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腸 胃 記 憶

(2013-10-18 10:42:13) 下一個

“媽媽,我要吃姥姥牌菜花!”

“媽媽,我想吃幼兒園的西紅柿雞蛋湯!”

    .......

這是女兒經常跟我說得話,可真回國姥姥給她做了菜花,她往往會叫嚷著要吃“媽媽牌菜花”,真帶她回到小時候的幼兒園重新品嚐她日思夜想的西紅柿雞蛋湯時,她往往會挑剔出很多問題,因此在很多時候與其說她想吃一樣東西,不如說她在思念一種感覺,她想外婆了!她不想長大,她想回到童年!...... 可以說食物在很多時候並不單純隻是食物,它更多的是一段記憶,關於某個人,某件事。一粥一飯,看似簡單,但獨有的那一味,卻如塵世間的堅守和思念,是隱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的渴望,這與食材的貴賤無關,與烹飪的技術無關,有關的隻是一份說不清楚的那一瞬間情感。

而與我而言,我更願意相信腸胃是有記憶的,而那一瞬間的記憶往往是細節十足的:除了獨特味道的食品構成以外,我甚至會記得每一個操作環節和配比、火候、食材使用的順序,甚至表情,這些細節很難把隻為果腹這個簡單的生理需求聯係在一起,過程遠比單純填飽肚子更重要,可以說食物是表達情感最樸素的方式之一,在美食家眼裏是精致生活的習慣,在更多芸芸大眾的眼裏,是樸素的生活使然,就像母親,就像故鄉,這獨特的一味包含太多的內涵。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安倍夜郎創作的漫畫作品《深夜食堂》(しんやしょくどう)。該作品200610月在小學館出版社漫畫雜誌《Big Comic Original》増刊發表,20078月在《Big Comic Original》上連載,200910月拍成電視劇,201110月電視劇續集播映。2010年贏得《第55屆小學館漫畫獎》之《一般讀者類別》獎,獲得第39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大獎

故事發生在新宿街頭的一個名叫“深夜食堂”(めしや)的小餐館裏,營業時間是深夜淩晨至七點,這裏的菜單隻有一道——豬肉醬湯套餐,老板可以根據客人的要求利用現有的食材做出各種菜品,然後和客人一起進入各自別有趣味的人情味故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餐館,而更像一個心靈慰寄所,每個人點的菜單看似十分平凡,但食物入口的瞬間就是記憶大門打開的時候,不管你是演員、黑社會老大、脫衣舞女、還是大齡剩女、拳擊手,抑或是期盼見到爸爸的兒子,在深夜摘下麵罩,回歸真我,在娓娓道來的故事中,找尋內心最真的渴望。人生寂寞看似與他人無關,但同在一個餐館、一張桌子相遇的瞬間,大家便發生了關係,這一瞬間,你無需多慮擔憂,因為轉身離去,又成陌路;你坦然放下自己,與其說因美食你給別人說故事,不如說因美食你對自己說心願,聽眾亦是釋然,聽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心事,品可以平凡也可以不平凡的美食。正是這美妙的腸胃記憶,讓我們可以找回本真的自我。

腸胃記憶的確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作為吃貨,同時又是一個極易受視覺左右的人,即使是別人不經意提及一款吃食的瞬間,吃食的圖片便會立即浮現在我的腦海裏,味蕾會立刻配合得分泌出吐液,立刻實現吃得願望就是這一時刻最想做得事情。

剛來蒙特利爾時,有一次我想起了久違的瓤皮,在網上沒有找到賣這種食物的地方,沒辦法我一邊在網絡上搜索做法,一邊快速在腦海裏搜索記憶中見過做瓤皮的每一個細節,然後找尋替代物實現製作的方法,然後立刻動手實施,......,想象永遠比動手來的容易,真正實施卻並不理想,但在整個過程中,與瓤皮這道小吃相關的每一個故事不停的縈繞在我腦際,那是青春時節最單純的記憶,象牙塔裏每一張我摯愛的笑臉都在我的眼前,與其是說我味蕾帶給我的衝動,不如說是對於那個時代的懷念來得更深入。

而一到過年,我最先會想到的一道我家餐桌上永遠不會少的“十全十美金如意”,這是我祖父的獨門秘級,也可以說是我家的私房菜。這道菜因為用料豐富、製作麻煩,祖父隻有過年時候才會做,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道菜隻有過年時吃才能發揮它最大的口感有點,這也是為什麽給了它一個如此應景的名字。說來說去,讀者們會很好奇它的原料,它的原料至少要十種,調味料也不下十種,所以是十全十美,主料是黃豆芽,黃豆芽因形似如意,而又取名如意菜,這就是這個菜名的由來。除了豆芽,還有諸如甘筍、胡蘿卜、黑木耳、香菇、黃花菜.....的其他配菜,完全的素菜,基本上要烹製5-6個小時,起鍋後還不可以直接食用,還需趁熱用香油入味,完全置涼後才可食用。因這個菜品與過年時的大魚大肉匹配顯得異常別致,因此這麽多年過去了,更顯得彌足珍貴,我也嚐試著做過,盡管朋友們是讚不絕口,但在我的內心深處,總不及祖父烹製的,或許是配料,或許是其他別的什麽。

感謝腸胃記憶,因此我對於食材充滿尊重,這既是對自然的尊重,更多的是對於每一種的食物背後承載著人們情感與記憶尊重,這是一種人生態度,一粥一飯、一疏一湯,看似平凡,但永遠最接近心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