

孟立國

1988年4月,第14屆全國象棋團體賽在湖北孝感舉行。孟立國年過半百複出江湖,他與河北新秀閆文清之戰圍觀者眾,對方以仙人指路對卒炮鬥法,第12回合孟置馬於對方炮口而不顧,毅然搶出橫車,第20回合棄車斬馬,車雙炮演成絕殺。陳孝坤大師讚不絕口:“老孟的順炮端的厲害,寶刀不老啊!”

遙憶1958年,22歲的孟立國初登棋壇就以剽悍雄勁威震弈林。其中勝王嘉良和任德純兩局均以殺象入局,1960年全國賽他力挫廣東蔡福如和廣西鄭亞興之局也是破象取勝,因此人稱“殺象能手”。

其實,孟老是靠鬥炮起家的。他的順手和列手炮招法嫻熟,人稱“雙炮奇俠”。名宿屠景明評價說:“孟對布局頗有創新,半途列炮跳正馬具一格。”1962年合肥大賽,他後手與安徽名將徐和良鬥順炮,第4回合走出馬2進3的新招,依此法寶威震逍遙津。這一創新給古老的順炮布局注入了新的血液,布局研究家把它列為“孟氏跳正馬”。兩年後,胡榮華在他的影響下創新了先手順炮跳正馬,此著又成為胡氏的“鎮山寶”。

孟立國今年63歲,現任大連棋院院長。他在弱冠之年與任德純齊名而享譽沈陽,又因極善搏殺與王嘉良並稱“東北雙虎”。1982年獲象棋大師稱號,1988年被評為高級教練。在他的麾下,趙慶閣、郭長順、卜風波、尚威等名將雲集,於1978年和1984年兩奪全國團體冠軍,成為威名遠播的北國勁旅。1986年,孟老廉頗不老,勇奪遼寧省冠軍,1987年他出訪新加坡,獲世界象棋名手邀請賽第二名。

棋界裏有幾位棋秀才手不釋卷是出了名的,其中孟立國稱得上書劍雙絕。詩雲:“身經百戰,馳騁弈陣任縱橫,文章瀟灑,筆底龍蛇栩栩生”。有一位資深體育記者說得更形象:“孟立國可以一手下棋,一手作文。”八十年代初,他創辦棋友雜誌並任主編,他寫的棋文妙筆生花,膾炙人口,代表作棋壇春秋更是開辟了棋評的新篇章。

近期,中國象棋協會推出新的棋手等級製,1998年孟立國及其弟子卜風波同時增補為象棋特級大師,寫下了“師徒雙雙跳龍門”的佳話。



附:【孟立國】 (1936-)遼寧新賓人,滿族。青年時已以棋藝在沈陽享名。17歲開始業餘下棋。

對布局頗有創新,如半途列炮與順手炮上正馬等,均別具一格。擅長中局搏鬥,有“殺象能手”之稱。

1958年首次參加第三屆全國象棋賽,以“殺象”入局,受到棋壇注意。

1960年與1974年獲第五屆、第十屆全國象棋賽第六名。

1962年與1965年獲全國象棋賽第五名。

1987年獲“健士力杯”中國象棋國際邀請賽亞軍。

1984年起任《棋友》月刊主編。

1982年獲象棋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王嘉良】(1933-)山東黃縣人。解放前即已成名,以“東北虎”之美譽馳騁弈林數十載。1956年、1957年和1959年,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全國象棋賽亞軍;以後至1981年,又七次進入前六名。是1980年第一屆“亞洲杯”象棋比賽團體冠軍中國隊的主力隊員之一。王君棋風凶焊,大刀闊斧,是我國北派棋手的傑出代表,他潛心鑽研,矢誌創新,為我國象棋現代布局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長期提任黑龍江隊教練和《北方棋藝》主編(1979年起),著書立說,影響甚遠,在我國象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黑龍江省政協委員。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79年起任。曾與李德林合編《象棋前鋒》、《象棋後衛》、《象棋中鋒》、《橘中膽》等。

弈林雙槍將――徐天利

徐天利先生,象棋國際大師兼國際象棋大師,高級教練,現任上海市象棋協會主席、上海市象棋隊主教練.原籍浙江鄞縣,1936年9月18日年於上海,195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現年60歲。

徐老師自幼好弈,14歲參加上海同學棋社活動,次年獲上海市青年會個人賽冠軍,弱冠時已名聞弈林.50年代初與楊官嚴、何順安、朱劍秋等一流高手角逐滬濱分庭抗禮,與湖北李義庭有一時瑜亮之稱.1956年獲全國八大城市中學生象棋賽冠軍,1957年、1958年兩度以上海市冠軍身份參加全國賽,均進入前六名.1959年專攻國際象棋,曾兩次獲得全國冠軍,出訪過莫斯科,曾戰勝蘇聯大師希波夫,是我國國際象棋界的先驅者之一。

徐天利70年代重返象壇,為上海隊奪取第四屆全運會團體冠軍立下大功.其後在1980年、1981年兩屆個人大賽中分獲第二、第三名.徐天利曾代表中國和上海棋界先後訪問了菲律賓、泰國和香港等國家在區,戰績優良.1982年獲得象棋大師稱號,是我國最負盛名的弈林"雙槍將"。

50年代後棋,徐天利對飛相局、反宮馬、鴛鴦炮等多種布局進行了係統的探索,並在實踐中取得良好的戰績.後來吸收了國際象棋的諸多弈理和戰術特點,洋為中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細膩瀟灑的棋藝風格:布局嚴謹,攻守轉換自如,運子取勢如高山流水順勢而下。數十年來,徐天利老師不僅在自己的戎馬生涯中執著追求、精益求精,而且不遺餘力在提攜和培養後進.棋手胡榮華、戚驚萱、林宏敏、鄔正偉、萬春林、單霞麗、歐陽琦琳、黃耀玨、朱偉頻等,都在不同時期不同程度上得到過徐天利老師熱情的指導和幫助。

徐天利不僅是我國棋弈上雙壇的一員重要戰將,而且具有較高的棋藝理論水平.早在60年代初期即有中炮七路馬對屏風馬全局研究問世(中國象棋譜第三集).近10年來在各家棋藝刊物和報章雜誌上發表了百篇技術論文,對倡立我國當代象棋學派的許多理論問題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受到國內外棋界的歡迎和好評.胡榮華對徐天利老師以"師友"相稱,視其為最親密的弈林戰友.徐老師和胡老師合作的《胡榮華的棋藝精華》一書於1986年問世以後,深受海內外棋友的歡迎,並獲高度評價,現已再版,成為弈林的暢銷書.



附:【徐天利】(1936.9.18-)浙江鄞縣人。1957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學院俄語係,自幼好弈,14歲參加上海同學棋社活動,次年獲上海市青年會個人賽冠軍,弱冠時已名聞弈林,1956年獲全國八大城市大中學生象棋賽冠軍,50年代初與湖北李義庭有一時瑜亮之稱。

棋風細膩,布陣穩當。八十年代初先行多走飛相局,後走喜用反馬宮,功力深厚,頗有成效。

1957年與1958年獲第二屆、第三屆全國象棋賽第六名。

1959年起改弈國際象棋,並於1960年與1962年兩次獲得國際象棋賽全國冠軍,1964年與1966年獲全國國際象棋亞軍,是我國國際象棋界的先驅者之一。

1974年重返中國象棋棋壇。1980年獲第十五屆全國象棋賽亞軍,1981年獲第十六屆全國象棋賽第三名。

1982年獲“中國象棋大師”稱號。

1985年獲國際象棋大師稱號。

1988年獲中國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1998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著述甚多,尤以《十連冠的棋藝精華》一書頗得好評。

於幼華

【於幼華】浙江定海人,1961年生。

幼年從其父學弈,後得名手蔡偉林等的指導。

棋風驍勇,善於進攻。精熟名流派布局,中局則力求複雜多變,綽號“拚命三郎”。

1977年獲第十二屆全國象棋賽少年組冠軍。

1978年進入浙江隊,同年起參加全國比賽。

1981年獲第十六屆全國象棋賽第六名。

1986年獲第二屆“七星杯”國際邀請賽冠軍;

1987年獲全國第六名;

1990年獲全國第五名(並列);

1994年獲全國個人賽第三名;

1995年第七屆亞洲城市名手賽第二名;

1996年全國個人賽第四名。

1997年獲第八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冠軍。

1982年獲象棋大師稱號。

1995年獲象棋國際大師稱號。

1998年獲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莊玉騰】(1967-)廣東省海豐縣人。1985年調入廣東省棋隊。

1988、1989、1993年三屆全國團體冠軍廣東隊主力隊員之一。

曾獲得1994年“金穗王”大師賽冠軍。

現任廣東象棋隊運動員。

最近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